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25节

  除了系统性、大规模、有组织的屠杀,这是江瀚绝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动辄屠村灭乡,以杀良冒功或纯粹泄愤为乐。

  像曹文诏、曹变蛟叔侄,打仗确实勇猛,曹文诏还被誉为“明季良将第一”。

  但他们在镇压农民军过程中,屡有屠戮百姓、杀良冒功的恶名。

  这种双手沾满无辜百姓鲜血、以残暴为能事的明军将领,即使能力再强,江瀚也绝不会招降。

  这是原则问题,关乎新政权的道义根基和民心向背。

  对照着自己的用人政策,江瀚重新审视着马科。

  作战能力有,是块打仗的料,熟悉官军战法,尤其擅长骑兵突袭。

  虽然在历史上马科多次投降,但并未发现他有大规模、系统性屠杀平民的记载。

  他在西北剿寇,作战凶狠,杀贼无数,但这属于“各为其主”的范畴。

  马科的投降,更多是一种的自保式的选择。

  这与李成栋嘉定三屠,尚可喜屠广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思来想去,江瀚对此人下了最后定论。

  马科不是完人,甚至在一般人看来可以说品行有亏,但其并无屠杀百姓的劣迹,可以招降。

  更重要的是,招降一个洪承畴手下的的游击将军,对瓦解官军北路士气、获取关键情报、乃至未来分化西北官军集团,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现实价值。

  “来人,传我将令!”

  江瀚挥手招来传令兵,

  “让方黑子押送马科及其亲信部将至剑州,交由董二柱处置。”

  “命他二人相机行事,设法招降马科。”

  数日后,剑州城。

  风尘仆仆的黑子,押着神情萎靡的马科和其副将唐阳抵达了城外。

  早已接到命令的董二柱亲自在城门迎接。

  “黑子,可想死老子了!”

  一声洪亮的呼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喜。

  董二柱大笑着冲下台阶,张开双臂给了黑子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几年不见,当初一起在底层挣扎求生的老兄弟,如今都已独当一面,但军中那份情谊却丝毫未减。

  “柱子!”

  黑子也激动得眼眶发热,用力回抱,拳头在董二柱厚实的背上捶了两下,

  “你狗日的,几年不见,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坐镇剑州的主将!”

  “挺威风啊!”

  寒暄过后,董二柱的目光扫过被严密看押的马科,低声道:

  “路上没出岔子吧?”

  “这就是马科?”

  黑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

  “放心!”

  “捆得结实得很,插翅难飞!”

  他同样压低声音

  “不过,看样子还是有点不服气。”

  “当初在广元城外,这厮发现我是内应,差点没扑上来咬我。”

  “咱回去好好商量商量。”

  董二柱点点头,没再多问,而是热情地招呼黑子进城,并将马科等人交由亲信严加看管。

  当晚,董二柱在府衙后院设下私宴。

  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大盆的炖肉、刚烙的锅盔、两样野菜,还有几坛子烈酒。

  这才是老兄弟叙旧该有的味道。

  酒过三巡,几碗烈酒下肚,驱散了初春的寒意,也拉近了时光的距离。

  两人从当年跟着大帅装神弄鬼的趣事,说到各自这些年的拼杀,又说到牺牲的袍泽,唏嘘不已。

  酒桌上的气氛热烈而真挚。

  叙旧的兴头稍歇,董二柱提起酒坛,给黑子和自己又满上一碗,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

  “黑子,大帅要求招降的信我看过了。”

  “这马科你怎么看?”

  “路上打交道,摸出点门道没?”

  黑子端起碗,没急着喝,眯着眼回想了一下:

  “有点滑不留手的味道!”

  “虽然不知道大帅为什么笃定这姓马的可以招降,但此人的抵抗情绪的确不强。”

  “不像咱们之前遇到的明军将领,动不动就自刎殉国。”

  “但等我再劝降时,他又开始扯什么忠君死节的屁话,顾左言右。”

  “把这人安排到独立别院时,他受着,但却没半点感激的意思,好像理所应当。”

  黑子灌了口酒,咂咂嘴,

  “说他怕死吧,好像也不怕;但你说他想投降吧,嘴巴又严实得很。”

  “反正.反正就是让人捉摸不透,滑不留手。”

  董二柱若有所思地啃着锅盔,分析道:

  “大帅让咱俩招降他,是不是太看得起咱俩的能力了?”

  “我俩上阵杀敌还勉强凑合,可劝降明将这事儿还是头一遭,根本没头绪。”

  “刚才你说,这人提及什么‘忠君死节’时顾左言右,会不会他自己都不信这套?”

  “只是拿忠义当挡箭牌,或者说,在给自己找台阶下?”

  “对咱们的怀柔不感激说明他要么心防极重,要么根本不在乎咱们给的那点小恩小惠?”

  他看向黑子,

  “你带马科在附近四处转过没?”

  “他什么反应?”

  黑子摇摇头:

  “路上走得急,没机会。”

  “不过大帅让招降,我琢磨着,明天先带他在剑州城里转转?”

  “让他看看咱治下的百姓,比那朱明治下强上百倍,说不定能打动他?”

  第二天上午,黑子换上一身利落的便服,来到关押马科的小院。

  院落在城西北角,守卫森严,但好在环境清幽。

  “马兄弟,昨晚睡得可算安稳?”

  黑子推开房门,语气比在广元时缓和不少,

  “大帅有令,让我等好生款待将军。”

  “最近天气不错,我带将军在剑州四处转转,散散心?”

  屋内的马科狐疑看着黑子,猜不透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散散心?

  难不成要砍他脑袋?看架势也不像啊。

  他不动声色地拱拱手,语气平淡:

  “方将军客气了。”

  “阶下之囚,多活一天算一天罢了。”

  黑子看着他疏离的样子,也不在意,于是带着马科和几名贴身护卫,走出了院落。

  剑州经过知州李兴怀和同知吴熙一段时间的治理,已经从水患中恢复了不少。

  城内虽然谈不上上繁华,但处处秩序井然。

  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商铺也大多开门营业。

  官府开设的平价粮店外,百姓们排着长队,脸上不见菜色。

  茶馆里飘出说书人的声音,夹杂着茶客的喝彩.

  黑子刻意放慢脚步,指着街景,语气带着自豪:

  “马兄弟你看,自从大帅占了川北,就开始大肆提拔能臣干吏,肃清朱明遗毒。”

  “主官谨守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农桑。”

  “虽比不得太平年月,但百姓总算有条活路,不必日日担惊受怕,易子而食了。”

  听着黑子的介绍,马科的目光扫过城内的街道、店铺、行人,脸上确实掠过一丝惊讶,但也仅此而已。

  他点点头,语气依旧平淡:

  “嗯,你等治军理民,确有过人之处。”

  虽然是赞叹,但听起来更像是评价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走到城外一处粥棚,一行人见到排队的老人和孩子时,黑子趁机解释道:

首节 上一节 325/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