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06节

  被邀请到大会堂这里的,都是等会要上台领奖的。

  除非第一完成人有什么特殊情况,比如科学院那边“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冯康同志已经去世,否则第二完成人一般是不会到场的。

  所以常浩南必定是作为某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被邀请了过来。

  “这个么……”

  常浩南低头思索了一会,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我也不太清楚……”

  “怎么可能不清楚?”

  李志宏感到相当意外:

  “虽然这些奖一般都是单位负责申报,但具体报上去了什么,肯定是会通知你的啊?”

  常浩南点头:

  “确实通知过。”

  “但报上去的项目有点多,我一时间不知道哪个项目被评上了……”

  “……”

  另外几个人突然觉得……

  不是很想跟他说话。

第529章 获奖悬念揭晓!

  原则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并未限制同一个人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提交评选的项目数量。

  主要是谁也没往这个方向去想。

  因为一般来说,能拿到这个级别大奖,尤其还是被邀请到大会堂领奖,也就是拿到了至少二等奖的项目,不可能是那种短平快的类型。

  正常人一辈子能做出一个获奖项目,基本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牛逼一些的,也往往是隔上几年才能参与第二次。

  所以,之前倒是还从来没出现过像常浩南这样的情况……

  好在几个人的一阵闲聊下来,时间也过得飞快,很快便有场务人员进来通知,说已经可以准备进场了。

  总算是让有些尬住的气氛恢复了正常。

  休息厅内的一众人见状纷纷起身,朝外面的大会堂入口走去,在门口排队,等候安全检查——

  这种超高规格的仪式,不说要出席颁奖的高级别领导,就是下面坐着的人,最差的也是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泰山北斗,凑在一起自然不能马虎。

  万一出个三长两短,那损失可就大了。

  还有一点就是,颁奖仪式是不允许随意拍照的。

  包括现场报道的记者也是经过千挑万选,保证可靠才能入场,并且宣传材料发表之前还要经过多轮检查。

  毕竟这个国家科学技术奖里面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涉密项目,不好出去乱传。

  其中一些涉密程度最高的,哪怕在现场都只会报一个代号,领奖人也会是申报单位另外指派而非第一完成人亲自出面。

  但是绝大部分一般层级的,就像歼8C还有涡喷14这种项目,为了给获奖人员足够的荣誉感和参与感,还是会写出来。

  只是在公开报道里面不能出现详细信息。

  毕竟如果不这样的话,那整个颁奖仪式里面根本没几个项目完全不涉密,最后只会搞成谜语人大赛,也就失去一开始的意义了……

  ……

  随着仪式正式开始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京城本地人也陆续来到了会场。

  常浩南重生至今已逾两年,就算没有刻意钻营,以他的工作方式,人脉关系也很是不浅,自然又看到很多熟识面孔。

  “刘院士,您这次怎么都得拿个特等奖了……”

  刘院士自然是刘振响。

  他出现在这里丝毫不令人意外。

  SB101高空台虽然原则上算是96年通过验收投入的使用,但已经错过了当年度的项目申报。

  更何况,以这个高空台为基础的几个重大项目,都是97年进行的。

  其中也包括关于航空发动机测试标准的最终确定。

  拿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属于情理之中。

  “诶,小常你可千万别这么说。”

  刘振响赶紧摆了摆手:

  “你是第一次参与申报评奖,可能还有所不知。”

  “所有奖项级别的特等奖都不是常设奖项,并不像一等奖一样是从每年的申报项目中择优挑选,而是只有符合一系列严格要求的,才有可能入选。”

  常浩南当然知道特等奖并非常设,但之前还真没研究过评奖细则。

  之所以刚才笃定刘振响能拿特等奖,是因为上一世后者就拿了97年度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现在高空台带来的成果比上辈子多了不知凡几,奖项级别肯定不至于掉下去。

  于是开口问道:

  “这还只是有可能?”

  刘振响在这方面身经百战,懂得自然比初出茅庐的常浩南多:

  “嗯,还需要评奖委员会一致同意,再上报给科技委和zhong央主管领导,流程麻烦得很。”

  “所以这几个奖项加在一起,特等奖拢共也没发过几次。”

  “像是自然科学奖,因为咱国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水平比较低,甚至有几年因为实在没有能上台面的成果,连一等奖都破例有过空缺……”

  这些评选细则都是公开的,如果常浩南去科技委问,肯定也能问到。

  但就像公开的法律条文仍然需要律师一样,这种东西要是靠自己看那可太麻烦了……

  “原来如此……”

  常浩南了然地点了点头:

  “不过我觉得,问题应该不大,高空试车台投入使用之后,马上就产出了不少成果,无论对于国防安全,还是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啊,更不用说还给后续在建的二号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那就借小常你的吉言了……”

  刘振响倒也没再度否认,显然心里也是有那么点期待的:

  “真要是能评上的话,那这个奖里面也少不了你的一份贡献……”

  常浩南虽然从未直接参与过试车台的研发,但高空试车台说到底是个工具性质的东西。

  而一件工具的价值,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而SB101高空台在投入应用之后的几项主要成果——航发测试标准、涡喷14发动机和涡扇9发动机,说起来都跟常浩南脱不开关系。

  虽然也有如涡喷6D和涡喷8M等小改型号,但是跟前面那三个相比,就明显不够看了。

  这种情况下,常浩南也不可能再说什么。

  更何况,仪式也就正式开始了。

  最开始,自然是例行的开幕词、奏唱国歌以及领导讲话。

  好在这个会预计内容极多,为了赶在晚饭之前开完,所以这些冗杂的流程都被尽力压缩,很快就进入了所有人都期待的颁奖环节。

  最先进行的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每种奖项的二等奖都有十几二十项,如果一个个上去领,那这会开一整天都很悬能开完。

  而且颁奖领导恐怕也要累死在台上。

  所以二等奖这个环节,是以五人一组的形式宣布并上台的。

  实际上,由于奖项都是申报制,加上大家作为科研人员,对自己的研究水平多少也有点AC数,因此大多数人来之前,其实就能猜到自己到底拿了什么奖。

  悬念只是在少数人身上。

  比如常浩南。

  ……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中,除了项目本身的技术含量之外,还要考虑成果对于国家的贡献。

  就导致二等奖里面的不少项目,听上去都有点相似。

  比如某一批集中上去的五个,分别是“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早熟优质多产水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矮秆早熟多抗优质中筋小麦品种”、“高产多抗节水型小麦新品种”……

  要论技术,基本就是同一技术在不同作物上的复刻。

  但对于农业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贡献却是实打实的。

  二等奖里面,并没有常浩南熟悉的面孔出现。

  毕竟,他参与的几个项目,都不太可能被踢到二等奖的范畴里面。

  一等奖的名额,就要少上很多了。

  最多也就是3-5项之间。

  前两个上台的不出意外是杨奉畑和阎忠诚。

  《歼8C改进型战斗机》、《涡喷xx航空发动机》

  “这么看,老杨今年的院士肯定是稳了,老闫的话……可能还得等两年,不过问题应该也不太大……”

  刘振响在常浩南旁边小声分析道。

  但是很快,他就在主要完成人的名单里看到了亮点。

  常浩南的名字排在第一(第一完成人单独列出),而且出现了两次……

  当然,第二项涡喷14名单里的人名做了部分隐去处理。

  但刘振响作为业内人士,自然知道那个常xx肯定是常浩南。

  “小常啊,你这次的戏份不少啊……”

首节 上一节 406/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