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20节

后来,郑仁通接触到法国大革命相关书籍,天天怂恿袁巫九到京城闹革命。再后来又遇到王亚樵,领略到宣扬无政府的安那其主义,郑仁通顿时就变成安那其信徒,连带着把袁巫九也拖去加入王亚樵的斧头帮。

这三个人当中,两个土匪,一个小偷,犯案无数,罪该枪毙,却自诩替天行道,还说他们从来没有害过好人。

转眼就到了周家的私人码头,三人拾级而上,在半坡看到有人在烧香跪拜,周围还有许多烧过的纸钱灰烬。

郑仁通好奇问道:“老夫人,你在做什么?”

老太婆指着前方的周公馆说:“在给周神仙烧纸钱,我孙女儿病了,请周神仙保佑一哈。”

一路上也听到不少传闻,知道周神仙就是周赫煊,袁巫九稀罕道:“周先生又没死了,活得好好的,你烧纸钱让他怎么用?还不如直接把纸钱送给他。”

老太婆解释说:“周神仙是神仙下凡,总要升天的,我提前烧点给他嘛。”

王二哈哈大笑:“你烧的这些纸钱,周先生升天了才收得到,现在怎么能够保佑你的孙女?”

老太婆愣了愣,犹豫道:“那我直接给周神仙送纸钱?怕是不好哦。”

三人乐得合不拢嘴,没有再跟老太婆说话,而是加快步伐朝周公馆大门走去。

郑仁通又在感叹:“周先生啊周先生,在重庆已经生而成圣了,真让郑某心驰神往!”

王二拍打着大铁门,门房贺老头问:“几位到周公馆有什么事?”

王二颇为自豪地说:“我叫王天良,是周先生的同监。你去跟周先生通报一下,就说燕子王二来访,他肯定知道的。”

贺门房听得一头雾水,同乡、同学、同志他知道,但同监是什么鬼?

终于,贺门房道出心中疑惑。

王二得意大笑:“同监就是一同蹲过监牢,我当初在牢房里,也是跟周先生谈笑风生过的!”

第八百零一章 做客

周公馆。

《立报》和《大公报》的通讯员,此刻都坐在会客厅里,等待周赫煊就“西安事变”发表看法。

国家元首被兵谏扣押,事情实在太大,各地报纸想不关注都不行。

“拿去吧,就按这个发表。”周赫煊临时写了一篇时评,递给两家报纸派来的通讯员。

《立报》通讯员拿到文章一看,只见标题是“和平解决事变的可能性、关键性及合理性问题”,通讯员读罢惊讶道:“周先生,你就不在文章里面谴责一下?”

“事情都发生了,谴责有用吗?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周赫煊笑道。

几十年后的人们,自然认为发动“西安事变”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但在此时此刻,舆论风向却往中央和老蒋那里一边倒,社会各界都在公开批评张学良和杨虎城。

就连朱自清、闻一多等爱国民主人士,都联名起草指责张学良的宣言。南京、北平、上海诸多大学的校长和教授,还有中研院、北研院等学术机关,纷纷通电全国,或者是致电张学良进行严厉谴责。

《申报》、《大公报》、《益世报》等100多家报纸和通讯社,联名发表新闻界对时局的共同宣言,另有217家杂志联合通电讨伐张学良。还有100多个社会团体,纷纷对时局表示担忧,超过一半的团体谴责张学良的兵谏行为。

稍微有点眼界和思考能力的人,都被“西安事变”给吓到了。就算常凯申再不得民心,但他始终是国家元首,一旦处理不好,中国就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内战。

而在国际上,各国清一色的站在老蒋那边,包括德国、苏联和意大利在内。唯一感到振奋且高兴的,恐怕就只有日本了,日本巴不得中国内战再起。

就如今国内外的舆论来看,无疑是对常凯申有利的,“西安事变”必须得到和平解决。

和平解决的关键在张学良,他处于风暴中心,也是各方势力的纽带。所以,他选择了牺牲自我,把自己作为维系谈判结果的砝码,亲自护送常凯申离开西安,从此遭到终身软禁。

事实上,谈判是没有正常结束的,因为老蒋拒绝签字,只答应来个君子协定。在此情况之下,所有参与者都不愿放虎归山,但张学良瞒着盟友悄悄把老蒋给放了。

这大概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再继续逼着常凯申签字,很可能就要引发大战,也有可能让南京中央政府分裂。

重获自由之后,老蒋果然背信弃义,不但软禁了张学良,还调派中央军进攻西北,但真正的大战没有打起来。

打不起来的原因很简单,在西安事变谈判期间,老蒋是占据国内外舆论优势的。但他事后出尔反尔,不遵守一致抗日的承诺,立即遭到社会各界的臭骂,甚至连欧美国家都在指责他乱来,国党内部的反对声音也很大,汪兆铭更是趁机想要重回政坛。

在此情况之下,老蒋根本就不敢真打——他向西北进军的真正目的,并非为了剿灭红军,而是想顺势吞并东北军和西北军。甚至,老蒋还下令对红军根据地开放贸易,恢复部分邮电服务,一定程度上解除对延安的军事封锁。

君子协定,也是协定,有时候甚至比正式签字的协定更管用。

张学良非常聪明,他看到了这一点,或许是经历太多变得成熟了吧。

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将领,对老蒋不肯签字非常不满,找张学良反应道:“我们提着脑袋给你干,你怎么到最后连个签字都没有?”张学良回答说:“你们政治觉悟没我高,常凯申虽然被捕,但其政治实力还在。既然我们要放他,要把他捧为领袖,那么逼他签字,他到时还会反悔,要一个君子协议也很好。”

要知道,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是老蒋纠集30个师的嫡系部队,外加东北军和西北军联合围剿红军。若非扣蒋再放蒋,不知要靡费多少钱粮、耗费多少物资、伤亡多少军民。

这次事件成功避免了一场规模达数十万兵力的内战,只有东北军和西北军沦为牺牲品,事后被老蒋逐步分化瓦解,而红军则赢得了喘息之机,也为国共双方的抗日保留了元气。

周赫煊把两位通讯员打发走,佣人立即前来禀报,说门外有同监来访。

再次见到王二,周赫煊感觉有些意外,他早就把在南京看守所遇到的这位小偷给忘了,好奇地问:“三位造访有何要事?”

“周先生,我们是来投靠你的。”王二也不客气,自己提着水壶倒茶,“听说你在四川赈灾,我们还运来了1000担救灾粮,那些粮食在奉节交给赈济会的人了。”

周赫煊抱拳道:“我代表四川灾民,多谢三位义士。不过嘛,我又不称王称霸,也不打算建立帮会组织,恐怕没什么可投靠的。”

袁巫九说:“周先生此言差矣,四川贪官污吏横行,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我们可以帮忙剪除贪官、惩治恶霸!”

“对于王亚樵先生,我是极为佩服的。”周赫煊语气一转,直言不讳地说,“但是,我不信他的那一套。不管是行刺手段,还是无政府主义,都对救亡图存没有什么帮助,甚至还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郑仁通笑着反问:“那周先生以为,现在的社会秩序正常吗?天道不公,就该替天行道;社会不公,就该有人出头!”

“然后呢?”周赫煊问道。

“什么然后?”郑仁通没听明白。

周赫煊说:“你们杀死一个贪官,又会冒出另一个贪官。你们杀死一个汉奸,又会冒出另一个汉奸。什么时候才能杀得完?”

首节 上一节 820/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