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78节

  “要是没有建奴牵制的话,什么李自成、张献忠,不过是乌合之众,辽东大军一过去,他们就会瞬间土崩瓦解,根本不堪一击。”

  虽然祖大弼的这话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对于李定国这样曾经身为农民军一员的人来说,仿佛是在贬低他们的过去和努力。

  但不得不说,祖大弼说的都是实话。

  确实是因为辽东边军要一直集中精力对付建奴这个强大的敌人,所以才没功夫去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

  不然的话,要是朝廷派辽东军去打农民军,那农民军估计早就被灭了!

  哪里还会有李自成和张献忠后来的那些辉煌事迹呢?

  为此,李定国也只是尴尬地笑了两声,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并不作答。

  突然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城墙上的宁静。

  只见一个士兵神色匆匆地跑到祖大弼面前,拱手禀报道:

  “将军,锦州来人了,还带来了朝廷的诏令和侯爷的书信,说是请你即刻过目。”

  祖大弼听到这话,原本有些慵懒的眼神瞬间来了精神,他的身体微微一挺,赶忙说道:

  “这就来。”

  随后,他一把扯过一旁的李定国说道:

  “别愣着了,一起去看看。”

  李定国也不好推辞,于是便跟着祖大弼一起来到了一间屋内。

  这间屋子并不是新建的,而是原本就有的,之前它一直作为建奴的‘卫所’存在,是建奴们休息和值守的地方。

  后来经过一番精心的改造,就成了祖大弼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屋内的陈设虽然并不奢华,但却简洁而实用,一张宽大的书桌摆放在屋子中央,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和一些重要的文件。

  书桌旁边是几把结实的椅子,椅背上搭着一件厚实的披风。

  屋子的四周还摆放着几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兵书和史书。

  当然,这些东西只是装饰用的,毕竟祖大弼对兵书什么的着实不感兴趣。

第333章 皇太极:这燧发枪,真乃神物!

  等来到这里之后,祖大弼便看到早有人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不过来人并不是祖大寿本人,而是祖大寿的一个亲信。

  想想也是,祖大寿如今也算是日理万机了。

  他身为辽东的最高武将,肩负着保卫边疆、抵御建奴的重任,每天都有无数的军务要处理,送信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不值得他亲自跑一趟。

  那送信的亲信见到祖大弼,赶忙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恭敬地行礼问好。

  “参见大爷。”

  祖大弼是祖大寿的哥哥,因此这声大爷祖大弼也是当之无愧了。

  随即只见祖大弼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然后迫不及待地问道:

  “诏令呢?快拿给我看看。”

  那亲兵听了这话,不敢耽搁,赶忙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诏令,那诏令被包裹在一层精美的丝绸之中,显得格外庄重。

  至于给皇太极的那份诏令,则是被他装进盒子背在了背上,以作区分。

  然后,他双手恭敬地将诏令递给了祖大弼。

  祖大弼迫不及待地接过诏令,然后将其打开,但很快便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一丝轻松的神情。

  他原本以为又是什么天大的要事,结果搞了半天,原来是皇帝要过寿了,然后礼部让他们这些文臣武将提前准备好贺表和贺礼。

  这对他而言倒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辽东这个地方也算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这里有着广袤的森林,里面栖息着各种珍稀的野兽,什么虎皮兽皮,只要派人去狩猎,随随便便都能搞一大堆。

  还有那深山之中生长着许多百年以上的山参,这些山参可是珍贵的滋补品,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京城中更是备受达官贵人们的青睐。

  拿来给皇帝送礼自然也不在话下!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有意思了,因为诏令上面还说了,要把这件事情也告诉给建奴,然后让建奴派使者去京城给皇帝贺寿。

  这种事情只是想想,祖大弼就觉得好笑。

  看完了诏令之后,祖大弼又直接拆开了祖大寿写的那封信。

  看着看着,祖大弼突然抬起头,看了一眼一旁的李定国,那眼神带着一丝特别的意味,看得李定国一脸懵逼,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随后,祖大弼也懒得说什么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地看向李定国说道:

  “简单点说,皇帝要过寿,要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建奴,让他们派使者去给皇帝贺寿。”

  “洪大人和祖大寿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你去做这件事情。”

  李定国听到这话,神色微微一凝,他倒是没有想到莫名其妙地居然会让他担任这个任务。

  看到李定国有些惊讶的模样,祖大弼笑着说道:

  “怎么?不敢去?”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李定国瞬间回过神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和决绝,随后正色道:

  “这有什么不敢的,便是龙潭虎穴,末将也不怕。”

  祖大弼听到这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放心,建奴那边可不是什么龙潭虎穴,他们之前都被咱们打怕了,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所以你这次去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本来这件事情让谁去都可以,但他们却非要选你,所以我估计也是想让你去建奴那边历练一番,你可不要辜负了他们对你的期望。”

  李定国连忙抱拳道:

  “大人放心,末将明白,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祖大弼继续说道:

  “行了,今天有点太晚了,你先下去休息养精蓄锐,等明日一早就出发吧。”

  李定国没有说话,只是对着祖大弼行了一礼,随后便下去休息了。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眨眼之间便已来到了第二天清晨。

  天色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大地尚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晨雾之中,李定国便已迅速起身,有条不紊地穿戴好了甲胄。

  与此同时,祖大弼精心安排的一百多名士兵也早已整齐地集合完毕,严阵以待。

  这些士兵无一例外,皆是辽东最为精悍勇猛的将士。

  他们身姿挺拔,犹如一棵棵苍松翠柏傲立在寒风之中,眼神锐利而坚定,透露出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

  毕竟此次他们要前往的可是建奴的地盘,在那里,他们极有可能会与建奴的高级将领正面交锋,甚至有可能会见到皇太极。

  所以在气势上他们绝不能输给那些建奴,要让对方知道,大明的将士是何等的英勇无畏。

  随后,一行人便迈着坚定的步伐直接出了关隘,随后犹如一支锐利的箭,直冲建奴的营地而去。

  早在昨天收到诏令的时候,祖大弼就已经和建奴那边打了招呼,告知了今日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当他们开始行动的时候,建奴这边也早已安排好了人前来接应。

  建奴这边负责接应的是一个名为阿克敦的甲喇章京,其官职类似于明朝这边的卫所千户,但实际管辖人数要高一些。

  明朝千户的管辖人数是一千一百二十人,而甲喇章京的管辖人数是一千五百人!

  双方一见面,气氛倒也还算融洽。

  阿克敦客客气气的向李定国等人行礼问好,脸上没有丝毫的敌意。

  甚至他们连李定国一行人的兵器都没有收缴,而是直接在前面带路,引领着他们朝着目的地沈阳前进。

  不过,众人心里都清楚,这也只是暂时的。

  等他们进入沈阳的时候,这些兵器肯定是要被收缴的,毕竟沈阳是建奴国都,他们不会轻易让外人携带兵器进入。

  就这样,建奴在前面引路,李定国等人在后面紧紧跟随。

  此时,天空中正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只是比起前些天来小了许多。

  一行人冒着小雪,顶着凛冽的寒风,朝着沈阳的方向艰难前行。

  而这一走,最少也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其实从距离上来说,沈阳距离如今边境线并不算远,也就短短两百公里的路程而已。

  若是着急赶路的话,只需两三天便可抵达。

  然而如今正值寒冬腊月,大雪封路,道路变得异常难走。

  厚厚的积雪覆盖在地面上,一脚踩下去,就会陷进雪里很深,每走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因此所需的时间最少比以往多了三倍!

  与此同时,建奴这边也已得知了李定国等人前来的消息。

  不过考虑到皇太极身体不好,所有没人将此事汇报给皇太极。

  当然,此时此刻皇太极却无暇顾及这件事情了。

  因为这个时候他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在几天之前,皇太极派出去的探子终于从大明那边搞来了一把燧发枪!

  事实上,此前洪承畴和祖大寿都猜错了,之前那场在松山城内发生的大火真的是建奴的探子放的。

  只不过,那些探子隐藏得极深,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发现。

  而且,所谓的那两把被烧毁的燧发枪,其中一把并不是真正的燧发枪,而是一把跟燧发枪很像的鸟铳。

  建奴的探子们为了不引起明军的怀疑,在带走真正的燧发枪的时候,特意在鸟铳上面浇了火油。

  当大火熊熊燃烧起来时,那把鸟铳就被烧成了一根烧火棍,黑乎乎的,根本就没法分辨是不是真正的燧发枪。

  再加上其他火器也没有丢失和损坏,所有明军这边基本上便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火灾了。

  就这样,建奴终于成功地偷到了一把燧发枪!

  不过代价也是巨大的,前前后后,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死了一百三十多个探子。

首节 上一节 578/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