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342节
在场的几人听到这话,脸上纷纷浮现出一抹苦笑。
因为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这么做意味着什么。
很明显,他们这是成了崇祯和朱慈烺的‘背锅侠’。
毕竟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虽然是对国家有利的国策,但无疑会得罪添加所有的士绅。
然而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他们又能有什么异议呢?
于是,众人只得拱手回应道:
“臣等遵命!”
与此同时,一旁的崇祯却只觉得一阵舒畅。
不用当背锅侠的感觉可真好啊!
就这样,提出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这一重大国策的人,便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以薛国观为首的内阁、兵部尚书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璐以及英国公。
不管怎么说,到了现在这一步,宫殿内的气氛已然彻底缓和。
众人先前的惶恐不安已被满脸的轻松所取代。
因为他们皆是真心期望大明繁荣昌盛的臣子,深知这样的政策若能顺利实施下去,至少能保大明两百年安稳。
而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将会随着大明一同昌盛。
突然就在这时,前去太医院抓药的李新元匆匆返回,他身后的小太监手中还捧着一个托盘,托盘里静静躺着一支被折断的箭。
箭头之上,血液已然变黑,很明显,这箭上是涂了毒的。
众人瞧见这一幕,心中不禁又是一惊,然后不约而同的看向崇祯和朱慈烺,满眼皆是疑惑。
不是说之前的刺杀是假的吗?
这又是怎么回事?
朱慈烺见状,略带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解释道:
“莫要误会,这只是一个用来演戏的道具而已,本宫只是想让此事看起来更为严重些,如此方能更好地展开接下来的谋划。”
众人听后,皆是一阵沉默,心中对这位年轻太子爷的心思深沉又有了新的认知。
就按照这位太子爷之前的所作所为,日后若登上皇位,他们这些人恐怕日子不会太好过。
不过,按照他们的年纪,估计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毕竟他们都已年迈,来日无多。
想到这儿,众人甚至有些暗自庆幸,觉得不用在这位太子爷手下当差,倒也算是一件幸事。
就这样,身为太子爷的朱慈烺居然被这些大明的忠臣给‘嫌弃’了!
第209章 谁敢偷税漏税,谁就是刺杀崇祯的幕后主使!
紧接着,朱慈烺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后,便让他们离开了。
只不过离开之前,崇祯神色严肃的再三告诫了他们一番,切不可将刚才的谈话告诉给任何人,以免影响到后续的计划。
薛国观等人当下赶忙再三保证,随后这才告辞离开了。
待他们走出皇宫,跪在宫门口的其他文武百官立刻如潮水般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焦急询问道:
“薛阁老,陛下究竟怎么样了?”
“陛下可有交代什么?您倒是说句话呀!”
“英国公,您也讲讲,陛下到底醒了没?还是仍在昏迷?”
“李大人,您快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面对众人的追问,薛国观等人佯装出一脸悲痛的神情说道:
“诸位,陛下至今仍昏迷不醒,而且太医查验过那支射中陛下的箭,那上面居然被人涂抹了砒霜。”
什么?
在场的所有人听到这话,瞬间个个吓得面无血色,更有人直接开口骂道:
“这群该死的逆贼!居然如此丧心病狂,就是让我抓到他们,一定要把他们碎尸万段!”
紧接着,薛国观又赶忙补充道:
“不过诸位也不必太过担忧,因为那支箭直接贯穿了陛下的手臂,毒液并未在体内残留太多,所以陛下暂无生命之忧,估计休养一段时间便可康复。”
“另外太子殿下有旨,诸位不必在此等待了,还请速速回去各自的衙门处理公务!”
众人闻听此言,这才各自松了口气。
毕竟崇祯若真的驾崩,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最终,在薛国观等人的劝说下,在场的官员这才纷纷离去。
然而,有一人却久久不愿起身,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锦衣卫都督骆养性。
其他人或许能被一句话轻易打发,可骆养性心里清楚,自己的罪责绝非如此简单就能一笔勾销。
毕竟身为天子近卫,他的职责便是守护皇帝,如今皇帝在他眼皮底下遇刺,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罪责难逃!
刚才他也跟着李若琏一起去追了杀手,结果追着追着就没影了。
再加上担心崇祯的安危,他就赶忙来宫门口跪着了。
即便所有人都已经去,皇宫门口只剩下他一个人,骆养性依旧跪在那里,静静的等待崇祯和朱慈烺对他的审判!
朱慈烺自然也知晓骆养性一直跪在宫门口,不过他对此懒得理会。
因为他知道,是时候把骆养性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给‘处理’掉了!
片刻后,朱慈烺像是想到了什么,然后喊来了一旁的方正化,在他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方正化听完,先是有些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去。
不多时,他便出现在了宫门口。
骆养性看到方正化再次现身,急忙跪行向前,满脸着急地问道:
“方公公,太子殿下可是愿意见我了?”
方正化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语气冷淡地说道:
“骆大人,太子殿下有旨,让你先回去,莫要再跪在此处。”
“若有心,便好好查一查此次刺杀的主谋究竟是谁。”
骆养性听后,心中一阵绝望。
随后只能再次用力磕了一个头,这才缓缓转身离开。
此刻,他的心犹如坠入冰窖一般拔凉拔凉的。
他心里明白,朱慈烺若愿意见他,那事情或许还有转旋的余地,可若是朱慈烺不愿意见他,那他这次估计是九死一生了!
这一刻,骆养性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当天下午,也不知从何处传出一则消息,瞬间如一阵狂风般在京城的官员和勋贵之间迅速传开。
消息称,此次刺杀皇帝的,正是那些偷税漏税之人。
他们因惧怕皇帝打了胜仗后会让他们补缴往年来欠下的税款,这才买凶实施刺杀!
听闻这一消息,京城里的官员和勋贵们再度炸开了锅。
因为之前补税时,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官员和勋贵心存侥幸,死活就是不愿补税。
毕竟这简直跟割他们的肉没什么区别!
可如今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带着银子前往户部进行补税。
尤其是那些之前没有补税的勋贵们,一个个更是差点没被吓死,急忙从自家的银库、地窖里搬出银子,哭着喊着要给户部补税。
生怕晚一步,抄家灭族的圣旨就会送到家里,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毕竟根据消息,只要偷税漏税,就有可能被视为刺杀皇帝的嫌疑人,这罪名他们可承担不起啊!
就连那些原本就已补缴过税的勋贵,在极致的恐慌下也再次补交了一部分税款。
虽说他们本无需补交,但此时多交些钱,似乎多少能让他们安心些。
就这样,当天下午,京城出现了一幅百年罕见的奇景。
户部门外,前来补交税款的文武百官和勋贵们排起了数千米的长队,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
一辆辆马车上满载着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没有银子的,便心急火燎地直接将家中的奇珍异宝搬来充当税款。
总而言之,今日无论如何都要他们都要把之前欠下的税都交上。
户部的官员们因为到了倪元璐的交代,虽然也是来者不拒,忙得不可开交。
到了晚上,户部收到的税款折合成白银已然超过一千万两!
再加上之前的八百万两,仅仅三天时间,户部就收到了将近两千万两的补税!
而且这还只是京城一地的数额!
得知此消息,皇宫内的崇祯和朱慈烺相视一笑,满脸皆是得意之色!
崇祯更是觉得这场戏真是没白演!
不过朱慈烺心里也清楚,经过了这次事件,这些勋贵和百官家中的钱财,怕是真被他榨得所剩无几了。
之前杀成国公的时候榨取了一次、然后杀八大皇商的时候又榨取了一次,如今靠着刺杀之事再次榨取了一次!
这三趟折腾下来,单是京城的官员和勋贵,就被他榨取了差不多九千多万两白银!
这比原本在历史上,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搞到的七千万两白银还要多出两千多万两!
到目前为止,这些人恐怕确实没什么钱了。
当然,朱慈烺也不想赶尽杀绝。
只要这些人乖乖补税,并且日后老老实实交税,那么以往的事便不再追究了。
毕竟要是再榨的话,这吃相就太过难看了。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