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84节

  如果花大价钱买来的预警机很快就陷入落后,那么他作为空军参谋长,恐怕很难逃脱问责。

  但最先提议的那名军官却丝毫不让,当即反驳道:

  “但哪怕是美国人的E3,技术状态也基本停留在大约十年前,而且同样使用的是机械扫描雷达……”

  不过,这样的论据无法驳倒辩才雄厚的巴道里亚。

  作为战区空军指挥官,他长期跟踪欧美最先进的航空技术,因此很快找到了对方的漏洞:

  “正因如此,美军去年已经启动了一个新的预警机研发项目,计划用波音767平台的MC2A预警机取代E3和E8两种型号,俄国人是因为在解体之后失去了这方面研发能力,所以才没有跟进而已。”

  “这……”

  对方显然不清楚这个MC2A项目的细节,被说得一时语塞,只好转移话题:

  “那么,如果你认为A50U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还有谁能提供更加先进的型号?MC2A目前应该还只是个计划,而且就算计划完成,美国人也未必会出售给我们。”

  眼见会议室里面的气氛已经有了点火药味,另外一名中将赶紧抬起头往下压了压,然后试图打圆场: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讲,我记得瑞典萨博公司去年交付了第一架萨博2000平台的预警机,那上面就安装了爱立眼公司开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应该符合巴道里亚将军的要求,而且虽然不是现货,但也是已经服役的成熟型号,加上体量不大,交付周期应该会很快……”

  结果,一句话说完,本来已经快要吵起来的另外两人几乎同时看向他这边,异口同声地喊道:

  “不行!”

  在这件事情上,那两个人的态度倒是非常一致。

  “萨博2000的体量,跟我们刚刚中止的HS748平台预警机几乎完全一样,起飞重量都只有20吨出头。”

  巴道里亚双手握拳,情绪激动地说道:

  “我想,HS748已经证明,这种大小的预警机,无法带起一个足够大的高性能雷达,而且支线客机的航程对于瑞典这样的国家来说或许够用,但对于我们来说,很难提供足够的任务时间。”

  很明显,他并不甘心于只购买一种小体量的轻型预警机。

  “那巴道里亚将军,不知道你有什么高见?”

  刚刚被俩人一起怼回去的中将只好反问道:

  “如果你认为我们提出的计划都不符合要求,总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吧?”

  “那是当然。”

  巴道里亚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当即坐直了身子:

  “既然决定要对外采购,那就要尽量一步到位,选择一种在未来10-15年内都不会落后的型号。”

  “现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能提供有源相控阵雷达方案预警机的现货,但刚刚已经说过了,瑞典人的方案太小,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不合适,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大卫国的费尔康系统了。”

  “可费尔康使用波音707作为平台,美国人大概率不会同意出售给我们吧?”

  这次提问的是刚刚一直没有明确表态的克林帕。

  虽然听上去像是在质疑,但这个问题已经直接到了执行层面,说明上将显然也对费尔康系统感兴趣。

  看穿这一层的巴道里亚决定趁热打铁:

  “我们不需要使用波音707平台,毕竟原版的费尔康在机尾部还有一个大概60°的盲区。”

  说到这里,他稍作停顿,紧接着话锋一转:

  “前些年的时候,华夏和大卫国联合启动了一个叫做‘圆环工程’的预警机研发项目,是用费尔康系统适配伊尔76运输机平台,外形类似一架A50U,但是功能却强得多,而且因为是传统的圆盘型天线,所以可以实现360°无死角探测。”

  “最近由于一些外部原因,导致这个项目的推进并不顺利,据说华夏已经因为这件事提出了多次抗议,不过显然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现在这个预警机项目应该正处在停滞状态,大卫国方面不愿意继续推进下去,但如果直接违约,那至少也得退掉预付款,这样一来前期投入的沉没成本就打了水漂……所以我认为,他们应该有很强烈的意愿,来给这个项目找到一个下家。”

  巴道里亚说到这里,就没有再继续下去,只是用一种“大家都懂”的眼神看向旁边的几名同僚。

  “你想要截胡这个华夏人的项目?”

  克林帕的语气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兴奋。

  在1962年的耻辱性失败之后,印度一直都将北方大国视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或者说假想敌(尽管对方并不这么认为)。

  因此,如果能在推进预警机项目的同时,给华夏上个眼药,无疑可以被视为一次象征性的胜利。

  除了能鼓舞士气以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案在新德里那边也更容易获得通过。

  “没错,”

  巴道里亚点点头:

  “根据之前的报道,华夏人和大卫国谈好的报价是每架3.5亿美元,当然这是90年代初的情况,但如果利用大卫国急于回笼资金的心理去谈一谈,有很大概率能维持原价。”

  “要知道,我们现在就算去买二手的A50U,价格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而且,这个项目的完成度很高,我们应该不用等待太长时间就能拿到飞机。”

第729章 给欧洲人开开眼界

  相比于南亚大国在这件事情上的激烈反应,东亚大国的态度则显得平淡很多。

  或者不如说,反而对于西南方向放下心来。

  一方面是整个冲突的结果几乎没有改变任何现状,虽然巴空军借助情报优势打出了一波大胜,但战斗力实在抱歉的陆军还是没能抗住反扑,把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占据的几个山头给让了回去。

  而这对于华夏来说其实是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考虑,南亚方向都不是关注重点。

  如果在这一方向投入太多资源,反而会形成战略牵制。

  因此需要让印巴双方维持均势,无论哪一方太强都不是好现象。

  另一方面,在应对这次紧急空情的过程中,空军航空兵和雷达兵部队也都交出了堪称完美的答卷。

  在过去,哪怕雷达站提前发现印空军的异常动作,远在近千公里外的歼7和歼8I战斗机也无法及时赶到进行处置,只有数量不多的几个防空导弹营可以勉强作为最后屏障。

  这种情况下,如果南亚某大国真的脑子一热搞出些大新闻,在客观上讲其实是很难拦住的。

  别的不说,就米格25越境侦察这事,也是在猎蝠行动打下来一架之后才彻底停下来。

  但现在航空兵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高原部署能力和反应速度,这方面的担忧自然也就随之消除了。

  至于印度人想要截胡圆环工程的想法……

  这事还停留在空军内部的讨论阶段,华夏这边显然无从得知。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大领导考察了空警200项目,又看过丁高恒提交上去的大型预警机发展规划之后,华夏方面也已经实质上放弃了通过圆环工程获得预警机的想法,转而走向自力更生的路线,只不过表面上仍然在跟大卫国纠缠。

  如果印方的动作能让这个注定要烂尾的项目更快结束并回笼资金,对华夏来说反而是好事。

  眼下这会,航空工业和科工委领导层的关注重点,还是在之前跟空中客车公司签下来的供应商合同上面。

  ……

  庐州,航空产业园。

  尽管园区最核心的位置仍然是一片待建的荒地,但是一些已经等不及的企业已经开始在边缘位置建设自己的厂房,或者至少是办事处了。

  例如此前一直负责给空客A320生产机舱门的蓉飞集团,以及负责生产尾锥工作包的盛飞集团,都已经逐步开始将自己的民用产品线搬迁到这里。

  距离比较近的前者甚至已经连车间都破土动工了。

  因此,当包括空客集团在内的欧盟航空产业代表团第二次到达庐州时,刚下飞机就直接被带到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上。

  “怀博士,这里……跟我们上个月过来的时候相比……好像……不太一样?”

  欧洲联合航空局(JAA)高级代表安妮·科伦坡看着眼前的场面有些发懵。

  如果不是之前谈判的时候就来过一次,勉强还认得路,并且旁边带队的也是怀国莫这个老熟人的话,她甚至有一瞬间在担心自己是不是被拐卖了。

  “毕竟已经一个多月了嘛,总要有一些变化的。”

  怀国莫心说要是我们也跟你们欧洲一样搞个审批都能拖上十年八年的话,也就不用寻思发展什么航空制造业了。

  当然嘴上肯定还是要介(炫)绍(耀)一下:

  “自从咱们签过上次的那份协议之后,我国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积极性非常高,几家之前就获得了贵方生产资质的企业已经开始向这边转移产能,这片工地未来就是计划用来生产飞机舱门和部分机身的。”

  “还有一些能力很强,但尚未被纳入到贵方供应商行列中的企业,也在这边设立了办事处,配合你们简化审批流程。”

  这套大型产业园的打法放在最近二十年的华夏这边,都快要形成路径依赖了,甚至怀国莫说的还保守了点。

  相关企业,尤其是有能力入局但还没入局的企业,其实在产业园这件事刚刚被确定下来,连落地位置都没确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各种层面上运作了。

  在今年3月正式开放企业入驻之后,产业园办公室几乎被蜂拥而来的业务人员连续瘫痪了一星期的时间。

  但是对于欧洲人来说……

  这场面我真没见过.jpg

  走在怀国莫另外一边的一名灰发老者此时也从目瞪口呆中恢复过来。

  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此公是空客集团工程部高级副总裁、同时也是空客A320项目首席工程师伯纳德·齐格勒博士。

  也是空中客车公司派出的领队。

  在华夏和欧盟4月份签署了那份可以说是挽救了欧元前途命运的协议之后,空中客车亚洲(华夏)总装中心在政策上的障碍,就已经彻底消失了。

  而齐格勒这次赶来,就是要在技术层面进行考察,以最终敲定总装线建设的时间表。

  说实话,这种业务对于他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了。

  在90年代初的时候,齐格勒就曾经带队到刚刚开放市场的东欧国家,以及包括巴西在内的南美国家进行过类似的考察。

  结论是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便拥有一定的航空产业基础,但在行事效率和项目管理层面,仍然跟空客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而毫无疑问,华夏也是个发展中国家。

  因此,此行之前,他对于这条产线建成的最乐观估计,大概也是5-7年之后。

  至于真正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双重保证,那就没法计算时间了。

  然而,这才刚落地几个小时,他就直接开了大眼了。

  “所以,贵方的打算是……要把所有跟我们空中客车集团相关的产业链,都集中在这附近?”

  齐格勒转过身,向刚刚结束和安妮对话的怀国莫确认道。

  他当然听得出对方刚才所说就是这个意思,但还是觉得有点夸张了。

  “航空制造业涉及到的工业类别太多太杂,把全部产业链集中起来当然不可能。”

  怀国莫摇摇头,非常干脆地否认道。

  然而,还没等齐格勒博士松口气,他却又话锋一转:

首节 上一节 584/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