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85节

  “不过,我们确实准备把所有的一级供应商尽可能集中起来。”

  齐格勒还没说出口的话直接被卡在喉咙里,看向怀国莫的目光剧震。

  后者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因此特地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道:

  “我知道空客飞机在欧洲,是先在位于不同地方的工厂分别生产出各个大部件,再用专门的A300-600ST运输机运送到图卢兹进行总装。”

  “但对于我们华夏来说,一方面缺少专用运输机,很难远程运输整个机身舱段级别的大部件,另一方面,我们的优势主要在于成本和效率,如果也采用分散生产再集中总装的模式,那么就会缩减这两个方面的优势。”

  “相比起来,我们更加倾向于在初期增加一些基础设施层面的投入,把产业链提前集中起来,这样生产出的大部件只需要经过陆路运输即可进行总装,正巧我们也有足够的土地和行政能力,所以就做出了这样的规划。”

  “但是……怀博士。”

  齐格勒微微皱了皱眉:

  “就算是这样,但总装需要的多数大部件仍然需要由欧洲的工厂生产,再经过空运送到贵国。而且,A300-600ST本身基于成熟的平台所打造,飞行成本跟一架正常的客机相仿,对于航空制造这样的产业来说,并不算多大的开销。”

  应该说,他的疑惑是有道理的。

  把大部件从一级供应商空运到总装厂,听上去好像是很奢侈,但考虑到飞机这种产品的附加值非常高,真算下来也不是很难接受。

  况且,就算把一级供应商集中到一起,二级供应商提供的很多零部件,就比如江重那边计划生产的飞机机身隔框或者起落架动作筒,也一样需要空运。

  只是无需专门改装过的飞机而已。

  但怀国莫总不能说我们不光准备在这小打小闹地生产你们空客的飞机,还准备在这生产其它公司,甚至有可能包括你们死对头波音的飞机,如果不规划的长远一些,那光是运输大部件的运输机都可能因为架次太多而排不开航线……

  于是只好把重点放在前面那一半上:

  “齐格勒博士,按照我们的计划,合作的第一阶段不仅仅包括一条总装线,还包括把A320的机身舱段也一起转移到华夏进行生产,而这些附属设施,也正是计划的一部分。”

  “?”

  齐格勒直接就是倒吸一口冷气,心说你们这野心倒是不小,看起来不像是只想总装,更像是准备把整个飞机生产流程都搬过来……

  “怀博士,恕我直言。”

  他态度坚决地说道:

  “客机的机体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其实包括很多结构部件,对于加工质量和工艺的要求都很高,尤其是……”

  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怀国莫摆手打断了:

  “齐格勒博士,你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

  “至于我们是不是有这个能力,相信后面的行程会让您做出判断的。”

第730章 左右互搏

  作为空客代表团的领队,伯纳德·齐格勒当然清楚,在结束庐州的行程之后,还要前往江城去参观一家生产和运营重型锻压设备的企业。

  实际上,第二个行程甚至是他们自己主动申请的。

  就是为了看一看华夏在锻造工艺领域的技术水平。

  但无论是齐格勒本人,还是当时提出申请的技术人员,想的都是先把一些非重要部件的生产交给华夏。

  这倒不是他们刻意阻挠,主要是法国人自己就有一台进口自苏联的6.5万吨的重型模锻液压机,对于大尺寸部件锻造生产的技术难度有着非常直观的认识。

  先不说华夏这边的设备是否能够达标。

  就算有一台成熟的设备,也不意味着马上就能投入生产。

  万吨液压机又不是小作坊用的冲床,随便学一学就能操作。

  不同的设备哪怕想要生产相同的部件,工艺参数也会有所不同。

  就算他们想教,也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学会。

  当然,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无论脑子里怎么想,齐格勒在表态上还是比较谨慎的,会给自己留出充分的退路。

  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角度出发,其实是希望这个亚洲总装中心能够更早建成并投产的。

  一是亚洲生产亚洲销售的成本确实会更低,也有利于空客趁着前两年的势头继续扩大亚洲市场。

  二来也是随着订单数量不断增加,图卢兹那边的工厂生产压力也日益增大,他为此多次提出要扩大图卢兹工厂的规模,但却被不停踢皮球,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许可。

  而建设一条新产线也有助于倒逼当地提高效率。

  因此,他只是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那么,期待接下来的行程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

  与此同时,江城方面,常浩南也在进行着模锻压机进行试生产之前的最后准备。

  在厂房的顶棚下面,就连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的条幅都已经挂好了。

  虽然眼下才5月下旬,但是给国庆献礼这种事情并不一定拘泥于十月附近,有些单位甚至从进入1999年之后就会开始。

  至于准备的内容……

  自然是把整个生产流程给走一遍。

  虽说是用“试生产”来献礼,但重型液压机仅基本工序就有快进、加压、保压、卸压、回程、停止六个,整个生产流程走下来快则几个小时慢则十几个小时,而且全程伴随着强烈的噪音和震动,其中泄压和回程两个步骤更是有一定危险性……

  总之,不可能让领导和嘉宾在现场全程看完整个过程。

  肯定是提前做完前面几个步骤,等到仪式开始之后,再把产品从锻压机里面取出来,最后再庆祝一番就行了。

  而常浩南他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按照歼11B机身隔框的工艺参数,测试整个生产流程的可行性。

  “常总,你之前想出来的那个新的泛函处理办法,我们测试下来,效率确实要比以前高出不少。”

  林景堂从门外走进控制室,手中捧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大摞纸质资料,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

  “本来我们计划是3个月左右算出结果,就算是换过算法之后,本来预计也要两个月左右的,但是实际算下来,这才一个月时间,不光把参数给算出来了,还额外优化了一遍。”

  “嗐……其实这个也不完全是算法的功劳。”

  常浩南朝他摆了摆手:

  “主要还是我跟计算所那边打了个招呼,把分配过来的算力给提高了,要不然就算换了算法,也不可能快出这么多来……”

  “原来是这样?”

  林景堂听后整个人一愣:

  “我还以为是我们的计算量预估出问题了……”

  这个时候,穿着一身蓝色工装的何明也从车间回来,刚好听到常浩南二人的闲聊,遂接上话茬:

  “没办法,这个隔框我们厂里要的很急,关键上级领导已经把技术人员给集中到十一号工程那边了,还是希望能在今年内把大改之后的B型号原型机给拿出来。”

  他说着把安全帽摘掉,挂在门边的衣帽架上,接着也一起坐到控制台旁边,看着设备操作人员一项项输入操作参数。

  “确实,跟咱们这项目差不多,正好也是给国庆献礼的机会。”

  林景堂一边在电脑上对照检查参数无误,一边头也不回地说道,

  但何明却摇了摇头:

  “十一号工程B型机肯定是赶不上给国庆献礼了,哪怕能在年内首飞,也得到十一或者十二月份,再者说我们这些年借着常总的光,已经快把献礼献成日常了,倒也不差这一个型号。”

  “关键还是,过去一直都是我们把飞机造好,然后等着别人造出航发来,结果这次……”

  说到这,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常浩南:

  “现在人家常总已经把配套的发动机拿出来了,我们这飞机还没个影呢……而且航空工业和航空动力再过两个月就要拆分了,十号工程和十一号工程算是分家之后的第一轮合作,要是两边全都拖了后腿,那面子上可就不好看了……”

  歼10的新方案跟歼11B的情况相反,属于内部设备变化不大,但是气动和结构设计都天翻地覆的那种,以至于需要重新去吹一轮风洞,进度肯定更慢一些,因此,跟上涡扇10进度的重任,暂时只能落在后者身上了——

  过去一直说是发动机拖了后腿,结果如今刚一分家就被人家吊着打,这个脸谁也丢不起。

  不过,听到何明的解释,林景堂却眉头一皱,略加思索之后抬起头,先是看了看何明,然后看了看常浩南,最后又看了看何明,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何明被瞅得有点发毛。

  “你看啊……”

  林景堂此时也已经完成了参数检查,于是干脆把电脑放到一边:

  “按照你的说法,涡扇10,是常总牵头设计的。”

  何明点点头。

  “但咱们现在生产的飞机隔框,设备和工艺也是常总牵头开发出来的。”

  何明继续点头。

  “那你们这不就相当于是……让常总在左右互搏?”

第731章 给国庆献礼!(K)

  第731章 给国庆献礼!(4K)

  “嘶……”

  让林景堂这么一说,何明顿时觉得……

  好像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本来,十一号工程,也包括后面的改进项目,常浩南其实是没有直接参加的。

  毕竟经过之前八三工程的锻炼,无论601所还是112厂,都算是积累了一批战斗力比较强的技术人员。

  结果,到了一级供应商这块,还是没逃离常浩南的阴影。

  不过,关于这件事,何明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

  找外援嘛,不丢人。

  别问,问就是涡扇10也干了。

  懂不懂什么叫控制变量啊?

  而旁边的常浩南本来只是看个热闹,结果话题突然就被引到了自己头上,见状赶紧摆了摆手:

  “虽然航空动力集团很快就要独立出来,但说到底也还是科工委系统里面的同志,就算有竞争,也还是应该在合作的大框架下进行嘛。”

  “而且江重这边严格来说也不完全是航空产业口的企业,给112厂生产机身零部件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不要过度解读……”

首节 上一节 58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