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15节

  “是啊,年初的事情。”

  方振点点头,起身打开了旁边的那台电脑,还有旁边墙上挂着的猫,后者随之发出嘎吱嘎吱的拨号音:

  “也不只是实验室,像教室、图书馆这些地方也都连上了,据说学校计划到明年给学生宿舍也通上网,不过都要按小时收费。”

  90年代后半叶是华夏互联网发展极其迅速的一段时间。

  1994年4月20日,华夏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但全国只有一条64K国际专线。

  到1995年的时候,全国范围内也还只有京城、沪市、鹏城等极少数大城市接通了互联网,但直到瀛海威创立之前,仍然不存在普通用户。

  而到1997年的时候,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就都已经有了互联网连接。

  他半年多没关注,变化自然是翻天覆地。

  常浩南起身坐到了那台连着网的电脑面前。

  90年代这会,用路由器接两台及以上的电脑共享网络还属于违规行为,虽然有不少人偷着干,但是在实验室里大张旗鼓地搞肯定不行,所以其他人工位上面的电脑都是不能上网的。

  “是国内网还是国外网?”

  这是现在常浩南现在最关心的,他之后想要搞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而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参考很多外国的研究成果,单靠纸质期刊是绝对没前途的。

  如果只能上内网,那意义就不大。

  这个年代内外网之间是物理隔绝,并不像后来一样搞个VPN就能随便翻了。

  “什么?”

  方振回过头,脸上带着几分茫然。

  他平时用电脑最多就是发发邮件,并不太关心这些。

  常浩南只好靠着自己的记忆换了个提问的方式

  “呃……我们拨号上网的电话号,前三位是163还是169?”

  163是互联网,169就是国内网。

  “是163,贼贵,听老师说一个小时6块钱,我建议你先把邮件内容编辑好再联网发送。”

  很好。

  常浩南心中暗自庆祝了一下。

  终于能有点现代人的意思了。

第292章 web of science

  尽管华夏在80年代就发送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但实际上,一直到90年代中期,由于网络硬件条件以及费用的限制,这种联络方式在国内都没有普及开来,即便到了95-97年的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电子邮件的普及速度仍然慢了半拍,在常浩南的印象里,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有高校和研究所之类的科研机构开始大量使用。

  浙省大学竟然能想起来给方振留下电子邮箱,在这方面还是走在了国内的前列。

  只能说不愧是未来的互(9)联(9)网(6)之都!

  最终,常浩南在这条56kbps带宽的网络上花费了大概10分钟,总算是把那封电子邮件艰难地发了出去。

  搁在重生之前,要是网络慢成这个样子,运营商的电话恐怕都要被打爆。

  但是对于他这个已经脱离互联网将近一年的人来说,对于网络的要求已经从“流畅”降低到了“有就行”。

  1997年,还要啥自行车啊。

  发完之后,常浩南并没有如方振所说的那样马上断网,而是输入了几个印象中建立时间比较早的国外学术数据库网址试了试。

  开玩笑,14所给的经费哪怕留给了他自己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够实验室半年经费开销,上个网怎么了?

  如他所料的那样,大多数他熟悉的网站都还是一片空白。

  但万幸,并且让常浩南有点意外的是,当他几乎不抱希望地输入web of science的网址时,电脑竟然没有直接跳出一个域名不存在的提示。

  在进度条读取了足足有一分钟之后,一个熟悉的网页终于跳转了出来。

  “我艹……这数据库1997年就成立了啊……”

  看着眼前堪称简陋的登陆界面,常浩南甚至觉得有些感动——

  总算是见着点熟悉的东西了。

  此时的WOS应该也是刚刚建立,远远不如后世那样内容丰富且功能齐全,常浩南在网页上找了半天,甚至还刷新了两次,愣是没找到注册账号的入口在哪。

  当然就算他能够注册,这个数据库也是需要授权才能看的。

  不过取得授权反而并不困难。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已经进入了美国的制裁名单,但在眼下的1997年,大洋彼岸估计只有一些高校的研究人员听说过东方有这么一所学校。

  其中恐怕还有为数不少是通过常浩南和徐洋共发的那篇论文知道的。

  而且为了能在这个互联网高速扩张的发展期抢到更多市场,这个时代美国在网络接入方面也采取了非常开放的态度。

  因此基本上只要让学校出面,就不难获得这些学术数据库的访问权。

  想到这里,常浩南有些坐不住了。

  他关掉电脑和猫,从椅子后面抓起外套,准备离开办公室。

  至于浙省大学那边的邮件回复……

  这个年代的人们普遍没有每天上班之后和下班之前查看两遍邮箱的习惯,况且今天又是个星期天,最快也得等到明天了。

  “师兄,明天记得帮我看一下邮箱,如果对方回了邮件的话记得联系……”

  常浩南本来想说记得联系我,但马上意识到对方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办法能够联系到他。

  “算了,我明天自己过来一趟好了。”

  “或许我该去买个手机……”

  离开办公室之后的他这样想到。

  涉密的事情肯定不能在外线电话里面说,只不过随着他现在的业务越来越繁忙,一个能让人随时随地联系到自己的通讯工具也就变得愈发重要了。

  况且从去年开始的这几个横向课题做下来,常浩南手里光是奖金加上劳务费就捏着小20万,虽然跟那些做生意的豪商巨贾们肯定是没法比,但也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款,同时一部普通手机的价格也逐渐降到2000元以下,对于常人而言已经不完全是遥不可及之物。

  想着这件事情的功夫,常浩南就已经来到了同在一栋楼里的院长办公室门口。

  尽管这天是周末,但唐林天还是在里面。

  对于京航这种学校来说,学院和学院之间是不平等的。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全校核心中的核心,不仅其它专业普遍围绕着它的需求设置,学院院长也会稳定地挂一个副校长的职务。

  所以像是申请数据库这种事情,直接找唐林天就能搞定。

  当看到敲门进来的是常浩南时,唐院长整张脸瞬间乐成了一朵花。

  这个有些夸张的反应甚至让前者感到有些恶寒,迟疑了半秒钟才走进院长办公室。

  并且特地没关门。

  “院长,我……”

  结果还没等常浩南说出来意,对方就直接起身,把他拉到了旁边的沙发上。

  然后起身从另一边文件柜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小格子里掏出一个银色的罐子。

  “小常啊,这次你可是给咱们学校,还有咱们学院挣足了面子啊……”

  唐林天从罐子里面取出茶叶,又拿起水壶亲自泡好,放到常浩南面前。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结合脸上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常浩南是下来视察的什么大领导。

  “呃……我……”

  常浩南一时间没太反应过来。

  主要是最近干过的给学校和学院争光添彩的事实在太多,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唐林天说的到底是哪个。

  “杜院士已经跟你说了吧,到时候去发表感言的时候,一定要提一下咱们学校的名字。”

  这下他明白了,应该是那个作为青年代表出席活动的事情,之前杜义山在车上跟他讲过。

  “那是当然,毕竟咱们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吃水不忘挖井人,而且我还是咱们学校的代表,肯定少不了要提上几句。”

  干脆利落的表态让唐林天放下心来。

  随后常浩南才找到机会,说出了自己今天的来意。

  言毕,他端起茶杯,准备润润喉咙,之后系统性叙述一番这个数据库的价值。

  结果旁边的唐林天眼睛都没眨:

  “我明天就跟校长说,申请,马上申请!”

第293章 常氏模型

  从唐林天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常浩南还颇有些不真实感。

  他上辈子从学校干到研究所,哪体会过这种办事效率,从进门到寒暄再到提出要求最后获得同意,总共没超过10分钟。

  甚至离开之时,茶且尚温。

  站在飞机楼的走廊里,常浩南有些纠结自己下午应该去干什么。

  在找唐林天说数据库的事情之前,他一直在想着去买部手机,再申请一个号码。

  后来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三大运营商此时有两个还不存在——移动的成立要等到1999年,而联通更是要到2000年了。

  1997年这功夫,只有电信提供商用移动电话业务,这家公司94年才从邮电总局里面独立出来,到现在为止不过三年,还有着很浓厚的官方机构气质,就比如周末不上班。

  所以这件事只能明天去办。

  而机房那边因为还在装修,所以其实也没什么需要他处理的事情。

  思索片刻之后,常浩南想起刚刚自己离开之前,唐林天旁敲侧击地问过一嘴那本教材编写的进度……

  最终他决定去找一趟刘洪波。

  根据前世的印象,这位老师在结婚之前,几乎是不过休息日的。

  果不其然,只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在连续搜索了几个对方经常出现的地方之后,常浩南在学生办公室找到了刘洪波。

  “刘老师,下午好啊。”

首节 上一节 21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