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98节

  常浩南本人倒是有点意外,毕竟钟世宏介绍说对方一直负责涡扇10的预研,但是他对于自己在涡喷14项目中具体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又像是亲自参与过一样。

  “说来惭愧,一开始听说过您的名字之后,就趁着你们开会的功夫,偷偷混进去旁听了几次,当真是受益匪浅。”

  刘永全有点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回答道。

  尽管科研单位不像是过去的行会组织那样搞师徒制传帮带,但这种事情就像你没经过允许就去参加别人课题组的组会一样。

  虽然不违反什么规定,但要是遇到对这方面比较敏感的导师(尤其是材料科学方向的),还是会不太高兴。

  脾气爆一点的都有可能直接赶人。

  当然常浩南肯定是无所谓,他巴不得自己在上面讲解方案的时候,能让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工程师都能同步听见。

  还有一个人常浩南之前有过一面之缘,430厂的技术部部长张振华,现在负责国产化涡扇9的生产工艺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从冰城、筑城、蓉城、建宁等地赶过来参会的工程师。

  大多数都跟张振华还有钟世宏一样,属于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

  “这次开会,从基层管理到技术骨干,我们厂一共派了将近50个人过来。”

  在介绍完身边这几位之后,钟世宏又指了指正在进行开幕前最后准备工作的会场内部:

  “还有606所差不多来了三四十个,430厂也差不多,总之常总您的号召力是真的可以,我还从来没在同一个会议上见过这么全的厂所,就连冰城122厂,还有瓷都372厂这些平日里跟我们很少有联系的直升机主机厂都派了代表过来,至于601所还有112厂他们就更不用说了,听说这个会是您的意思,直接朝总公司打申请要求参加……”

  “主机厂?”

  这下就连常浩南都愣了一下:

  “我记得我这次组织的是航空动力口的产业大会来着……”

  其它跟他有不错私人关系和密切业务联系的厂所也就罢了,但122厂(直5/直9)和372厂(直8)的主要业务可都是生产直升机,从设计研发原理以及分类上跟固定翼区别很大,因双方之间此前都并没有过太多接触。

  “飞发不分家嘛。”

  旁边的刘洪明解释道:

  “我有个大学同学,就是这次122厂派过来的代表。”

  另一个人也随声应和:

  “是啊,之前就有人说,1997年,可能是咱们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里程碑,是新纪元的开始。”

  “这次我们收到的请柬上面,还写着‘见证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元年’呢……”

  ……

  来的人多,至少说明大家要么对他这个人的重视程度够高,要么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重视程度够高,总之都是好事。

  但过于丰富的彩虹屁还是让常浩南有点扛不住。

  最后还是他首先岔开了话题:

  “对了,钟工,听你刚才的意思,咱们410厂生产涡喷14的速度应该已经不低了?”

  能把他这个岁数不大,还不是航空工业系统内部出身的技术部部长拔到副总经理的位置,显然说明效益不错。

  “看怎么说了,要是跟以前比,那因为良品率上来了很多,所以生产效率确实更高,现在每个月至少能交付15-20台涡喷14和涡喷14B,但是跟订单需求相比,那还是有点慢,工人几乎每天加班加点,我们新来的林左明总经理甚至在考虑新增一条生产线保障供应。”

  这已经属于纯纯凡尔赛了。

  旁边几个其它兄弟单位的工程师都露出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烦恼。

  他们手里的订单少到只能让工人轮流放假,而别人竟然忙到造不完?

  常浩南也没想到会是这种剧情展开:

  “112厂和132厂那边的产能有这么高吗?每个月能用掉20台发动机?”

  20台发动机,相当于每个月10架歼8C或者20架歼7F,哪怕对半开按照15架算,也是当今华夏航空工业想都不敢想的生产速度。

  “不止。”

  钟世宏摆了摆手:

  “有差不多三分之一左右的货要发到波斯那边,用来大修和改进他们的F4E,现在112厂有大几十号人都常驻在那边,每个月能彻底翻修2-3架飞机,还全都是双发,消耗量相当大。”

  “原来如此……”

  听到这个解释的常浩南恍然大悟。

  显然,在他的一番操作之下,1997年的华夏,竟然成为了航空发动机的净出口国……

  这样看来,刚刚那个“航空发动机产业元年”的说法,倒也不完全是个宣传口号。

第394章 一个人,带动一个行业

  “对了,我记得之前,波斯人不是还说要找咱们改进F14来着么。”

  提到波斯空军,常浩南也回忆起了几个月前的情况,因此又向钟世宏问道:

  “那上面的TF30发动机,你们也已经在升级了?”

  F14再怎么说,也是将近25年前的飞机了,即便华夏在航空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上不如美国,要翻新或者改进这样一种老型号,在大多数地方都不会有问题。

  唯一的麻烦就是动力。

  虽然TF30发动机性能很拉。

  但再拉它也是个正经涡扇。

  而且主要缺陷在于压气机设计不合理以及飞发匹配做的不好,生产制造工艺这方面还是有水平的。

  所以想要升级TF30,还真不能说很容易。

  “还没开始,实际上,就连动力方面具体的改进方案都还没确定。”

  钟世宏摇了摇头:

  “我们前段时间刚从德黑兰运了一台到寿的TF30回来,正在考察情况,总之因为完全没有原始技术资料,所以要做技术升级实在比较困难,目前在跟对方讨论到底是单纯进行一次延寿维护,还是干脆等到国产的涡扇9搞出来,再给他们换个新发动机。”

  涡扇9的原型斯贝MK202加力推力9.2吨,比TF30-P-412的9.4吨略小,但前者仍然有不小的增推潜力,重点是工作状态下的性能要稳定很多,至少不用让飞行员在起飞之前人人练就一手在机动过程中关掉处于喘振状态的发动机再重启的手艺。

  此外,涡扇9的长度和直径都更小,不仅符合适装要求,甚至能跟换发之后的F4一样,省出空间增加一些燃油携带量。

  或者在机身后半段增加一个辅助动力单元(APU)用来发电——

  F14由于设计年代太早,对于大功率雷达耗电量的预估不太够,导致供电情况其实挺紧张的。

  总之怎么想都是巨大优势。

  唯一的问题是,国产化的涡扇9眼下的进度虽然不能说是八字没一撇,至少也距离波斯人的期待有一段距离……

  “这就要看波斯人能不能等得起了,对于咱们来说,无论大修还是升级反正都赚不到什么利润,主要的好处还是借此提高一波知名度。”

  常浩南个人对于F14的兴趣仅仅在于猎奇,毕竟他实际上没有真正接触过任何一种变后掠翼飞机,但是从实用方面考虑,这个型号的综合性能实际上已经不满足时代要求了。

  复杂机械结构带来的巨大死重、低可靠性和高维护时间,并不是单单换个发动机就能解决的。

  量大管饱技术难度还低的F4升级项目反而才是利润的大头。

  钟世宏点头表示同意:

  “这个倒确实,所以咱们这边主要推的方案还是再等一等然后直接换发,这样战斗力提升更大,而且也有利于咱们的发动机把名号打出去。”

  如果要是搁在以前,这种连装机测试都还没做的发动机,哪怕只是个有原型的国产化型号,也根本不会被纳入考虑。

  但现在这不是时代变了嘛。

  涡喷14的成功,以及随后由精工计划连带出的一系列成果,让大家对于涡扇9的进度乐观了一些。

  “对了,说起精工计划,最近两三个月的进展怎么样?”

  常浩南虽然挂着精工计划总顾问的名头,但因为最近一直在忙十号工程还有软件设计等其它问题,所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直接插手过里面的具体项目了。

  “这毕竟才半年时间,很多项目也只是刚起步,不过也出了一些具体的技术成果,尤其是在焊接和铸造加工方面。”

  提到精工计划,钟世宏的语气明显变得郑重了很多。

  他能从技术部部长升任副总经理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这个精工计划。

  这个时候,旁边的另外一人接上了话:

  “常总,我倒是觉得,相比于具体拿出来的全新技术,精工计划更主要的价值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交流平台,之前消息太闭塞,大家相互之间有时候都不知道别人的研究程度,搞了很多重复的项目。”

  旁边还有其他人也是深以为然:

  “是啊,我们厂上个月是最近五年以来第一次实现扭亏为盈,还要多亏了常总的新技术,还有精工计划提供的平台啊。”

  常浩南转头看去,他记得这位应该是建宁331厂的一名生产负责人,应该是叫于飞。

  后者也马上解释道:

  “我们上半年花了四个月时间更新技术,对涡轴8A发动机进行了一次工艺升级,总算是达到了一个比较让人满意的技术指标。”

  “涡轴8……用在直9上面的吧?”

  常浩南随口确认道。

  相比于受关注度比较高的涡扇发动机,涡轴和涡桨这两种输出轴功率的航发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但实际上一直到二十多年后,都仍然是华夏航空动力领域最大的短板。

  “对,直9,还有民用型号H410。”

  于飞点了点头:

  “原来的涡轴8A,几个关键部件的低循环寿命大概只有原型阿赫耶1C的40%不说,一旦到了30℃以上的高温天气,可用功率还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连保障直升机空载起飞都十分勉强,更别说运人运货了,搞得用户叫苦不迭。”

  “之前江城还有羊城几个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城市本来想采购一批警用直升机,联系到冰城那边之后,他们带了一架原型机去试飞,结果直接就把客户吓得不敢用了……”

  周围的众人发出一阵轻笑。

  不过绝对没有嘲笑的意思。

  非要说的话也是自嘲。

  实际上,类似的尴尬情况并不是个案,甚至可以说,这个年代几乎每个搞航空的人都遇到过类似的场面。

  别说是用户选择余地更大的民用型号,就算是军用型都会出现被拒绝接收的情况。

  “这次好在是赶巧了,我们改进之后的新发动机刚好首批下线完成测试,赶紧运了两台过去换上,才算是勉强让客户接受。”

  “通用航空确实是个很大的市场,如果能把这一块给维护好,未来绝对大有可为。”

  听到这个故事的常浩南还是比较欣慰的。

首节 上一节 298/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