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12节

  早已按捺不住的巡检司兵丁、大户家丁和王府爪牙们,如同一群恶犬,挥舞着刀枪棍棒,嚎叫着冲进了混乱的人群!

  “杀啊!”

  “抓反贼!”

  棍棒狠狠砸在背上、头上,发出沉闷的骨裂声;

  刀光闪过,带起一蓬蓬温热的血花;

  恶奴们狞笑着,手中铁棍专挑人的关节、软肋下手,打得人筋断骨折,哀嚎遍地。

  有人试图反抗,举起锄头砸向一个扑来的家丁,却被旁边的兵丁一刀砍在胳膊上,惨叫着倒下,随即淹没在人群中。

  镇压官兵的狂笑声和百姓们的哭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人间炼狱。

  起义的人群如同被沸水浇灌的蚁群,崩溃四散。

  地上留下了数百具尸体和奄奄一息的伤员,哀鸿遍野。

  通判满意地看着这“赫赫战功”,下令把那些没跑掉、被打倒在地的乱民,全部用绳索捆了,串成长串,押往绵州城大牢。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轻而易举的就被官府镇压了下去。

  消息很快传开,此前逃走的郑尧等人得闻后,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几人不敢耽搁,趁着夜色专挑小道一路疾行,朝着江油县的方向拼命逃去,想要把消息通报给龙安府的义军,请他们出马。

  可殊不知,埋在成都府各地商队里的探子,早就把消息传回了江油县的李老歪处。

  李老歪背着手在县衙里不停地踱着步子,绵州是成都府的东面门户,州城大牢里关押了数百甚至上千被逼造反的灾民。

  官府如此倒行逆施,想必民怨已经沸腾到了极点,只要自己率兵一到,必定能一战拿下州城。

  但兹事体大,没有江瀚的军令,就算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私自调动大军。

  李老歪此前已经派了快马,八百里加急前往保宁府报信,但一来一回,怎么着也得七八天。

  可机会稍纵即逝,他心里就跟猫抓似的,坐立不安。

  一番权衡后,李老歪觉得还是不能干等着,必须做点什么,策应各地百姓的起义活动。

  他很清楚,这帮百姓空有一腔血勇,但武力实在是不足。

  即便官军的主力已经被歼灭殆尽,可城里的卫军,守城的官兵也不在少数。

  就算这帮人野战不行,但对付一帮手无寸铁,从没上过战场的百姓,也费不了太大功夫。

  既然大军不能轻易调动,李老歪只能找来麾下千总樊刚,让他带几只精干的小队,先行潜入绵州等地。

  人数不能太多,樊刚只点了六百精锐,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江油县城。

  六百精锐兵分两路,一路往安县,一路往绵州赶去。

  他们的目标不是作战,而是暗中联络、策应各地百姓,静待时机。

  路上,前往绵州的队伍还遇上了前来求援的郑尧等人。

  经过一番审讯后,樊刚才确定了几人的身份,并让他们在前头引路。

  在郑尧的带领下,樊刚、任诚率领的其中一队三百人,昼伏夜出,避开官军耳目,悄悄潜回了夏阳乡附近。

  即便心里有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郑尧等人眼前一黑:

  村子彻底空了,本就破败不堪的屋舍成了一片灰烬,一些来不及掩埋的乡亲尸体散发着恶臭。

  从逃难的灾民口中得知,夏阳乡的百姓全被抓进了绵州城,大牢里早已是人满为患,每天都有尸体从大牢里被拖出来,扔到城外的乱葬岗上,任野狗啃食。

  各地敢反抗的百姓被屠戮一空,剩下的灾民被尽数带走,城里甚至还专门拨了块地,关押这帮灾民。

  王府的爪牙们拿着地契,一个个的勒索着灾民手里仅存的田地。

  按下手印的,才能活着从牢里出去,稍有不从者,便是大刑伺候。

  “各位军爷,还请救救我绵州百姓吧”

  郑尧红着眼睛,看着千总樊刚和一旁的掌令任诚。

  樊刚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眯着眼打量着满目疮痍的村子,脑海里生出了个大胆的计划。

  他看向身边的掌令任诚:

  “老任,你看呢?”

  “各地的百姓都被抓走了,咱们一时半会儿也联络不上人呐.”

  他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

  “你说,我带人潜进城里劫狱怎么样?”

  “州城里的兵,不过就是些巡检司的弓兵和衙役,顶天了再加上些大户的家丁护院,王府走狗。”

  “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任诚闻言大吃一惊,瞪大了双眼:

  “你这厮胆子未免太大了。”

  “咱们手下一共才三百来人,你就想打州城?”

  “要是给你三千人,你怕是敢去打成都府城!”

  樊刚闻言摆了摆手:

  “今时不同往日,川中的官军早就被大帅全歼了。”

  “一群乌合之众,哪能拦得住咱们三百弟兄?”

  如题,本书快摸到精品的门槛了。

  为了尽快达成精品,老弟就先合章了。

  今日6k,明天继续!

第258章 刺杀 劫狱

  绵州城,这座位于成都府东面的门户,城墙虽不算太高,但早已戒备森严。

  尤其在大规模镇压、抓捕乱民之后,城门口的盘查更是严密。

  樊刚、任诚两人深知,带着三百人想要攻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咱们分批进,化整为零。”

  “老任,你带着百十来个弟兄们乔装打扮,扮成逃荒的灾民,混在每天清晨进城卖柴、找活计的队伍里。”

  “家伙事儿都交给我,我从另一头进去。”

  樊刚蹲在城外的一片小树林里,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

  “其余人,跟我走水路。”

  “绵州城依江而立,我这几天看过了,靠近江面的城墙段没人值守。”

  “咱们趁夜渡河,贴着墙根阴影处摸过去,两丈的城墙不算高,用钩爪就能爬上去。”

  议计已定,众人便开始分头行动起来。

  数日后,拂晓。

  任诚带着百来人,换上一身破烂不堪的短打,脸上抹着灰泥,混在一群灾民中,推着独轮小车,亦步亦趋的朝着绵州城里蠕动。

  守门的兵丁强打精神,捂着哈欠,仔细地翻了翻车上的柴火和破烂家什:

  “大清早的,真晦气。”

  看着这群人饿得直打晃的模样,鼻子里传来那股灾民若有若无的酸馊味,值守的兵丁厌恶地挥了挥手:

  “赶紧滚!”

  得知任城一行人顺利进城后,樊刚带着人立刻就赶往了绵州城上游。

  当夜,三更时分。

  涪江水面倒映着稀疏的星光,水流潺潺。

  二十多只蒙着黑布的羊皮筏子如同幽灵般,紧贴着城墙一面,悄无声息地顺流而下。

  樊刚身先士卒,口中衔着短刀,奋力甩出钩爪,精准地扣住了墙上的垛口,蹬着夯土墙就往上窜。

  登上城头后,眼见四下无人,他轻轻吹了声口哨,示意安全无碍。

  绳索垂下,两百多名精悍的士卒有样学样,迅速而安静地涌上了城墙,消失在了城内鳞次栉比的屋脊阴影中。

  就这样,几路人马分批潜入了绵州城,并在城西北角的城隍庙外顺利汇合。

  可潜入绵州城只是第一步。

  二人深知,身处敌巢,四面皆兵,己方这点人马虽然个个都是百战精锐,但要是真被官兵团团围住,陷入长久的消耗战,恐怕也力有不逮。

  毕竟一行人轻装简行,身上只穿了件布面甲防身。

  为了尽可能减小伤亡,达到以小博大的目的,樊刚和任城两人一合计,还是决定先在城里搞破坏。

  只要瘫痪敌人的组织能力,这绵州城轻易便能拿下。

  如果在行动之前,能够先行一步,除掉城中为首的官吏,尤其是知州、同知、通判等一二三把手,便能从根本上摧毁敌人的部署。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樊刚和任诚兵分几路,在城中走街串巷,蹲守在各处高门大院之外。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知州沈耀、同知姚熙、通判袁彦。

  只要除掉这几人,便立刻在城中放火生乱,劫狱并夺取武备库。

  可话虽说得轻巧,但这些明廷官员的行踪却不是那么好打听的。

  知州沈耀深居简出,州衙附近更是戒备森严;

  同知姚熙行踪不定,常在各处大户宅邸流连;

  通判袁彦更是神出鬼没,根本见不到面。

  樊刚带人蹲了几天,除了摸清几个大户宅邸的位置,对几个主要官员的行踪竟一无所获。

  “不能再等了!”

  樊刚蹲在阴暗的墙角,烦躁地嚼着一根草茎,

首节 上一节 312/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