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17节

  根据阿古斯塔那边的方案,这个型号的直升机会使用PT6C-67C发动机,在军用方面会有一些限制。

  但未来一段时间,民用直升机领域也是相当海阔天空。

  搞产业,核心还是先赚到钱。

  尤其是航空这样的大产业,投入起来就像是个无底洞。

  如果太长时间只吃不吐,对于上级的决策也必然会产生压力。

  最近两年国家对于航空产业的政策和拨款愈发放宽,除了科工委系统因为波音-麦道并购案的缘故而变得强势以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做出了足够有说服力的成绩。

  别的不说,光是新舟60的外销,还有向欧洲出口关键航空子系统,以核心供应商的身份参与A330AIT试验机项目,就足够封住一些虎视眈眈之人的嘴了。

  “你手下的人都已经这么厉害了?”

  近两年时间,丁高恒都已经习惯了由常浩南带来各种各样的奇迹。

  但这次,他显然没想到剧情竟然会是这样。

  这已经不是模范效应了,而是带动效应!

  “咱们国家的技术人员,又不是比别人家的笨,过去只是因为没有多少项目,经验、见识还有接触的先进理念不够而已。”

  常浩南自然不好直接自吹自擂:

  “现在条件好了,项目多了,能力自然而然也就上来了。”

  “您看着吧,等到涡扇10这个项目做完,咱们国家在航发领域也能多出一批这样的人才来!”

  虽然是画饼,但丁高恒甚至连饼的香味都已经闻到了。

  好在他还不至于因此沉不住气:

  “先不说这些太远的,就算不用亲自跟项目,但你毕竟是火炬集团的总经理,合作的时候还是得出一下面。”

  “你定一个最近的时间吧。”

第542章 让装备工业司围绕你来开展工作!

  常浩南简单回忆了一下自己的日程:

  “我后天要开一个模锻压机总体设计方案的技术研讨会,开完之后,这个周末就有时间。”

  “如果意大利人周末不上班的话,那下周一也行。”

  “你们……模锻压机……”

  丁高恒整个人猛地坐直身子:

  “总体方案都已经定下来了?”

  领导都突然正襟危坐起来,常浩南也自然跟着稍稍调整了一下姿势:

  “模锻压机算是比较传统的工业设备,总体方案也就是比较成熟的那么几种,最后选择何种技术路线,主要就是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技术基础。”

  “对于大吨位模锻压机来说,板框组合式结构对于材料工艺和零组件生产水平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主要难点在于部件数量太多,设计流程过于复杂,但这个又正好是我比较擅长的部分。”

  他这话说得云淡风轻,但听在丁高恒耳朵里可就不一样了。

  后者直愣愣地看着常浩南,沉默了好一会之后才叹了口气:

  “唉……我本来还在想,等到下个月装备工业司成立之后,把整个部门的资源集中到你这个模锻压机项目上面,打个攻坚战的。”

  说到这里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

  “结果你们这个突击队,直接把硬骨头给啃下来了……”

  根据之前的想法,是由常浩南先带着一部分人以“大型模锻件制造工艺开发”的项目名义进行预研,等待装备工业司的人手和经费再转入正式研究。

  只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原本有些囊中羞涩的项目组因为兵器工业集团那4.2亿的经费和上百号技术人员的加入而变得兵强马壮。

  尽管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不如颜永年等人专业,但那也都是机械设计领域的精英。

  对于一个超大型项目来说,实际上真正需要“创造力”的内容并不算多,大部分人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本职工作就可以。

  因此这些生力军的加入,虽说是带着学习的目的,但对于项目的推动也是实打实的。

  “本来我也没想过能推这么快,但兵器工业系统的同志们确实给了很多帮助,贡献很大啊……”

  常浩南先是不动声色地捧了一手兵器工业系统的同行。

  到了他如今的这个地位,其实已经无需过于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和贡献了。

  反而是对于其他人表达赞赏,更能体现格局。

  当然,还有管理能力。

  紧接着,常浩南又正色道:

  “不过,设计方案快归快,装备工业司的资源,肯定还是需要的。”

  “模锻压机最后必定要落实到制造,板框组合式机架涉及到的结构件又多又杂,如果分门别类全都走市场化流程采购,那没个五六年根本不可能全都落实下来。”

  “所以,等到锻压机的设计方案出来之后,必须得有一个能主管全国,至少是其中一部分核心机械制造企业的部门,来统筹协调整个设备的生产,保证项目推进效率的最大化。”

  “这个你不用担心。”

  丁高恒摆摆手示意常浩南放宽心:

  “这个装备工业司,本来就是你提出要设置的,况且,哪怕是继承了原来机械工业部的一部分力量,但毕竟也是作为一个全新的部门,正好需要一场仗来稳定军心,顺便锻炼队伍,所以,整个部门的工作,都会围绕着你来开展。”

  “另外,江重那边,我们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于原有人员的甄别和筛选,又从几个老三线厂调了一些骨干成员过去,应该很快就能恢复生产。”

  给后者喂了一颗定心丸之后,丁高恒话锋一转:

  “不过,机构调整的事情,下个月就要开会决定了,装备工业司毕竟只是个司局级单位,不可能把原来机械工业部的职能完全继承下来,况且,那样动作也太明显,有些人肯定不会同意。”

  “所以,我的意思还是抓大放小,把一些涉及到机械制造业命脉的企业和机构管住、管好。”

  常浩南当然听懂了对方的弦外之音:

  “您需要一份清单?”

  丁高恒点头,但马上又摇头:

  “是需要,但也不只是这么简单。”

  稍作停顿之后,他继续解释道:

  “现在装备工业司毕竟只是在筹建,而且还是咱们科工委自家人在筹建,所以,这个部门到最后能抓住多少职权,还需要下个月开会的过程中进行博弈。”

  “具体的结果,老实说,我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光有一份目录名单还不够,最好是能按照重要性和优先级进行一个排序,或者至少是分类,这样我们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也好有的放矢,不至于把要紧的部分给扔了。”

  “这其中,大面上的东西,我已经让科工委办公厅去和现在的机械工业部对接了,不过装备工业司成立之后最优先和核心的任务还是模锻压机,所以,你最好能列一个你需要的企业和机构名单,到时候我们按照最高优先级来处理。”

  常浩南顿时明悟。

  不过,大会层面上的博弈,暂时还不是他能直接插手的。

  因此只好郑重回答道:

  “这方面,颜教授他们应该了解得更多些,我后天开会的时候落实一下,尽快把结果交给您。”

  正如同没有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军事工业委员会的马卡洛夫厂长无法完成瓦良格号一样,失去了机械工业部的统一管理之后,对于很多大型装备项目的影响都会是致命的。

  而装备工业司,就是常浩南力图降低这一影响的重要工具。

  并且,站在未来人的角度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之间的联系已经越来越深。

  单纯负责军工职能的国防科工委也会改组为负责面更广的工业与信息化部。

  实际上,就是继承了原来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的职能。

  然而在上一世,工信部成立时,机械工业部已经取消十年之久。

  老的人员班底、组织架构乃至档案和文件都已经失散殆尽。

  导致工信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发挥“信”这部分作用,而跟“工”有关的职能则长期缺位。

  也成为华夏机械制造业长期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现在,如果能以装备工业司的名义给机械工业部保留一些火种,那么等到科工委改组为工信部时,就完全无需重启炉灶。

  甚至能顺理成章地恢复原来机械工业部的职能权限。

  当然,这盘大棋,常浩南不可能跟任何人直接提起——

  总不好告诉丁高恒说“再过十年伱的国防科工委就没了”。

  所以,只能通过迂回的方式来实现目的。

  “对了,还有一件事。”

  丁高恒本来已经准备再说几句就结束这次对话了,但几番纠结之后,还是决定开口:

  “小常,你觉得兰新志同志的能力怎么样?”

  这个有点跳脱的问题让常浩南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兰秘书……接触的次数不算多,不过我印象里办事很干脆,能力应该还可以。”

  “嗯……”

  这个评价显然不能完全视为正面,只能算是一个礼节性的、不会出错的内容。

  因此丁高恒沉吟片刻后,抬起头继续道:

  “我这段时间会让兰秘书专门负责跟你对接一些项目上的事情,你对他的表现留意一下,到时候给我一个更准确一些的评价。”

  说完之后可能是怕常浩南老好人属性发作,又紧接着强调了一句:

  “这件事情很严肃,而且你知我知,所以有什么说什么就好,而且……不需要你客观。”

  话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常浩南也意识到了这是要来真的。

  “这个意思是……组织关系摸底?”

  丁高恒这次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还是挑明了意思:

  “如果你觉得他能力过关,跟他配合也感觉舒服的话,我准备让他去管装备工业司。”

  “……”

  常浩南第一次被自己震惊了。

  他这两年来科工委比回家都频繁,当然知道内部一直有他是所谓“编外副主任”的说法。

首节 上一节 417/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