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节

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设想

  “小常啊,之前小……刘教授跟我说,你在答辩的时候对这个设计的理解非常深刻且清晰,说实话我是有那么几分不信的,不过现在我算是见识到咯。”

  杜义山乐呵呵地拿起桌上常浩南他们的设计方案:“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这把老骨头,都快要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路了。”

  “杜院士谬赞了,我只不过是用一些仿真模拟手段做了个改进型号设计而已,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跟您这样的前辈学习。”

  常浩南这倒不是胡乱恭维,实际上杜义山一直到新世纪以后仍然在航空业界发挥着余热,并且在某型运输机的研发过程中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

  “呵,说话倒是挺好听。”杜义山显然已经把这份设计报告看过很多次,一下就翻到了关于性能测试的内容:“你觉得伱设计的这种下颌式进气道,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或者说,除了在这架飞机上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其它可用的地方?”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心中一震,暗叹杜院士的眼光确实了得,只是用最多两三个小时看看设计说明,就发现了这种设计的更大潜力。

  “其实我们在模拟中已经发现了,新的进气道相比于传统设计在更高速度下的优势更明显,虽然改进型歼7的最大速度只能达到2.0马赫,但我们还是对更高速度下的流场分布和性能进行了一些计算。结果显示一直到3.5-4.0马赫的速度和6°的来流攻角下,这一进气道设计都还能保持0.73以上的总压恢复系数,而如果在设计点选择上对高速进行专门优化,性能还可以更高。”

  “可以到4马赫?”

  杜义山之前是凭着经验做出了定性判断,但他的眼睛毕竟不是风洞,还是没办法看出具体数据的。

  “嗯……我们最高算到了4马赫,更高速度的话,目前的计算模拟方式就不太适用了,需要改进方法,而且还需要更好的设备。”

  换句话说,常浩南的意思是这个设计还有潜力可挖,只是目前的条件所限挖不出来而已。

  “至于用途的话,我想在短期内,可以考虑与液体燃料的亚燃冲压发动机结合,用在速度3-4马赫的导弹上面,长远来看,如果未来我们需要研发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飞行速度在5倍音速以上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话,这个设计思路应该也能作为先期研究派上用场。”

  这一次,杜义山的眼神中已经带上些许震惊了。

  1996年,华夏甚至连使用涡喷发动机的亚音速巡航导弹都还没完全造明白。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大三本科生竟然已经开始考虑为超音速巡航导弹,甚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进行技术准备了。

  虽然并不是没有人在搞这方面的预研,但那些基本都还停留在可行性分析或者理论研究上。

  而这个进气道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个一体化设计思路,甚至已经可以算作工程实践的一部分。

  只可惜以目前华夏的航空工业实力,还没办法进行更深入的系统开发工作。

  看着面前杜义山院士的表情,常浩南知道自己应该是稳了。

  果然,在经历了大概一分钟的思想斗争之后,杜义山把手中的设计说明放回了旁边的桌子上,抬起头对常浩南问道:

  “小常啊,不知道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打算?”

  不远处刘洪波教授痛苦地闭上眼睛——他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作为杜义山的学生,他很清楚,刚刚这句话是院士准备招收弟子之前的标准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常浩南几乎不假思索:“既然选择了京航飞机系,自然是继续深造,用科研成果助力我们国家的航空产业发展!”

  这条路他在前世没有系统的情况下都已经走过来了,现在更是不可能改变想法。

  “嗯……你的这个课程设计,稍微改一改作为毕业设计已经完全没问题了,我可以做你毕业设计的导师。”杜义山点了点头:“至于再往后,我这里有两个建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虽然这话说的是疑问句,但要是真有人回答没兴趣那恐怕是傻了。

  “当然有,杜院士请讲。”

  常浩南做了个深呼吸,努力平复住激动的心情。

  “一呢,我可以破例给你去上面申请一个公派出国留学的名额,可能是英国也可能是美国,如果你愿意走这条路,那大四这一年,就专心克服语言关,这样过去之后也可以尽快适应环境。”

  杜义山这个提议才说到一半,另一边的刘洪波就想要起身,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虽说公派留学按照规定是必须回国工作的,但是在这个年代,出去之后一去不返的人相当之多,并且大多数人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违约的心思,而是在到了国外之后,见到更好的生活、工作乃至科研条件之后,最终选择了留在外面。

  虽说拒不回国的公派留学生需要按照协议偿还全部国家资助的费用,并额外支付30%的违约金,但是以现在国内外的收入差距,这些钱对于留在欧美国家工作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因此刘洪波一直以来的理念都是,如果学生本身有出国的想法,他不会反对,但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愿,他也不会主动去提。

  他实在太害怕看上的好苗子一去不回了。

  尤其是常浩南这样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天才,真要是到了国外,必定也是对方国家争取的对象,到时候就算他想回来,恐怕都未必有那么容易。

  “第二,同样是破例,你可以选择到我的课题组,越过硕士阶段直接攻读博士。相比于去国外,你在我这可以接触更多的实际项目,不过条件嘛,确实跟人家还不能比,会艰苦一些。如果你选这个,我会让你尽早参与一些重点项目。”

  “当然,如果你有其它自己的想法,我也会尽量帮忙,总之选择权在你自己。”

  “我选第二个。”常浩南看着杜义山的眼睛回答道。

  这本来就是他一开始的想法,通过课程设计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尽快参与具体项目,只不过实际情况比之前的预期更加顺利罢了。

  “真不出国?”杜义山微笑着又问了一遍:“出国深造,回来也一样可以建设国家嘛。”

  实际上,如果常浩南没有这个系统的话,他可能真的会选择出国,毕竟这个年代无论英美法俄哪一家,在航空方面都比国内领先太多,出去之后只要学到一点东西,回到国内之后都是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但是在系统的帮助下,这方面的差距对于常浩南来说已经不存在了,他如果出国就是去给别人贡献知识,而不是学知识去了。

  这跟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第19章 我选择留下【跪求追读!】

  “是的,我要留在京航。”

  常浩南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选择。

  “出国当然有出国的好处,但我作为一个华夏人,在国外不可能接触到什么核心的项目,能够获得的经验有限,并且我之前也一直在图书馆里看一些欧美的专业期刊和书籍,说实话,我并没有认为我们之间的差距大到有什么东西必须到国外去学,在国内就学不会的。”

  杜义山盯着一脸坚决的常浩南看了大概半分钟时间。

  “那么,欢迎你加入我的课题组。”

  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常浩南终于面露喜色:“谢谢杜院士。”

  “还叫杜院士?”

  “谢谢杜老师!”

  一老一少相对而坐,在午后的阳光下组成一副和谐的画面,仿佛两代华夏航空人的传承一般。

  然而旁边已经心碎的刘洪波教授哪看得下去这个,在听到常浩南说自己不出国,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之后,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溜了。

  虽然目前还只是在办公室达成的口头协定,但杜义山这种位置的人又不可能放常浩南的鸽子,因此后者直博的事情基本可以算是板上钉钉了。

  能收获这样一个有天赋的学生,杜义山的心情明显非常不错:“小常啊,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一体化设计方法写成论文发表出去?”

  哪怕是跟涉密项目有关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在脱密之后都还是可以发论文的,更不用说这种甚至跟具体项目没关系的内容了。

  就像很多专利作者都会在公开文件中把部分关键步骤隐去或者故意写成错的一样,工程领域的论文作者也并不总是那么老实,有时会使用一些手段,以便在对关键内容保密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业内交流。

  这里面的道理常浩南自然懂,但他还是得装出一副不太懂的样子来。

  “我个人当然想过,但这里面的内容,毕竟涉及到现役装备……”

  “呵呵,你脑子里能有这根弦,很不错。”杜义山今天下午露出笑容的次数比他过去一星期都多,显然眼前这个学生让他非常满意。

  “不过一来伱这个研究本身不涉密,只是个方法论性质的东西,而且还可以参考脱密流程,把涉及到具体数据的内容隐去一些,二来我看了你的设计说明,重点在模拟程序上,这个又不用公开见刊,如果有我们系统内部的人对这个感兴趣,自然会来和你联系。”

  “那这样的话,我再回去修改一下,调整成论文的格式。”常浩南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倒不是说他非得要这篇论文干什么,而是从一开始,常浩南的想法就是要把系统教给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扩散出去。

  以他现在一个本科生的身份,最好的办法还真就是发论文。

  还是那个问题,工程研究不涉及具体项目就永远是空中楼阁。

  成功的项目经验永远比单有一篇论文更加可信。

  但常浩南又总不能直接跟院士说,我知道611所正在准备一个类似的歼7改进型设计,您帮我联系一下。

  先不说杜义山是什么反应,611所自己这会都还未必清楚要怎么改呢。

  “去吧,记得改完给我看一下。”杜义山把桌上的设计说明递给常浩南:“这件事情要动作快一些,如果能在下个学期开始之前录用的话,对你有好处。”

  从杜义山的角度看来,现在已经临近大三下的期末,如果论文能在这个学期结束之前发表,那对后面的免试研究生面试,以及本学年的奖学金评比都会有很大帮助。

  他当然可以越过学院层面强行把人要走,但常浩南本身的成绩就不错,完全没必要做这种坏规矩的事情。

  杜义山甚至在想是不是要在论文最后加一个自己的名字。

  作为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他的名字至少可以让那些编辑认真地去看论文内容而不是直接丢掉。

  至于论文的质量……

  根本无需担心。

  常浩南站起身,双手接过那份设计说明:“那我就不打扰杜老师了,等到改完之后再拿过来给您看。”

  离开办公室之后,常浩南特地看了一下系统,发现自己的科研点数已经恢复到了6点。

  系统是根据科研成果产生的影响上限给予科研点数的。

  他的这个设计方案目前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还很有限,所以才只获得了5个科研点数,要不是看到设计说明的人里面有杜义山,恐怕这个数字还要更低。

  但如果以后这个成果又产生了更大的影响,那么就会有新的点数进账。

  相应地,如果一个成果问世的时候就产生了轰动效应,那他就可以一次获得大量点数,但日后想再通过同一个成果获得点数就比较难了。

  因此,虽然和杜义山的出发点不同,但常浩南也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尽快发表。

  另外他在【管理水平】方面也获得了可怜的5点经验……

  毕竟只是带着三个本科生做大作业而已。

  【工程经验】获得了20点。

  【理论能力】则没有变化,毕竟作为一个从二十多年后回来的人,常浩南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用到什么对于他本人来说的“新”理论。

  看着常浩南离开的背影,杜义山只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浑身充满用不完的精力。

  因此思索片刻之后,他决定去刘洪波那里一趟,看看今年是不是还有其它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当然他也不指望能找到第二个常浩南,对于大三本科生来说,能完整不出错地把设计流程走完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苗子了。

  “小刘啊。”杜义山端着保温杯推开刘洪波办公室的门:“这一届的课程设计,还有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作品啊?”

  听到这句话的刘洪波都快哭了,他手里当然还有黄志强的那份设计说明,虽然跟常浩南不能比,不过搁在往届也绝对是个满分的水平。

  然而这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似乎也有被杜义山给截胡的可能……

  但刘洪波是个不会撒谎的人,他知道自己绝对骗不过面前的老师。

  “还……还有一份很完善的设计,所以我今年准备给两个满分,您先坐着歇一会,我去给您拿。”

  不一会之后,黄志强那一组的设计就被摆到了杜义山面前。

首节 上一节 11/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