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143节

  如此,地面基地就可以完成制造,暂时用不到太空船坞。

  韩阳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将原定的100艘货运飞船造了出来。而此刻,距离玉神星最远的一颗小行星,153号星,也被货运飞船造访,释放了聚变电站及其余设施,开始了建造与生产。

  再远的小行星,韩阳不打算再开发了。距离太远,运输物资需要长途跋涉,太耗时间,得不偿失。

  此刻,总计152颗小行星,以玉神星为核心,编织出了一张大网。每一颗小行星便是这张大网的一个节点。

  每一颗小行星之上都有至少一座核聚变电站,有至少三座不同的矿物冶炼工厂,有六座以上的其余工厂,有至少一万台机器人在上面忙碌。

  伴随着矿产基地的扩大,未来预计还会有更多的机器人在这里工作。

  在小行星外表的掩护之下,小行星内部渐渐开始出现四通八达的地道。它们如同被害虫蛀空了的树干一般,外表还维持着以往的模样,内部却早已经变了模样。

  韩阳的算力,便以玉神星基地为核心辐射到了这些周边小行星之上,统一调控,统一控制,让它们如同化作了一体。

  每一颗小行星俱都有不同的产出,距离不同,坐标不同。韩阳如同编制列车运行图一般,结合自己所制造的货船的运载能力、航速,以及各颗小行星的物资产出速度,编制出了一张运行图,让不同的飞船去跑不同的航线,去造访不同的小行星,总能让每一次飞船运输,都在尽可能将运力用完的同时,恰好将路途之上的小行星这段时间的产出运完,消耗最少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效率。

  这时候,来自谷神星的物资将将消耗完毕。也正在这个时候,各颗小行星开始大规模的产出,货运飞船接二连三的满载着回来,物资消耗算是恰好接上了趟。

  在这浩瀚太空之中,在这几乎不被任何人注意的地方,上百艘货运飞船来往穿梭。

  这个时候,韩阳的主要精力再一次放到了模块化飞船的制造,以及对于科技的研发之上。

  更小型、聚变效率却更高的反应堆,更小型更可靠,推力却更大的离子推进器,更先进的电磁炮、激光炮,威力更大的星际地雷、星际导弹,以及探测范围更广阔,更加灵敏,生存率更高的卫星,以及最为重要的芯片技术……

  等等等等,一切都在韩阳的研发范畴之内。

  太阳系的反抗军们依靠自己所提供的如此落后的装备,在和伊塔人拼死周旋,吸引了伊塔人的注意力和精力,为自己创造出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对于谷神星的劫掠,为自己提供了初始的启动资金,让自己得以开发周边小行星,有了稳定的物资来源。

  自己必须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全力以赴的发展,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发展。否则,等这段战略机遇期过去,说不好什么时候伊塔人的目光就放到了外太阳系之上。

  到时候,自己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武器试验中心,电磁炮在轰轰作响。推进实验中心,新型离子推进器在猛烈喷射着光芒。计算中心,数万台机器人和智能机器在研究着更先进工艺的芯片制造技术。

  此刻,韩阳的计算科技已经达到了足以在实验室之中制造出3纳米制程芯片的程度,已经快要接近硅基芯片的极限。大规模流水线制造的话,则已经可以制造出5纳米制程的芯片。

  这让韩阳的算力相比起以往再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不仅自身算力提升了,他所建造的数百座二级超算中心的算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更为有力的支撑了玉神星基地的建造和发展。

  “硅基芯片的极限制程,是2纳米。我已经快要接近极限了,现在,是时候进行新一代计算芯片的研发了。”

  韩阳暗暗想着。

  硅基芯片的工艺一旦小于2纳米,电路之间就会因为量子隧穿效应而失效,导致芯片不可用。在这个时候,就只能发展全新的计算科技,重新找一条路来走。

  那条全新的道路是什么,韩阳知道的很清楚。

  量子计算。

  早在伊塔人降临之前,人类科学家就已经在量子计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始终未能进入实用。

  完善的量子计算机技术,伊塔人肯定有,但肯定不会向人类透露。就算是自己这个马伦丁亲批的“好同志”,都不太可能得到相关技术。

  这只能依靠自己研究。

  “不过现在暂时还不太着急,不用全力以赴的研发,先进行预研即可。当前阶段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发展其余方面的技术,推进科技、聚变科技、武器科技一类。”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全新一代采取模块化方式制造的战斗飞船迅速产出,很快便生产出了足够组装100艘的零部件。

  相比起以往韩阳所生产的战斗飞船,它们的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强大。同时,武器系统、装甲防御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

  “嗯,这一批飞船,供应给木星系统的反抗军吧。”

  韩阳安排货船将其发货,然后立刻开始在这一批飞船的基础之上研发新一代技术。

  “基于之前的开发和建造经验,这一批飞船,或许可以在装甲防御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

  韩阳细细的思索着,立刻操纵机器人在实验室之中展开实验。

  他打算采取某种特殊工艺,令飞船装甲具备一定程度的应力。如此,外部电磁炮弹丸一旦击破外层装甲,内部的应力立刻就能释放出来,与电磁炮弹丸的动能相互湮灭,以降低其对飞船装甲的损伤,提升整体防御力。

  “这种思路,倒是和内爆式装甲的思路差不多,应该可行。”

  通过特殊的烧制、弯折和化学工艺等,一块平平无奇的钢板被制造了出来。韩阳调来一台小型电磁炮,直接对着它轰击出了一颗弹丸。

  通常情况之下,秒速高达300公里每秒的电磁炮弹丸将可以轻而易举的击穿它。试验之中也确实如此,这块钢板被顺利击穿。

  但韩阳却敏锐的察觉到,穿透钢板之后,电磁炮弹丸化作的等离子团的动能却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削弱。

  “是应力释放的缘故么?”

  韩阳精神一振,立刻收集数据,细细展开研究,同时提升工艺,再次展开试验。

  这一次,电磁炮弹丸轰击到钢板之上的时候,钢板被击中部位忽然间爆发出了一团剧烈的闪光,炽热的高温撞击点周围全部变黑。

  但这一次,钢板竟然没有被击穿!

  薄薄的一层钢板,竟然硬抗下了电磁炮弹丸的轰击!

  “不错。虽然这一下子应力释放完毕,下一次再遭到轰击,就无法阻挡了,但总归提升了生存和抗击打能力。以及,等我再提升一下工艺,提升一下应力强度,降低一下面积,抗击打能力就更强了。”

  现在是差不多一平米的钢板的应力释放,硬抗了一颗电磁炮弹丸。未来如果能做到一平方厘米的钢板蕴含的应力就能对抗一颗弹丸,以一艘飞船表面积100平方米计算,理想情况下这艘飞船岂不是能硬抗一百万颗电磁炮弹丸的轰击?

  这样一来,生存能力毫无疑问就大幅度提升了。

  韩阳精神振奋,立刻便决定在这条路上继续深入研究。

  不过现阶段所掌握的技术,已经足够完成一次飞船的技术迭代。

  除了装甲防御技术之外,电磁炮威力、能耗,以及动力、核聚变方面,相比起上一批飞船俱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升。

  韩阳统合了一下,采取全套的全新技术再次生产出了100艘战斗飞船。

  “这次供应给土星的反抗军。”

  这一批飞船运走,韩阳再度进行飞船相关技术研发。

  除了内爆式装甲之外,韩阳还同步开始开发另一种装甲防御技术。

  主动反应式装甲。

  这种装甲的防御思路其实也很简单。

  韩阳专门开发了一种精细高速扫描雷达,安装在了飞船装甲之内,令其在电脑的控制之下,全自动时刻监视着飞船外部,尤其关注着高速小型目标的动向。

  与此同时,韩阳还开发了一套可以快速转向的低射速、小功率电磁炮。

  韩阳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旦监测到电磁炮弹丸正在向己方靠近,电子系统立刻便会计算出来袭弹丸的轨道和速度,并同时操纵己方的低射速小功率电磁炮发射弹丸去撞击来袭弹丸。

  不求能彻底改变来袭弹丸的轨道,只要能将它撞击的略微偏移一些即可。

  因为相对于浩瀚太空和相互之间的遥远距离来说,一艘飞船的目标到底还是太小。只要能令来袭弹丸略微偏离一点,它便无法击中目标了。

  但这项技术的开发,却让韩阳遭遇到了极大的困境。

  没办法,这种技术对于雷达的性能要求太高——这么小,速度这么快的电磁炮弹丸,要实时捕捉它们的轨迹,谈何容易?

  韩阳用尽全力才将这套系统开发出来,但最后一测试,综合拦截效率才仅仅在10%左右。

  这还是在自己采用了低射速电磁炮弹丸作为来袭弹丸的前提之下。如果换做警卫船,乃至于伊塔战舰的弹丸,那拦截率还会更低。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先应用一下。以及,这段时间的离子推进器、电磁炮技术又有一些更新,再统合一下,勉强也能算是又一次更新换代了。”

  韩阳在这些技术上又生产了100艘战舰,送到了内太阳系。

  只不过这一次,韩阳并未采取模块化的方式制造。

  现阶段的飞船已经太过复杂,无法简单的拼装或者拆卸了,只能在船坞之中整体制造出来。

  为此,韩阳还提前造了两座战斗飞船船坞,还特意改造了几艘希望号货运飞船,在它们船身两侧各自延伸出了一些钢条,如同一个丰字,这些战斗飞船便挂在了这些钢条之上,跟着它们一同前往了内太阳系。

  再下一代飞船,韩阳终于研发出了自己的超距通讯装备,于是又是一次更新换代。等韩阳研发出了全新的精细雷达技术,便又换代了一次。

  如此,不断迭代,不断升级。有关飞船的各项技术,小到舱门控制,大到电磁炮,便以这种如同蚂蚁啃大象一般的速度缓慢提升。

  韩阳并未将这些飞船全都供应到斗争环境最为险峻,最为艰苦的小行星带去,虽然他知道那里的反抗军战士们最需要支援。

  他仍旧采取了分散的方式,四颗气态行星,四颗岩质行星,全都没有放过,真正做到了雨露均沾。

  因为韩阳很清楚,就算把自己这段时间所制造的所有飞船全都供应到小行星带,也无法改变那里的环境。

  因为正面冲突的话,己方飞船性能仍旧远远不足,可以被轻易歼灭。

  而,分散到其余星球,却会导致伊塔人不得不分兵回防,不得不撤出小行星带之中的兵力回到原有的星球上去。

  伊塔舰队也不得不分散兵力,甚至于四处奔波。

  如此,小行星带之中的压力才会降低,才能改变反抗军们的处境。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约二十年时间里,韩阳一共制造了足足一万艘战斗飞船,全部扔到了内太阳系之中。

  以100艘飞船为一批,每一批飞船相比起上一代飞船,其性能都会有所提升——不是推力便是续航,不是续航便是防御,不是防御便是可靠性,不是可靠性便是武器系统,又或者是感知探测能力,总之,总会有提升的地方。

  这二十年时间,韩阳迭代了足足100次!

  等韩阳的飞船工艺提升工作终于告一段落,韩阳回过头来观察太阳系局势的时候,他便清晰看到,此刻的太阳系,已经是烽火燎原,烽烟四起!

  每一颗星球,无论大行星还是矮行星或者卫星,甚至于星际空间之中,到处都有反抗军飞船活动的痕迹!

  警卫船、伊塔战舰四处出击,四处灭火。

  虽然警卫船和伊塔战舰所向无敌,每到一个地方,那里的战乱便会平息,反抗军战舰便会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狼狈撤离,根本不敢和它们正面战斗。

  但,在更多的,警卫船和伊塔战舰没有到达的地方,反抗军的反抗事业进行的愈发如火如荼!

第220章 正规的星际武装力量!

  如今的太阳系局面,几乎可以用战乱四起来形容。

  成群结队的叛军战舰神出鬼没,甚至于在不同的星球之间游荡,遇到官船便直接劫掠,甚至于遇到落单的,或者少数的警卫船,也敢群起而攻之,近几年来,竟然还真被他们摧毁了十几艘警卫船!

  除此之外,婚神星,灶神星也惨遭劫掠,官方机构被屠戮一空,工厂被摧毁,物资被抢走。

  木星系统那里,木卫三、木卫四两颗星球也遭到了大规模的叛军攻击,幸亏伊塔战舰回防的快,叛军舰队才狼狈逃窜。否则,这两颗星球也有可能被攻下来!

  要知道,木星系统可是整个太阳系最为重要的能源中心,木卫三、木卫四身为四颗大卫星之二,更是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能源转运职责。如果这两颗卫星被攻下,惨遭劫掠,那损失几乎不可估量!

  土星系统、天王星、海王星,乃至金星、火星、水星,周边出现叛军舰队踪迹更是司空见惯。

  二十年来,警卫船和伊塔舰队击毁了大量叛军战舰——累计到如今,总数量恐怕已经超过了6000艘,击毙叛军几十万人,但,这叛军怎么就越打越多了呢?

  此时此刻,不管是谁都清晰的意识到,扬汤止沸没有用处。釜底抽薪,彻底解决掉那隐藏在幕后一直没有露面,一直为叛军提供支援的神秘军火商人,才是唯一稳定太阳系局势的办法。

首节 上一节 143/3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下一篇: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