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227节

  “你刚刚说的那些,有是有...但现在都是用来喂牲口的。”

  啊...!

  刘振国彻底傻眼。

  这时向阳也走了过来,开口道:“刘主任,这算家常便饭了!要是赶上节日会餐,还有烧鸡、鱼香肉丝呢!”

  “赵为国同志一直强调,吃饱吃好才能打胜仗,绝不能让同志们饿着肚子上战场!”

  刘振国接过何荣光递来的餐盘,看着碗里颗粒饱满的米饭,忍不住感慨:“从指挥中心到兵工厂,从步枪到食堂……130团的好东西,真是一层叠着一层啊!”

  向阳端着汤坐下,笑道:“这才刚开始呢,等吃完饭去了兵工厂,你们还得再‘震惊’一次!”

第390章 豪华车队,兵工巨兽!(求订阅!!)

  刘振国一行人打着饱嗝走出130团食堂,红烧肉的油香还萦绕在鼻尖。

  张卫华拍着肚子感慨:“这辈子头回在根据地吃得这么扎实,要不是亲眼见着战士们都吃这标准,我真以为咱们在吃‘小灶’!”

  一名随行参谋擦了擦嘴,指着食堂门口排队打饭的战士们:“你看他们个个红光满面,这伙食跟国府中央军整编师比都不差,难怪民兵都能有那精气神!”

  何荣光笑着递过几枚水果糖:“刘主任,这糖是石门镇根据地糖厂的新品,目前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正在谈出口到国外呢!”

  “至于白糖这种生活必需品,石门镇根据地早就能够自己生产。”

  “这糖可是实打实的战略物资啊!”刘振国捏着糖纸,看着上面印着的“石门牌”字样,摇头感叹:“从吃饱到吃好,再到能产出糖果,这进步速度……”

  何荣光搂住刘振华的肩膀,“刘主任食堂的事情就别想了,你要是喜欢,那就在石门镇多待一些日子,天天这样吃,我看你瘦成这个样子,估计在延安总部就没吃好过!”

  “看得我心疼!”

  刘振华白了何荣光一眼,“老何,你也就是日子好了,才说这话,我记得你们当初刚来晋省这边的时候,可没少跟延安总部哭穷!”

  “咳咳。”何荣光尴尬一笑,赶紧转移话题,“那个...咱们现在就去兵工厂参观吧。”

  刘振国突然指着路边停靠的一排车辆瞪大了眼睛,“咱们该不会坐这车去兵工厂吧?”

  ——最前面是两辆锃亮的卡迪拉克轿车,车身泛着黑曜石般的光泽,后面还停着三辆涂成军绿色的大巴车,车窗玻璃擦得干干净净。

  “这……这些车是哪儿来的?”张卫华好奇打量着眼前车队。

  “乖乖,这样的车队我也就是在报纸上看到过!”

  “我记得蒋光头好像就有一辆这个!”

  “这是凯迪拉克吧,国府高官必备!”

  随行的其他秘书也纷纷围上来,有人忍不住敲了敲大巴车的铁皮:“这车身厚度,小鬼子的机枪都不一定打得穿!”

  何荣光笑着拍了拍一辆卡迪拉克的引擎盖:“刘主任,还记得上次总部参观团来的时候吗?他们就是坐这车去的兵工厂。”

  “这些都是从鬼子手里缴获的‘战利品’,赵为国同志说‘放着也是浪费,不如给贵客坐’。”

  向阳拉开大巴车门,里面整齐的布艺座椅让刘振国吃了一惊:“不光是咱们自己人用,平时根据地来的商人贵客也坐这个。”

  他指了指车顶的吊灯,“上次上海来的纺织商看到这排场,当场就签了五千匹棉布的合同,说‘连车队都这么硬气,石门镇的生意肯定靠谱’。”

  “小鬼子要是知道他们的‘豪华座驾’现在成了咱们拉生意的‘名片’,估计得气歪鼻子!”

  张卫华摸着座椅扶手哈哈大笑。

  刘振国上车时特意留意了车门内侧——上面还留着淡淡的弹孔修补痕迹,“看来这些车都经历过枪林弹雨啊。”

  “可不是嘛,”何荣光坐到副驾驶,“就说这辆卡迪拉克,原本是中村的座驾,他自己还没坐几次,就被咱们弄到手了。”

  “咱们出发!”

  车队驶出石门镇时,刘振国注意到路边多了不少运输钢材的卡车。

  向阳见状解释:“兵工厂上个月刚扩建了第三车间,现在光是运输原材料的车队每天就得跑八趟。”

  “另外石门镇兵工厂建了分厂,对钢材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说话间,车队转入一条新修的柏油路,路面平整得几乎感觉不到颠簸。“这路是为了运输大型设备特意铺的,”

  何荣光继续道:“以前去兵工厂得走山路,现在半小时就到。”

  在即将抵达兵工厂入口时。

  刘振国再次被震惊到。

  一扇如同城墙的钢制大门矗立眼前,隔很远就能看得到,显得整个车队都相当的渺小。

  而且钢制大门旁还有两座混凝土岗楼,门口架设着探照灯和机枪,卫兵们穿着崭新的防弹背心。

  左右两侧同样设有高射炮防空阵地。

  “这防御……比指挥中心还严实!”

  车队抵达兵工厂入口时,两座混凝土岗楼突然亮起探照灯,光束如利剑般扫过车身。

  一名佩戴红袖章的卫兵打着手势示意停车,他胸前的冲锋枪枪口闪着冷光,防弹背心上“纠察”二字格外醒目。

  “请出示证件。”卫兵的声音透过车窗传来,语气严肃。

  何荣光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烫金证件,封面印着“八路军总部”字样,翻开后里面夹着一张照片和密密麻麻的权限说明。

  “这几位是延安总部来的首长,过来参观兵工厂,已经得到赵为国同志的授权!”

  “首长好!”卫兵检查完证件,双手递回,并且行礼。

  “诸位首长身份权限都没有问题。”卫兵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金属探测器:“所有人需接受安检,随身携带物品请放入托盘。”

  张卫华刚把腰间的手枪取下,就听见“滴”的一声——探测器在他口袋里的钢笔处停住了。

  “请取出物品。”卫兵仔仔细细检查着钢笔,甚至拧开笔帽看了看墨水囊,“首长,军工区禁止携带非制式书写工具,麻烦交给我们暂存。”

  “若是有书写需求,厂内会提供的。”

  刘振国看着卫兵将钢笔放进标有“临时保管”的铁皮柜,忍不住低声问何荣光:“查得这么严?”

  “我记得之前参观团的报告里面可没这个啊!”

  “上个月刚修订的规矩,”何荣光出示第二张证件时,卫兵用紫外线灯照了照背面的防伪标记,“现在兵工厂分三级管控,咱们去的火炮生产区属于二级禁区,连螺丝钉都不能随便带出去。”

  “证件无误,检查无误,放行。”卫兵按下遥控器,厚重的钢门发出沉闷的轰鸣。

  刘振国注意到门缝里还嵌着橡胶密封条,门完全打开时,一股淡淡的机油味混杂着金属气息扑面而来。

第391章 又是一次技术升级!!(求订阅!!)

  向阳指着门内侧的刻度表:“这门厚 80公分,外面裹着装甲钢板,小鬼子的炮弹都炸不开。”

  刚走进通道,就听见“哐当”一声——身后的钢门自动关闭,同时另一扇防爆门缓缓升起。

  张卫华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却被何荣光一把按住:“记住,在军工区禁止记录任何内容,违者按泄密处理。”

  这时,一名戴着白手套的管理员推着金属推车过来,车上放着十副蓝色鞋套:“请套上鞋套,防止鞋底杂质污染车间。”

  刘振国套鞋套时,看见通道墙壁上每隔五米就有一个红色按钮,旁边写着“紧急封舱”。

  向阳看出他的疑惑,低声道:“要是发现毒气或入侵,按下按钮后,整个通道会被分隔成十个密闭舱室。”

  穿过百米长的通道,一座足有四个足球场大小的地下空间豁然开朗。

  刘振国仰头望去,十米高的钢架上悬挂着数十台行车,吊臂抓起通红的钢锭精准放入锻造炉。

  “这是新引进的炼钢炉,”

  王仗义迎上来,“各位首长好!我是石门镇根据地后勤处长,吴厂长去了太原,现在这边由我暂时负责。”

  指着远处火光冲天的区域,“这是我们兵工厂自己的炼钢区。”

  “主要是炼制一些高性能的特种钢,专门应用到武器生产上!”

  “往下走就是步枪生产线了!”

  M1加兰德步枪的冲压机旁,新增了两条56式半自动步枪的流水线。

  “看这边!”王仗义带着众人来到一面生产进度表前,上面写——“步枪月产量2134支,56式占60%!”

  张卫华指着进度表失声喊道:“比报告说的一千三还多?!”

  “这还只是轻武器区,”王仗义指向另一头被隔离的区域。

  “那边是新建成的迫击炮生产线,现在能造120mm重型迫击炮,射程比鬼子更远!弹药威力更大!”

  刘振国凑近观察,只见工人们正在调试一门炮管锃亮的火炮,炮身上刻着“石门造55式”的字样。

  “55式?!”

  “对,就式55式,这些武器名字都是由我们团长取的。”王仗义自豪道。

  “这55式还有最大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分解为炮管、座板、炮架三部分。”

  “分解之后可由士兵或骡马运输,适应复杂地形,符合咱们八路军“游击战”需求。”

  “最近55式都爆单了,三大主力师外加各个游击队,天天找咱们要这个55式,反倒是咱们130团自己用的不多!”

  “这就是你们兵工厂特色——镀铜子弹?!”

  在弹药车间,刘振国抓起一枚子弹,好奇问道。

  “这子弹比咱们上次来看的铜镀层更光滑啊。”

  何荣光也拿起一枚子弹观察起来。

  “首长们眼光独到,这的确是镀铜子弹,最近我们还改良了电镀工艺,”

  “现在钢芯子弹的故障率低于0.1%,适用性更强,就连鬼子的三八式步枪都能用。”

  更让众人震惊的是墙角的废料堆——过去当垃圾处理的铜屑,现在被放进一台粉碎机。

  “这是金属回收系统,能把废料提纯再利用,铜料损耗率从30%降到了5%!”

  王仗义当即解释起来。

  参观到保密区时,王仗义神秘地关上防爆门。

  只见一台巨大的机床正在切割装甲板,旁边摆放着几辆未完工的坦克底盘。

  王仗义指着机床旁的设计蓝图:“这是 59式中型坦克生产线,图纸是赵团长前天从太原前线用加密电台传回来的。“

  他掀开覆盖在底盘上的防尘布,露出棱角分明的装甲结构,“咱们早就拆解过鬼子的 97式坦克,现在又有了特种钢锻造技术,造咱们自己的坦克不算难。“

首节 上一节 227/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嫡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