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20节

  “我去,这也行?模拟和现实吻合了?”兰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脑海中第一反应甚至是对方是不是造假。

  他们是在7月病毒测出来之后再返过去修改数据。

  他转念一想,你的模拟算法和结论都给出来了,后续病毒还要进化,要是病毒未来进化和你模拟出来的突变点位不贴合的话,那你反而会身败名裂。

  莱维特作为诺奖得主,而且是几年前的诺奖得主,不至于为了蹭热度冒这样的风险。

  因为每个月数据都在更新,如果一个学术造假,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之后才会被人发现,那么确实有人会去搞。

  但是如果这个学术造假两三个月之后就能验证,再胆大心黑的人也不敢这么干啊。

  “这套模型大概能够预测未来三年内COVID的变异情况,和病毒突变点位,各位医药公司的专家们可以采取这套测出来的突变点位去设计广谱疫苗。

  疫苗大范围注射后,如果全球范围内一起注射,那么病毒会很快被消灭,如果部分地区注射,那么病毒的变异依然会按照我的推测进行。

  等三年后,我们再根据新的数据去更新我们的模型,然后再设计新的广谱疫苗,三年后有了更多数据,我们预测的变异情况也会增加到五年甚至更久。

  到那时候根据新模型和新数据设计出来的广谱疫苗,有效时间会同步延长,这样来逐步把它消灭。”

  兰克在看完后,进一步打消了对于对方学术造假的怀疑。

  因为对方给了明确的时间期限,我这套方法管用三年,三年后再更新,而没有大包大揽,说永久有效。

  等公开交流环节,兰克看到密密麻麻的对话申请,两千人一千五百人希望能够和陈元光直接对话,了解更多的详情。

  这还是兰克参加这么多远程会议来,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情形,对话申请还在不断增加,一直到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点了对话申请。

  “论文应该这个月就会发在science上,他们已经接收了。”

  “伱们等不及想看到具体论文?没问题,待会开完会我更新到arxiv上,我在上面的名字就是light Chen。”

  “怎么想到的这条技术路线?之前我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就有很多和生物计算、蛋白质模拟进化相关,这次我希望去寻找同样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是否考虑来哈佛任职?哈哈我还没毕业,等我毕业再说吧,我还没想好要去哪。”

  “突变点位之间的共性如何去做精确寻找?这一点我也有一些思考,但是我对这方面不是很在行,这是医药公司的工作,他们得在我的成果基础上研究出广谱疫苗。

  我对病毒学并不是那么了解。”

  “我是华人,华国人,在MIT念博士,之后会考虑回华国吗?当然会考虑。有没有考虑过来江城科技大学?抱歉这个暂时不考虑。”

  整个会开下来陈元光满头大汗,足足聊了有十个小时之久,中间还暂停了半个小时去吃饭。

  参会人员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

  林甲在后面看着陈元光一个接一个的回答问题,她有种陈元光在布道的错觉,心中自豪油然而生。

  “有没有今天参加了MIT举办的COVID-19最新研讨会的?”兰克在大佬群里问。

  “我参加了,太牛了,现在的年轻人太厉害了,我等着他把论文发表在arxiv上再看看。”

  “有认识的吗?之前怎么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还是华国人,哪个大学毕业的?燕大吗@老曹”

  “不是啊,我在生物院没听说过这号人,这几年燕大能去MIT读博的我应该都有印象,除非他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gap一年的那种。”

  等大家聊的差不多,江大的舒院长才慢悠悠在群里发了一句:“这是我们江大去年毕业的本科生,去年刚去MIT读博,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出了大结果。之前也就发过几篇nature”

  “卧槽难怪说不来江城科技大学,你是不是给他们灌输了什么错误思想?@江大叔”

  “老吴,你别污蔑我!江大和江城科技大学百年友好,我怎么可能去和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只是人家要是回国任教同样在江城,肯定先考虑江大啊。”

  舒院长没有把话说的太透,潜台词其实就是好货江大先挑,挑完才轮得到江城科技大学。

  老吴是江城科技大学生物学院的院长,看到之后有点气不过,但是又找不到理由反驳,直接消失在群里了。

  舒院长不露声色地装完逼之后暗爽不已。

  “@江大叔,能不能推个联系方式给我?我有一些问题没弄明白。”前面燕大的老曹@到。

  “我也想认识一下,老舒推个微信给我。”

  “我也要”

  “+1”

  还没咧嘴笑五分钟,舒院长的脸色就变了,这帮老狐狸想什么他一清二楚,都想着挖人呢,“不行,我得装死。”

  过了几分钟,群里见他还没回,纷纷群起而攻之:

  “老舒,别装死啊!行不行给个准话”

  “不是行不行,不行也得行啊,这种人才去江大简直屈才!”

  “就是,燕大的生物学全国排名第一,他毕业之后回国就应该来燕大”

  “燕大?说不定人家不喜欢燕京,要来申海呢”

  看到这帮人因为地域吵起来,舒院长松了口气,“别问我,问就是不知道,我还得给老王打声招呼,让他们别把陈元光的联系方式泄露了。

  我得和校长沟通,沟通完跑一趟波士顿,先和他把合同签了再说,毕业之后回来直接给个正教授。等合同签完再给他们联系方式。”

  还没等他松口气,这帮老狐狸显然不会因为他没有回微信而就此罢休,老曹直接就是一个电话打过来,舒院长脸色晦暗不明,最终还是滑到了接听键。

  “喂,老舒,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我只是想和元光进行一下学术交流,你这把我跟防贼似的,把我当什么了!

  这也太不地道了。”

  舒院长心头一惊,这才几分钟,连陈元光的名字都打听到了,然后就是唾弃,对对方学术交流的说法感到唾弃,你想什么我还不知道?

  求追读!求月票!

第37章 声名鹊起

  面对燕大的抢人战略,江大除了能打母校牌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燕大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校,在国内的地位不是江大能动摇的,舒院长很清楚陈元光不是江城人。

  如果陈元光是江城人的话,母校牌加家乡牌,他有把握把陈元光留在江大。

  当他在面对各大高校抢人战略的时候,阿美利肯那边找上门来的高校、研究机构和医药公司就更多了。

  “陈博士,你好,虽然你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但是我听普拉瑟教授说,你做完毕业论文然后呆满三年之后就能拿到博士学位,我想这对伱来说再容易不过了,所以提前称呼你为博士并不奇怪。

  同时我想就你所为抗击病毒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敬佩和祝贺,凭借这一成果,你将成为全球著名的科学家。

  对了,我忘了自我介绍了,我是特雷弗·蒙代尔,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项目的总裁,我们希望邀请你加入盖茨基金会,成为我们全球健康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自从做出结果之后,陈元光陆续和MIT、哈佛、斯坦福等等阿美利肯顶级名校的化学系教授聊过,特雷弗刚刚所提到的普拉瑟就是MIT化学系的教授。

  被盖茨基金会找上门来,陈元光有些惊讶,在他的印象里盖茨基金会是慈善机构,好像没有直接的研究机构。

  他在视频里简单点头,对这位看上去除了肤色是黑色以外,神态和说话风格和他所见过的高级白人没有区别的意外来客表示礼貌:“先生,你好,我有听说过盖茨基金会。

  我了解比尔盖茨,大致知道盖茨基金会是一个慈善组织,但我不太了解我如果加入盖茨基金会能做什么?

  你们好像不是科研机构?”

  特雷弗双手在胸前挥舞,发布会演讲的标准姿势,手掌朝里相对,“我在加入盖茨基金会之前是诺华制药发展部的全球主管,我们的愿景是致力于全球健康。

  希望通过盖茨基金会的形式,为全球人民的健康事业带来巨大的积极的正面的变化。

  我们目前主要通过公共卫生项目、疫苗项目、家庭计划、疟疾防治、青少年营养计划等等一系列的举措来帮助改善欠发达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因为这其中无论是疫苗项目还是疟疾防治都需要有顶级的科学家加入,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和很多科研机构、制药公司、大学合作,但是一直我们都缺少理论上的领军人物,缺少所有这些项目的掌舵人,直到你的出现。

  经过我、克里斯·埃利亚斯、阿兰·高斯顿先生的沟通后,认为你是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最好人选,我们把你的成就发给盖茨先生后,他同样对此表示了高度认可。

  因为你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足够匹配这一岗位,同时还如此年轻,有无限的成长空间,有你的加入,我们在未来能为全球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加显著的贡献。”特雷弗的回答煽动性十足。

  陈元光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白人精英有极客类型,不擅言辞的,而黑人精英无一例外,都特别擅长演讲。

  他听完之后,心里倒是没有太多波动,作为前网络小说作者,在看过的很多阴谋论里,比尔盖茨都是反派人物,其所主导的盖茨基金会和全球健康项目则是为了控制人口,消灭人口的产物。

  真相是否如此,陈元光不知道,他也不在乎,盖茨是真的想把世界朝积极的方向改变,还是说阴谋论的以慈善为表面,掩盖人口控制的真实目的。

  之前他觉得这离他太遥远,现在没想到居然离他如此近。

  特雷弗边讲,陈元光一边想自己要是接了这个offer,估计能成为阴谋论里有点戏份的重要配角。

  “先生,我应该不会考虑这个职位,我不认为我有掌控全局的能力,这不在我的能力范畴内。”陈元光说。

  他采取的计划是,对于教职以外的offer全部拒绝,像辉瑞、默沙东、阿斯利康这些医药公司的offer无一例外。

  盖茨基金会,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干的事情估计差不多。

  特雷弗没想到对方拒绝的这么快,他以为陈元光不了解这个职位的含金量导致的,他连忙道:“陈博士,盖茨基金会给首席科学家开的基本工资是500万美元一年,会根据你的科研贡献有额外的奖金。”

  陈元光心里已经爆粗口了,这个金额太夸张了,之前药企开的最高工资也不过60到80万美元,盖茨基金会这是直接翻倍加翻倍还不止。

  不会真的是人口控制计划希望我加入吧,他心想。

  见陈元光没有说话,特雷弗继续道:“除了我说的这些外,我们有一定把握运作你拿明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

  在未来,诺贝尔已经和人类政府一样,消散在历史的尘埃里了,但不可否认这玩意现在对陈元光还是有吸引力的。

  陈元光说:“先生,我明白盖茨基金会的诚意,你需要给我时间考虑,我离毕业还有两年时间,我需要思考。”

  特雷弗露出白色的牙齿,“没问题,陈博士,我期待你的好消息。”

  只有这时候,陈元光才意识到视频对面的是个黑人,因为他的肤色和牙齿一对比,显得牙齿太白了。

  在阿美利肯呆了两年,陈元光愈发认识到,在这里底层才会有种族的划分,到了顶层,白人和黑人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了,即便老钱们看不起黑人,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是一样的。

  特雷弗不过再一次加深了他的印象罢了。

  这段时间纷至沓来的各类组织,让陈元光意识到自己做出的成果有多厉害,以及自己的名气在学术界用如雷贯耳来形容并不过分,在普通人那里他的成果也被宣传得人尽皆知。

  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后,纽约时报、时代杂志、泰晤士报等等这些西方顶级媒体们争先报道,专门捡西方媒体剩饭吃的华国媒体一顿转载。

第38章 名声带来的烦恼

  “华国科学家破解病毒进化规律,为广谱疫苗设计提供全新思路”

  “华国科学家提出广谱疫苗设计思路用于对抗持续病毒突变”

  “病毒彻底的消灭初露曙光,华国科学家的科研结果有助于帮助结束病毒的全球大流行!”

  国内媒体从某一年开始,彻底失去了新闻报道的职能,对于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要么等官方通报,要么转载国外新闻,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不如自媒体。

  不是甚至不如,就是不如很多实事求是的自媒体。

  华国媒体照搬海外媒体报道,华国自媒体们则把陈元光的过往辉煌历史、这次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对于结束病毒流行的积极意义分析的明明白白。

  “最近海外媒体最火爆的话题就是,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有望在短期内提前结束病毒的全球大流行。

  具体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该华人科学家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计算出了病毒未来的变异路径,并且精准预测未来病毒变异的突变点位。

首节 上一节 20/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