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93节

  “报告,雷达发现目标,数量6架,方向34,距离20km,高度1000,速度350!”

  雷达操作员的大声报告打破了指挥所里面的沉寂。

  本来由于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存在,是不需要这个步骤的。

  不过考虑到现场还有未必看得懂雷达数据的试飞院人员,所以还是报了出来。

  “6架?”

  沈彦表情一僵,回头看向那几个穿着便装的工程师。

  为首一人摇摇头表示我们试飞院根本没那么多同型号飞机,只起飞了1架。

  “TMD……”

  听到这个回答,沈彦再怎么样也知道自己的雷达这是被干扰了。

  操作员动作娴熟地按照标准程序处理了一遍,但并没有起到效果。

  目标离阵地只有14公里了。

  “对全部目标解算诸元,让测距手准备人工处置,今天就算蒙也要蒙下来!”

  沈彦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来攥在手中,另一只手拿起对讲机下令道。

  作为全军评过优的指挥员,他自然有一套自己随机应变的东西,而不是离了技术装备就进退失据的菜鸟。

  原本沉寂着的阵地瞬间火热起来。

  很快,雷达上的几个目标先后飞入了高炮的极限射击距离。

  反正是模拟射击,不用考虑毁伤效率,理论射程够了就可以打。

  高炮阵地以三门一组的形式,在雷达指挥下分别进行了几轮射击。

  不同岗位人员之间行云流水的配合让沈彦的脸色总算好了一些。

  但好景不长,观察员却报告并没有看到任何目标飞过来。

  “报告团长,雷达显示目标飞机已经临空!”

  雷达操作员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

  很明显,刚刚他抓住的六个全部都是假目标。

  “快,准备重新装填弹药!”

  “……”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一个小黑点就从34方向的天边出现,并在众人的视野中不断变大。

  手里拿着测距仪的观测员很快报告了飞机的型号。

  一架运7,速度大约350,斜距大约3km左右。

  这下,沈彦的脸色彻底白了——

  如果这是在战场上,并且飞过来的不是慢吞吞的一架运输机而是一架攻击机的话,他的这个营级防空阵地,恐怕就要报销了。

第262章 互有胜负,发现问题

  沈彦身后的几名试飞院工作人员倒是没有什么格外火上浇油的表现,只是埋头把刚刚的数据以及情况全部记录了下来。

  当然这个行为本身对前者内心造成的伤害就已经不小了。

  但测试过程还没有结束,所以即便沈彦心里再怎么难受,也还是得指挥部队按照计划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至于技战术方面的问题,更是只能等到今天结束之后再说。

  而且,从方才他麾下这个营指战员熟练的表现来看,后面的几次测试未必就没有翻盘的机会。

  雷达的能力肯定是有极限的,但测试成功与否本来就是航空工业那边的事情,他沈彦作为一名高炮团的团长,现在脑子里只想着要怎么把那架模拟的“敌机”给打下来。

  趁着飞机绕一圈的功夫,他低下头沉思了一段时间,然后再次拿起对讲机,接通了正在阵地上直冒汗的营长:

  “通知下去,这次让炮手全程在战位上呆着,如果第一轮还是6个假目标,那就不要开火,等到后面的真目标出现之后再说!”

  本来已经有点发慌的营长听到对讲机里面传来团长沉着的声音,心态也瞬间镇定下来不少,开始重新指挥部队进行装弹和火炮复位等工作,等待下一轮的测试开始。

  实际上,沈彦这么搞是有钻测试空子的嫌疑,一方面是他已经经历过一次电磁干扰,知道即将面对的大概是什么情况,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安全,运7飞机无法模拟真正攻击机的低空高速突防,只能在中空慢悠悠地飞过来,也给了笔算诸元和人工操炮足够的时间。

  假如目标是一架强5或者歼轰7的话,实际上就算有雷达辅助,单靠人力甚至都很难让炮口跟上目标接近的角速度。

  几名试飞院的工程师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也并没有开口干涉沈彦的指挥。

  毕竟他们又不是真的蓝军来搞对抗,只需要负责记录雷达在面对干扰时的情况而已,后者玩的这些花活无论是否成功,其实都不会影响到测试结果。

  大概十分钟之后,因为挂了两个吊舱而显得有些笨拙的运输机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攻击航线”上面。

  一切都仿佛是上一次的重演,只不过这一次的阵地上多了很多正在操作高炮的战士。

  “报告,雷达发现目标!”

  雷达操作员再次大声报告道。

  沈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如果对方还是故技重施,他这次有把握把面子给挣回来。

  然而两秒钟时间过去,他却始终没有听到汇报目标具体信息的声音。

  “怎么回事?”

  内心一沉的沈彦回过头,大步流星来到雷达操作员身后,探头看着面前的圆形屏幕

  “怎么这样?”

  出现在他面前的并不是跟上次一样齐齐整整地多个假目标,而是遍布了一整个长条形区域内的异常信号!

  “试试看,能锁定么?”

  刚刚还比较有自信的沈彦这次又彻底没底了。

  虽然并没有跟第一次一样对着假目标一顿输出把弹药全都打光,但现在整个阵地迎面的方向在雷达屏幕上一片混沌,他甚至无法确定目标来袭的具体方位。

  哪怕是二战时候的防空作战,也是需要对敌机来袭的大概方向、高度和时间进行提前预警的。

  条件好的国家用雷达,没这个条件的也有专职的防空瞭望员,在距离阵地几公里外,甚至是敌机航路中途进行侦察,为的就是给防空部队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要是等到高射炮观察员肉眼看到目标再做反应,那早就来不及了。

  就比如现在这样。

  不出所料地,那架运7出现在了跟上次不同的方向上。

  并且高度比上次还要更低一些。

  以至于盯着一个方向看的测距员甚至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它。

  当18门高炮调整方向把炮口对准目标的时候,对方已经几乎飞到了阵地上空。

  显然,最好的结果是双方同归于尽。

  但哪怕沈彦用内心的最低标准来判断,也没办法告诉自己这算是一次成功的防御。

  要知道,师属高炮团负责一整个师级阵地的防空任务,每个方向只能部署一个营,如果对方用一架飞机就换掉了他的一个营级阵地,那也就意味着全师面对这个方向的后续空袭都处在门户洞开的状态。

  “TMD!”

  沈彦一拳砸在了身边的桌子上。

  与此同时,正在阎良的常浩南也在跟进了解测试现场的动向。

  虽然具体数据需要等到测试全部完成之后再做分析,但基本情况还是可以通过电话实时获取的。

  实际上,713号机的两次模拟攻击正是分别使用了吊舱的两种移频干扰模式:超前假目标干扰和多覆盖干扰。

  当然,吊舱还可以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在生成假目标的同时用覆盖信号屏蔽真实目标。

  不过从效果上看,甚至已经无需重复了。

  运7的航程并不突出,更何况还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吊舱。

  在电话里传出测试成功的报告时,整个会议室里面的气氛都变得热烈起来。

  这至少证明了在架构领先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用多个性能稍差的元器件代替暂时无法获取的高性能元器件。

  思路是没问题的。

  “一号吊舱的测试先到这里,下一轮开始测试二号吊舱的效果!”

  常浩南压抑着同样兴奋的情绪,对着电话那边下令道。

  二号吊舱,就是那个经过重新设计之后更加紧凑的吊舱,可以被绝大多数战术飞机挂载。

  这才是常浩南真正寄予厚望的产品。

  ……

  而与阎良这边的情况不同,弘农的高炮团阵地上,包括团长沈彦在内的所有人情绪都变得低落下来。

  尽管知道后面还有两组测试需要完成,但是在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抓到目标之后,之前的那种斗志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消散。

  后面就只不过是按部就班地配合试飞院完成测试任务而已了。

  就连雷达操作员再次报告发现假目标时候的声音都小了不少。

  然而,就在沈彦以为又要重复第一次测试的剧情时,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团长,干扰突然变弱了!”

  “怎么回事?”

  沈彦瞬间精神大振。

  “假目标的回波强度变弱了,我可以从中分辨出真实目标!”

  操作员一边麻利地调试着设备一边回答道。

  “快,全体注意,自动射击模式,准备!”

  运7终究是个雷达反射面积很大,而且几乎毫无机动性的目标,尽管干扰效果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受到影响的雷达还是在大概5km的距离上完成了锁定。

  “目标进入射程!”

  “开火!”

首节 上一节 193/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