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355节

  如果理论不正确,怎么可能会这么巧?怎么预测会如此精准?

  整个文明都因为此事而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无数名科研学者再度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了后续研究之中。

  是的,确认暗力子确实存在,确确实实是一个极为重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被称之为里程碑式的收获。

  但事情还不算完。后续需要进行的研究仍旧有太多太多。

  只不过,有了此次这个收获,后续,人们便可以在此基础上,再一次发展现有理论,所进行的实验也将更有针对性。

  撞击试验仍旧在继续进行着,只不过频率已经降低到了每小时约600颗的地步,且撞击方式也不再是之前那般固定,而是多种多样,撞击区域、角度各不相同。

  科学家们在通过这种方式,研究暗力子的类型,以及性质。

  除了撞击试验之外,更多种全新的研究暗力子的方法,在现有理论基础之上被科学家们提了出来。于是这颗中子星周边,大规模的建设再一次开启。

  人类有关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进入到了飞速发展阶段。

  转眼间又是几十年时间过去。在这段时间之中,在韩阳,以及整个人类科学界的全力以赴之下,覆盖在暗力子之上的神秘面纱被一层一层的揭开,最终展露出了最为真实的面目。

  一种质量不为零,却永远以超光速运行于宇宙之中,传递距离越远,速度便越快的神奇粒子。它们所遵循的规则,与宇宙之中任何人们能直接看到的物质都不相同。

  在这个时候,人们还面临着最后一道关卡。

  目前已经基本上确认了暗力子的存在形式,且专门用于描述暗力子运行规律的理论也已经提出,并经受住了试验和观测的考验。

  那么,描述暗力子的理论,如何和现有的,描述显物质的理论统一起来?

  毕竟宇宙是统一的,所遵循的底层物理规则也应该是一致的。不可能同一个宇宙,却需要两套理论去解释。

  人们十分清楚的知道,这,便是决定一个文明能否晋升为五级的根本性理论,暗力理论。

  在对于暗力子的认识飞速发展的此刻,科学家们很快便提出来了众多猜想。并且,人们略有些惊讶的发现,相比起当初统一强相互作用力、统一引力之时的艰难,统一暗力似乎并没有那么难。

  将暗力这一基本力统一到目前的理论体系之中的最大难点,似乎是在最初的,确认暗力子存在,并研究不同暗力子的性质,构建描述它们的理论之上。

  完成了这些前期工作,后续就变得简单。

  这似乎与强相互作用力和引力正好相反。

  这两种基本作用力,人们是早就确认了它们的存在,早就发展出了描述它们的理论,但后续统一起来极为艰难。

  此刻却是发现与研究十分艰难,统一起来简单。

  不过简单与否,也是相对来说的。对于一整个发展蓬勃,科研基础雄厚,且有韩阳存在的人类文明来说简单,对于其余文明来说恐怕就不是这样了。

  在韩阳的率领之下,人类科学界很快便融合了多个对于暗力理论的猜想,不断迭代,不断完善,最终整合出了一个在数学上完备、逻辑上自洽,且能与其余物理理论契合的统一理论。

  对于这一套理论,众多著名科学家俱都十分乐观。

  “它这么优美,这么完善,怎么可能是错的?”

  不仅科学家们,就连韩阳也有这样的感觉。

  不过感觉终归是做不得数的,一切,还是要用试验数据来说话。

  要验证这一理论也并不困难,至少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并不困难。只需要建造一台足够巨大,能级足够高,能制造出质能在一克以上的黑洞的粒子对撞机即可。

  此刻,人类主力舰队已经再次停泊在了一个星系边缘,在这里进行为期100年左右的补给,为下一次远航积累物资。

  正好,趁着这个物资充沛的时间段,将这台前所未有巨大的粒子对撞机造出来。

  最终,在上百万名科学家与工程师参与设计和制造,且由韩阳专门抽调出1.5%的算力投入进去的情况之下,耗时26年,人们终于将这一台符合要求的超巨型粒子对撞机造了出来。

  实验即将开始。

第439章 五级文明!

  在超级粒子对撞机里制造出微型黑洞这种事情,对于人类文明,或者对于其余文明来说都不少见。

  早在还处于地球时代,还未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之时,人类便已经在粒子对撞机里制造过微型黑洞了。

  不过那时候所制造的微型黑洞,可是真真正正的微型到不能再微型的黑洞。它们的总体质能甚至仅仅相当于一颗质子。

  黑洞当然十分危险,但这种质子黑洞却是丝毫没有危险性的,根本不必为此忧虑。

  原因很简单,黑洞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质量越低,存在时间越短。这种质子黑洞的总寿命恐怕也就在普朗克时间的量级,被制造出来的一瞬间便会消亡,根本来不及吸积物质让自己变大,更不要说将整颗地球吞噬掉。

  就算它们的寿命足够长,也完全不必担忧。因为在微观世界,物质是十分空旷的。质子黑洞的体积太小太小,恐怕在虚空中游荡几年时间都遇不到一颗可以被它吞噬的微观粒子。

  就算能遇到,也不必担忧。仍旧是因为它太小了,就算有充足的物质,它吸积物质的速度也太慢太慢,吞噬一颗粒子恐怕就得用上几年的时间,等它发育到足以对地球造成影响,怕不是要数亿年时间。

  不过此刻,韩阳所需要制造的微型黑洞就不一样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属于微观黑洞,而是宏观黑洞。

  一克物质虽然少,但仍旧毫无疑问属于宏观。

  它的质量,将会达到以往所制造出的粒子黑洞质量的数亿亿倍。

  要制造出这样的黑洞,超级粒子对撞机是惟一的方案。

  众所周知,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只要将微观粒子加速到足够高的速度,它的质量便会急速暴涨。在这种情况之下,两颗具备极高能量的粒子一旦碰撞,一瞬间便会爆发出远超夸克裂变弹单位平均能量的超强能量。

  因为这能量太高了,其能量密度,或者说质量密度,已经比同等物质的史瓦西半径还小,于是毫无疑问,它会直接坍缩为一颗黑洞。

  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要为粒子束加速到远超以往极限的速度。要加速到这么高的速度,粒子对撞机就必须要造的足够巨大。

  是以,为了探究暗力与万有力的统一理论,人类文明所制造出来这台粒子对撞机,总长度达到了10万公里。

  它被安置在了这个恒星系的一颗行星周边,半径约10米,整体呈环形,围绕着这颗行星自转。

  它的总质量,也达到了惊人的100亿吨。

  在这如同星空巨龙一般的巨大粒子对撞机周边,还存在着数万座专用的夸克裂变发电站,以及无以计数的维修站、观测站、实验中心、加速节点等等。就算有韩阳的直接参与,单单是让这台粒子对撞机保持正常运转,也仍旧需要超过100万名优秀工程师与技术工人全天候待命。

  此刻,这台粒子对撞机终于建造完成了。

  在无数名顶尖科学家,以及全体执政委员的注视之下,第一次试验终于开始。

  从0号节点开始,一束粒子被发射了出去。它们以10%光速的速度前进,在经过一号节点的时候,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在一瞬间之中,来自于夸克裂变电站的庞大能量便灌注到了它们身上,直接将它们的速度提升了两倍,达到了30%光速。

  再然后是二号节点。二号节点将它们的速度提升到了46%光速。

  每一个节点所灌注的能量都是等同的。且在这个过程之中,能量损耗也一般无二。但人们清晰的看到,粒子还是那些粒子,能量也是这些能量,最终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越到后面,等同能量对于相同粒子的速度提升幅度越小。

  因为在这不断被加速的过程之中,粒子的质量在不断增大。质量增加了,相同能量所能提升的速度当然就越小。

  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这一束粒子便完成了环绕整台粒子对撞机一周的旅程。之后,第二圈加速开始。

  它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光速的99.5%,环绕一圈仅仅只需要约335.008375微秒的时间。

  第三圈的时候,这个时间再度降低,来到了333.667微秒。

  再之后,这个时间仍旧在一微秒一微秒的降低着,且同样出现了越到后来,降低速度越慢的趋势。

  越是接近光速,质能增加速度越快。

  在环绕数百圈之后,这一束粒子的质能终于增加到了预期标准。于是,一片充当标靶的金属片被放置到了粒子对撞机内部。

  下一刻,猛烈的撞击发生了。

  原本只是微观粒子的它们,此刻因为极为接近光速的速度也具备了足以对宏观物质造成影响的能力。

  下一刻,空间仿佛塌陷,时间仿佛停滞。一团奇妙的光影出现在了粒子对撞机内部,万事万物都伴随着这团奇妙光影的出现而扭曲了起来。

  再下一刻,无法言喻的庞大能量以这团奇妙光影为中心猛烈的爆发了出来。下一刻,在对撞位置,高达200公里长度的对撞机机体直接灰飞烟灭,后续还有长达一千公里的机体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损伤。

  整台粒子对撞机因此而不得不暂时停止运转。

  这似乎是一场巨大的工程灾难。但伴随着这场灾难的出现,一直注意着这里的科学家们却同时欢呼了起来,兴高采烈。

  原因很简单。

  从一开始设计这台粒子对撞机,人们便知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次性的。

  这一次爆炸原本就在预料之中。

  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黑洞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基于热力学原理,质量越低的黑洞,温度越高。温度越高,以霍金辐射形式呈现的对外辐射便越猛烈。这会导致它们在一瞬间之中消耗完自身的所有质量。

  如此猛烈的能量辐射,在外界看来,便是一场猛烈到无与伦比的巨大爆炸。

  一个质量在一克的黑洞,其寿命仅有约数亿亿亿分之一秒。而在它刚刚形成,刚刚开始向外界辐射能量之时,它的温度,也达到了数亿亿亿度的量级。

  于是在刚刚形成之时,它便迎来了壮烈的毁灭,最终导致数百公里的粒子对撞机机体或者湮灭,或者受损严重。

  但,就伴随着这颗克级黑洞的诞生与毁灭,在这相当于两万多吨TNT炸药同时爆炸的过程之中,有关于宇宙最基础、最底层的奥秘被揭示了出来。

  早就守候在粒子对撞机对撞点周边,采用了四级文明最完善的防护机制与最先进的观测技术的设备,完完整整的记录下了这发生在数亿亿亿分之一秒时间内的奇妙变化,并在这一瞬间之中生成了大量的数据。

  压下心中的喜悦,等待已久的科研团队立刻对这些数据展开了分析与研究。而守候在太空之中的工程师团队,则将早已准备好的替代设备取出,直接将因为此次试验被损坏的对撞机机体拆除,将备用部件替换了上去。

  第二次对撞实验再次开始。不出预料,最终的结果又是一场猛烈的爆炸,又是上千公里对撞机机体受损严重。

  不过没关系,人类文明为其准备的备用机体无穷无尽。

  数百座大型工厂在时刻准备着。如果有需要,生产出一亿公里长度的机体,都只是韩阳的一句话而已。

  时间便在这不断的爆炸,不断的替换之中缓缓流逝。

  每一次对撞试验耗时约三天。在这十年时间之中,人们总计进行了上千次对撞实验,替换上去的备用对撞机机体总长度高达百万公里以上。

  最终,由一个科研团队领衔,总计十七个顶尖科研团队联合发布了一条声明。

  “目前,人类科学界已经完成了统一暗力的所有数学模型搭建、物理理论推导与计算工作。”

  在这一瞬间,整个人类文明沸腾了。

  这短短的一句话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人类文明到此刻为止,已经全部掌握了暗力理论的所有内容,虽然此刻还未有任何实际应用,但人类文明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实打实的、不管放到哪里,都没有人会质疑的五级文明!

  以往高高在上,己方只能仰望的五级文明,如今,我们也达到了!

  趁着停泊在星系周边,物资供应充裕的时机,整个文明都陷入到了狂欢之中。

  各种各样的庆祝仪式纷纷召开,每一艘居住飞船,每一座城市之中都举行了盛大的庆典。

  由执政委员会出面,更是为每一艘居住飞船提供了大量的免费物资,让人们免费取用。一些不太重要的岗位更是全员休假,让人们有时间能陪伴着家人,陪伴着父母、爱人与孩子,享受到这一直接影响到文明命运的喜悦。

  参与了这一过程的科学家们更是成为了英雄一般的人物。哪怕只是做了一些外围工作,根本不涉及核心的科研工作者,也如同明星一般大受追捧。

  当然,人们也没有忘记此刻仍旧位于那颗中子星周边的科学家团队。

  正是他们的工作,奠定了人类文明向暗力理论发起冲击的基础。

  如今,暗力理论已经被人类掌握,他们,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首节 上一节 355/3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下一篇: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