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33节

  还不是看老子现在的实力太差,根基未稳?

  要是现在老子手握西南三省,麾下甲士数十万,你王家,说不定早就跪着来投奔了。

  老子现在给你们购买原始股的机会,你们竟然还不懂得珍惜?!

  江瀚眉头一横,一脸凶戾:

  “祖训?!”

  “你信不信,我现在就带人,把你王家的祖坟给刨了?”

  “王大人,你也不想祖宗暴尸荒野吧?”

  “还有!那平武县的报恩寺,是你王家先祖修的吧?”

  “我看香火很旺啊,这样好了,明天我也去点一把火,看看报恩寺经不经得住。”

  王承弼被这一连串的威胁,吓得手足无措,连忙哀求道:

  “大帅何必苦苦相逼?”

  “我王家子弟,都是些不成器的纨绔,个个才疏学浅,贸然加入大帅麾下,只怕.只怕会误了您的大事!”

  江瀚一脸不耐,抬手打断了他,直接下了最后通牒:

  “少跟老子废话!”

  “今天你王家必须给我出二十个能写会算的,少一个,我就先平了你王家的祖坟!”

  “才疏学浅没关系,多学多看,自然就会了。”

  “这二十个人,就由你带队,去给我清丈田亩,然后整理成册,报上前来。

  “我会派人,严格检查。”

  他顿了顿,补充道:

  “我这个人,还是很宽容的,我给你三次机会。”

  “第一次出错了,不要紧,我可以原谅;”

  “可要是第二次再出错,我就杀你王家一人;”

  “要是第三次,还敢出错,那我就杀得你王家上下,鸡犬不留!”

  王承弼听罢,只觉得眼前一黑,颓然地靠在椅子上,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自己今天无论如何,都得交人了。

  这帮人,根本就不像是要建立官府的样子,骨子里,还是一副叛军德行。

  江瀚看着王承弼这副死了爹娘的样子,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老子为了建设这个根据地,收拢人心,已经算是很好说话了。

  要是换成张图图来你们王家,今天说不定一个活口都留不下。

  但江瀚也很清楚,一味地强压,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他现在也不可能,真的屠了王家满门。

  这王家虽然跟自己对着干,但现在还有利用价值。

  他可不能学张献忠那一套,只知道杀杀杀。

  眼下已经是十月了,他得抓紧时间,把龙安府的田土给理顺了,避免耽误明年的春耕。

  打了一个巴掌,总得再给点好处出来。

  于是,江瀚的语气,又缓和了下来:

  “当然了,我也不会亏待你王家。”

  “你在明廷的职位,也不过就是个土通判而已,还是个闲职。”

  “只要这件事情做好了,我可以让你去当平武县县令。”

  “再往后,甚至可以让你当这龙安府的知府。”

  “我手下有近万精锐,横扫西南,不过是时间问题。”

  “我现在,只是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而已,不用你们王家的子弟,替我上阵杀敌。”

  “我只需要你们,老老实实地管好民政。”

  “五年之后,你们王家要走要留,都随你!”

  王承弼听了这话,眼神里终于亮出了些光彩:

  “当真?”

  江瀚点点头:

  “自然。”

  可他话锋一转,接着又补充道:

  “但是呢,你们王家就别在这穷乡僻壤住了,不符合你们名门望族的身份。”

  “我记得,你王氏,在平武城里,也是有宅邸的吧?”

  “我看,不如就全家都搬过去好了。”

  “不仅能享福,而且在城里总归要安全一些,我手下的卫队,能随时保护你们的安全。”

  “要是房子不够住,没关系,我可以再给你们找。”

  “反正平武城里,多的是空置的宅子。”

  王承弼听罢,嘴角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了一下。

  什么狗屁的享福、保护?

  这不就是要把王家上下,全都弄到他眼皮子底下,当人质吗?

  但凡王家的子弟,有点异动,那就是阖族蒙难的下场!

  可江瀚还没说完。

  “对了,金银我就不要了,你们自己留着用度吧。”

  “我只要你们王家的田土。”

  “当然了,我也不白要。”

  “这些田土,我会全都租给百姓们耕种,四成上缴官府,一成留给你王家。”

  ……

  就这样,在明晃晃的钢刀下,王承弼“欣然”接受了江瀚开出的所有条件。

  至此,江瀚才终于收兵,算是放过了王家一马。

  他随后又让赵胜修书一封,传给江油县的邵勇,让他照葫芦画瓢,把江油县的李家也拉进来。

  走出王家的大门,江瀚握着腰间的长刀,迎着晨曦的微光,不禁发出了一声满足的感叹:

  “还是这玩意儿好使啊!”

第211章 成立粮税司,改革税制

  江瀚处理完王家这档子事,便留下曹二带着一营兵马,负责“护送”王氏一族迁往平武县城,自己则连夜返回了府衙。

  军中事务繁多,他必须立刻着手,把龙安府的官府框架给搭起来。

  洗了个澡后,江瀚神清气爽的回到了府衙。

  赵胜早已等候多时,见到江瀚回来,他立刻上前禀报:

  “大帅,有了王家和江油李家的人手,咱们清点田亩,梳理梳理户籍的工作,应该两个月之内就能全部完成。”

  “我打算在年前,就把第一批田地分下去,让跟着咱们的百姓,都能过个好年。”

  江瀚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

  “分完田土,就该考虑收税收租了,总不能一直靠着‘追赃助饷’过日子。”

  “我打算从军中抽调人手,搞一个‘粮税司’出来,专门负责核查税务、审计账本。”

  “那个李立远,在你手下干得怎么样?”

  赵胜现在已经不再带兵,随着江瀚地盘的扩大,他也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文官的角色,现在的职位是军中赞画,类似于后勤部长。

  江瀚军中一大摊子政务,比如粮草运转、库存管理、军械兵备等等,都是他在操持。

  因此,江瀚也把手底下所有能写会算的读书人,全部扔给了赵胜来管理,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李立远。

  听到江瀚的问话,赵胜立刻答道:

  “李书办一直都干得不错,做事勤勉,账目也算得清楚,是个可用之才。

  “大帅打算用他了?”

  江瀚点了点头。

  为了防止军中出现叛徒,他可谓是费尽了心机。

  所有重要的职位,都必须由他信得过的自己人来担任。

  履历上有一丝一毫污点的人,他都不敢轻易重用,生怕这些人哪天动了歪心思,被人策反。

  像是李立远,虽然他入伙比赵胜早,但江瀚却始终对他有所防备。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其出身和动机。

  李立远投奔自己,本质上是为了复仇,而且他李家,最早在延安府还和自己有过梁子。

  因此,江瀚也就多留了个心眼,一直不肯重用李立远。

  但现在已经过去两三年了,这几年,李立远一路跟着大军转战千里,一直兢兢业业,从未出过什么岔子。

  尤其是在“拷掠富户”这种脏活累活上,向来是不遗余力,为大军筹措了不少钱粮。

  江瀚觉得,是时候可以把他提一提,委以重任了。

  他随即朝着外面的亲兵吼了一嗓子:

首节 上一节 233/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