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142节

  此刻,玉神星基地这里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货船技术的预研,基本上做好了制造载重1到5万吨质量的货船的准备工作。

  实际上,在韩阳看起来,虽然货船的整体质量与吨位都高了许多,甚至有小型战舰的几十倍,但两者的制造难度比起来,反而是小型战舰更难一些。

  因为小型战舰涉及到了太多方面,涉及到了太多子系统。

  譬如,小型战舰需要考虑装甲,要考虑雷达,考虑武器射程,考虑稳定性、机动性、通讯性能、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等等等等。

  但货船呢?

  虽然这玩意儿个子大,质量高,但它所需要考虑的,却仅仅只有体积和载重,仅此而已。

  说句直白的话,货船,不就是一个大空壳子加上几个推进器,内部再造一个核聚变反应堆么?别的它还需要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

  了不起直接拿一个铁箱子给它装上推进器和电池,也勉强能算是一艘货船。

  是以,之前一段时间的预研,韩阳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货船的制造工艺。最多最多在实际制造过程之中,再解决一些临时性的技术障碍即可。

  所缺的仅仅只是制造货船需要的珍稀矿物而已。

  此刻,希望四号飞船的到来,立刻便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于是,玉神星之上,数千座大型工厂,以及更加上游的数万座配套工厂立刻开始了运转。

  整个玉神星基地便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业园区。它总占地此刻已经有了3000多平方公里,内部工厂十几万座。

  飞船,尤其是大型飞船,是一种集成性极高的工业造物。也即,它涉及到几乎所有工业门类。

  放在地球上,一条完整的,从上游到下游齐备的大型飞船生产线,总占地没个几万平方公里恐怕根本不可行。

  但玉神星基地却仅有3000多平方公里,且其中还包含了聚变电厂、科研中心、武器中心等众多其余的工业设施。

  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玉神星基地的工业集成性太高太高了。

  普通的工业基地,你得有员工宿舍吧?得有食堂吧?医院、学校、操场,甚至会议室、休闲室,种种种种,都得有。

  放在玉神星基地这里,一切和工业制造无关的东西全部可以省略。反正机器人不用吃喝也不用休息,更没有情感需求,不用谈恋爱,不用看电影,只知道干活。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近千万台机器人一同齐心协力,很快便完成了初期的钢板切割。

  登陆飞船不断起降,将这些钢板都运到了玉神星环绕轨道之上,然后经由中转飞船,运到了太空深处。

  在距离玉神星数百万公里的漆黑太空之中,一个大型船坞已经初具雏形。

  之所以建的如此之远,还是出于隐蔽和安全考虑。

  在船坞这里同样有数万台自备动力的机器人在忙碌。

  韩阳直接采取了船坞和货船同时建造的方案。

  反正一切都在韩阳的控制之下,不用担心协同性,也不用担心因为沟通不畅而出现失误。

  船坞造好一点,货船的相应部位便造出来一点。

  仅仅三个月时间而已,船坞的整体便已经造出,货船的骨架也已经完工。

  之后便是内部装修工作。

  韩阳操纵着机器人,将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安装到了船坞和货船里面。

  导航系统、通讯系统、散热、供能、推进、装卸,等等等等。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这艘货船的建造,韩阳采取了全智能化的方式。其具体为,安装足够数量的监视器和控制器,令这艘货船的整体状况全部可以以数据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可以直接接收来自特定来源的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

  它的内部没有一个按钮,没有一个开关,没有任何肉眼可以见到的控制器。所有的所有,小到一盏灯的开关,一扇门的开启和关闭,大到整艘飞船的航向,推进功率,全部可以由韩阳直接控制。

  智慧生命进入到这艘飞船的话,恐怕会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一台显示屏幕都没,一个按钮都没,飞船怎么控制啊?

  这种飞船,恐怕也只有韩阳才能操纵了。

  当然,太过细节、太过日常和琐碎,无关紧要的东西,韩阳会交给飞船上专门搭载的中央电脑去管理,去控制。只有较大的事情他才会动用自己的算力。

  这样便可以将自己的算力节省下来。

  除此之外,韩阳还专门为它研发了适配的100台维修机器人,专门负责解决故障。

  当然,这些机器人也是可以由韩阳直接控制的。

  数万台机器人日夜忙碌之下,又过了仅仅一个月时间而已,这艘空重2500吨,满载总重1.1万吨的小型货船便建造完成。

  经过测试之后,一切性能均达到了韩阳的要求。

  “不错。”

  韩阳十分满意的点着头:“这是第一艘,其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障碍,寻找解决方案也耗费了一段时间。现在,手练熟了,再造第二艘,用时估计可以缩短到原本的一半。”

  两个月造一艘万吨货船,这个效率,说出去恐怕要吓死人。但放在韩阳这里却只是平常。

  不仅如此,韩阳甚至还在想着,能否通过优化流程之类的手段,再次压缩建设周期。

  以及,韩阳还想着兴建二号船坞。

  二号船坞比起一号船坞来,更大,更重。相应的,便能支撑建造更大型的货船。

  韩阳一声令下,玉神星基地再度繁忙了起来。

  此刻,货运一号飞船已经在韩阳的控制之下,缓缓起航,向着遥远的,与玉神星之间有53亿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行驶而去。

第219章 百次迭代

  那颗小行星最长处有89公里,最宽处有40来公里,整体呈现出一个略微弯曲的弯钩形状。

  在伊塔人编制的星表之中,这颗小行星同样没有名字,仅有一个编号。

  不过韩阳自然不打算采取伊塔人的星表。他重新为这颗小行星编了号,称之为二号星。

  一号星自然就是玉神星了。

  先期发射的探测器已经表明,这颗小行星上储备有大约89吨的黄金,以及一些其余的珍稀资源。

  因为总储量较低,且品质较低,开采周期较长,较为困难的缘故,伊塔人,包括伊塔人降临之前的人类,都没有对它产生兴趣。

  但对于韩阳来说自然不一样。

  都沦落到要靠抢劫谷神星来获取补给了,就别嫌弃品相差储量低了,有的开采就不错了。

  再说不就是工业能力么?伊塔人嫌麻烦,我韩阳却最不缺工业能力。

  你们不要的,我要,你们开采不了的,我采!

  在这种情况之下,货运一号飞船直奔二号星而去。

  它具备0.8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它将会以这个速度加速一个月时间,最高航速将达到每秒钟约2070公里,之后,它会立刻开始减速,等它速度降低到相对于那颗小行星仅有几十米每秒时,恰好可以到达那颗小行星附近。

  总航程两个月时间。

  至于返程,韩阳不打算让它直接返程。

  两个月时间一晃而过。猛烈的喷射之中,货运一号飞船悄悄停在了距离二号星几百万公里的地方。

  此刻还不能直接靠近它。因为二号星周边也有伊塔人的探测器。

  韩阳小心翼翼的操纵着货船之中的机器人,同样将一个大箱子推了出来,然后悄悄的向着它靠近,最终,如同玉神星之上那样,也将它罩了起来。

  如此,韩阳才大摇大摆,肆无忌惮的操纵着货运一号飞船泊入到了二号星的环绕轨道之中。

  接下来,就是开采了。

  同样在一处峡谷之中,韩阳直接操纵登陆飞船下去,运去了一批机器人以及一套核聚变反应堆装置,还有一批建材,开始了建造。

  有了能源,有了设施,建造进展的飞快。不过货运一号飞船并未在此停留等待,而是再度起航,前往三号星飞行而去。

  三号星要比二号星大一些,最长处达到了130公里。据前期探测,它上面有一些重稀土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银矿、铜矿之类。

  银和铜没有金、镓之类的稀有元素那般稀缺,但也是韩阳较为缺少的。韩阳当然不肯放过。

  依样画葫芦,韩阳再次释放出大箱子罩住伊塔人的探测器,然后再度释放了一套核聚变装置和基地设施,再次离开。

  然后是四号星。在四号星这里,韩阳操纵着货运一号飞船多停留了一段时间。最主要因为货运一号飞船的聚变燃料耗尽了,必须要在这里得到补充。

  货运一号飞船的航线是提前规划好的,提前便定好了要在四号星停留。因为韩阳之前便探测到,四号星之上有较多的水冰。水冰多,氢元素就多。虽然大部分氢都是氕,但氘也总归会有一些,正好拿来作为聚变燃料。

  于是,四号星这里,除了核聚变电站、矿产冶炼基地之外,韩阳还额外多释放了一套电解氢及氘气提纯设施。

  四号星那黑灰色的大地之下,地洞之中,大量的坚硬水冰被采集了出来。

  没错,不管是二号三号还是四号星,韩阳都仍旧秉持着当初开发玉神星之时的理念,那便是,一切开采行动都必须要放在地下。所有的开采任务都必须要坚持最为严格的环保政策,绝不能改变星体的地貌环境。

  唯有如此,才足够安全。

  这些开采出来的水冰接下来就被核聚变电站的热量所融化——也算是正好为核聚变电站降了温,算是废热利用,之后,便是电解了。

  电解出的氕氘混合气体经过进一步的离心分离,较为纯净的氘气便生产了出来,灌注到了货运一号飞船之中。

  有了燃料补充,精疲力竭的货运一号飞船再度满血复活。

  留着四号星上的设施继续建造基地,搭建矿产冶炼工厂,货运一号飞船直奔最初的二号星。

  经过这段时间的等待,二号星那里基地已经建成,且已经开始进行矿产冶炼,现阶段已经产出了一些物资,正好让货运一号飞船带回去。

  一路奔波,终于到达。

  等它终于进入二号星环绕轨道的时候,登陆飞船也带着标准货箱来到了它身边。

  这一批物资总计5000吨的样子。其中黄金260公斤,铜料20余吨,锡100余吨,杂七杂八的,分成了60个货箱。

  货运一号飞船半载而回。

  而此刻,韩阳所制造的货运二号、三号、四号飞船也已经起航,踏上了造访这些小行星的旅途。

  它们满载着核聚变电站设备,以及各种工业设施,如同下蛋的母鸡一般,到达一颗小行星就释放一批物资,任凭它们在小行星上运转,然后立刻前往下一颗小行星,再度下蛋。

  一直到设备释放完毕,它们才会在最后一颗小行星那里取得一些燃料补给,然后返航。返航之时还会顺便将第一颗小行星已经产出的物资带回来。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量的玉神星较为稀缺,或者极为紧缺的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向这里汇聚。

  韩阳的精神,便也愈发振奋了起来。

  “总算是有了稳定的物资获取渠道,不再完全指望内太阳系的物资补给了。限制我发挥的枷锁消失,终于能大干一场了。”

  玉神星周边的太空之中,一座又一座船坞出现,到了最后足足出现了五座。

  这些船坞专门用于建造各种不同吨位的货船。

  至于小型飞船或者战斗飞船,韩阳打算继续采取模块化的建造方式,暂时不造整船。

首节 上一节 142/3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下一篇: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