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45节

  思忖片刻之后,常浩南开口询问道。

  “那是当然,这些文件我们肯定要全都保留下来的,以免未来有什么东西说不清。”

  对方点头回答:

  “如果常总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提供一份复印件给您,不过原件么……根据厂里的规定,除非是有上级或者警方的明文要求,否则必须得留在档案里面。”

  他显然是担心常浩南开口就直接要原件,所以先打了预防针。

  “没关系,有复印件就足够了,你尽快联系一下,让他们发给这个传真。”

  常浩南从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把杨慧梅办公室的传真号写在了上面。

  虽然之前一直想着要专门再建一个负责宣传的部门,但后来杨教授在这方面的业务越来越熟练,他也就继续可着一只羊身上薅毛了。

  毕竟对方也属于国企高管,不算是一般打工人。

  压榨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是,我今天回去之后就办!”

  ……

  对于车子里面坐着的大多数其他人来说,这一段充其量也就算是个小插曲。

  看上去像是常浩南在得知此事之后,准备去刨根问底调查一下情况。

  另外,在这一轮机构调整中,冰轴集团并没能被纳入到装备工业司的管理,而是直接成为了一家普通的地方性国企。

  所以,还有人猜测,是不是兰新志或者丁高恒准备借常总的手,趁着模锻压机项目的势头进一步扩充一波势力。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关注错了方向。

  在今天的全部行程结束之后,回城的车上,颜永年专门找到了常浩南。

  他和后者之间更熟悉一些,也听说过对方曾经协助几家特种钢企业和轴承齿轮企业开发过产品的事情,因此比其他人更容易看清楚其中的一些猫腻。

  “常总,我怎么觉得情况好像不太对?”

  “去年的时候,我有几个轴承研究所的朋友无意中提到过,说咱们国家的轴承产业突然进入了一个小爆发阶段,还特地点名提到冰轴,在汽车轴承领域拿出了几个不错的产品……”

  “如果是冰轴集团用特殊手段拿到了别人的工艺技术,不太可能大张旗鼓地分享出来,以至于带动一整个产业往前走吧?”

  他没有在问题里面直接提到常浩南的名字。

  毕竟,领导有时候可能会想要保持一些神秘感。

  “这样的话,难不成还能完全是巧合?两家企业开发出了非常接近的工艺技术,然后又凑巧在某一批产品的性能上非常接近?”

  廖新华的语气中带着疑问,显然是觉得这种可能性不高。

  性能特征这种东西有点类似人的指纹,虽然理论上有可能出现相同的,但实际上概率完全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当然也不会是巧合。”

  常浩南摆了摆手,把刚刚放倒的座椅重新调直,人也跟着坐了起来: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

  颜永年和廖新华面面相觑,各自思索片刻之后,几乎同步摇了摇头。

  人的认知不会超过所处的时代。

  两个人是这样的反应,倒也正常。

  “两个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差异比正常情况下同一公司的不同批次产品之间都小,甚至能让杭齿厂认为串装进去都不会影响工作稳定性,哪怕用的同样一种工艺,也根本就不现实。”

  “如果检测报告上面的结果真像他们刚才说的那样,那说明这些轴承不光是用了相同的生产技术,甚至根本就是同一条流水线上造出来的!”

  常浩南说到最后,在面前的小桌板上轻轻敲了敲,以示重点。

  “意思是……贴牌货?”

  长期从事企业经营的廖新华对于这些事情更加熟悉,当即脱口而出:

  “那就是冰轴集团从……”

  下意识从脑海里跳出来的答案说到一半,他就意识到情况不对。

  “不对……刚刚那个人说冰轴的产品更便宜,而且供货量还很大,贴牌不可能同时做到低成本和高出货量……”

  “那也就是说……”

  颜永年和廖新华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有可能是反过来,NSK集团那边批量采购冰轴集团的产品,然后挂上自己的商标卖?”

  常浩南点了点头:

  “不是有可能,而是大概率是这样。”

  “这……”

  虽然这个可能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但是当常浩南点头的那一瞬间,二人还是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甚至有点世界观崩塌那意思。

  日本货的形象,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在华夏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

  在此前的十几年中,几乎从来没有遭到过什么大面积的挑战。

  一般认为,虽然跟最顶尖的欧洲产品比起来还有差距,但基本上算是在价格、性能和服务三方面取得了比较完美的平衡。

  在华夏市场这边,一般也绝对被划分到高端货的行列里面。

  然而,就在今天,却有赤裸裸的现实告诉他们,有一家在业内享有盛名的日本企业,直接拿着国产货贴牌去卖……

  根据千蟑定律,他们绝对不可能只是在这一个供货协议上用了贴牌产品。

  然而,此前一直都没被发现。

  “也就是说,咱们冰城轴承集团的产品,在性能上,其实跟NSK的原厂货比根本不差?”

  颜永年很快想清楚了其中的关节:

  “否则的话,用贴牌货充数肯定早就被人发现了才对。”

  “不是不差。”

  常浩南轻轻摇了摇手指:

  “冰轴最近这些产品用的材料和工艺,都是我们火炬集团提供的解决方案。”

  “欧洲那些百年底蕴的大厂我不敢保证,毕竟家底丰厚,没准就能从过去的故纸堆里面找出什么宝贝来,但是日韩企业,在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搞出相同水准的技术。”

  “他们选择贴牌卖货,不是因为简单的成本问题,而是造不出来!”

第573章 为华夏机械行业正名的机会!

  当常浩南说完这句话之后,中巴车里面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

  只剩下发动机的嗡嗡声和窗外车子破风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不仅颜永年和廖新华,也包括车里面刚刚一直在打酱油没有插话的其他人。

  几乎都有那么一瞬间停滞了思考。

  对于这个时代的他们来说,在短时间内接收到的信息量确实有点太大。

  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

  所以常浩南也没有急于继续说下去,而是静静地等了几分钟。

  顺便也让气氛再酝酿一下。

  总算,还是已经见识过常浩南水平的颜永年最先反应过来:

  “那常总,您的意思是……准备搜集证据然后走法律程序?”

  显然,他的思路还是比较传统的。

  “走法律程序的意义不大。”

  常浩南摆了摆手否决道:

  “除非能证明他们有窃取商业机密的行为,否则工艺参数本身不构成专利,再说,他们也没把技术拿过去自己生产,只是转了一遍手而已。”

  “而且像是NSK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也不会直接面向一般消费者搞零售,消费欺诈也无从谈起,最多只能让杭齿厂这样的甲方控告对方合同欺诈,但是这种官司扯皮时间太长,影响力也很小,哪怕告赢了,最多不过是让他们赔上一笔钱罢了。”

  这个年头,恐怕没人会在跟外企签合同的时候想到预先规避贴牌这种事情。

  哪怕加入原产地限制,这也是一个很难界定的灰色区域。

  把轴承集中采购,运回日本喷个编码再换上自己的包装,单从法律角度上,也很难说它就不是日本生产。

  周围众人一愣。

  旋即有反应快的意识到,常浩南既然这样说,显然是有除了拿赔偿以外的其它目的。

  其实,NSK集团的这一套操作,坐在车里面的人并不算陌生。

  华夏国内的企业,把进口产品贴牌当成国产卖的情况,这些年来并不少见。

  甚至这都成为很多外企抄底收购国内企业的公开条件之一。

  只不过反过来的操作,此前还从来没人见到过。

  随着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所受到的的心灵冲击逐渐过去,大家的智商也逐渐重新占领了高地。

  “我想,常总的意思恐怕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把日本轴承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给打下去。”

  廖新华作为管企业的,在这方面的敏感程度相对比较高。

  但他显然还是有些保守了。

  “眼界放开一点,没必要只盯着国内市场嘛。”

  常浩南调整了一下坐姿,一只手撑在面前的小桌板上:

  “NSK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中高端轴承领域,可都有不小的市场份额,原本机械制造这个行业,应该很吃口碑和惯性,不是那么容易洗牌的。”

  “不过这次,既然他们给了机会,咱们肯定得整个大新闻出来,让全世界都知道,NSK的轴承,实际上是咱们华夏生产出来再贴牌的,把国产货的品牌形象给建立起来!”

  听到这里,廖新华整个人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在企业界打拼二十多年,对于口碑和品牌形象的意义,再清楚不过。

首节 上一节 44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