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413节
宫院占地面积达五千平方米,整体呈现工字形布局,前殿与后殿由穿堂相连,相辅相成。
前殿规整开阔,是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后殿静谧私密,布置精致典雅,为皇帝休憩起居的寝宫。
在嘉靖年间,嘉靖为了修仙问道,在养心殿前修筑了无梁殿,用于炼制丹药。
朱慈烺刚踏入养心殿,一股浓郁的檀香瞬间扑面而来,袅袅香烟弥漫在整个宫殿,让这里笼罩着一层神秘的氛围。
又向前走了几步,朱慈烺瞬间就无语了。
只见宫殿之内,崇祯身披一件道袍,道袍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经文,在这样的环境下透着几分神秘。
甚至连他的发髻也梳成了道士模样,此时正与冲虚道长兴致勃勃地交谈着。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朱慈烺的脑海里不自觉的就出现了两句话:
“练得身形似鹤形,不怕宫女勒脖颈!”
冲虚子瞧见朱慈烺进来,赶忙起身恭敬的行礼道:
“贫道拜见太子殿下。”
不过此时的朱慈烺目光完全被崇祯奇异的装扮吸引,竟一时没理会冲虚道长。
就在这时,崇祯也看到了朱慈烺。
下一秒,崇祯看向冲虚道长道:
“道长,今日到此为止吧,你先退下,朕有话要与太子说。”
冲虚道长也明白此地并非久留之际,对着崇祯行礼后,脚步轻盈地悄然离去。
等到冲虚道长离开之后,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来,目光又在崇祯身上打量一番,脸上的表情却是更加无语了。
因为就在刚刚,他差点以为崇祯被嘉靖附身了!
紧接着,他忍不住开口问道:
“父皇,你为何如此打扮?”
崇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道:
“这还不明显吗?朕打算修仙问道。”
朱慈烺再次无语,因为他明明记得之前自己和崇祯说过凡人是无法修炼成仙的,怎么如今崇祯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只是没等他再次开口询问,崇祯却是率先解释道:
“你放心,朕没忘记你之前提过的那些事,也并非真的要修仙。”
“朕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迷惑百官,让他们觉得朕沉迷修仙问道,不理政事。”
“如此一来等你成年之后,朕便能顺利将皇位传给你,届时他们也不会有异议。”
“毕竟比起一个修仙问道、不理政事的皇帝,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更加符合他们的心意。”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明白了崇祯的良苦用心。
敢情崇祯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方便以后能够把皇位传给他啊!
而且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毕竟如今的崇祯也就三十来岁,哪怕再过个三五年朱慈烺成年了,崇祯也不过四十岁而已。
四十岁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虽然不年轻,但也算是正当壮年了,这个时候如果突然宣布要传位给太子的话,势必会引起一些人的猜忌。
但要是这个皇帝沉迷于修仙问道、不理朝政,那么他的传位似乎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崇祯的名声可就不太好了。
朱慈烺倒是没有想到,崇祯居然愿意用自污的方法为他的将来铺路。
一时间,朱慈烺心中多少有些感动。
随后他这才走了过去,在崇祯身旁缓缓坐下,然后为崇祯倒了一杯茶,双手捧着递过去,恭敬地说道:
“父皇如此为儿臣着想,儿臣感激不尽。”
崇祯微微一笑。
“朕不止是为你的将来着想,也是为了大明的将来着想。”
“皇帝这个位置,你比朕更合适,这也是朕唯一能为你做的事情了!”
“至于那些虚名,现在想想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崇祯说完这话接过茶水,仰头一饮而尽。
随后崇祯放下茶杯,看着朱慈烺问道:
“你今日来找朕,所为何事?”
朱慈烺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随后开口说道:
“父皇,张献忠的部下和义子们已陆续进京,不过儿臣不打算杀他们,并且他们也愿意归降朝廷。”
“所以儿臣计划将他们全部安置到辽东,管理那些投降大明的农民军。”
“只是他们之前跟随张献忠造反,极有可能屠杀过宗室子弟,所以儿臣觉得有必要来跟您说一声。”
崇祯听后,微微皱眉,似乎在考虑着什么事情。
虽然在最初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崇祯也很生气,在生气过后又觉得没什么必要。
毕竟那些宗室子弟和崇祯的关系实在是太疏远了。
而且若没有他们的牺牲,大明朱家军也难以组建起来。
种种原因加起来,就导致崇祯眼下已经不怎么在意农民军屠杀宗室子弟的事情了。
第239章 崇祯要修仙?这大明大概是要亡了!
想到这儿,崇祯的神色这才缓和下来。
随后继续说道:
“虽说朕对你的做法没意见,但你要考虑清楚,若此事被其他宗室子弟知晓,可能会引发很多的麻烦。”
朱慈烺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成竹在胸的笑容说道:
“父皇放心,这些事儿臣早就考虑到了,他们要去的是辽东,而宗室子弟就算组建朱家军,目标也是李自成、张献忠所在的陕西、河南等地,双方大概率不会碰面。”
“即便将来真的要一同攻打建奴,儿臣自会想办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若是实在不行,便给他们改个名字。”
“总而言之,儿臣会处理好此事的。”
眼见如此,崇祯也就不再多说些什么了。
不过紧接着他又想起了什么事情,然后又道:
“对了,朕刚和冲虚道长商议,今日下午打算去他的道观小住几日,图个清静。”
朱慈烺心里明白,崇祯这是要向百官暗示自己要修仙问道了。
要知道自嘉靖皇帝后,还没有哪位皇帝会公然前往道观居住。
对于这种事情,朱慈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说道:
“父皇放心,您今日的所作所为,儿臣铭记于心。”
崇祯微微一笑。
“这大明,以后就托付给你了,不要让朕失望!”
当天下午,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闷热的空气好似凝固了一般让人喘不过气。
崇祯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乘坐着龙辇大摇大摆地出了宫,然后直接前往京城外的白云观。
这座道观坐落于苍松翠柏之间,四周云雾缭绕,颇有几分世外仙境的意味。
此前,朱慈烺给过冲虚道长很多选择,他可以随便选一座北京附近的道观居住、也可以找一个地方由朝廷出钱建造新的道观。
但玉虚子不愿浪费钱财,便选择了这座白云观入住。
自然而然的,崇祯要去的也是这里了!
消息很快在锦衣卫的传播下,如同野火般迅速扩散到整个京城。
百姓们对此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以为是皇帝在宫里待的时间长了,想去散散心。
可文武百官的反应就非常大了!
因为他们都青浦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内阁。
几位大臣正在内阁值房处理公务,闷热的天气让屋内的气氛愈发压抑,虽然屋内放着几盆硕大的冰块,但依旧无法驱散这股燥热。
突然就在这时,刚刚有事归家的内阁大臣张志发突然脚步匆匆的跑了进来,边跑边道:
“诸位!大事不好了!”
屋内正在忙活的几人听到这话,纷纷向他了过来,满脸都是疑惑。
张志发先是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杯,这才喘着粗气说道:
“陛下.陛下的圣驾刚刚去了白云观,还说要在那里住上几日,暂时就不回来了!”
什么?
薛国观听到这话,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满脸都是震惊之色。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其他朝代的皇帝身上,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要是放在明朝皇帝身上、特别是嘉靖之后的皇帝身上,那他妈的可就要了老命了!
毕竟自从嘉靖之后,文武百官们最怕的就是皇帝和道教扯上关系了。
而且还说什么住上几日、暂时不回来,崇祯这不是摆明了要搞事情吗?
真要是再来一个嘉靖,也不知道这大明还能不能撑得下去?。
“陛下究竟怎么想的?怎么会去那种地方?”
内阁大臣蒋德璟忍不住开口说道,然后将手中的笔重重拍在桌上,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