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25节
江瀚闻言,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破除封建迷信这块,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没了心理负担,百姓们纷纷拆毁了庙宇,砸碎了神像,更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将堆积如山的田契、借据,付之一炬!
一时间,整个汉中府烽烟四起,无数百姓拍手称快。
远在府城里的瑞王朱常浩,听闻自己修建的庙宇被砸,气得浑身发抖。
他立刻派人给江瀚送来一封亲笔长信,痛心疾首地劝说江瀚,要体会上天好生之德,只要放下屠刀,归顺朝廷,或许还能保全富贵。
江瀚接过信,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便当着来使的面,把信件撕得粉碎。
他看着那吓得面无人色的使者,冷笑道:
“回去告诉你们王爷,老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我今天就要学学那武帝灭佛,把这帮不事生产的毒瘤给扫干净!”
为了进一步给瑞王和汉中府的大小官员们施压,江瀚随即派出各路大军,在汉中府附近攻城略地,而且还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强攻府城的姿态。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真想啃这块硬骨头,也不全是为了汉中府的百姓着想。
江瀚的目的,是想把川北的官军给钓出来。
只要镇守几个关隘的川军出来了,那他便可以找机会歼灭这帮川军,从而顺利进入四川。
然而,他注定是要失望了。
汉中府,虽然和四川关系更近,但行政上,就是属于陕西省的。
要管,也该是陕西的总督、巡抚来管,跟川军没有半点关系。
明末这种“各扫门前雪”的官场弊病,早已深入骨髓。
要是头顶上没有一个总督各省军务的文官,那么各地的地方官员们,根本就不会理会隔壁州县的情况。
四川副总兵邓玘早已摆烂,他现在是出工不出力,一心只想着怎么让手下的将士们不再兵变。
并且,由于奢安之乱的余波,去年云南又爆发了沙普之乱。
云、贵、川三省的重兵,都由总督朱燮元、总兵侯良柱等人带着,此时正远在云南,配合沐府平叛呢,可谓是分兵乏术。
眼见钓不出川军,江瀚无奈只能召集起麾下诸将,一起研究,下一步该怎么进入蜀地。
从汉中入蜀,主要有三条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
荔枝道首先被排除,因为它需要横穿整个汉中盆地,一直到东部的石泉县,才能真正进入荔枝道,路途十分遥远。
剩下的,便是金牛道和米仓道。
李自成麾下有不少汉中本地的山民,对这两条路的情况了如指掌。
据他们所说,米仓道自汉中至巴中,地形极端险峻。
其中米仓山段的“孤云、两角”二峰,坡度极大,几近于攀岩,而且雨季滑坡频发,大军难以通行。
更麻烦的是,当地还有一股名为“摇黄十三家”的匪寇,占山为王,四处劫掠。
是敌是友,尚未可知。
而金牛道,则是从沔县,经宁强至广元,在广元处,又分成了东西两条线。
西线,是为剑阁道,大名鼎鼎的剑门关就在这条道上。
东线,则是保宁道,是明代的官驿主线,可以从广元直达保宁府。
听完介绍,在场的将领们大多都倾向于走东线保宁道。
江瀚却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他指着地图上的保宁府,沉声道:
“保宁府,是明廷在川北的权力中心,川北的官绅们基本都集中在此地。”
“咱们此行不是为了劫掠,而是要在四川扎下根来,建立根据地。”
“要是把根据地放在这种政治、经济中心,那官军肯定会第一时间来围剿的,咱们根本没时间发展。”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
“我的想法,是农村包围城市。”
“我想从那些官府统治力量薄弱的偏远州县开始,建立根据地,进而辐射整个四川”
“所以经过我深思熟虑,还是决定走西线,攻打剑阁。”
江瀚顿了顿,继续分析道:
“只要咱们攻破了剑阁,之后就可以在龙安府一带安心发展。”
听了江瀚的决断,堂内众将大惊:
“还请大帅三思!”
“这剑门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军就这点人马,怎么能攻破剑门关呢?
江瀚听罢,摇了摇头:
“谁说我要强攻剑门关了?”
“我记得,从汉中入蜀,还有第四条路吧?”
众将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江瀚叹了口气,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你们这帮人,三国都白看了?邓艾是怎么灭蜀的,都忘了?”
“阴平道你们不知道?”
“我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佯攻剑门关,一路偷渡阴平。”
第206章 攻打剑门关
听江瀚提到阴平道,在场的众将恍然大悟。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的疑虑与担忧。
虽然《三国演义》里将邓艾偷渡阴平、奇袭灭蜀的故事,描绘得神乎其神,明初时,傅友德也曾效仿此法,偷渡阴平,灭了夏国。
但故事归故事,这条道路的艰险,早已深入人心。
阴平道,全长近五百里,确实是入蜀的第四条道路。
但其实,阴平道又分成了正道和小道。
阴平正道,亦称“白水道”,因其途经白水县而得名。
这是一条水陆兼行的入蜀通道,路线沿着白龙江过白水关,经石门关、葭萌关,最终进入昭化。
而江瀚所说的,邓艾伐蜀的阴平道,其实指的是另一条阴平小道。
这条古道,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一条山间僻径,既艰险又狭窄,其间更有长达数百里的无人区。
其路线从甘肃文县起始,沿白水江向西南,途中要翻过天险摩天岭,走落衣沟、阴平山、最后直达江油关。
这就是一条专门用来军事奇袭的小道。
一想到要率领大军走上这么一条路,在场的众将心里都有些打鼓。
他们之前从关中进入汉中时,就已经亲身领教过蜀道的艰难了。
要知道,陈仓故道就算再险峻,好歹也是一条官道,经历过历朝历代的多次修缮。
可这阴平小道,说白了,就是一条野路!
途中既无标识,也无人烟,一旦在茫茫群山中迷失了方向,那可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李老歪、邵勇等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开口接下这个任务。
让他们在平原之上,领兵冲阵,打一场堂堂正正的大仗,这群人个个都是好手。
但要让他们去面对这片崇山峻岭,谁也没有把握能顺利走出来。
身死事小,如果贻误了军机才是大事。
江瀚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他的心中,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
江瀚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沉思不语的李自成身上。
李自成当然也明白,放眼全军上下,恐怕没有比他更适合执行这个任务了。
他当即站了出来,对着江瀚一抱拳,主动请缨:
“大帅!偷渡阴平这事儿,就交给我吧!”
他咧嘴一笑,带着几分自嘲说道,
“咱们在秦岭里被官军追着跑了几个月,别的本事没学会,这爬山钻沟的本事,倒是被逼着练得炉火纯青。”
“既然前人都能过去,我自然也能过去!”
江瀚听罢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好!我也正有此意。”
他快步走到舆图前,开始详细阐述入蜀的计划:
“我打算兵分两路,第一路由我亲率七千主力大军,依旧走金牛道这条官道。”
“广元、昭化等地,有利州卫的官兵驻扎,需要大军才能打下来。”
“只要肃清了广元和昭化的明军,我就可以屯兵于剑门关下。”
“届时,我会摆出一副强攻的姿态,将川北明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剑门关一线。”
“这样一来,闯将你率领奇兵,从阴平小道杀出时,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江瀚看了看李自成,继续分析道:
“你拿下江油关后,立刻挥师北上,沿着大剑山抵达剑门关南面,随后与我南北夹击剑门关。”
李自成闻言,连连点头。
这个计划,总体上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