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第290节
却听崔仁师连忙道:“我可没让报馆写这样的内容,绝不是我们的报纸!”
“不是我们的报纸,那就是太子的报纸了?”郑善果惊疑不定的道。
“此子好生歹毒!竟能想出这样的损招,我们这就去找陛下弹劾他,草菅人命,妖言惑众!”
“且慢!”
李震刚想回马车进宫面圣,忽地被王珪拉住了衣袖,沉声说道:“李将军莫非忘了,我们也曾出报纸吹捧法雅大师,若太子借此反咬我们一口,我们该怎么办!?”
“这”
听到这话,几位家主才反应过来。
“对对对!我们不能去找陛下!”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裴司空人呢?他现在在哪?”
“还在我师父的禅房,但我师父他.”
“几位大人?你们怎么在这里?”
还没等慧能把话说完,戴胄就带着官兵冲了上来,满脸疑惑的看着他们。
“大理寺卿?”
崔仁师等人看到戴胄,微微一惊,不由互相对视,然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连忙迎了上去。
却听崔仁师率先开口道:“大理寺卿来得正好,我们原打算来兴安寺为百姓祈福,没想到竟遇到了这样惊世骇俗的事,那兴安寺的法雅,妖言惑众,最终自食恶果,被百姓误以为是得道圣僧,竟然群起而食之!”
“什么!?”
戴胄听到这话,也吓了一跳,急忙道:“此言当真?”
“绝无虚言!”
“可恶!”
戴胄面色一沉,当即招呼身后的官兵,道:“快!快上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诺!”
为首的官兵应诺一声,然后二话不说的就带着官兵冲进了兴安寺。
这时,戴胄又打量了一眼慧能,蹙眉道;“几位大人,我奉陛下之命,前来调查法雅之事,这位僧人应该是兴安寺的僧人,我要将他带走,你们没意见吧?”
“没意见,大理寺卿随意!”崔仁师笑着摆了摆手。
戴胄二话不说的点了点头,然后再次下令:“将他带走!”
“几位大人救我!”
慧能没想到自己会被抓走,急忙朝崔仁师等人呼救。
但崔仁师等人却冷脸相对,摆出一副根本不认识他的模样,不仅无视他的请求,还极力向戴胄撇清与兴安寺的关系。
很明显,他们这是打算放弃法雅和裴寂了。
因为李世民下令调查法雅,说明法雅接下来的行动,已经不可能成功了。
而且,法雅还把自己玩砸了。
这样的废物,救他就是浪费资源,还不如早点放弃。
至于裴寂,估计也完了。
与此同时,太子府。
李承乾除了对法雅出手,还准备对五姓七望乘胜追击,根本不打算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时间。
却听他对蔡坤道:“我让你调查的大唐富豪榜,现在调查得如何了?”
“回太子殿下,多亏了兴唐商会的帮助,已经调查得差不多了。其中涵盖了财产,存粮,田地,以及其他产业!”
蔡坤笑着躬身道:“无法调查的,按照您说的,以预估去编写,从数十万金到数百金,全部排了序。”
“嗯,做的不错!”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标题呢,想好了吗?”
“还没有,请太子殿下指示!”
“呵!”
李承乾笑了,然后调侃似的看向蔡坤,道:“我听说你招募几十个记者,其中连秀才都有,他们这么没用吗?”
“呃,”
蔡坤尴尬的咧了咧嘴,不知该如何接这个口。
其实,那些记者早就想好了标题了,只不过,这种事情,肯定是要让领导定夺的,不然怎么让领导开心。
似乎是看穿了蔡坤的心思,李承乾又笑着道:“也罢,既然你们没有想好,那我就给你们想一个,就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好!这标题好!”
蔡坤眼睛一亮,是真心佩服李承乾的才华。
然而,李承乾却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摆手道:“有了标题,就赶紧回去印吧!”
“是!”
蔡坤应了一声,二话不说的就离开了。
这时,孙伏珈满头大汗的走了过来,禀报道:“太子殿下,科学院的选址已经敲定了,刘大人正在与工部沟通,准备按照您画的图纸施工!”
“好!”
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径自走进书房,拿起一杯来福递来的茶,正准备喝,又想起孙伏珈在身后,于是将手中的茶顺手递给满头大汗的孙伏珈,笑道:“你喝吧!”
“不不不,太子殿下您先喝!”
“没事,让你喝你就喝!来福,给我弄杯冰水过来!”
“诺!”
目送来福应诺而退,孙伏珈也没有再作客气,接过茶杯就咕噜噜的一饮而尽,直到将杯中茶水喝得干干净净,他才舒坦的出了口气,笑道:“太子殿下府中的茶,就是解渴!”
“怎么,你回去没茶喝吗?”李承乾有些好笑的道。
孙伏珈则有些尴尬的道:“不瞒太子,如今长安的茶叶,虽然已经普及,但好点的茶叶,并不是人人都喝得起的!”
说着,举起手中的茶杯,苦笑道:“比如这团黄茶,一百钱一小罐,还供不应求,实在是喝不到.”
李承乾闻言笑了:“想不到我们堂堂太子府,也有属官喝不到茶的时候,着实不应该!”
“这样,你去告诉岑大人,就说我说的,咱们太子府的所有官吏,每人每月十斤,不,每人每月二十斤团黄茶!”
“谢太子殿下!”
孙伏珈大喜,连忙朝李承乾行礼。
这太子府的待遇,真不是朝廷能比的。
自己何其幸运?能在太子府任职!
就在孙伏珈满心欢喜的时候,却听李承乾又道:“孙大人,有一件事,我要跟你商量一下!”
“太子殿下请说!”
孙伏珈立刻端正身形,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看得李承乾忍俊不禁,但还是一本正经的朝他道:
“我已征得陛下同意,准备插手年底的恩科考核,你是武德四年的状元,对科举考试应该比较熟悉,但此次恩科,并非寻常科举考试,因为我打算改革科举,在明经,进士等考科之外,加一科工学,此工学,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故而,明经,进士的考科,由弘文馆出题,工学的考科,由你出题!”
“啊?”孙伏珈听到李承乾的话,诧异了一瞬,不由道:“可是这工科,他们都没学过啊,如何考试?”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那里有工科的教材书,他们可以免费领取,学得进去就学,学不进去也不用强求,恩科主要还是以明经,进士的考科为主!”
“那太子殿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
“名义上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实际上是为我科学院选拔科研人员!”李承乾笑着说道。
孙伏珈越听越糊涂了,不禁再次追问:“既然科举考试不强求,又以明经,进士的考科为主,那他们肯定不会学工科啊!”
“这可不一定,如果有人放出风去,说陛下殿试的时候,会考工科的知识点,或者,天子门生的门槛是工科,你猜他们会怎么样?”
“啊?”
孙伏珈闻言,吃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不由呆愣在了原地。
这种套路,李承乾上辈子经常遇到。
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某某老师说什么必考,然后他们就拼命的学那个,结果真正考试的时候,毛都没考。
当然,也有老师真的压中过考题,但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少。
而李承乾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在为世家大族的读书人加难度,让他们死命钻研工科。
但是,数理化这种知识很靠天赋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并不存在努力就一定能搞懂的情况。
而大唐日后的发展,离不开新型人才,自然要从根本上解决那些死读书的文官集团。
所以,改革科举制度,势在必行。
“太子殿下,好消息!好消息啊!”
就在孙伏珈陷入呆滞的时候,岑文本满脸兴奋的从门外冲了进来,拱手道:“启禀太子殿下,那兴安寺的妖僧,被他狂热的信徒当作长生肉,活活咬死了!”
“啊?”
李承乾眼皮一抖,心说古人这么猛吗?!
居然真的相信西游记里面的内容,那自己以后岂不是不敢再写神话小说了?!
万一真有人拿着小说里面的内容修仙,那不完犊子了?!
然而,就在李承乾惊疑不定的时候,岑文本似乎看出了李承乾的担心,又笑着道:“其实法雅被那些狂热信徒咬死,怪不得咱们报纸,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居然在那些狂热信徒面前表演起死回生!”
“这不就证实了他是得道圣僧吗?真应了太子殿下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等等!你说他表演起死回生?这是怎么回事?”李承乾不禁满脸疑惑的问道。
“害!”
上一篇: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