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251节

  李承乾有些为难的看了眼四周,然后估摸了一下距离,点头道:“好吧,就在这里试!”

  说完这话,他便径自走到一张桌案前,拿起一个茶杯,然后转身走到一盏青铜油灯前,将茶杯放置在油灯支架上。

  紧接着,又退了十几步,转头朝李世民等人道:“父皇与诸位大臣也退远一点,最好退到我身后,以免误伤你们!”

  “误伤?”

  李世民眉头一皱,旋即有些不解地追问道:“这火枪的威力很大吗?能击碎茶杯?”

  “威力大不大,父皇看了就知道了!”

  李承乾平平淡淡地笑了笑,然后拿起火枪,对准那个茶杯。

  李世民等人虽然满是好奇,但也不敢托大,老实巴交的站到了李承乾身后,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茶杯。

  而李承乾在瞄了大概四五个呼吸之后,便瞬时扣动扳机。

  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那个原本放在灯盏上的茶杯,瞬间四分五裂。

  吓得李世民等人浑身一颤,忍不住连连后退,惊惧交加。

  我擦!

  火枪这么厉害吗?!

  难怪能射杀那些武艺高强的杀手!!

  恐怕是个人都抵挡不住这火枪的威力吧!!

  李世民与众臣纷纷这样想到,隔了半晌,他们才回过神来,满脸愕然地看着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笑呵呵地道:“父皇,诸位大臣,你们觉得这火枪如何?”

  “神器啊!太子殿下!此乃神器啊!”

  兵部尚书杜如晦率先反应过来,惊喜交加的道:“如果我大唐有此等神器,何愁天下不定,四夷不宾服?!”

  “呵呵.”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径自走向李世民,伸出双手,将火枪恭敬地递给李世民,笑道:

  “父皇,儿臣好不容易出一趟远门,按理来说,应该给父皇带一些礼物的,但左思右想,不知道什么礼物合适,就用这把火枪,以表心意,希望父皇不要嫌弃!”

  “这”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递过来的火枪,很是心动。

  但转念一想,这哪是什么礼物,这分明是悬在自己头上的一把利剑。

  他刚才拿出火枪,是什么意思?!

  他真想杀了自己?!

  他怎么敢啊!?

  这一刻,李世民瞬间红温。

  但是没过多久,又好似被泼了一盆凉水那般,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因为李世民仔细一想,就会惊骇的发现,自己之前做的一切,就跟当初的李渊一模一样。

  而李承乾刚才的行为,也跟自己当初一模一样。

  都有种被逼无奈的绝望。

  明明自己当初做了那么多事,父亲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偏袒大哥他们,甚至与大哥他们联合起来打压自己。

  现在自己又利用李泰,李恪来打压李承乾,这算什么?

  此时此刻,李世民感觉无比的羞愧。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跟自己最怨恨的父亲那般糊涂。

  他一直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自己取代李渊,是因为自己比李渊更好。

  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自己跟李渊一样混蛋。

  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承乾.”

  李世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李承乾微微一笑,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将火枪塞到了李世民手中,然后朝房玄龄等人点头示意了一下,便转身朝门外走去。

  而这一走,众臣与李世民都不由心里一紧。

  此时无声胜有声。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滿1000加更】

第185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祈雨!

  “陛下.”

  “朕知道,朕又错了!”

  还没等魏征把话说完,李世民就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拿起手中的火枪,喃喃道:“自知则自强,自滿则自失,朕自以为在子女的教育中,能胜过太上皇,甚至对太上皇的偏爱多有怨恨,殊不知,朕也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这样的路。”

  说着,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从喉咙中发出可怕的声音。

  房玄龄怕李世民有个闪失,急忙要无舌去传太医,熟料被李世民摆手打断了,从口中吐出一句哽咽地话:“朕是自省,朕不如太子!”

  “这”

  房玄龄等人闻言,面面相觑,同时一颗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

  而李世民说的不如李承乾,他们或多或少还是明白的。

  毕竟他们都是经历过玄武门那件事的。

  如果将李承乾与李世民的位置调换,可能接下来的剧情,就不是送火枪了。

  所以,光从这一点来说,李承乾就比李世民强。

  他没有选择最极端的方式。

  但是,却用这种不屑于走李世民那条路的姿态,转身离开了。

  这才是李世民一边流泪,一边自省的主要原因。

  他希望儿子不要跟自己学,又希望儿子以自己为榜样,但这么被儿子现场教学,实在有些扎心。

  却听他语气中充满自责和惭愧地道:“记得朕当年第一次认识到被父亲打压的痛苦的时候,是有人想用一匹马杀朕,朕当时只是随口说了句,生死有命,他岂能杀得了我?”

  “结果就有人跑到父亲那里进谗言,说朕扬言有天命,方为天下主,岂能浪死?”

  “而后父亲大为恼怒,当面斥责朕,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你又在急什么?”

  “当时朕对这种无端指责很是愤忾,心想如果朕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是一个异姓功臣,父亲肯定早就把自己杀了!”

  “后来刘文静的死,更是让朕感到恐惧。以至于跟大哥他们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现在看来,如果朕当初能跟父亲开诚布公的谈一谈,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抬头看了眼房玄龄等人,仰天长叹道:“朕自登基以来,每日三省吾身,敢于纳谏,对内励精图治,对外抗击突厥,开疆拓土,焕焉可述。然,今日观之,朕武功虽长,文治尚缺,德行一塌糊涂,负于江山社稷啊!”

  “这”

  众臣闻言,再次面面相觑,却没有在李世民检点得失的时候,插嘴打断他。

  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这些话如果不让李世民说出来,李世民内心会非常憋闷,而且皇帝与太子的关系也难以改善。

  等李世民说完这些话,心里好受了许多之后,他又自顾自地坐回了皇帝宝座,精神为之一振。

  果然,他一开口就连发出几道旨意:“中书令,传朕旨意,加封太子为荆州大都督,督巴蜀,两广,吴地等二十八州诸军事,各州刺史,又督荆州军政!”

  “传朕旨意,命礼部为太子准备加冕仪式,命工部为太子搭建加冕台,命太常司择吉日加冕,通知各国使者,务必参加太子加冕仪式。”

  “传朕旨意.”

  “报——!”

  李世民的第三道旨意还没有说完,门外忽地传来了一道禀报声:“陛下,宗正卿李孝恭求见。”

  “宣他进来!”

  李世民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将李孝恭宣了进来。

  此时的李孝恭,一脸忐忑。

  虽然他与李承乾已经达成了约定,只要李世民同意,他就给李承乾安排最好的太子府。

  但李承乾走后的这段时间,他左思右想,辗转反侧,总觉得这件事太过危险,如果李承乾因为太子府的事惹李世民不快,他也有可能遭殃。

  毕竟李承乾是先来他这里,才去宫里找李世民的。

  万一李世民疑心大起,觉得是他教唆李承乾建立太子府的,那不就完犊子了吗?

  所以,即使李承乾许诺了他一大堆好处,他也毅然决然的跑来跟李世民证明自己的清白。

  只见他一进来就恭恭敬敬地朝李世民行礼:“臣,拜见陛下!”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有些好笑地道:“孝恭啊,你来得正好,朕刚准备给你下旨呢!”

  下旨?

  什么意思?!

  李孝恭心里一咯噔,心说不会吧,陛下这么快就决定处置我了?我都还没有自证清白呢?!

  “不是的陛下,您听臣说啊,太子那件事与臣无关,臣是冤枉的啊!”

  李孝恭吓坏了,顿时朝李世民跪了下去,极力辩解道:“臣也没有答应太子,是太子说要给臣一座酿酒作坊的,臣也没说要去他开的那会所,看什么黑丝短裙,陛下您是知道臣的,臣对您忠心耿耿,平时就爱喝酒看舞,也没有别的爱好,您可一定要明鉴啊!”

  李世民:“.”

  房玄龄等臣:“.”

  一群人互相对视,满脸古怪。

  特别是李世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他娘的!

首节 上一节 251/3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