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250节
“你这是胡诌!”
李世民愤然辩驳道:“没有谁会质疑你的太子之位,你怎么不算真正的太子?!”
“呵呵.”
李承乾笑了,笑得很无语:“没有谁质疑吗?那父皇为何不给我加冕?难道是父皇觉得我这太子不合格?”
“这”
李世民直接被李承乾这灵魂三问搞懵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却听李承乾又叹息道:“如果父皇觉得我这太子不合格,不配加冕,我也不用父皇废除我,我自己登报向天下百姓解释,说我德不配位,无才无能,不适合太子之位,主动请辞,与父皇和诸位大臣无关,不是你们逼我的,是我自愿的.”
我尼玛!
这说的是人话吗?!
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
众臣心中一阵大无语,不由得齐齐看向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脸色一阵变幻,眼神止不住的想刀人。
很明显,如果李承乾真的登报辞去太子之位,他与满朝文武的名声,将臭不可闻。
一个喊出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要为大唐百姓找回尊严的太子,说他不适合太子之位,怎么想都觉得有些荒唐。
就算他是主动请辞的,各种阴谋论也会层出不穷。
所以,李世民在经过一阵权衡利弊的挣扎之后,深吸一口气,然后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承乾,一字一顿道:“你今天来找朕,是对加冕志在必得是吗?”
“也不算志在必得,就是觉得,父皇那么宠爱弟弟们,我这个当兄长的,也应该跟父皇一样,好好宠爱他们!”
李承乾摊了摊手,然后笑着道:“但我这个当兄长的,好像也没这个资格,弟弟们现在有出息了,比我这个当兄长的都有出息!”
说完,朝李世民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道:“二十二个州呢父皇,是吧?”
“你!”
李世民被李承乾这话噎了一下,不禁老脸一红。
其余众臣见状,一片唏嘘。
说实话,他们也觉得李世民的做法有些过分。
太子那么优秀,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加冕都‘扣扣搜搜’的不愿意,越王做出了什么成绩,竟能受封二十二个州?
凭什么?
就凭陛下的宠爱吗?
这也太不公平了!
然而,李世民却不这么觉得。
只听他沉声道:“你现在已经是太子了,他们是你弟弟,你就不能让着他们吗?”
李承乾听到这话都气笑了:“呵,我也没说不让啊!我把这个太子都让给他们,够意思了吧?”
“承乾!”
“请陛下称太子——!”
李承乾突然咆哮出声。
李世民与众臣同时一怔。
只见李承乾从怀中拿出一样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目光冷冽的直视着李世民,平静地问道:“陛下真当我没脾气是吗?”
“你”
李世民心头大惊,不禁露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
因为他从李承乾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杀意。
虽然他不知道李承乾哪里来的勇气,竟敢在自己面前露出这一丝杀意,但李承乾那种眼神,他太熟悉了。
就是他对李渊露出过的那种眼神。
而那时,他获得了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力。
“陛下!”
眼见父子俩的气氛越来越不对,房玄龄连忙站出来道:“臣以为,加冕太子并无不妥!”
“是啊陛下,太子有才有德,能力出众,远超历代太子,就算尚未成年,也能加冕!”杜如晦随声附和道。
其余众臣也纷纷附和:“陛下,臣等赞同加冕太子!”
听到众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谏自己,李世民心有余悸的看了眼李承乾,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儿子一般。
隔了好半晌,才听他语气深沉地说道:“太子才能出众,百官信服,天下信服,确实应该加冕。”
“但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太子答应了祈雨,就算朕想给他加冕,也要等太子祈雨成功之后。否则,太子若祈雨失败,朕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如何给他加冕?”
“这”
众臣闻言,不禁将目光落在了李承乾身上。
只见李承乾面无表情地道:“我答应了祈雨,就一定会做到,希望父皇也能说到做到!”
话到这里,顿了顿,又郑重其事地道:
“另外,因为之前与父皇有过约定,选江陵就不能选东宫,所以,我打算继续遵守这个约定,不住在东宫,在宫外建太子府,希望父皇应允!”
“不行!”
李世民闻言,直接拒绝道:“你不能在宫外建太子府!”
开什么玩笑!
就是因为你在外面越来越折腾,我才把你召回来的,怎么可能再放你出宫。
你就老老实实的在宫里待着,像个正常的太子一样,好好读书学习。
别再跟我卷就行。
然而,李世民的这种心思,李承乾是肯定不会顺从的。
却听李承乾又据理力争道:“我跟父皇的约定是当着满朝文武约定的,难道父皇要言而无信吗?”
“什么言而无信!这件事,朕说了算!”
“那如果我偏要搬出宫呢?”
“你若敢搬出宫,朕就不给你.”
“陛下!”
还没等李世民的话说完,左仆射萧瑀就开口了:“臣以为,太子不住在东宫,是件好事!”
李世民一个冷眼扫向萧瑀:“左仆射这话什么意思?”
萧瑀见李世民目光不善,顿时身子一颤,但话已经出口,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回陛下,想必您应该清楚,最近的长安城,谣言四起,说太子和太上皇什么的都有,但是,朝廷至今都无法查出是谁在幕后指使这件事。”
“如果太子住在宫外,说不定能引蛇出洞,将幕后之人绳之以法!”
“那太子的安全怎么办?他才刚刚经历过刺杀!”李世民皱眉说道。
却听萧瑀哑然一笑:“陛下多虑了,这里是长安城,天子脚下,如果真有人敢在城中行刺,那长安城的治安,可能已经千疮百孔了!”
“不行!绝对不行!”
房玄龄闻言,当即反驳道:“你这是拿太子当诱饵,这如何使得?!”
“我没说拿太子当诱饵啊,我只是觉得,太子在宫外居住,不是全无好处!”萧瑀有些无奈地道。
“这”
房玄龄语塞,随后将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
只见李世民稍微沉吟,又接着追问李承乾:“你确定你要住在宫外?”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他们敢来,我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完,李承乾举起手中的火枪,笑着朝李世民道:“父皇可知这是什么?”
“什么?”
李世民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然后抬步走向李承乾。
从李承乾拿出火枪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注意到了这把火枪,甚至隐隐有种感觉,刚才的那一丝杀意,不是从李承乾眼中露出来的,而是从这把火枪上露出来的。
只见李承乾笑着解释道:“此物名为火枪,是一种火药武器,威力惊人,且射速超快,那晚我跟爷爷,就是用火枪,一人杀掉两名刺客的!”
“什么!?”
李世民闻言,不由大吃一惊。
其余众臣也吃惊的站了起来,纷纷来到李世民父子这边,好奇地打量李承乾手中的火枪。
却听杜如晦惊疑不定地道:“太子殿下说的是真的?你真用这火枪杀死了刺客,还有太上皇,他也会用这火枪!?”
“当然是真的!”
李承乾笑着昂首挺胸道:“我爷爷的枪法比我还准,我们一人两把火枪,在刺客快要临近我们的时候,同时枪杀了四名武艺高强的刺客!”
“诸位大臣若是不信,可以询问当晚阻拦刺客的众护卫,包括我舅舅长孙无忌,以及好畤县的那些官兵!”
“这”
众臣闻言,面面相觑。
却见杜如晦不动声色的看向李世民,朝他递过去一个眼神。
李世民见状,顿时心领神会,然后一脸狐疑地道:“真有这么厉害?”
“怎么?”李承乾眉毛一挑:“父皇不信?”
李世民表情淡淡地道:“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既然你说这火枪这么厉害,不妨在我们面前试一试?”
“怎么试?在哪里试?”
“就在这里试吧,你需要什么,朕给你安排!”
“呃,这里?”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