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88节

  “平日里都是听令行事,长官让干啥就干啥,不敢有半句废话。”

  江瀚看着众人脸上依旧迷茫的表情,当即决定以身作则,亲自下场示范一番。

  他走下讲台,来到众人中间坐下,语气也变得更加平和亲切:

  “如果下面的士卒因为害怕,不敢和你单独交流,那你可以多拉上几个人一起嘛。”

  “像我这样,三五个人凑在一起,席地而坐,谈谈心唠唠嗑,一来二去,不就熟了?”

  “要是弟兄们嘴严,不好意思先开口,那你们这些做掌令的,就得先带头,话匣子一打开,自然水到渠成。”

  江瀚扫了一圈众人,微微一笑:

  “当然了,挑选的话题也很重要,最好能先聊聊生平经历,找找相同之处,免得人紧张。”

  “就像我江瀚,在场的诸位弟兄,应该不陌生了。”

  “我呢,老家是安塞的,家里遭了灾,全家都死光了。”

  “后来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和炮营的董把总,跑到延绥去投了军,想着混口饭吃。”

  “本以为当兵就能吃上皇粮,不至于饿死。”

  “结果大家都知道,当兵也是三天饿九顿,没办法,只能自力更生,偷偷跑到外面去干点杂活,换点嚼谷果腹。”

  “后来入京勤王,本想着跟鞑子拼命能混口饱饭,可临了,那姓吴的狗贼还要克扣咱们的卖命粮”

  “忍无可忍,我就带着兄弟们杀了吴贼,反了他娘的。”

  江瀚缓缓讲完了自己的关辉历史,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

  “听了我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感觉?”

  “是不是觉得,我江瀚的这些经历,和你们以前过的日子也差不多?”

  话音刚落,一个脸上带疤的汉子猛地站了起来,激动得满脸通红,

  “大帅!俺就是,俺以前也是延绥镇的!”

  “俺叫李天二,是马队的,是最早跟着大帅您造反的弟兄!”

  “俺记得清清楚楚,那个姓吴的狗贼,不仅昧了咱们的粮饷,而且还把军马都卖了换银子!”

  江瀚听罢,重重地点了点头:

  “看见没,要想让弟兄们跟你交心,首先你得让他们觉得,你跟他们是一条船上的人!”

  “咱们军中,不仅有总兵标营的、有定边营的、还有甘肃镇的。”

  “大家伙儿的出身来历或许各不相同,但经历的压迫和不公,却都相差无几。”

  “大家可以像我一样,畅所欲言,互相拉进关系嘛。”

  此话一出,讲堂内瞬间沸腾了起来,众人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一个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汉子,此刻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情绪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血泪史。

  有人红着眼睛:

  “我是定边营的,当初在王庄那一战,我就投了大帅。”

  “当时咱们定边营都揭不开锅了,一个个饿得不行,后来听说守王庄有粮食,咱们才跟着赵参将屁颠屁颠的跑去守卫王庄。”

  “你们可知道,我在那个王庄里,都看到了啥?”

  “粮食!堆满了一个山洞的粮食!”

  “黄澄澄的谷子、金黄色的小米,码得跟小山一样,有的都馊了!”

  “可就算这样,咱们这帮人吃的还是糜子饭。”

  “我记得很清楚,有两个弟兄,因为饿极了,偷了几只鸡,结果就被王庄管事拉出来穿箭游营,凄惨无比。”

  “不仅有粮食,还有酒窖,外面的百姓饭都吃不上了,王庄里还在酿酒。”

  “咱们定边营的兄弟,有不少人都是因为冻饿而死的,可这帮朱家的王爷们,随便一个王庄,存的粮食就够咱们吃上大半年。”

  “后来是大帅来了,不仅不杀咱们,而且还开仓放粮,宰杀牲畜,让咱们结结实实地吃了一顿好的。”

  那汉子说到激动之处,猛地一拍胸脯,

  “就冲这个,我这辈子就跟定大帅了!”

  “谁敢说招安,老子第一个剁了他!”

  一时间,学堂内唾沫横飞,气氛热烈。

  “没错!就凭能天天吃上饱饭,俺这辈子都不会招安!”

  “就是,要是招安了,还不知道要被那帮当官的怎么磋磨呢!”

  “神一魁的例子就在眼前摆着,我打死也不招安!”

  讲堂之内群情激奋,各种控诉和表忠心的话语此起彼伏。

  本来是一场严肃的“岗前培训”,可教着教着,竟然就演变成了一场“思想动员大会”。

  不过,江瀚却并未制止,反而乐见其成。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光靠死记硬背可不行。

  他得让这帮即将上任的掌令官们,通过这种简单直接的方法,尽快与普通士卒拉近关系。

  想要真正深入基层,光靠一味地照本宣科,可是行不通的。

  掌令们必须跟士兵打成一片,这样才能了解其真实想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更重要的是,要让下面的每个士卒都清楚,他们今天跟着江瀚造反,可不是因为江瀚一个人的野心。

  这是为了全军上下,所有遭受欺压的弟兄们,讨回一个公道。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江瀚抬手虚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待堂内逐渐安静下来,江瀚这才缓缓开口:

  “各位,今日大家所言,我都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有朝一日,咱们这帮丘八,一起打上那金銮殿,到时候问问皇帝老儿,还敢不敢再欠饷!”

  说着,江瀚话锋一转,神情肃然,

  “但是,咱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朝廷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

  “官军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不仅会从正面战场上围剿咱们,更会想方设法的从我们内部下手,分化瓦解咱们的队伍。”

  “王嘉胤的教训,就是最好的明证。”

  江瀚环视一圈,正色道:

  “所以,从今往后,你们这些掌令官,要是在军中发现了有人行为反常,意图不轨,都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向上汇报!”

  “此事关系到我军生死存亡,绝不可有半分懈怠!”

  “明白了吗?!”

  众人点点头,齐声应道:

  “明白!”

  江瀚对此倒是颇有信心。

  眼前这百余名人,都是跟着他一路杀出来的老兄弟,是他的嫡系心腹。

  这帮人的忠诚度,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他之所以设立掌令官,主要还是防患于未然,免得以后队伍扩大了,鱼龙混杂,从而被官军钻了空子。

  4点了

  今天白天有点事情,耽搁了,只能晚上熬夜补了。

  前面的内容已经更新,大家可以倒回去看看。

第179章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乱民了,必须重拳出击!

  江瀚为了尽快将这批掌令官培训出来,这小半个月以来,他几乎天天都往明德书院里跑。

  但他霸占书院这一行为,却也引发了陕州城内读书人的强烈不满。

  说来讽刺的是,在破城之时,这群自诩忠义的读书人,个个寒蝉若噤,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一个个只敢紧闭门户,龟缩在家里,生怕贼兵找上门来,将他们抄家灭族。

  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帮人渐渐发现,这伙打着虎字旗的贼兵,似乎与他们想象中那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流寇们截然不同。

  这伙贼兵,除了将那些恶贯满盈的豪商劣绅们抄家灭族之外,对于寻常百姓商贾,竟然秋毫无犯。

  军纪之严,甚至远超朝廷官军,陕州城的百姓们也平平安安的过了几天好日子。

  但安稳日子过久了,这帮读书人们就有些蠢蠢欲动,开始不安分起来。

  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自己平日里吟诗作对、谈玄论道的书院,竟然被这群丘八出身的贼寇给强占了去。

  一时间,陕州城里的生员们义愤填膺,捶胸顿足,只觉得斯文扫地,颜面无存。

  其中为首的,是一个名叫田景行的年轻秀才。

  此人在家中辗转反侧,越想越是憋屈,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应孕而生。

  他一拍大腿,将平日里相熟的同窗好友们,都暗中邀请到了家里,商议对策。

  灯火摇曳的厅堂内,田景行面色涨红,唾沫横飞:

  “诸位同窗,诸位好友,且听我一言。”

  “我等十年寒窗,日夜苦读圣贤经典,所为何事?”

  “不就是为了匡扶社稷,传承道统,教化万民吗?”

  “如今倒好,这伙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泥腿子、丘八,竟敢明火执仗占据我陕州府学,明德书院。”

  “此等行径,与那禽兽何异?”

  他话锋一转,一脸痛心疾首地模样:

  “明德书院,乃是我陕州文脉所在,是我等沐浴圣贤教诲,砥砺品行,传承道统的殿堂!”

首节 上一节 188/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