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第142节
话虽未说完,曹彦却已明白他的担忧:“公明,如今这世道已然不同。骑兵不再是无敌的存在,步兵破骑兵,也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将军所言,可是界桥之战?”
“正是!”
“可后将军,麹义手下的先登死士,那也是天下少有的精锐啊。”
曹彦闻言,哈哈一笑,指着远处静静伫立在阵列最前方的陷阵营,说道:“你瞧那支身披铁甲的军队,此役过后,他们定会让西凉军刻骨铭心!”
李傕见郭汜和张济分别朝着曹军两侧发动进攻,终于也下令:“传令,全军冲锋!”
“天子,必是我们的!”在这一刻,抢回天子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
本已经闹得脸红脖子粗的三人,此刻又默契地放下仇隙,联合在了一起。
近两万骑兵,率先发起高速冲锋。
马蹄与大地有节奏地撞击,地面的震动,城上的天子、百官们,都能真切感受到。
刘协双腿有些发软,用手撑着城墙,感受着来自地面的颤动。
他满脸忧虑,向曹操问道:“曹爱卿,后将军他当真能行吗?”
这已是刘协第七次问这话了。
曹操斩钉截铁地回道:“陛下放心,臣相信子安,他从未战败过!”
可从前不败,不代表现在也不会败啊!
但现在也没有了退路,只能相信曹彦能抗住西凉军了。
天子微微点头,瞧了瞧神色淡定、闭目养神的杨彪,便不再言语,只是不知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近一年来,曹彦的陈留工坊里,那几个负责打造兵甲铁器的作坊,就从未停止过生产与研发。
只要是知晓那段百年屈辱历史的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火力不足恐惧症。
所以,哪怕节衣缩食,曹彦对军队的建设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陷马坑前及空隙处,皆已洒下铁蒺藜。”曹昂想着那些即将报废的西凉战马,心疼地问道,“叔父,如此做,会不会太过费马了?那些可都是上乘的西凉战马啊,就这么折损在阵前,实在可惜。”
“唯有先打赢这仗,才有资格思量战利品的事。”曹彦望着远处逐渐分开的三股洪流,神色平静,“传令下去,准备抵御冲击!”
“喏!”曹昂不再废话,抱拳领命而去。
“以陷马坑为界,三排弓箭手呈雁形列阵!前排持短弓待机,中排握角弓瞄准,后排挽长弓蓄势,听令齐射!”
“待骑兵越过铁蒺藜踏入陷阱区,强弩三排交替覆盖,务必将其截杀在坑前!”
“…………”
军令层层传达,弓箭手迅速列阵,调整站位,箭矢搭弦,引而不发。
重弩兵列于大盾兵前,皆上好弩箭,等待指令传达!
徐晃伫着开山大斧,静静站在曹彦身后。
他听着曹彦与曹昂之间的对话,以及远处传来的阵阵喊声。
这一系列针对骑兵的战术安排,让他感到脊背有些发凉。
第167章 冲的最快,崩的也最早
“这也太可怖了!”徐晃暗自心惊,目光频频扫向身旁看似文弱的曹彦。
他握紧大斧斧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寒意,暗自忖道:
“那些西凉骑兵,即便越过陷马坑与铁蒺藜,还有近两丈长枪、一人多高的盾墙严阵以待……如此层层设伏,当真是恐怖至极。”
曹彦深知,在当今这个时期,骑兵具有强大的战力与威慑力。
而他手中,除了赵云的五千骑兵,其余皆是步兵,面对敌方两万余西凉铁骑,己方无疑处于绝对劣势。
故而,但凡能克制骑兵的手段,他几乎都用上了。
此时,许多针对骑兵的招数尚未出现,西凉军自然也无从防备。
在李傕、郭汜、张济三人心中,西凉军长期与匈奴、羌人等劲敌交锋,论战力,相较于中原军队,无疑占据绝对上风。
就连同出西凉的马腾、韩遂,都被他们打得丢盔弃甲。
更何况,此时他们的军队人数还多于曹军,且拥有两万强大的西凉铁骑。
那些只知在关东搞内战的诸侯,又怎能抵挡自家铁骑的冲击?
“近了!”张济望着前方这面不足万人的曹军阵线,他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意。
他心中盘算,凭自己麾下近五千骑兵,不消半刻,定能将对方杀得片甲不留。
当下,张济便挥动马鞭高声喝道:“儿郎们,随我冲过去,取了那曹贼项上首级!”
骑兵们此前已休整多时,体力充沛,此刻得了命令,纷纷高举长枪,发出震天的呐喊。
马蹄踏在干燥的土地上,扬起漫天尘土。
张济的五千骑兵,仿若一道黑色的洪流,向着曹军阵地奔腾而去。
他的脑海里,甚至已经勾勒出冲破敌阵、踏入安邑、劫回天子的画面,仿佛胜利已然唾手可得。
然而,冲在最前、充当箭头的张绣,望见那整齐而黝黑的坚固盾墙时,心头陡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勒紧缰绳,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前方地面,试图寻找一丝异常。
这一丝忧虑,让他下意识地放缓了坐骑的速度。
也正是这一缓,救了他一命!
“唏律律!!!”
张绣惊愕地看着,自家最前方的众多骑兵,奔行间,忽然身子猛地一沉,紧接着,在坐骑悲惨的嘶鸣声中,连人带马栽倒在地,在地面上擦出一道长长的痕迹。
陷入陷马坑的马腿,在强大的惯性下,马腿被折断时的“咔嚓”声,此起彼伏。
一些骑兵被甩在地上,还未来得及起身,便被后续冲来的马匹践踏,发出凄厉的惨叫。
就连严阵以待的曹军士卒,听着这令人牙酸的声响,看着这惨烈的场景,都忍不住微微心惊。
前排骑兵倒下,后方骑兵猝不及防,阵型顿时大乱。
有的被绊倒,连人带马滚作一团。
更多的却是因速度太快,控制不住,直接从同伴身上踩踏而过。
仅仅五十来步长的陷阱区域,竟瞬间吞噬了张济近八百骑兵的性命。
张绣见状,不禁头皮发麻,他握紧长枪,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暗叹:“此等陷阱,当真歹毒至极!”
“放箭!”
曹军阵中,一声令下,无数箭矢如飞蝗般射出。
弓箭手们早已蓄势待发,命令一到,顿时整齐划一的拉弦、抛射,动作一气呵成。
箭矢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向着陷入混乱的西凉骑兵射去。
骑兵已然冲锋至半途,此时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轮箭雨落下,又有两三百西凉骑兵中箭,有的被射中身体,掉下战马,当即毙命。
有的被射中马匹,人与马一同摔倒在地。
张济看着不断倒下的部下,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他咬咬牙大喊道:“冲过去,莫要停下!”
好在前方的陷马坑已被同伴“趟过”,有些聪明些的马儿,也懂得自行绕开那些致命的陷阱。
可过了陷马坑,还有铁蒺藜在等着他们……
“无耻老贼!”
“彼其娘之!!”
张济和张绣,都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那些藏在草丛、隐于泥土间的铁蒺藜,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它们对马儿的杀伤力丝毫不比陷马坑差,隐藏性上甚至还要更好。
当马蹄踏上铁蒺藜的瞬间,尖锐的刺瞬间穿透马蹄,马匹吃痛,高高扬起前蹄,发出痛苦的嘶鸣。
骑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手忙脚乱,有的从马上跌落,有的勉强控制住马匹,却也因速度减慢,成了曹军弓箭手的活靶子。
“该死!”张济与张绣忍不住破口大骂。
他们看着不断有骑兵倒下,心中又急又怒。
张济的坐骑也不慎踩到铁蒺藜,剧烈的疼痛让马匹原地打转,险些将他甩下。
他好不容易稳住身形,望着前方的曹军阵地,眼中满是愤怒:“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梦魇般的一百五十步距离,
张绣做为前锋,张济为中军的五千骑兵,足足折损了近两千这才冲过了第一道防线。
随后就是密集的硬弩射来!
这些重弩比寻常弓箭更为巨大,弩臂由坚韧的木材与兽筋制成,弓弦粗壮,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拉开。
弩箭长达三尺,箭头呈三棱形,刻有血槽,锋利无比。
弓箭对高速冲锋的骑兵,效果本就不佳。
往往箭矢射出,经抛物线落下时,骑兵早已远去。
故而,曹军此前只能对着陷马坑和铁蒺藜处那些受阻的西凉军放箭,同时以此阻挡后续赶来的西凉步卒。
而当骑兵逼近,弩箭的优势便凸显出来。
待骑兵距离曹军还有五十步时,大盾缝隙间的弩手,果断放箭。
“放箭!”
“嘣!!!”
一声整齐而清脆的弦响,仿若敲断了的西凉军的神经。
重弩射出的箭矢,带着巨大的力量,穿透西凉骑兵的皮甲,直直钉入身体。
上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下一篇: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