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131节
难怪当年七十多个倭寇,就敢在南京城下耀武扬武。数百倭寇就能硬冲数千明军。
好在此时游客都疏散了出去,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朱寅当然也早就退了出去。
“废物!”在外面亲自督战的庄县丞也急了,跺脚道:“惜命不前,几不堪用!数倍于敌,竟拿不得贼人!”
“来人!再去县衙调人!再调一百人!”
朱寅道:“叔父,贼人中有倭寇,难怪悍不畏死,那些持倭刀的,都是倭寇。”
庄廷谏冷哼道:“南京城里果然有倭寇!胆子太大了。如此看来,那什么耶稣会,早就在豢养倭寇为爪牙,狼狈为奸了。”
朱寅心中冷笑。你们才知道啊?大明官员,对这些事情实在太迟钝了。
此时,梅赫也不好再射箭。因为捕快都围着贼人,挡住了梅赫的视线,梅赫也怕误伤到捕快。
“虎叔,捕快不敢拼命,怕是要坏事。”丁红缨手握倭刀道,“俺去帮忙!”
“你?”朱寅摇头,“你才十五,能有多大力气?练的就是花架子,能比捕快强多少?”
“我看还是算了,我可不能让你有事。”
“虎叔!”丁红缨跺脚,“为何不信俺?俺一刀在手,就是十人敌啊。”
宁采薇小大人般的苦笑道:
“红缨啊,你虎叔是关心你,平时说说大话也就是了,战场上刀枪无眼。”
庄廷谏闻言也不禁摇头。
这女子虽然英姿飒爽,也有一双天足,可要说一刀在手就是十人敌,那不是自吹自擂又是什么?
丁红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虎叔,俺起码不比捕快差吧?俺去帮忙?”
朱寅见她求战心切,只能点头道:“好吧,那你千万小心,倭寇中可是有忍者的。”
丁红缨不解道:“什么是忍者?”
朱寅随便解释道:“就是倭寇中的杀手、间谍,手段卑劣,花样繁多,你不要大意。”
“虎叔放心!”丁红缨答应一声,飒然一笑,就抽刀冲上去。
“口楼赛!”一个倭寇凶狠的逼退几个捕快,刚要冲进大成殿,丁红缨就截住了他。
他看到丁红缨的倭刀,神色一怔,“纳尼?多纳塔?”
丁红缨哪里会搭话?双手持刀一斩,又快又狠,刀势十分辛辣熟练。
“西奈!”那倭寇大惊,没想到这个明国少女的刀技如此了得。
他情急之下挥刀格挡,立刻被丁红缨逼下丹墀。
待要反击时,丁红缨迅疾如风的第二刀又箭一般刺出。
弹刺!
“噗”的一声,丁红缨的刀刺入者倭寇的胸口。
她看都不看就瞬间拔出,然后持着带血的刀冲向贼人最密集的地方!
“呃…”那倭寇手中的刀当啷一声落地,捂住鲜血飙射的胸口,却怎么也捂不住。
他两腿一软,身子缓缓瘫倒,眼睛瞪的大大的,看着不远处的孔子圣像,发出濒死前不甘的惨叫。
“啊—”
为什么?为什么会被发现?
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
八嘎……
这个被杀的倭寇,正是朱寅认识的,之前假冒府学生的其中一个。
是这伙贼人的头目之一。
“嗯?”宁采薇、朱寅、庄廷谏见到丁红缨这么轻易就斩杀了一个倭寇,顿时神色一呆。
这…
却听丁红缨清叱一声,红衣如火的冲入贼群,长刀舞动间森寒一片,两个倭寇居然挡她不住!
“随俺杀贼!”丁红缨喝道,长刀一刺,正中一个倭寇的脖子。
然后长刀瞬时精准的一带,就划过一个汉奸贼人的脖子。
犹如一位虎胆女将,独闯敌营,挡者披靡,没有一合之敌!
她的步伐轻盈灵动,刀也轻盈灵动,步伐和刀技结合的恰到好处,不和敌人硬碰硬,完全避免了女子体力不足的劣势。
这是用技巧破力量的路数。
“杀!”捕快们大受鼓舞,顿时热血沸腾的扑上去,终于燃烧起久违的斗志。
如此一来,贼人就彻底悲催了。即便倭寇凶兽一般的拼死反抗,也犹如困兽一般,开始被围杀。
丁红缨长刀如风,“噗嗤”一声,再杀一个倭寇。
那倭寇一只手捂住被刺中的脖子,一只手徒劳的抓着空气,“呃—呃—”
至此,丁红缨不但斩杀了三个凶悍的倭寇和一个汉奸贼人,还变成了捕快们的主心骨,彻底控制了战局。
一个忍者忽然一抬胳膊,袖中就射出一支机括发射的袖箭!
与此同时,另一个忍者左手一扬,一个石灰掺杂毒粉的灰包就掷向丁红缨。
可是丁红缨之前受到朱寅叮嘱,知道有所谓的忍者,早就在预防这种伎俩。
她见到那忍者一抬胳膊,身子就迅捷的躲开。
“嗤”的一声,淬了毒的袖箭射空,那下流的石灰包,也没有让丁红缨中招。
“这…这真是十人敌啊。”朱寅和宁采薇面面相觑,意外之余,都是又惊又喜。
好侄女!居然真是一位女侠!
真不是吹牛啊。
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难怪义父曾经说,红缨有学刀剑的天赋,很懂刀性。
所谓刀性,就像是车感。有的人上手就会,一会就精。有的人开十年,还是找不到那种车人如一的感觉。
看来,丁红缨就是这种懂刀性的人啊。俗话说就是会玩儿刀。练熟了,刀就是她延长的胳膊。
“真是侠女!”庄廷谏也很是惊喜,赞叹道:“一个弱女子,居然能持刀破强敌,花木兰也不过如此了!”
他夸了一句,随即高喊道:“尽量留活口!带回去审问!”
此时,剩下的几个倭寇,十来个汉奸贼人,都陷入了绝境。
转眼之间,就被捕快一拥而上,全部夺了兵器,五花大绑。
大成殿中三个充当奸细的执事,死了两个,还有一个也被活捉。
至此,三十八个贼人被一网打尽。
当场被斩杀二十三人,十五人被活捉,还人人带伤。其中倭寇五个,十个汉奸贼人。
捕快也死了一人,负伤三十余人。
原本祥和庄严的大成殿内外,都是血迹和尸体。
朱寅眼见爆炸危机解除,不禁如释重负的松口了气。
直到此时,他才放心了。
竟是出了一身冷汗。
很快,庄廷谏就在圣像的最下面,找到了两个线头,正是火绳。这火绳很长,通往圣像内部。
贼人晚上点燃火绳之后,因为藏在圣像中的火绳比较长,不会立刻爆炸,足够贼人们撤出大成殿。
庄廷谏看到两根隐藏的火绳线头,即便已经控制了局面,霎时间也出了一身冷汗。
好险!
若不是朱寅,今晚就是一场滔天大祸。
后果不堪设想!
洋夷和倭寇的胆子,实在太大了,视大明无人啊。
他们就不怕大明之怒吗?
可庄廷谏想到这里,心中也不禁一叹。
大明之怒?
南倭北虏闹了这么多年,至今还要给蒙古银子,缅甸年年入寇,云南糜烂,大明怒了又如何啊。
“叔父,”朱寅走上前来,蹲下来看着火绳引线,“这圣像中肯定有大量火药,中秋灯会只能取消了。”
“还请叔父下令,暂时戒严夫子庙,游客一律出庙。”
庄廷谏肃然点头,“你的主意还是稳妥的。那就这么办吧。”
随即下令道:
“来人!传本官命令,戒严夫子庙,取消今夜中秋灯会,改为明夜!”
“将这假冒的圣像小心放倒,仔细拆开。”
“将贼人押上,一路好生看管!兹事体大,情况紧急,本官亲自去见镇守太监田公!”
…
庄廷谏也算一员能吏,即刻之间连发了几道命令,都是极其稳妥的措施。
按说,他是县官,出了这么大的事,他首先应该向应天府尹禀报。
可是庄廷谏竟然绕过应天府,直接越级去守备衙门禀报田义。
这个做法没错。
因为谁也不知道贼人在城中还有没有同伙,有没有后手,所以要第一时间让守备衙门动用钦差关防戒严南京内外,出兵搜查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