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356节

  十几艘空天母舰缓缓起航,满载着人员和物资,向着远离这颗中子星的地方飞行而去。

  母舰之中,遥望着那颗渺小却又强大的星体,回想着过去数百年时间在这里的种种经历,人们心中感慨万千。

  如今,文明主体已经成功晋升为五级,我们,也到了该去冬眠,等待回归文明的时候。

  人类的飞船最终从这里消失,向着远在数百光年之外的一个星系起航。

  他们的冬眠当然不会是在中子星这里,也不会在中子星周边。韩阳为他们挑选了一个较为偏僻隐蔽的星系作为冬眠基地,希望可以尽量降低受到外来势力打扰的概率。

  “全体人类会始终牢记你们的贡献。

  我们不会忘记,文明能取得晋升,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人冒着永远无法回归文明的风险,在远离文明主体舰队的恶劣环境之中,辛勤工作,奋斗了数百年时间。

  我,人类文明元首刘渊,代表全文明向你们承诺,未来,无论多么艰险,文明都一定不会忘却你们,一定会迎接你们回归。”

  面向全文明的广播之中,刘渊对于即将启程前去冬眠基地的科学家们做出了庄严的承诺。

  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泪洒当场,不知道多少人在心中暗暗下定了继续奋斗下去的决心。

  掌握暗力理论,仅仅只是文明晋升为五级文明的一个开端而已,在后续仍旧有太多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之中,让它们真正为文明的强大与繁荣贡献出力量,是一项不亚于研究理论本身的巨大工程,更是一项需要全体科研学者都参与进来的巨大工程。

  在仅剩下几十年时间的星系停泊过程之中,科研学者们再度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热情,开始在暗力理论的基础之上,对当前所应用的绝大部分应用技术展开革新。

  首先出现突破的,是通讯技术方面。

  这一刻,人类科学家们终于搞清楚了当初己方在和蓝山文明对抗之时,蓝山文明究竟是通过什么技术来一瞬间屏蔽己方超距通讯网络了。

  暗力干扰技术。

  超距通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暗力子进行通讯。而暗力子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和物质之间的作用力,是广义上的“暗物质”。

  如此,在统一了暗力,将暗力也纳入到理论体系之中后,智慧生命们便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干扰暗力子的传递,令它们丢失自身所携带的信息,超距通讯网络自然而然就会失效。

  不过此刻,己方也掌握了暗力理论,拥有了在理论上影响暗力子的能力。既然如此,己方便也可以做到开发更多类型的超距通讯方式,甚至通过数学和技术手段,增强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来自外界的干扰。

第440章 重大突破

  因为在这个恒星系之中停泊时间已经达到了百年的缘故,为了确保安全,不被外来势力追踪,执政委员只能下达命令,准备起航。

  于是,堪称疯狂的科研不得不告一段落。科学家们恋恋不舍的封存了自己的实验基地,工作在星系星球之上的人们也离开了自己奋斗了几十年时间的工厂,再度回到了居住飞船之中。

  与工业和科研方面的撤离不同,旅游方面,伴随着舰队即将起航反而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就算是往日不怎么出门的人们,此刻也会选择乘坐飞船,到这个恒星系之中转一转,穿着宇航服在那死寂荒凉的星球之上走一走,领略一下这个星系的自然美景。

  毕竟一旦起航,那就是至少百年时间无法看到任何一颗星球了。

  幸好这个星系之中的自然景观还算是不错。不仅有高耸的山峰和幽深的峡谷,有一颗星球甚至还有覆盖了全球95%以上面积的巨大液态海洋。

  且因为环境因素,这个海洋之上经常会有高度达到了千米量级的超级巨浪,蔚为壮观,一时间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们前来观光旅游。

  起航准备始终在按部就班的,按照时间线规划进行着。终于到了起航的时候,所有人类也全都回归到了飞船之中。

  整个恒星系之中已经空无一人。所有人类文明留下的设施与建筑也全部摧毁,尽可能的消除了泄露自身秘密的可能性。

  庞大的舰队,总计一百多万艘大型飞船开始向着星系之外起航。在脱离了引力场覆盖范围后,伴随着一阵光影变幻,超光速航行再度开启。

  进入了超光速航行阶段,一些大型实验就不方便去做了。科学家们便只能进行一些理论性的研究,并将自己想要做的实验暂时记录下来,等待舰队再一次停靠星系之后再进行。

  很快,这种实验需求就迅速累积了起来。文明科学院所记录的,由数百万个不同团队提交的实验需求短时间内便突破了一千万件,其中涉及到超大型的科研设备数千座,中等的,小型的更是高达几十万个。在到达下一个星系的时候,总数更是高达2000余万个。

  这还是经过了科学院审核,经过了归纳、消重之后的实验需求。

  一台试验设备要尽可能的做到一机多用。实验目的和需求差不多的,差别不太大的,就尽可能的用这一台试验设备来完成。

  如果算上被驳回的、未经消重之前的,实验需求的总数会立刻突破亿级大关,就算韩阳全力以赴,再加上整个人类文明所有的工程力量都不够用。

  就算如此,此刻要满足这2000余万个实验设备需求也不太现实。没奈何,执政委员会只能决定,为其划分优先级。较为重要的实验需求优先满足,后面的就只能慢慢排队,等待下一次停靠星系之时再去进行了。

  为此,韩阳感觉到了一股幸福的烦恼。

  为什么此刻会有这么多的实验需求?很显然,这是因为基础理论刚刚突破,众多应用研究全面铺开的缘故。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己方文明的科技程度在突飞猛进。放在平时,就算敞开了供应,甚至给科研团队下达指标,都不可能有这么多实验需求冒出来。

  这种状态,是不可延续的。

  漫漫百年光阴再次度过,人类舰队再一次停靠在了一个偏僻的恒星系周边。

  仍旧是居住飞船留在恒星引力场之外,确保一旦遭遇危险立刻就可以逃脱的状态,其余的飞船,大量的空天母舰、重型运输船、工业飞船、科考飞船等,则如同听到了发令枪的赛跑运动员一般,立刻一窝蜂的向着这个恒星系冲了过去。

  时间宝贵,必须要尽可能的利用。

  这个时期,也由执政委员会亲自发布命令,所有个人出行需求等全部禁止,整个文明的所有运力,全都要投入到对于科研和工程人员,以及各种设备和物资的运输上面。

  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后,这个恒星系的数颗大行星、上百颗矮行星之上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数不清的基地和工厂,整个恒星系几乎一瞬间便热闹了起来。

  早在到达这个恒星系之前,有关该恒星系的一切早就被探索了个清清楚楚。建设计划也早已拟好,此刻不过是按部就班而已。

  是以,这一切虽然庞大,牵涉人员和设备众多,一切却全都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短短一年时间之内,第一个试验场地便已经准备好。

  这一次所进行的研究,是有关新型飞船外壳材料的。

  接下来是第二个,是研究新型通讯方式的。

  然后第三个,第四个……

  第一个文明重点关注研究项目所需要的试验场地,因为过于大型的缘故,在停泊之后第十年才完成。

  那是由有的位于星球地表,有的位于地下,有的位于太空的总计上百座大型基地构成的综合性实验基地。

  这处实验基地的研究目标,是夸克聚变。

  夸克聚变是一种全新的能源获取方式。据估算,夸克聚变的质能转换效率,甚至可以高达40%!

  在二级文明阶段得到广泛应用的核裂变和核聚变,其质能转换效率分别为0.15%和0.7%左右,到达四级文明,掌握了夸克裂变技术之后,质能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4%左右。

  也即,人们可以将物质14%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但此刻,夸克聚变的效率是40%!再度在夸克裂变的基础之上,提升了三倍之多。

  甚至于,如此之高的转换效率还并不是夸克聚变的最重要意义。

  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可以和夸克裂变联合起来应用的。

  也即,人们首先可以通过夸克裂变,将相当于物质14%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转化之后,重元素变为轻元素,无法再进一步进行夸克裂变。

  这个时候,夸克聚变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它可以将轻元素再一次聚变成较重的元素,并在这一过程之中,实现高达40%的质能转化。

  在这之后,夸克裂变技术又可以上场,可以再度将重元素裂变为轻元素。

  如此配合,反复执行裂变与聚变,最终便可以实现真真正正的,百分之百将物质转化为能量!

  无论什么样的物质,不管它是剧毒,还是人人嫌弃的恶臭垃圾,又或者星系之中随处可见的石头、小行星、水冰、陨石,还是钢铁战舰的残骸,强辐射物,等等等等,理论之上宇宙之中的一切物质,全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人们转化为能量!

  这意味着,只要不是河系际空间这种太过空旷的地方,五级文明的舰队将永远不会缺少能源!

  不管这究竟是什么物质,只要有物质就有能源!

  这对于一支舰队来说,其意义就太过重大了,重要到足以排在第一的位置,任何其余实验的优先级都要在它后面。

  此刻,这一项连包括韩阳在内,全体执政委员都亲自关注,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人员和物资的至关重要的研究,便在这一试验场地之中展开。

  夸克聚变的原理说来也很简单,与核聚变类似。

  它无需打破夸克禁闭,只要令较轻元素的原子核猛烈碰撞在一起即可。

  如果能级太低,那就什么都不会发生。能级够高,就可以发生核聚变。能级再高一些,再搭配上一些暗力理论方面的应用,微观粒子的基础组成,夸克,便也会发生聚变,重新组合成新的重子,并在这个过程之中释放出能量。

  但极为简单的原理背后,却存在着数不清的技术和工程上的难题。

  最主要的一点在于,单纯依靠足够高的能级,缺乏了暗力理论方面的应用,能级再高,夸克间的聚变都不会发生。

  因为这已经涉及到了空间与物质之间的交互,必须要引入暗力理论才可以做到,需要通过一些暗力子与物质粒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才能实现。

  此刻,经过了长达十年的建设,实验基地终于完成,第一次实验开始。

  毫无疑问的,第一次试验迎来了失败。依据之前猜想所设定的实现方式被证明无效。

  不过没关系,在之前百年时间的理论性研究之中,科学家们已经猜测了上百种实现方式,一种不行再换一种就是。

  此刻第二种方案立刻上马。

  足足尝试了三十多种实验方案之后,最终,在这一次试验之中,人们观察到了让人兴奋的现象。

  由一整座夸克裂变电站支撑,采取激光加热和重力搭配强磁场束缚的反应釜之中,一团氦气的温度提升到了亿亿度以上,且内部的压力高达5000亿倍大气压力以上。

  这个温度和压力,已经足以令这一团氦气发生核聚变反应。只不过此刻,在暗力子的影响之下,空间和物质之间的交互模式发生了改变,是以预料之中的核聚变并未发生。

  此刻它虽然具备极高的能量,但这些能量全部都是外界赋予,自身并未产生任何能量。

  人们还在继续压缩这一团氦气,继续提升它的密度和温度以及压力。

  最终,在突破了某个极点之后,像是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反应一般,这一团氦气忽然间“活跃”了起来,一刹那间便有巨大的能量从它内部涌现,猛烈的爆炸之中,特意做了防护处理,甚至于应用了重力多重护罩系统的试验设备瞬间变成了一片残骸。

  一团蘑菇云则从试验场地冉冉升起,在太空之中都清晰可见。

  处在太空之中,通过远程技术观察着这里的科学家们同时间站起,脸上满是激动。

  如此猛烈的能量释放,除了夸克聚变,还能是什么?

  除夸克聚变之外,任何人类已知的反应都不可能释放出这么庞大的能量!

  原子弹不行,氢弹不行,夸克裂变弹也不行!

  只有夸克聚变!

  人类文明到了此刻,终于历史上第一次将夸克聚变之间所蕴含的庞大能量释放了出来!

  韩阳心中感觉到了一股由衷的喜悦。

  从广义上来说,这一场发生在实验室之中的爆炸,也可以归类为是一颗夸克聚变炸弹。

  也即,从此刻开始,自己已经初步掌握了夸克聚变弹的制造技术。

  夸克聚变弹可以归类为不可控的夸克聚变,距离工业应用还远。但……

  不可控的夸克聚变掌握了,可控的夸克聚变还会远么?

  完成了这一次试验之后,人们并未放弃尝试新的实现方案。最终,统合了多个方案的优点,去除缺点,人们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首节 上一节 356/3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下一篇: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