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296节

  反正只要有人上前来,直接发二十两银子就完事儿。

  阿布奈站在一旁,脸涨得犹如熟透的番茄,又像被点着的火药桶,浑身散发着腾腾的怒火。

  明军先是抢走了他五千兵马,现在又这般公然折辱他,实在是让他忍无可忍!

  可一想到只要自己动手,那五十万两银子可就瞬间化为泡影,阿布奈也只能强忍着怒火,把这口气硬生生地咽回肚子里。

  二十两少是少了点,但总比没有强吧?

  那些拿到银子的蒙古士兵们并未着急离开,而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明军士兵手中的银子。

  眼神中满是羡慕,因为随便一看,明军士兵手里的银子都是他们的两倍、五倍、甚至十倍之多!

  有人甚至多的抱都抱不下了!

  “要是我也能拿到这么多银子,该多好啊!”

  有人忍不住开口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落寞。

  身旁的同伴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奈地摇了摇头。

  还有些蒙古士兵虽然没有出声,但他们的渴望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那抱都抱不下的白花花的银子,脸上写满了羡慕与向往。

  没办法,他们自己领取的这二十两银子,在明军面前压根就没法看!

  阿布奈深知要是再这样下去局面将难以控制,于是赶忙厉声呵斥道:

  “看什么看!还不快回去整顿兵马!”

  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沙哑,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士兵们听到这话,都被阿布奈吓了一跳,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营地整顿兵马,准备离开这里。

  秦良玉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依旧不紧不慢地帮忙发着银子,仿佛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等放完所有人的赏银之后,最终还剩下十万两。

  秦良玉大手一挥,颇有大将风范地看着一旁眼睛里都快喷出火来的阿布奈说道:

  “这是剩下的,你收好了。”

  阿布奈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多谢。”

  说这话的时候,那眼神里的怒火,几乎要将秦良玉焚烧殆尽。

  但秦良玉只当没看到。

  虽然说蒙古将士们也拿到银子,可他们的心情却是五味杂陈。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是没有明军的对比,他们或许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二十两银子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们以往一两年也赚不了这么多。

  可是眼下这么一对比,大多数人都只觉得满心难过。

  尤其是那些高级将领们,此时更是觉得心塞。

  因为和他们同级别的明军将领,最少也拿到了三百两银子,而他们却只有二十两!

  这其中的差距足足有十五倍!

  不满的情绪就像星星之火,开始不着痕迹的在阿布奈的军队里悄然蔓延,而且越烧越旺。

  但奇怪的是,这股不满的矛头并没有指向明军,而是齐刷刷地对准了阿布奈。

  毕竟说到底,这些钱本来就是大明的,人家对自己人好那是天经地义。

  要怪就只能怪自家大汗没本事,拿不出银子来犒劳大家。

  因为有秦良玉的特意吩咐,所以哪怕蒙古骑兵准备离开时,依旧有不少大明将士抱着银子站在城外。

  而这些蒙古骑兵在离开时,脸上都难掩羡慕之色。

  他们一边走,一边还时不时地回头张望,眼神中充满了渴望。

  虽然有些人现在因为种种顾虑,不敢公然归降大明,但秦良玉心里十分明白,人性都是趋利的。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只要大明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利益和保障,不久之后,肯定会有大量的蒙古骑兵按捺不住,前来投靠大明。

  不过,就像之前朱慈烺说的,阿布奈虽然给的银子少,但他除了银子,还会奖赏将士们草地、牛羊和马匹。

  从实际价值和长远利益来看,阿布奈给予的奖赏其实并不比明军少。

  只不过,这些奖赏想要换成实实在在、能随时随地花出去的银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不论他们想要换什么,都必须先长途跋涉到宣府进行交易,才能去买别的东西,哪有像明军这样直接发银子来得简单?

  再者说了,也不是所有的将士都能分到草地和牛羊的

  很快,两万多蒙古骑兵在阿布奈的带领下,朝着蒙古草原的方向奔去。

  虽然此时已是傍晚,但阿布奈真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呆了!

  他只想尽快回到自己的地盘!

  与此同时,负责护送捷报进京的将士们,如同离弦之箭般一路策马狂奔。

  他们风餐露宿,换马不换人,每日睡眠不足四个时辰,将原本需要十天才能走完的路程硬生生地缩短到了三天。

  而且一路上,但凡途经城镇,士兵们都会扯着嗓子呼喊道:

  “大明辽东大胜,斩杀敌军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这个消息如蒲公英的种子,随着他们的脚步,飘落在沿途的各个城镇。

  于是乎,沿途城镇的百姓们基本都知晓了明军大获全胜的消息。

  一时间,众人皆是振奋不已。

  要知道一直以来,大明在与辽东与建奴的战斗中大多处于劣势,胜少败多。

  像这样的大胜仗,简直是闻所未闻!

  许多人乍一听闻,都满心怀疑,甚至有人觉得会不会是搞错了?明军怎么可能一下子斩杀这么多建奴?

  毕竟在以往的印象里,明军和建奴作战之时,能取得小规模的胜利都实属不易,更别提如此辉煌的战果了。

  不过这种怀疑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彻底消失了。

  因为当地官府很快便张贴出文告,白纸黑字确凿无疑地确认了此事的真实性。

  百姓们亲眼看到官府的公告后,才彻底打消了疑虑,真切地意识到明军确实是打赢了这场辉煌无比的胜仗!

  第二天早上。

  京城的街道上,马蹄声急促而响亮,好似密集的战鼓敲响。

  报捷的士兵们骑在快马之上,一路疾驰,扬起滚滚尘土。

  所有人几乎都是扯着嗓子,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呼喊道:

  “明军于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那声音高亢激昂,瞬间冲破了街道上的嘈杂,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久久回荡。

  街道上的百姓们先是一怔,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定住了身形,随即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起初,大家的脸上还带着几分怀疑,毕竟这样的大胜太过震撼,让人一时难以相信。

  然而,当消息得到进一步确认后,百姓们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百姓们虽然有的时候是麻木的、是愚昧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会因为一场战争胜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一时间,有书生模样的人忍不住高谈阔论,仿佛要将内心的喜悦都挥洒出去。

  有的也有年纪稍大的老人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嘴里更是喃喃自语:

  “多少年了,咱们大明终于又打了一场胜仗!”

  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呼,那喜悦之情,仿佛久旱的大地迎来了甘霖。

  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另一边,英国公张之极刚刚下朝,正坐着轿子准备回府。

  结果突然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了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

  若是在以往,英国公的轿子是不需要躲避任何人的,往往对方见到英国公的轿子,老远的就会自动让开。

  但这次不一样,因为那些士兵身上可是带着王命旗牌,任何敢阻拦他们的人都会被视为延误军机。

  哪怕是英国公也不例外。

  而为英国公抬轿的轿夫们自然也都是有眼力劲儿的,远远的看到报捷的士兵过来,就主动避让开了。

  察觉到轿子突然晃动了一下,轿内的英国公瞬间不满的皱起了眉头。

  可没等他说些什么的时候,一阵兴奋且急促的声音突然从外面传来。

  “明军于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明军于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听到这话,英国公的身体瞬间猛地一震。

  紧接着,他一把扯开轿帘便走下了轿子。

  只是此时轿子还未放下,所以英国公一脚就踩空了。

  好在一旁的护卫一把扶住了他,英国公这才没摔个狗吃屎。

  慌忙的站定了身子,英国公赶忙回头看向了远方。

  只见几个报捷的士兵早已经离去,似乎正去往兵部衙门。

  英国公看向一旁的护卫追问道:

  “刚才你听到了吗?报捷的士兵说了什么?”

  护卫此刻也是一脸激动,忙道:

  “国公爷,老奴我可是听的清清楚楚,那报捷的士兵说的是:明军于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国公爷,咱大明可是好几十年没打过这样的胜仗了!”

首节 上一节 296/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