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46节

  就连很多国家在买武器装备的时候,都会根据喜好闭着眼睛下单,就更别提盲目性更高的民用市场了。

  一个好的品牌形象,给产品带来的buff是极其明显的。

  就比如二十多年以后,某些已经减配到极限的日系车还能在华夏每个月卖出几万辆。

  人的观念,有些时候是很难扭转的。

  而现在,他们面前就放着一个由日本人自己送上来的大礼包。

  如果操作得当,不说一举取代对方在业内的地位,至少以后只要提起NSK集团,别人马上就会对应想到这次贴牌事件。

  对于目前的华夏企业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这样的话,咱们还是需要更多决定性证据,NSK在业内毕竟还是有一定地位,光是杭齿厂一家出来指控,声量恐怕不是很够。”

  廖新华强压下内心的兴奋以及对未来的幻想,继续分析道:

  “最好是能找到更多跟杭齿厂一样的用户,甚至咱们还可以钓一波鱼,先找NSK采购一批轴承,然后再搜集更多证据……”

  虽然表面上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但他说话的声音都跟平常有了些许差别

  “没必要这么麻烦。”

  常浩南自然一眼看出了对方满心期待但受制于形象又不得不故作冷静的本质,语气中带着笑意地回答道:

  “冰轴集团虽然现在不属于装备工业司管辖,但是我个人在那边还算有点人脉,再说这件事对他们也是百利无一害,所以直接去查一下他们的销售记录就行了。”

  “NSK干这种事情,肯定是通过中间商转手,不过要出贴牌货,一般都是集中、规律、大批量的采购,有意去找的话根本不难发现。”

  “另外么……”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

  “日本企业的行会属性非常浓厚,互相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不太相信只有NSK一家在做这种事情。”

  !!!

  整个车子都仿佛因为这句话而轻轻晃悠了一下。

  “要是这样的话,那可真是太……”

  颜永年甚至一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描绘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

  本来想说太好了,但又觉得好像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不太符合他作为一个学者的人设。

  但廖新华并没有这种心理包袱,直接一拍大腿,把他的想法给说出来了。:

  “真是太好了!”

  “想不到咱们也有能扬眉吐气的这一天呐!”

  要是真如常浩南所说,那这完全可能成为引发整个轴承,乃至整个机械行业大地震的事件。

  要知道,以日本精工(NSK)、东洋精工(NTN)、光洋精工(KOYO)为代表的日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产业联盟,甚至在部分产品上跟老牌欧洲厂商打得有来有回。

  这可是天大的红利。

  常浩南伸出手,在半空中往下压了压,这才止住了车里面的骚动:

  “这件事情确实要好好规划一下,不能心急,必须第一波就搞出足够大的影响力,在短时间内就把对面给锤死,所以都不要私下行动,由我来统一规划!”

  ……

  应该说,常浩南的运气不错。

  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当天晚上,他回到京城之后,马上就见到了过来找他报告消息的兰新志。

  后者如今虽然在职级上升了半级,而且还成了一个独立部门的领导,但工作性质却变化不大。

  本质上还是当秘书。

  当然前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常总,航空工业进出口公司那边的消息,说是收到了欧洲直升机公司的公函,询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合作开发一种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

  “十吨级……那不就是黑鹰的大小么,可以让冰飞那边……”

  十吨级直升机,算是通用直升机里面最主力的两个级别(10吨、13吨)之一,需求肯定是有的。

  不过已经有了跟阿古斯塔公司合作的先例之后,这种事情对于冰飞那边来说应该已经是轻车熟路,到时候看看对方希望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合作就好。

  所以常浩南下意识想说的是让冰飞直接去负责对接就好。

  但话才说到一半,他突然意识到这应该是个机会。

  欧洲直升机公司的10吨级直升机,他想来想去似乎只有NH90。

  这算是个军民两用型号。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进行了怎么样的骚操作,以至于能在一个军用产品上跟华夏进行技术合作,但如果能让贴牌轴承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爆发出来,造成的影响显然要比仅仅几个国内用户大得多。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那个直升机项目本身,反而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毕竟同一级别的直升机生态位也有冲突,华夏这边,尤其是军队用户到底更喜欢黑鹰那种构型还是NH90那种构型,目前还不太好说。

  “你把那边发过来的资料放到我这吧,我看看是不是直接让杨经理去跟欧直那边谈。”

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

  根据常浩南的经验,欧洲那边的动作一般都不会很快,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把这次NSK公司涉及到的贴牌造假事件给彻底查清楚。

  一来是为了在后面的布局中做到知己知彼,以有心算无心,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来也是得先给国内,至少给科工委系统提个醒。

  至少让大家以后在考虑日本供应商的时候,多几分小心。

  毕竟,这次还只是买了华夏生产的轴承贴牌,最多算是坑点钱,好歹不会搞出什么质量问题。

  但谁知道这后面还藏了多少没被发现的烂事?

  二十多年后查出来的那些事情,可几乎都涉及到产品本身的缺陷。

  提高警惕不会有坏处。

  顺便也可以给一些人的刻板印象祛祛寐。

  因此,在兰新志聊完事情准备离开的时候,常浩南特地把他给叫住了:

  “这几天尽快派个人,到冰城轴承集团那边,查一下他们过去半年的销售情况,尤其注意一下有没有大批稳定采购,但又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用途的客户。”

  作为装备工业司的司长,模锻压机项目的情况兰新志自然也会实时跟进掌握。

  他已经知道常浩南怀疑NSK轴承是贴牌的事情,最开始的震惊阶段已经过去了,所以并不像之前廖新华和颜永年等几个人一样还需要额外的时间来消化,也能猜测到常浩南这个指示的目的:

  “我回去之后马上安排。”

  回答完之后,他又稍微迟疑了一下:

  “不过常总,冰城轴承集团可不归属咱们装备工业司领导,就这么过去,直接开口要人家的经营数据,恐怕对方未必会配合吧?”

  常浩南摆摆手:

  “这个无妨,我和冰轴集团之前的研发负责人张旭,哦,现在应该已经是副总经理了,打过一些交道。”

  “之前我在江城那边就已经联系过他,不会有问题的,你让人带着介绍信和公函过去就好,如果发现什么有用的证据,甚至可以直接复印一份给带回来。毕竟,这个事情如果能把影响弄大,对于他们集团的经营和品牌形象也是有意义的。”

  说到这里,他又话锋一转:

  “当然,我们派过去的同志也要可靠,保证不泄露人家的商业秘密,不能把信任当成儿戏嘛。”

  此时的兰新志心里基本全都是对常浩南的佩服。

  不愧是常总,人脉广布天下不说,还什么都已经算到了……

  略加思索之后,他便开口回答道:

  “那我就让林保华和范文康他们两个一起过去好了,也算是有个照应和监督,而且他俩背景干净,之前还跟您一起共事过。”

  常浩南很快想起,这两个人去年跟他一起去江重调研过情况,确实算是知根知底:

  “他们俩也调进装备工业司了?”

  兰新志点点头:

  “是啊,新部门成立的时候,两个人主动申请过来的,现在正在工业协调办公室当组长。”

  之前俩人跟常浩南去江城的时候,级别应该就是主任科员,相当于正科。

  按照编制,部委机构最基本的部门就是处一级的办公室,并没有实际上的科级领导岗位。

  但在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工作时,却又需要这么个级别的人来管事。

  所以组长虽然只是个内部叫法,但所处位置的分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也好,那就他们吧,正好考察一下有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虽然在国防科工委里面还没有正式职务,但至少在装备工业司这块,常浩南的话还是有亿点分量的。

  当初常浩南选上这两个人,就是看中了他们在京城没有其它太复杂的背景,立场相对比较可靠。

  而以后,也势必少不了用到这种人的时候。

  “还有,让装备工业司下面的企业都核查一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种规模和级别的动作,在日本国内不可能瞒得过同行,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没风声,我估计业内其它日企也干净不到哪去。”

  ……

  应该说,国防科工委这套系统只要运转起来,办事效率效率确实很高。

  甚至有些超出常浩南一开始的预期。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各种不同来源的一手信息或者蛛丝马迹就汇集到了常浩南这里。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根据我们这段时间的调查,可以确认NSK和NTN两家公司,大批量从冰城轴承集团和洛邑轴承集团采购成品,到日本重新包装并进行标定之后,冒充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再售回我国,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在科工委顶层的会议室里,常浩南手中举着一份文件,对在场所有人震声说道。

  仍然是国防科工委的领导班子扩大会议。

  只不过除了常浩南以外,这次还把兰新志给扩了进来——

  装备工业司司长原本不是班子成员。

  而他以前当秘书的时候,是作为记录人员而不是与会人员参加的。

  说完之后,常浩南又从面前的几摞文件中拿起另外一份:

首节 上一节 446/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