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316节

  所以最终,多尔衮还是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双方总算是敲定了所有的议和事宜。

  等多尔衮回去之后,建奴那边就会陆续把之前承诺的东西都送过来。

  议和结束之后,多尔衮也该回去复命了。

  于是,在第二天早上,多尔衮见过崇祯之后,便带着三百多人踏上了返程。

  本来他们来的时候带了五百人,但回去的时候却只剩这三百多人了。

  剩下的两百多人则是被大明强行扣留了下来,专门照顾那位被皇太极送到大明来的质子。

  事实上,这些人打心底里是不想留下来的,因为他们明白,一旦留下来的话这辈子可能就回不去了。

  不过很明显,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于是乎,他们只能目送多尔衮离去。

  而就在这段时间,祖大寿也没闲着。

  在把多尔衮等人送到锦州的第二天,祖大寿就迅速折返回了辽东。

  虽然没有继续向前推进,但他却派了很多人清理了前面堵塞的道路。

  如今前方的所有道路都已经彻底疏通,只要朱慈烺一声令下,他们随时都可以继续向前推进。

  总的来说,如今的场面比之前制定计划的还要顺利。

  毕竟按照之前的计划实施的话,肯定会造成很多士兵的伤亡,这是现在伴随着建奴求和成功,他们只需要过去接收建奴承诺割让的土地就可以了。

  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伴随着多尔衮返回盛京,祖大寿的二十万大军也接到了命令。

  随后,这二十万大军直接开拔,冲着前方继续推进。

  不过这次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交割领地和人口。

  三天之后,烈日高悬。

  盛京外的大道上突然扬起漫天滚滚烟尘。

  出现在最前面的不是别人,赫然便是多尔衮!

  经过了三天马不停蹄地赶路,多尔衮一行人终于顺利抵达了盛京。

  此时此刻,他们的战马浑身被汗水浸透,鬃毛凌乱,就连他们自己也是显得满脸疲惫。

  多尔衮甚至来不及休息,进入盛京之后就直奔皇宫而去。

  刚踏入宫殿,早已得知消息的皇太极便急切地迎了上来,不等他下跪,就带着满脸的期盼与焦虑看向多尔衮问道:

  “怎么样?议和的事情商量得如何?”

  其实,在看到多尔衮平安归来的那一刻,皇太极心里就已明白议和大概率是成功了。

  只是具体的议和条款到底是怎样的,他还一无所知。

  多尔衮不敢有丝毫隐瞒,立刻将议和的具体结果一五一十的全部告知了皇太极。

  还将一份折子递给了皇太极,这上面写明了议和的具体事宜。

  就在这时,范文程也匆匆赶了过来。

  皇太极没有看这份折子上面的内容,是直接转交给了一旁的范文程,然后继续听多尔衮讲述。

  等到听完多尔衮讲述的事情之后,皇太极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脸上的肌肉也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

  他怎么也没想到,明军的要求竟然如此苛刻!

  土地、人口、金银财宝,每一项赔偿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硬生生的在他心头割肉。

  皇太极此时满心都是不甘与愤怒!

  因为不论是土地、人口、还是金银财宝,都是他们曾经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可现在就这么轻易割让出去,实在是.

  心痛啊!

  皇太极在心里暗暗恼怒,可偏偏又无可奈何。

  因为此时他们刚刚战败,实力受损严重,根本没有和明军再次对抗的资本。

  不过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责怪多尔衮的,怪他居然会答应如此多的赔偿,

  紧接着就在这时,一旁的范文程已经看完了那份折子,随后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看向多尔衮道:

  “不错不错,这次王爷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赔偿对我们而言,虽然确实有些让人心疼,但也不是拿不出来。”

  眼看着范文程都帮多尔衮说话,皇太极也就不好在责怪多尔衮了。

  因为此刻要是一味地指责多尔衮,不仅会让多尔衮难堪,也会显得自己心胸狭隘,不利于内部团结。

  最终,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满,看向多尔衮说道:

  “你这次做得不错,朕很满意。”

  多尔衮听到这话,赶忙跪倒在地,声音诚恳地说道:

  “臣弟不敢居功,只希望能弥补之前犯下的过错,多谢陛下给臣弟这次机会,臣弟以后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皇太极何等聪明,一听这话就明白,多尔衮这是在向他索要之前承诺的重组正白旗的奖赏。

  一时间,皇太极的眼神瞬间变得有些复杂。

  有犹豫,有不舍,更多的是对权力的纠结。

  因为说实话,他根本不想答应让多尔衮重组正白旗。

  他想要以自己的名义重组正白旗,借此更加巩固自己的统治。

  可伴随着多尔衮成功完成求和任务归来,这个时候他这个皇帝要是不答应的话,似乎是不太合适。

  毕竟之前的承诺确实是他自己让范文程转达给多尔衮的。

  这会儿要是反悔,不仅会被多尔衮记恨,还会让手下的将士们觉得自己言而无信。

  想到这里,皇太极在心里叹了口气,随后这才说道:

  “放心吧,朕之前答应你的事情一定算数,等你回去休息几天之后,朕就会给你调拨人手,让你重组正白旗。”

  “以后可不要让朕失望了。”

  多尔衮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赶忙再次谢恩道:

  “陛下放心,臣弟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随后,他又是深深一拜,这才恭敬地退了下去。

  等多尔衮走后,皇太极缓缓坐在椅子上,无奈地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

  随后看向一旁的范文程说道:

  “范先生,这明军的要求是不是也太多了一点?这些东西拿出来,朕还真有些舍不得。”

  范文程向前走了两步,微微躬身,神色平静地说道:

  “陛下,臣也知道明军的要求有些过分,可事到如今,不妨就先答应他们。”

  “等到再过几年,我们兵强马壮之时,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再抢回来。”

  “忍一时之辱,吃点亏不算什么,而且吃的这些亏,我们还可以从朝鲜找补回来。”

  皇太极闻听此言,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的神色也逐渐缓和了些。

  虽然看起来他们这次损失惨重,不过这些损失完全可以从朝鲜想办法弥补回来。

  别看现在朝鲜穷得叮当响,可要是再狠狠压榨一下,还是能榨出不少油水的。

  想到这里,皇太极的心里这才稍微好受了一些。

  于是乎没过多久,皇太极就下令按照商议结果进行土地、人口以及财物的交割。

  经过三天准备,双方军队再次碰面。

  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双方士兵的旗帜。

  战场上一片寂静,只有风吹旗帜的猎猎声。

  明军这边,祖大寿带着二十万兵马前来完成交割。

  建奴那边,则是代善出面完成交割。

  双方所处的地方赫然便是在长宁堡,也就是约定划分领土的地方。

  而且这一次,双方没有爆发任何冲突,各自率领军队井然有序地完成土地割让与人口交接等事宜。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土地交割完成之后,不远处,一大群的汉人百姓在建奴的驱使下冲着这边而来。

  这些都是建奴归还大明的百姓,人数约有五万之众!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建奴百姓,正是朱慈烺点名要的那些。

  不过当然,等完成交接之后,这些建奴百姓就会成为大明的百姓。

  与此同时,当刚看到这些汉人百姓的时候,祖大寿心中难免有些感慨。

  而对面的百姓们更是激动得几近落泪,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辽东本地百姓,而是被建奴从大明劫持而来的。

  他们原本以为这辈子都回不去大明了,结果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回到大明,而且还是由大明的军队亲自来迎接的。

  在这一刻,所有百姓都忍不住痛哭流涕,他们有的相互拥抱,有的跪地不起,口中呼喊着感谢的话语。

  等到人口交接完成之后,数百箱的金银珠宝就被送到了祖大寿面前。

  祖大寿冲着身后挥了挥手,当下边有士兵出列,然后开始清查起了数量,确认无误之后,这才依次装车,准备运回锦州。

  一切完成之后,代善没有丝毫停留,随即便带领军队车到了十里之外的地方,然后驻扎在了此地。

  因为他担心明军会突然反悔,真要这样的话,他们也能立刻做出反击!

  不过很明显,他这是想多了,因为到目前为止,大明已经彻底完成了在辽东的布局!

  随后,祖大寿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

首节 上一节 316/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