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12节

  或许是因为亲弟弟跟自己不怎么亲近,李承乾对李佑这个弟弟,格外看重,经常给他说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但是现在,李承乾的心智已经不是那个八岁李承乾的心智了,他已经明白了李佑背后那位阴妃的厉害。可以说,李佑谋反,有很大的原因是受那位阴妃的影响。

  这就好比,你从小听你母亲说,你父亲跟咱们是仇人,你心里会怎么想?身心能健全吗?

  所以,李承乾对李佑挺同情的,但还是回答了他的问题:“没别的原因,就是对太子之位不感兴趣,反正咱们再怎么努力,也不会超过父皇!”

  “嗯,有道理”

  李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正准备继续追问,却听一旁的李泰冷哼道:“父皇若是知道皇兄这么不上进,怕是要挨鞭子!”

  “呵,你那么上进,怎么没被父皇立为太子呢?”

  还没等李承乾发话,李佑就自作聪明的嘲讽起了李泰。

  李泰顿时眉头大皱:“我们兄弟说话,哪轮得到你插嘴?”

  “我们不是兄弟吗?”李佑反唇相讥。

  李泰哑口无言,但也不甘示弱,当即朝孔颖达告状:“老师,李佑上课换位置!”

  “嗯?”

  正背对着学生讲述儒家思想的孔颖达,微微一愣,顿时转过身来,喝道:“手伸出来!”

  “不是的孔师,我”

  “手伸出来!”

  孔老头可以无视李承乾,却不会无视李佑,只见他拿着戒尺就走了过来。

  李佑害怕极了,连忙看向李承乾:“皇兄,救我”

  “哎!”

  李承乾抬手扶额,不由叹了口气,我愚蠢的弟弟哟,你哪是小胖子这‘告人精’的对手。

  不过,看在一起造过反的份上,这次皇兄就帮你操作了。

  “孔师!我弟李泰有高论,汝可敢一战?”

第13章 我们青雀太像父皇了

  “什么?!”

  李泰听到李承乾的话,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情况这是?

  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要跟孔师论战了?

  “不是的孔师,我没有”

  李泰站起来,正打算跟孔颖达解释。

  却见李承乾挤眉弄眼道:“哎呀青雀,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母亲都告诉我了,说你准备了一篇文章,要请孔师指正!”

  “哦?”

  孔颖达眉毛一挑,顿时来了兴趣:“卫王殿下有何高论啊?”

  “我我我”

  李泰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承乾直接就把他桌上的文章拿了过来,高声念道:“《太子论》,昔秦皇汉武,盖因太子而致使国不安宁.”

  好家伙!

  李承乾还没念到一半,就被小胖子的才学惊到了。

  虽然他知道小胖子的读书天赋很强,但也从未想过,小胖子这么强。

  一篇《太子论》,小胖子从秦皇汉武开始数落立太子的必要性,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

  这让李承乾不禁生出一种感觉,小丑竟是我自己。

  说真的,他上辈子读唐朝历史,总觉得史书上说的李泰有点夸张,就连接受完八岁李承乾的记忆后,得知李泰四岁背诵古诗词,五岁就开始写文章,也觉得有点夸张。

  如今亲眼看到李泰写的文章,他终于知道李二陛下为何那么宠爱李泰了。

  这简直就是李家的麒麟子。

  只可惜,李泰除了读书天赋强,其他方面一塌糊涂。

  尤其是那句‘杀子传弟’,直接就展示了他性格上的缺陷。

  “吾曾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今大唐臣子,知天子行错,不敢公正,岂不是亡道而失天下乎?”

  李承乾念到这里的时候,孔颖达的老脸已经通红。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天子身边只要有七位耿直敢言的大臣,即便天子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如今大唐的臣子明知天子有错,却不敢公正劝谏,这难道不是坐视亡国吗?’

  看看,小胖子的言辞有多犀利,不立太子就要亡国!

  你们这些大臣,一个个都说自己是忠臣,如今李二陛下不立太子,你们怎么不去劝谏?还有逼脸教我们大道理!

  啧啧啧.

  李承乾念完李泰的文章后,真想给他竖个大拇指,赞叹一句我的好弟弟,是为兄错怪你了。

  哈哈哈!

  你怎么这么可爱?

  我正愁没人帮我提复立太子的事呢!

  这不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吗?

  爽!

  不过,李承乾心里也明白,小胖子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想让孔颖达帮自己劝谏李世民,立他为太子。

  而儒家呢,最在乎的是什么?名声!

  孔颖达听了这篇文章之后,如果不以身作则,日后还怎么教书育人?

  但李泰却忘了一点,儒家是爱惜名声不假,但也推崇中庸之道。

  以孔颖达的性格,你如果不给他来剂猛药,他是不会强出头的。

  毕竟李二陛下才废了太子不久,你让他去强出头,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果然,孔颖达听完李泰的文章后,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尴尬的捋了捋胡须,道了句‘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哎”

  眼见孔颖达没有如自己料想的那般,跑去帮自己劝谏李二陛下复立太子,李泰垂头丧气的叹息一声,默默的坐回了座位。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然后准备给他开开眼,什么叫一击必杀。

  “孔师!”

  李承乾冷不防的喊了一句。

  孔颖达眉头大皱,心说这小子又想弄什么幺蛾子?

  之前李承乾拱火李泰的事,他都看在眼里,却没有阻止。因为皇家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们天生自带争斗基因。

  只要不牵连自己,他们爱怎么斗就怎么斗。

  可是如今,李承乾突然叫住自己,让孔颖达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何事?”

  孔颖达板着脸问道。

  李承乾笑了笑,淡淡道:“孔师刚才给我们讲了‘楚才晋用’的典故,说的是楚恭王的故事。

  承乾不才,也看了一些楚恭王的典故,其中有个‘楚恭王立太子’的典故,能否请孔师讲讲?”

  “什么?”

  孔颖达瞳孔猛地一缩,心说你们兄弟合起来搞我是么!

  这个楚恭王立太子,其实单独拎出来,就是一个臣子劝谏楚恭王立太子的典故,但若再加上李泰那篇《太子论》,就是一句话。

  我们在教你做事啊老师!

  果然,孔颖达反应过来,直接气得吹胡子瞪眼:“这课没法教了!老夫要上呈陛下!上呈陛下!”

  说着,也顾不得其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皇子,竟然怒气冲冲的跑出学堂,面见李二陛下去了。

  “皇兄你这是”

  李泰满脸震惊的看着李承乾,心说你这是换脑子了吗?怎么一下子这么猛了!

  而李承乾则笑着反问他:“怎么,青雀不想听楚恭王立太子的典故?”

  “呃”

  李泰嘴角一抽,不知该如何接口。

  这时,李佑凑了过来:“什么楚恭王立太子的典故啊,怎么把孔师都气跑了?”

  “呵呵,气跑了还不好吗?你就不用挨打了,不是吗?”李承乾笑着提醒道。

  “是啊!”

  李佑一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呢?”

  李泰撇嘴,心说就你那智商,能想到才怪。

  不过,李承乾怎么会帮自己?他究竟有什么目的。

  而就在李泰疑惑不解的时候,李恪又面带担忧的走了过来,道:“皇兄,你们把孔师气走了,就不怕父皇怪罪吗?”

  “他当老师,却不以身作则,怎么能怪我们呢?”

  李承乾耸了耸肩,然后看向李泰:“你说是吧青雀?”

  “这”

  李泰面露迟疑之色,依旧不知道怎么接口。

  这时,李承乾一把搂住李泰的小肩膀,感慨似的道:“我们青雀越来越像父皇了,不仅知道以史为鉴,还知道忠耿诤臣!”

首节 上一节 12/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