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92节

  常浩南的反应丝毫不出姚梦娜的预料:

  “我离开镐京才三周多点吧,你们都已经开始动手改装了?”

  这话说得其实有点双标了。

  毕竟他自己就已经不止一次干出来过类似的效率。

  不过如今听别人这么一说,细想的话也确实有点离谱。

  真TM快啊……

  “这个速度跟平常比确实很不错了,但是和师弟你相比还是差了不少吧……”

  姚梦娜一边说着一边拉开车门,示意常浩南坐进去。

  然后自己也紧跟着坐到了后排。

  这样就把副驾驶空了出来。

  跟一般场景下老板位在右后座不同,军队之类的强力机构,一般是把副驾视作主位的,因为一般带车出去的军官会坐在这里。

  徐洋似乎是知道这个差异,所以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敲了敲车窗。

  “我先跟他们一起去招待所了,明天测试的时候再见。”

  实际上,她到目前为止还只是比较享受跟一个天才共同工作的顺畅感。

  虽然也对姚梦娜口中的飞机很感兴趣,但毕竟并非自己的专业范围,去了也真的就只能看一看,所以反倒不如好好休息,留足精力应对明天的测试任务。

  简短的告别之后,常浩南和姚梦娜所乘的车很快和其他人分开,驶向了172厂总装车间的方向。

  很快,灯火通明的厂房映入眼帘,两架巨大的歼击轰炸机正静静地停在里面。

  歼轰7实际上是一架非常巨大的飞机,体积和苏27几乎相当,相比于同样两侧进气道双发单垂尾的歼8C长度接近,但整个外形显得更加敦实有力,尤其是左右两个异常粗壮的外八字的摇臂式起落架,相比于后者安装在机翼下方的直筒型支柱式起落架会更多几分杀气腾腾的感觉。

  只不过现在的这两架飞机确实表现不出太多杀气——

  其中一架已经被几乎完全拆开,只剩下一个基本的机体,另外一架虽然更加完整,但也有机翼等不少关键部分尚未安装。

  常浩南几乎是一眼便看出来,后面那架飞机的进度其实更快,因为它跟之前量产的歼轰7已经有了很多不同。

  “你们给歼轰7改空中受油能力了?”

  他看着机头右前方的一根空中加油管问道。

  “是啊,虽然现在的航程就已经不错了,但这个机体的升阻比还是不太行,用户反应在作战挂载的情况下航程缩水会比较严重。”

  姚梦娜一边解释一边紧跟着常浩南下车,随后砰地一声把车门关上:

  “虽然咱们现在总共也没几架加油机,但我和唐总讨论之后,还是决定给部队留个念想。”

  显然,至少在这段时间里,她已经可以作为独当一面的存在,直接跟型号总师谈笑风生了。

  二人一前一后走进了总装车间。

  随着与飞机距离的拉近,常浩南很快看到了更多细节

  这根加油管目前的安装方式还比较简陋,是类似9-17型米格29SMT那样,把一个可以折迭的加油管套组直接安在原来的蒙皮外面,形成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凸起,而非更常见的那种可以完全缩进机头里面的设计。

  不过相比于固定式加油管肯定还是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在他重生之前的时间线上可没有过这一出,歼轰7从始至终都没有过空中受油能力。

  而常浩南在重生之后甚至都没见过歼轰7,也没说起过改进方案之类的事情。

  这意味着华夏的飞机升级项目,已经在并没有他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跟前世发生了变化。

  也意味着他这大半年以来没有白折腾。

  确实带动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

  除此之外,原本在歼轰7A上才能见到的一体化风挡也提前出现,取代了原先视野糟糕的三片式风挡,考虑到在八三工程的时候,姚梦娜就已经做过一次类似的工作,所以确实应该已经十分熟练了。

  “除了受油管和座舱盖之外,还有什么其它改进么?”

  这两架飞机的完成度实在不高,常浩南也看不出更多端倪了。

  “当然,目前是准备把原来的232H雷达升级一下,增强抗干扰能力,再加个连续波照射器,歼轰7是现在海军手里性能仅次于那两架歼8C的宝贝,怎么也得能打半主动弹才行……”

  “另外这两架飞机还会升级1553B总线和分布式武器管理系统,还有把座舱的单色液晶显示器换成彩色的。”

  姚梦娜第一次觉得自己在常浩南面前有说不完的话可以讲,不再像过去那样几乎只能单方面做一个听众。

  而旁边的常浩南已经被最后这句话吸引了。

  有数据总线意味着可以非常方便地升级飞机的挂载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多功能空中战术平台。

  而他们即将测试的那个紧凑版的电子干扰吊舱,以后正好需要一种这样的平台。

  “所以这就是新型号歼轰7的模板了么?”

  常浩南抬起手,在232H雷达的天线上轻轻拍了拍。

  “那当然不是,等到涡扇9可以量产之后,新造的歼轰7A会有更多的升级,包括全新型号的雷达、四余度飞控系统之类的,现在只是在原来基础上,给改进型做一个技术验证,如果没问题的话,后续可能会在中修的时候逐渐把老飞机升级到这个标准。”

  姚梦娜回答道。

  “所以现在这两架还不能叫歼轰7A咯?”

  “是的,如果一定要有一个不一样的名字的话,那参考外军的习惯,可以叫做歼轰7MLU,Mid-Life Upgrade,寿命中期升级。”

第261章 雷达干扰,电磁学之盾!

  二人聊天的功夫,已经走到了两片摆放在架子上的、还没来得及装回去的机翼旁边。

  “对了,师姐。”

  常浩南盯着面前的机翼看了许久,突然回过头来:

  “你们在改这两架飞机的时候,记得增强一下挂架上电气接口的数据传输能力。”

  停顿一下之后,又紧接着补充道:

  “如果老机翼内部的空间实在不够,至少也要给3/7号两个挂架专门升级一下,并且跟后座的多功能显示器连上。”

  “啊,这个当然没问题,单给两个挂架做升级的余量还是有的。”

  相比于之前只负责给八三工程打打下手的情况,姚梦娜现在负责的工作要多上不少,甚至勉强算是和唐长鸿一起统领全局,对改装情况的了解自然要全面的多:

  “不过专门升级挂架的话……是有什么特别的弹药需要挂载么?”

  1997这会,华夏的机载武器型号还相当贫瘠,歼轰7目前唯一的精确制导弹药就是射程50km、因为应对杂波能力很差所以基本只能用来反舰的鹰击81导弹,在发射之前并不需要与载机之间有太多的数据沟通。

  实际上鹰击81甚至可以在没有目标信息的情况下发射,到末端雷达开机之后碰碰运气。

  “弹药么……差不多吧”

  严格来说,干扰吊舱大概应该算作是设备,不过要是用文艺一点的说法,那把电磁波看作无形的弹药也不是不行:

  “我们这次过来测试的那个东西,如果正常搞出来的话,应该能安在歼轰7上面。”

  “知道了。”姚梦娜点了点头。

  “师姐这边有什么需要在技术上需要帮忙的地方么?”

  事关电子战平台的选择,常浩南还是不由得问了一下。

  “目前还没什么,其实我们目前定下来的这套升级方案很保守了,几乎都是你之前在盛京那边带着我做过的东西,所以总的来说还算顺利,按照目前的计划,大概下个月就能把这两架飞机改好,交给部队试用。”

  姚梦娜脸上挂着淡淡的骄傲。

  如果说最开始,她选择留在镐京还是为了能不被常浩南的脚步甩开太远,那么经历了这近一个月的工作之后,她已经开始对这两架经由自己之手诞生的飞机产生了些许感情。

  ……

  吊舱的空中测试选在多云但无雨第二天下午进行。

  主要是工程样机暂时也没有相应的运输和储存标准,被一架运8空运到镐京之后还需要进行一次完整的检查,耽误了半天时间。

  午饭过后,常浩南总算在停机坪末端看到了那架颇为神秘的713号电子设备验证平台。

  此时它的机头正顶着一个黑色的雷达罩,从外形判断应该是在测试歼10上面用的1473型雷达。

  也是未来歼轰7A计划换装的型号。

  不过常浩南他们的吊舱不需要占据最宝贵的机头空间,小号的那个吊舱挂在翼下,大号的则挂在机腹下面即可。

  刚刚结束地面检查的常浩南等一行人在不远处看着地勤把两具吊舱安装在那架运7上面。

  相比于飞机本身的试飞,这种电子平台测试对于飞行人员来说基本没有太大风险,所以整体的气氛比较轻松,三名飞行员依次和常浩南以及郭林握了握手,然后转身登机。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713号机拖着两道淡淡的黑烟离开跑道,逐渐消失在云层之中。

  正常来说,这种测试最好是起飞几架战斗机作为被干扰目标,这样测试的高度和位置就可以基本不受限制,避免对地面的居民或者其它设备产生影响。

  但这年头整个华夏也就有数的那几架飞机有超视距作战能力,肯定不可能随便借出来,加上常浩南他们的时间表都很紧,所以最后只好以空地联合演训的名义,让附近一个高射炮团的炮瞄雷达作为“蓝军”的假想敌。

  爬升到足够高度,进入平飞状态之后,713号机迅速调转机头,向东北方向弘农市的预定测试地带飞去。

  那里驻扎着47军139师的高炮团。

  与此同时,这个高炮团的团长沈彦正略显紧张地站在指挥阵位后面,看着眼前预设阵地上面呈半环形排列开的18门74式双37mm高炮。

  这是陆军其它同类单位都能馋哭了的装备。

  虽然外表跟过去的65式双37差不多,但新增了1035模拟式指挥仪、两米测距机和瞄10型炮瞄雷达,高炮本身也安装了随动电机,可以自动获取并解算目标诸元,也无需靠人力驱动高低机和方向机。

  除了还得用卡车拖着跑,以及花时间布置阵地之外,似乎跟那些现代化的全自动高炮系统已经没什么太大差别。

  并且沈彦还专门派上了手里平时训练成绩最好的一个高炮营。

  事实上,他本人过去就是这个营的营长,因为在一次军区级的大比武中带队拔得头筹,才被提拔为副团长,最终晋升团长。

  虽然他早就知道所谓联合演训的实际目的是给试飞院做测试,对手并不是他一直以来都期望着能正面较量一番的空军,但是管它呢。

  这个年代陆军实在太艰苦了,高炮团平时连打靶机的机会都少,很多时候只能对着空气练习,现在有活人开着真飞机陪练,沈彦简直求之不得。

  反正各级指战员的斗志已经被激发起来了,而且他已经承诺如果对抗演习获胜,明天中午就给全团加餐。

  随着预计的演习时间一分一秒接近,沈彦抬手看表的频率也变得愈发频繁,并且时不时还要看一眼不远处雷达屏幕的情况。

  显然,他也是有点紧张的。

  倒是一直站在他身后的试飞院工作组心态稳定。

  他们又不是军人,只负责忠实地记录所发生的一切情况,不会有也不能有沈彦的这种好胜心。

首节 上一节 192/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