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6节

  随着最后一名蒙古骑兵弃甲投降,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以“明军”大获全胜告终。

  “此战共斩杀敌骑共一百二十一人,伤敌四十三人,缴获战马二十三匹,各类金银财宝六万五千两,马车一辆。”

  “我军阵亡十四人,轻伤二十二人,重伤三人。”

  听着黑子的战后统计,江瀚心疼得直咧嘴,这些都是他手下的精锐,竟然折了十几人。

  “早知道骑马跑了,这仗非打不可吗?”,江瀚痛心疾首。

  可话虽如此,江瀚也清楚,这一战避无可避。

  首先蒙古骑兵与己方骑兵只隔了不到一里地的距离,这个距离,骑兵转瞬即至。

  若是露了怯,被蒙古人衔尾追杀,伤亡只会更加惨重。

  正当江瀚等人清理战场时,先前那两名军汉也将蒙古百户押到了江瀚面前:

  “多谢大人救命之恩,我等无以为报,特将此獠奉上!”

  江瀚点点头,随即吩咐道:

  “带回营地去,让弟兄们先去修整!”

  “把这厮押到大帐去,我亲自审!”

  大帐内,江瀚稳坐于桌案之后,居高临下地审视着面前被五花大绑的蒙古百户。

  那蒙古百户满脸鲜血,眼中满是愤恨,死死盯着江瀚:

  “你们这帮明军,什么时候这么能打了?”

  江瀚抹了抹眼角的血迹,笑得十分畅快:

  “亏你的福,老子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这帮杀才这么能打。”

  一旁的李老歪依旧一副邋遢样子,上前猛踹了一脚那蒙古百户,冷笑道:

  “你们这帮蒙鞑算是赶上好时候了,江大人不久前才发了饷,还一天三顿的养着咱们。”

  “底下的弟兄们都憋着一口气,想着怎么报答江大人的大恩大德。”

  “正好你们送上门来,那弟兄们不得给江大人好好露两手?”

  蒙古百户挣扎着爬起身,愤愤不平:

  “哼,能打又怎样?碰到满洲兵,照样杀你们个片甲不留!”

  “长生天保佑,再过几年,杀光你们这群汉人,大好中原,我等自取之。”

  这帮蒙古人倒是聪明,自己打不过明军,就跟在满洲兵屁股后面入关抢掠。

  由于大明持续多年来的打压,蒙古诸部早已衰微,只不过大明朝廷没想到的是,蒙古人倒了,女真人又杀出来了。

  “死到临头,还讲什么大话。”

  江瀚冷冷一挥手,让黑子将这个蒙古百户拖到外面去宰了。

  此时,先前被救的两名军汉也站了出来,朝江瀚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感激:

  “多谢大人相救,敢问大人贵姓?可是我大同镇边军出身?”

  江瀚拱手回应道:

  “在下延绥镇江瀚,不知两位怎么称呼?”

  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军汉点点头,开口介绍道:

  “在下刘启东,这是我弟弟刘启明,乃是山西勤王军,如今军散,我等正要回乡去。”

  江瀚耳朵一动,瞬间捕捉到了关键词——山西勤王军?军散?

  他不动声色,继续追问道:

  “为何军散?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刘启东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解释道:

  “禀大人,我等勤王路上出了些许变故,被朝廷勒令原路返回。”

  江瀚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原路返回?那你所在部队现在何处?为何只有你二人单独脱队?”

  刘启东一时语塞,顿了顿,连忙改口:

  “大人,刚才说错了,是遣散,我等被遣散了。”

  江瀚听罢,眉头微微一挑,沉默片刻,眼神冷冷地上下打量着眼前两人。

  这两兄弟眼神飘忽,语气闪烁,脸上的慌乱让江瀚更加确信,他俩在撒谎。

  江瀚也不说话,而是双手抱胸,目光如刀般直勾勾地盯着他们,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大帐内,营火烧得噼啪作响,火光映在两人脸上,忽明忽暗。

  两人不自觉地微微发抖,说不清是被冻的,还是被眼前的江瀚吓得。

  僵持片刻后,弟弟刘启明终于撑不住了,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大人,我等是因为大军哗变,这才逃回来的。”

  见弟弟招供,哥哥刘启东叹了口气,接过话头:

  “启禀大人,我山西勤王军多日不得粮饷,于是大军哗变,劫掠京畿。”

  “巡抚和总兵都被朝廷问罪,大军群龙无首,所以这才自行返乡。”

  也不怪这两人说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两兄弟是逃兵。

  根据《大明律·兵律》规定:

  “凡军官军人从军征讨,私逃还家及逃往他所者,初犯杖一百,仍发出征;再犯者,绞。”

  刘启东看见江瀚领来的百余骑兵,估摸着江瀚至少也是个百户,于是就更不敢说实话了。

  江瀚听罢,微微颔首,脑海中飞速盘算。

  这两人能顶住数百蒙古骑兵的追杀,可见还是有几分勇武在身上,江瀚心中顿时生出了收编他们的念头。

  于是江瀚决定暂时隐瞒自己的身份,先给这两兄弟上上压力,再设法将他们纳入麾下。

  “都是军中好手,你们可知离队私逃的后果?”江瀚语气一转,严厉的质问起两人。

  他步步紧逼,声音愈发沉重:

  “劫掠加私逃,这可是兵变,按律当绞!你们二人可知罪?!”

  刘启东、刘启明两兄弟低垂着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空气中一片死寂,紧张得仿佛能听见心跳声。

  “不过,大家都是边军出身,我可以给你们指条明路。”

  江瀚话锋一转,正准备拉拢两人。

  可一旁的董二柱如同后知后觉一般,一脸兴奋地看着刘启东、刘启明两兄弟,好像找到了同道中人一般:

  “这么巧?你们也兵变了?”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读!!!

第19章 四散的勤王军

  “也?”

  刚刚被江瀚训得连大气都不敢喘的两兄弟,听到这个字后愣了一下,随即齐齐望向董二柱。

  站在董二柱身旁的黑子被呛得岔了气,咳嗽个不停。

  待反应过来后,他猛地一把捂住了董二柱的嘴,免得他把旗总的老底儿都给掀了。

  刘启东和刘启明两兄弟见到这一幕,瞬间明白了些什么,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江瀚。

  江瀚刚刚正在脑海中努力搜索,准备把历代王侯将相招贤纳士的那套说辞拿出来套用一番。

  正打算上演一出慧眼识英的戏码,顺势把这两兄弟都纳入麾下。

  结果柱子这一打岔,瞬间让他破了功,只得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看着两兄弟的目光,江瀚有些许尴尬。

  上一秒他还是个怒斥逃兵的忠君之辈,下一秒他就成了同样参与兵变的乱臣贼子。

  于是江瀚干咳两声,上前解释道:

  “咳咳,误会,都是误会。”

  “明人不说二话,咱们都是一路人,我等也是军散后逃出来的。”

  于是江瀚便给这两人讲起了延绥镇大军的兵变过程,同时也隐去了不少细节,只是简单说了总兵身死之类的消息。

  刘启东、刘启明两兄弟听完也是连连点头,感叹道:

  “原来如此,还是你们老陕敢干,总兵都宰了!我们可就窝囊了不少。”

  刘启东索性也不再隐瞒,缓缓讲述起他们山西勤王军路上的经历。

  自勤王令下后,他们山西路勤王军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京畿地区;但军粮早已吃光,只得向兵部求粮。

  可兵部的大人们为了不发粮饷,以“初到之日,不准开粮”为由,三天之内将他们调了三个地方,一粒米都没发下来。

  一番折腾下来,大军士气已然崩溃,不出意料的发生了哗变,乱兵顺势还抢掠了一把良乡。

  崇祯震怒,下旨将山西巡抚耿如杞和山西总兵张鸿功以渎职罪下狱,而那些三日不给粮的官员,却毫发无损。

  于是山西勤王大军彻底失控,四散而逃,沿路疯狂烧杀抢掠。

  刘启东、刘启明两兄弟也是其中一员,他们一个小队把良乡的官老爷们都洗劫了一通,各自分了不少银钱回乡。

  而这两兄弟之所以被鞑子盯上,也是因为抢得太多,漏了财的缘故。

  江瀚恍然一笑,拍了拍刘启东的肩膀,指着帐外的马车问道:

  “你们哥俩是抢了多少,还要用马车来装?”

  刘启东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偷偷使了个眼色给弟弟刘启明;后者一愣,随即不情不愿地向马车走去。

首节 上一节 16/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