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83节

  而它的配套动力,并且如今也已经装在另外几个型号上面的涡喷14,也证明了华夏拥有设计制造一款高性能航发的能力。

  然而,涡喷14毕竟只能算是个第二代中推,并不符合十号工程的基本要求。

  总之,对于现场在座的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在今天之前,他们概念中可能获得的发动机性能上限,就是目前已经装在两架原型机上面的AL31FN。

  包括太行发动机在最初规划的时候,也是一台性能基本类似,可以实现原位取代的型号。

  但……

  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怎么跟之前说好的不一样了?

  在常浩南翻到的这一页PPT上,用一个表格和两张性能曲线图明确体现出了涡扇10B和AL31FN之间的差别。

  简单来说,就是全方位包围。

  除去为了调高加力推力和后燃速度导致加力油耗略高以外,所有性能都是肉眼可见的优势。

  实际上,如果用那个给歼11准备的、推力稍低一些的涡扇10A来对比,那么就连加力油耗都要明显低于AL31FN。

  要知道,后者已经是第三代发动机里面性能取向明显偏超音速和加力工况的型号了。

  就连领先半代的F110-GE-129EFE和AL41,都不敢说在这方面能够超越。

  更何况,涡扇10B的军用推力也有8.4吨。

  相比目前的型号,同样是10%以上的提升。

  意味着这个型号虽然强化了高速工况,但仍然维持了相当均衡的性能。

  换句话说,相比于已经把潜力榨干的那些三代半发动机,眼前的涡扇10虽然纸面性能基本处在伯仲之间,但却根本还没开始发力……

  在今天之前。

  在常浩南刚刚切出这一页PPT之前。

  有谁能想到,或者说有谁敢去想,华夏竟然能有一种唾手可得的三代半航发?

  “……”

  尽管飞行器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动力越好、最后造出来的飞机性能就越好。

  但一台高性能航发,肯定会给整个项目带来更高的自由度,让飞机设计人员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才华。

  如同鱼入大海,鸟上青霄。

  这种脱离束缚的感觉,就突出一个舒适。

  大概两分钟时间过去,整个会场里仍然没有人开口。

  谁也不想打破这一刻大家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感觉。

  “这个军用推力……十号工程只用一台应该是不太够,但十一号工程那边如果装两台上去,是不是有可能超音速巡航啊……”

  良久之后,宋闻聪总算开口打破了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的沉默。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稍微不那么相关的话题作为引子。

  虽然也跟技术有关,但毕竟不是自己的项目,所以聊起来会轻松很多。

  常浩南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在某些特定的高度,还有干净挂载下,有可能不开加力达到1马赫左右的飞行速度……这点不要说双发的歼11,哪怕歼10也有可能实现。”

  “在设计这台发动机的时候,考虑到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就没有向长时间超音速飞行的工况进行优化,所以我还是要兼顾到大多数情况下的亚音速工况,没办法把不开加力下的后燃速度设定得太高,否则会导致飞机的经济油耗下不去,从而影响到可用作战半径,这一点对于咱们十号工程这样的中型机来说甚至更要紧一些。”

  “像是美国人的F22,作战半径低一些还可以用他们的几百架空中加油机进行弥补,咱们华夏空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那样大的一支加油机队,所以……维持一个基本航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一轮问答下来,整个会议室总算是重新回到了之前的工作状态。

  “浩南同志,这台发动机……确定能赶上咱们十号工程的时间节点么?”

  下面有人举手问道。

  而坐在台上的常浩南只是笑了笑。

  两年以来,这几乎是他最经常听到的问题之一。

  人最怕的事情,莫过于曾经获得过希望,但后来又破灭了。

  正如打工人最痛恨的就是画了饼但又实现不了的老板那样。

  原本如果一直就用着AL31FN,也不会有什么感觉。

  但是在看到PPT上面涡扇10的数据,甚至都已经有人在畅想能否以此为动力发展一种第四代战斗机之后,要是再用回老型号,那可就太难受了。

  所以,会有这种不敢相信的虚幻感,也很正常。

  于是,他调整了一下坐姿,郑重地回答道:

  “各位十号工程的同志,我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过来,就是因为,涡扇10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已经确定,各部件也已经完成了试生产和部件级测试。”

  “也就是说,这上面体现出来的性能指标,并不是空口无凭的设计参数,而是……已经得到了验证。”

  “最终产品的参数,或许还会有一定微调,但已经不可能出现什么大的变化。”

  沉稳而严肃的语气,让常浩南在说话时流露出一种自然的自信。

  而这样的自信,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到现场的其他人。

  不知不觉中,似乎所有人都坐得比刚才更直了一些……

  “另外,我还可以透露一点。”

  常浩南目光扫过现场的人群,稍作停顿之后又继续加码:

  “目前,涡扇10的所有零部件,都可以在我们国内进行生产,所以……也无需担心生产中被断供的问题。”

  “实际上,目前唯一的问题反而是,国内的炼化企业没办法马上拿出符合这台发动机要求的、足够高标准的航空燃油……当然,这个问题我也已经和后勤部门反馈了,他们承诺会在两年内解决问题。”

  说到最后这句话的时候,刚才逐渐紧绷起来的气氛又重新松弛起来,甚至爆发出了几阵轻笑声。

  “总之,关于动力的问题,各位大可以放心,我,以及航发动力领域的同事们,保证可以给我们华夏的三代机提供一颗强劲的心脏!”

  常浩南说着把PPT翻到下一页,重新回到了十号工程II类原型机的总体设计上。

  只不过这一次,已经没有谁会质疑这个改进思路的可行性。

  所有人都已经能预见到,一架比原来更加先进、更加全面的战斗机,将会在他们手中诞生。

第615章 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没有了动力方面的顾虑之后,再去看PPT上面那架飞机示意图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缺点,全是优点。

  非要说的话,就是因为飞机变大变重之后,灵活性或者说敏捷性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下滑,再有就是失去了过去几乎是理论最优解的面积率设计以后,纸面最大速度可能会出现些许降低。

  但因为更大推力的发动机,综合机动性方面肯定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退步。

  时代变了,大人。

  如今已经不是机炮格斗的年月,损失的那点敏捷性根本不重要。

  “那么,我们继续来看这个II类原型机的改进方案。”

  “首先,最明显的改进部分自然是进气道,关于这部分的总体设计思路,我之前已经跟宋总,还有杨总进行过讨论,而且,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兄弟单位的协助下布局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这次我们也请到了来自贵航工业的孙惠中总师,他将会在随后的设计过程中作为十号工程设计团队的一员……”

  听到自己的名字突然被提起,孙惠中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中夹着几分惊喜的表情,赶紧站了起来,转过身向身后的会场致意。

  原本,常浩南其实是想让宋闻聪来说这件事,但后者表示把这部分工作交给贵航完成是常浩南的意思,不好贪人之功。

  这才有了刚刚这看似随意的一句。

  像十号工程这种涉及诸多系统和部门的项目,除了核心领导成员以外,很多人互相之间都是根本不熟的。

  尤其对于孙惠中这样中途加入的人来说更是这样。

  如果融入团队不顺畅,很容易显得像是个来摘桃子的外人。

  比如当年把歼教7的生产交给贵航,就不是没有反对意见。

  毕竟那时候的蓉飞自己也穷的快要当裤子。

  现在被这样在技术研讨会的中途随口一提,情况就会好得多。

  毕竟要是为了这个事再专门开一次没什么营养的会,反倒又成了大家的负担。

  在把孙惠中的情况介绍给众人之后,常浩南又很快把话头收回到了正题:

  “对DSI进气道进行实际装机测试的成果,最终体现为了目前已经设计定型,并且几乎同时实现内销和外销的歼教9高级教练机,这个型号在试飞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将会作用于十号工程的后续研发上。”

  “根据目前的试飞,还有延伸出的数据计算结果,DSI进气道在来流马赫数1.2及以下,唇口鼓包表面压力系数都具有沿鼓包中心线对称分布、压力梯度明显,且在不同截面沿主流方向具有增大的特征,鼓包构型对附面层扫除效果明显强于目前的二元可调进气道。”

  “在超过马赫数1.4之后,鼓包表面附面层的扫除能力将会锐减,附面层分离加强,进而会造成较大的进气压力损失和畸变,预计在使用涡流发生器以后,可以把这个明显的拐点延伸到马赫数1.8以后。”

  “当然,具体的设计细节,还需要负责进气道设计的同志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过我这里已经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设计方法,所以也不至于要从头开始摸索。”

  这一句话音刚落,下面就传来了几阵微弱的、带着些许庆幸惊呼声。

  显然,这样的工作强度和难度相比于他们之前的预期要低上不少。

  “不过,考虑到在未来的空军装备序列中已经有重型机和专用截击机,并不需要歼10承担高速拦截任务,而且在常用的作战载荷下,飞机也很难达到1.8马赫以上的速度,因此这样的性能标定对于一款单发中型机来说并无问题。”

  说到这里,常浩南也稍微停顿了一下。

  一方面是让下面的众人吸收一下内容,另一方面也是趁机喝口水,同时把PPT翻到下一页。

  还是那架飞机,只不过把视图切换到了机腹部分。

  “从之前的第一张尺寸示意图就能看出来,新设计的三维尺寸基本维持了原状,但飞机的截面形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样虽然增大了一定的阻力,但同时也提高了机腹部分的面积,以及机体内部容积。”

  “在原始设计中,飞机总共只有7个主要挂点,其中只有4个能挂载武器弹药,虽然在操作上可以用复合挂架提高挂载能力,但仍然会限制飞机的多用途性能。”

  “进行修改之后,则可以将原来的机腹中线挂架一分为二,取消这里的燃油供应系统,更换为电气线路,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还可以在主副起落架之间的进气道侧边沿上,再增加两个专门用于空空弹的轻载挂架。”

  PPT确实是个好东西,可以让画功不佳的常浩南无需再用粉笔和黑板污染自己和别人的眼睛。

  只需要轻点鼠标,新的挂架布置方式就呈现在了飞机的仰视图上。

  “常总。”

  趁着这个空当,坐在下面第一排的一名工程师举手问道:

首节 上一节 483/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