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350节
但这靠近发射的战术,也让更多的车兵被蒙古的步弓射死射伤,损失也不小。
“分营!变阵!”车营参将大喝着挥舞令旗,传令兵的旗帜也纷纷摇动。
随即,原本往前开动的战车忽然一分为二,左边的往东开,右边的往西去,不但打开了中间的通道,还隐隐变为两翼的车墙。
戚继光布置的这种变阵,不但能让后面跟进的五百重骑兵没有障碍的冲击,还能绕到蒙古军的两翼,配合骑兵和步兵,包抄蒙古骑兵!
轰隆隆!五百明军具装重骑兵汹涌而来,后面跟着杀气腾腾的白杆兵,一身银甲的秦良玉率领亲兵,带头冲锋!
“明军重骑!”博硕克图大惊,因为情报的严重不对称,他没有想到,明军还藏着一支重骑兵。
“我们的重骑兵呢!”博硕克图大吼,“冲上去,快上马!”
五百蒙古重装铁骑也被扶上战马,轰然出击!
博硕克图直到此时,才发现自己的两翼骑兵,居然被明军围住了。
谁怪他没有望远镜呢?
博硕克图亡魂直冒,他已经来不及多想,却知道自己已经败了,而且败的很惨。
“轰—”两支重骑兵凶狠的撞在一起,顿时犬牙交错。可是明军重骑兵的装备比蒙古强了一大截,蒙古重骑兵一个照面就落入下风。
明军具装重骑穿过来,终于冲入本就凌乱的蒙古中军大阵。
后面,是三千杀气腾腾的白杆军。
蒙古重骑兵和博硕克图的中军,顷刻间崩溃。
“快走!”博硕克图等蒙古贵族此时只有一个念头。
逃走!
然而,明军变阵到两翼的战车,此时已经快要移动到蒙古中军的后翼,开始发射火器。
蒙古中军的逃跑路线,被明军战车切断,暴露在火器的轰击之中。
“杀!”秦良玉跟着重骑兵杀入蒙古中军,如入无人之境,没有一合之敌,转眼之间连杀数人,勇不可当。
三千白杆兵杀入,仅剩的一千多蒙古骑兵完全沦入被屠杀的境地。
他们怎么也冲突不出,一一被凶悍的白杆军杀死,被短刀割下脑袋。
好惨!
而在另一边,熊廷弼等明军步兵、戚继光的家丁、朱寅的私兵、郝运来和郑国望统带的总督标营,也冲入两翼的蒙古骑兵之中,见到蒙古兵就杀。
此时已经不是战斗了,就是大规模的围杀。
戚继光不愧为当世名将,硬生生的打了一场歼灭战。
除了少数蒙古骑兵丧家之犬般逃离战场,大多数的蒙古骑兵,都被困在数里方圆的战场,被一一剿杀。
哀嚎声惊天动地,地上黏糊糊的,到处都是血迹、残肢、内脏。但人头很少,因为人头都挂在明军战士的腰间。
朱寅之前说了不许抢人头,可是没人听啊。
鲜血、内脏、粪便的腥臭味,浓郁的化不开,好像空气都黏住了。
地上的鲜血汩汩流淌,低洼处都成为血泡子。
就算是郑国望,也过了一把手刃鞑虏的瘾。她心中念叨“我是男儿!我是男儿!”,一边割下一个鞑虏的脑袋,咬牙喝道:“男儿当杀胡!”
可是这一声呼喊却是娇滴滴的,和女子没啥分别。
好在此时除了亲兵,根本没人注意她的声音不对。
此时她很是兴奋,胜了,大胜!
“呕——”农家书生出身的郝运来,哪里见过这种修罗场般的景象?他扶着朱寅的高车,忍不住大口呕吐。
朱寅站在高车上,俯视着郝运来的可怜样,呵呵笑道:
“化吉兄,你可是监军啊。这幅样子要是让督标的将士看见,有损你的威信。”
郝运来强忍着恶心道:“稚虎啊,我不久前起了一卦,这一仗还有凶险。可是怎么就这么顺?”
“凶险?”朱寅眼睛一眯,“或许是你算的不准。”
郝运来苦笑道:“稚虎,你就从来没有想过,若是这一仗败了如何?”
朱寅看着天上的白云,眸中带着难以言说的悠远和寂寞。
“你不懂。郝化吉,你永远也不会懂的。”
却听戚继光道:“这一仗打的痛快,鄂尔多斯金帐就尽在我手,无人能阻止大明收复河套了。”
直到此时,戚继光才完全放心。
半个时辰之后,巨大的战场终于沉寂下来。
放眼望去,尸体狼藉,密密麻麻的横陈数里。阴山的风吹来,黄河如咽,乌海如泣。
战旗,如画!
厮杀疲惫的明军将士,很多人脱下盔甲坐在地上休息,一边取出奶糖,仔细的剥开放入嘴里,手中摩挲着精美的糖纸,目光出神的看着糖纸上的美人:嫦娥姐姐。
他们的神情带着恍惚、惬意、甜蜜、空茫…不一而足。
军中录事们开始清点斩获和伤亡,将领们相互争论着首级的分润。
李如松扶剑独立,默默看着阵亡的跟他多年的亲信家丁。
秦良玉的头发都散开了,她抱着自己的战马用脸颊摩挲,神色有点黯然。
她的战马肚子破开,内脏都出来了,肯定活不了。
熊廷弼擦拭着自己的马槊,和擦拭盔甲的毛文龙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郑国望躲在一辆战车后面,不知道在胸口捣鼓什么,时不时探头看一看。
“唳—”忽然一道飞影直击长空,从苍凉的战场上划过,发出一声悠长的鹰唳声。
数万将士一起抬头。
却见那只神俊的苍鹰又俯冲而下,落在主帅的指挥高车上,铁铸一般不动了。
某处草地忽然一动,一只蒙古犬钻了出来,飞快的往北方逃去。这是博硕克图的猎犬。
“汪汪…”高车上箭一般射出一道影子,却是一只穿着虎纹盔甲的黑虎。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只虎。
那蒙古猎犬没跑多远,就被黑虎追上,顿时吓得四爪瘫软呜鸣不已。
黑虎舔着嘴唇,没有为难蒙古猎犬。可是它的四只蹄子,已经被地上的鲜血染红了。
过了好一会儿,战果和伤亡才统计出来。
博硕克图被俘,斩首九千六百级。俘获完好战马一万八千余匹。
侥幸冲出重围的只有两千多骑。这两千多逃走的蒙古骑兵,还有很多带着伤。
而明军总伤亡不到三千。
朱寅和戚继光看到汇报的战果,立刻召集众将。
“抚军!大帅!”哪怕是身经百战的李如松也激动无比,“斩首九千六百级!自王越之后,未有此大胜也!经此一战,河套易手矣!”
马林、陈琳、李如柏等人也欣喜如狂。
斩首近万!
大明自从开国以来,对北虏能斩首近万的战绩,一双手就能数得过来。
不但是百年未有之大捷,而且打的很巧。
朱寅虽然很是高兴,却毫不意外。
为了宁夏之战,他暗中准备了几年,打出这个成绩,容易吗?
首先,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都知道蒙古诸部的势态,能够站在历史老人的肩膀上制定战略。
第二,情报上花了几年工夫。没有及时有效的情报支持,没有虎牙和商社的大量工作,没有之前花的银子,这一仗他和戚继光根本不敢这么打!
第三,这出塞的几万明军,包括将领,全部是明军中的精兵强将,绝非一般的边兵可比。
调遣哪一支兵,调遣哪一员将领,都需要穿越者的眼光。
第四,因为朱寅准备充分,在参战明军的军饷和装备上参与很深,是以这几万明军在后勤保障上也没有问题。
第五,他连中三元的耀眼光环,客观上也让众将敬畏,没有出现事权不一、阳奉阴违之事。
第六,朝中有沈一贯、田义等大佬暗中支持,也没有掣肘发生。
有了这些条件,再加上名将戚继光的指挥,这才打出这么酣畅淋漓的大歼灭战!
义父凭着这一战,怎么也要封爵。一个伯肯定跑不了。
至于自己…因为郑贵妃的枕头风,封爵根本没指望,能升官就不错了。
后世很多人以为,文官军功封爵之后就不是文官了,这是很大的误解。
明朝科举文官,军功封爵后还是文官,没有不能再当文官的说法。所以文官封爵肯定是好事。
可朱寅却不稀罕朝廷的爵位。他只要官位和兵权!
这一战要是完美收官,如果能叙功挂右副都御史衔或者兵部侍郎衔,就有可能谋取蓟辽总督、朝鲜经理等官位,担任抗倭主帅!
如今乌梁素海之战大获全胜,博硕克图被俘虏,南下的三万蒙古骑兵又去了宁夏,河套大局已定了。
光是有了这一仗,此战就比历史上的宁夏之役,规模和影响都要大的多!
历史开始改变了。
接下来,就是收回河套,再挟大胜回援宁夏,会同叶梦熊、麻贵、萧如薰等人,消灭叛军和蒙古援军。
虽然大获全胜,可朱寅想到死伤的三千多明军将士,还是心中愀然。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不少跟随他出塞的将士,再也回不去了。
朱寅坐在马扎上,对随侍的康熙说道:“康熙,去取些奶糖来,分给诸位将军。”
又对毛文龙道:“将蒙古首领都带过来。”
不一时,鄂尔多斯部首领、大明金国的济农(副王)博硕克图,就辫发披散、衣衫不整、满脸血污的被毛文龙和魏忠贤押解过来。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几个鄂尔多斯部的千户那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