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392节

  就是人家愿意收,那不也是仰人鼻息、寄人篱下么?怎么办?

  这一仗,无论如何都要赢!

  马怀忠看着庄浪河,不禁感慨无比。

  他如今的爵位正是“庄浪侯”,可这个庄浪侯也不知道能当几天。

  正在马怀忠思索间,一个亲兵匆匆走来,将一封书信递给马怀忠,低声说道:“侯爷,太子殿下的信。”

  “太子殿下?”马怀忠很是意外,他和太子没有什么交情啊,也不是太子的人,太子为何给自己写信?

  马怀忠好奇的打开信一看,神色顿时诡异之极。

  他放下信,不禁看向西方。河西之西,那是西域!

  马怀忠惊讶之余,忽然有点激动。

  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太子殿下的提议,或者真的可行,是个不错的退路。

  此时此刻再看金城关,马怀忠的心境就变得不同了。

  之前还抱着不惜一切代价攻下金城关的念头,此时他的念头就没有那么坚定了。

  “太子殿下真是少年英雄,或许不失为明主。”马怀忠喃喃说道,一边用打开火折子,将信烧为灰烬。

  ……

  祁连山,日月山口。

  夕阳西下,惨烈的喊杀声终于再次沉寂。

  明军再次打退了西海草原来的鞑子骑兵。

  熊廷弼战甲上血迹斑斑,精疲力尽的在山谷中拄刀而坐,英气勃勃的脸上带着轻松的微笑。

  他的笑容越来越浓,忽然变成大笑。

  “哈哈哈!”

  朗然大笑震动山谷,回应阵阵。

  剩下的一两千明军士卒一起看着熊廷弼,不知道将军为何突然大笑。

  熊廷弼笑容未歇,就豁然站起,指着西边的无边峰峦说道:

  “贼军援兵不下一万,兵力最少三倍于我,攻打日月山谷这么多天,死伤不下四千人,却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可是他们仍然不退,难道是要死绝在这祁连山中?”

  “他们有什么理由,要为伪明和真相出死力?我猜,他们必然退兵,我军终于可以修整几日了!”

  什么?贼军会退兵?明军将士们面面相觑,都有点不敢相信。

  这股西海草原来的贼军援军,最少有一万出头。其中有盔甲的也不下三千。

  他们血战多天,死伤惨重。可己方三千多兵马也损失小半。

  这个档口,贼军就放弃了?

  却听熊廷弼道:“他们原本看不起王师,今日却是丧胆。他们对伪明和真相已经不抱希望了。所以我算定,他们必然退兵!”

  熊廷弼话刚落音,忽然听到山谷之西传来苍凉的号角声。

  明军士卒登高一看,只见大队的贼军潮水般退去,而且一去不回,竟是越走越远,连之前攻占的高地都放弃了。

  贼军果然退兵了!

  明军斥候立刻跟着去察看,终于确定贼军援兵真的撤兵了。惨重的损失和渺茫的胜算,让他们不顾代价的撤退了。

  熊廷弼道:“传令,就地修整两日,加紧在谷口修建石磊,准备阻击真相逃回西海!”

  他转头看着北方,那里是瑞安堡和凉州。

  如今的关键,就看瑞安堡是否已经被秦良玉攻下。只要攻下瑞安堡,整个战局就能完全底定!

  熊廷弼算到了他们必然退兵,却还不知道,他阻击的这一路贼军援兵,是三路援兵中最强的一支,有一万两千人,甲兵超过三千。

  另外两路攻打冷龙岭山口和大斗拔谷山口的贼军援兵,不管数量还是盔甲,都比这一路弱一大截。

  所以守卫冷龙岭山口的李如柏、守卫大斗拔谷山口的骆尚志,也都成功的阻击了贼军援兵。

  冷龙岭山口的李如柏,此时也精疲力尽。

  “少将军。”家丁百长忽然指着西部,“贼军退了!好像是撤军了。”

  什么?真的?李如柏有点不敢相信。

  “真的撤兵回西海了,小人看的真切。”百长说道。

  李如柏兀自不信,他跑到高处一看,一张藏狐脸顿时欣喜若狂。

  “好好好!”李如柏高兴的跺脚,“贼军退了!贼军退了!”

  忽然,他觉得脚下有点不对,低头一看自己的皮鞋,发现已经裂口了。

  李如柏叹息一声,欣喜之色顿时淡了几分。他只能脱下这双曾经精致无比的皮鞋,让贴身亲兵收起来。

  亲兵赔笑道:“少将军,这鞋如此不凡,用胶粘了底子还能穿,这鞋面和鞋底,都还好的很。”

  李如柏闻言赞许的点点头,藏狐脸上满是欣慰。

  然后,他取出一双靴子穿上,下令道:“贼军虽然撤了,却不可大意!就地修整!”

  ………

  瑞安堡。

  守将王淦率领两万汉军,已经守了九日。

  他不但能稳稳守城,还有余力通过杂木河运送粮草给真相和马怀忠,而且作为凉州屏障,护卫“京师”。

  啺菝挥锌创硗蹁疲皇歉鼋拧�

  秦良玉、陈琳、张炯率领的两万大军,始终无法攻下瑞安堡。

  可是明军的攻击并不凶狠,小打不断,硬仗没有。似乎是为了保存实力,不敢攻打坚城。

  他们也知道,仅凭两万人,很难攻下两万人守卫的瑞安堡,甚至无法完全围困瑞安堡。

  不过,王淦也没有主动出城攻击明军的意思,虽然都是两万人,可他很清楚自己的兵不是敌军的对手。

  他的任务只是守住瑞安堡。瑞安堡有足供十万大军两三个月的粮草,只要瑞安堡不失,局势就不会失控。

  可是王淦却一点也不敢放松,不但不敢放松,而且睡觉都不踏实。

  因为明军的攻城,实在有点敷衍了。不但没有下血本攻城,甚至也没有夺取河道和船。

  边军精锐不该是这个样子。

  难道真是因为对方主将是个女流之辈,妇人之仁,受不了伤亡,不敢打硬仗?

  或者说,他们在等什么?

  王淦不禁心绪不宁。正在他思索秦良玉有什么诡计之时,他收到了一封信。

  主力大营来的信。

  写信的人居然是太子朱帅锌!

  王淦看完了信,久久沉默不语。

  …

  城外明军大营中军营帐,秦良玉、陈琳、张炯正站在沙盘边、

  秦良玉身材颀长健美,身穿一身白色的亮银甲,容光焕发,令人不敢逼视。

  “今天是第九天,是该真正攻一次城了。”

  “啺菖沙龅募嗑丫搅巳鸢脖ぁ!�

  陈琳笑道:“等了这么多天,终于等到了伪明派来的监军。可惜啺莺屯蹁撇恢溃飧黾嗑浅⒌娜恕!�

  “这王淦善于治军,守城有方,乃是大将之才,可惜不为朝廷重用,之前只是个游击。要是没有内应,攻下瑞安堡几乎不可能。”

  张炯道:“虽然等来了内应,可是这内应又没有直属兵马,让他打开城门,实属不易啊。”

  秦良玉摇头:“稚虎先生用间,步步连环,深谋远虑,岂能如此简单?我猜城中贼军,必然还有其他内应。”

  “只是这内应可能官小兵少,独力难支,需要监军配合,才好打开瑞安堡。”

  “总之,我们既然已经收到信号,夜里准备攻城就是了。”

  “制军将贼军主力牵制在南,就是方便我等拿下瑞安堡。失去这次机会,等到贼军主力回援,那就难了。”

  …

  入夜。

  心神不宁的王淦匆匆接待完凉州来的监军,向众将介绍了一下监军使,就道声赔罪,然后亲自去巡视城门了。

  监军使和众将见了面,代表太师和天命帝说了一番场面话,这才下榻帐中歇息。

  这监军使年约四旬有余,本是啺莞械囊桓鍪σ苁軉拜信任,如今西明建立,他也封了都御史。

  眼见帐中再无外人,他的一个年轻随从立刻说道:

  “刘翮,今夜就看你的了。运作你来瑞安监军,我们可是花了不少银子。之前说了那么多,你千万不能出岔子。要是拿不下瑞安堡,你在陇西的家人性命…他们可都是逆贼家属啊。”

  “要是拿下瑞安堡,你的银子照给,家人族人无忧,你也无罪有功,这是你唯一的机会,千万不要临时反悔。”

  这年轻随从说完,自顾自的端起一杯茶,目光幽冷的看着刘翮。

  作为虎牙的骨干特务,他的行事早就不择手段了。只要能完成策反和情报任务,见不得光又如何?

  “不敢,不敢!”刘翮赔笑道,“在下是忠于朝廷的。啺莺颓焱醵际锹页荚糇樱谙缕低睹鞫祭床患埃趺椿岱椿冢烤退悴晃胰诵悦徒鹨谙乱不嵛⑿ЯΓ乃郎痹簦 �

  直到此时,他还以为对方是朝廷的锦衣卫。至于什么虎牙、录事寮,他听都没听过。

  刘翮打量一下“随从”的脸色,小心翼翼的继续说道:“只是,在下虽然是瑞安堡的监军,也和众将见了面,却没有自己的兵马…”

  年轻随从笑道:“早就为你准备好了。把总赵纪,也是朝廷的人,他有五百兵马。”

  “把总,五百人?”刘翮眉头一皱,“这…够吗?瑞安堡可是内外瓮城啊。”

  对方笑容阴冷:“本来当然不够。不过加上你这个监军使,那就足够了。”

  “你是监军,布防调兵之权,你也有的。你只要以监军之权下手令换防,再让赵把总守着靖安楼,那就大事可济。”

  刘翮点头道:“可是,王淦会不会起疑心?”

首节 上一节 392/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