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24节

  “诶,好的好的……”

  被称为小秦的秦成邦有些依依不舍地准备调转镜头——

  那可是歼10啊,还是两架。

  平时高强度上网冲浪的秦成邦从前年首飞开始,就在关注这个型号了。

  完全由华夏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

  可以说,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不知道多少人的内心。

  但之前要想拍到照片,都得冒着大风险去132厂附近当卧草党。

  而且还要碰运气。

  毕竟不是每天都会进行试飞。

  秦成邦一直想要出一期有关歼10的专栏,甚至连内容都已经写了个七七八八,全面分析并估计了这个型号的设计特点和性能水平。

  最终结论是全面对标F16,只在多用途性能方面略有不足。

  并推测可能会在2005年之前进入部队服役,最终成为华夏空军的主力型号之一。

  可以想见,这篇文章一定会大卖。

  只是由于不确定政策是否允许,加上没有太好的照片,才始终未能见刊。

  然而这一次,歼10直接大大方方地展现在了全世界人的面前,显然已经不存在政策方面的顾虑。

  至于照片,他刚才也已经拍下了不少。

  只可惜五架飞机编队过于密集,实在没办法单独拍摄某一架飞机。

  ……

  然而,就在秦成邦视线刚要离开取景框的一瞬间。

  五架战斗机刚好在镜头前面露出了尾部。

  “等一下,等一下刘哥……前面有两架飞机不对劲……”

  秦成邦猛地止住了抬头的动作。

  空中编队目前正处在低空低速飞行状态,发动机推力很低,因此并没有耀眼的尾焰干扰视线。

  因此,他可以在高倍镜头的放大之下清晰地看到,最后两架歼11的发动机,跟前面三架飞机完全不同。

  除了颜色呈现亮闪闪的银色以外,更大的区别在于,没有了AL31F标志性的收敛调节片。

  似乎是固定的。

  另外,喷口内部呈现的颜色也略有不同。

  在发现这一点之后,秦成邦整个人都兴奋地抖了一下。

  原本,他对于那三架歼11是没什么兴趣的。

  引进十一号工程生产线,对苏27进行国产的事情,在秦成邦的朋友和读者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虽然重型战斗机的综合性能和改进潜力更强,但不管怎么说,都还是生产别人的东西。

  从新闻角度上,肯定不如歼10的话题度更高。

  但是现在,情况好像不太一样了……

  歼11,或者说,至少后面这两架歼11,似乎并不是对于苏27SK的简单复刻。

  “难道国产化的不是苏27SK,而是新型号?”

  秦成邦大脑飞速运转。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俄方确实在年初首飞了被称为苏27SM的改进型飞机,使用全新的机体和航电设备。

  他甚至还在4月发行的杂志上面专门写过文章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是苏27从纯空优转向多用途的一个信号。

  但苏27SM的发动机仍然是AL31F系列,在外形上相比老型号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实际上,秦成邦并不记得有哪种俄制发动机使用过类似的尾喷口。

  反倒是幻影2000上面的M53发动机,存在类似的特征。

  但大小显然对不上。

  两台推力不到9吨的发动机也显然推不动歼11这个体量的飞机。

  所以……

  在排除掉所有的错误答案之后,真相,就只剩下了一个——

  这两架飞机,很可能换装了一种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新型国产发动机。

  而能让装着国产发动机的飞机上阅兵,无疑说明这种型号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少达到了堪用的级别……

  想着想着,秦成邦竟然在阅兵现场愣起了神,甚至忘了后面还有几个编队需要拍摄。

  “唉……你……”

  看着秦成邦完全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刘建设一脸着急:

  “这可是国庆阅兵!飞机能有什么问题?有问题也轮不到被咱们看出来……”

  唯一一套专业设备掌握在秦成邦手里,后者也不敢上手去抢,只好举起手腕上挂着的傻瓜相机,先简单拍下几张再说。

  正常情况下,他们的画册会在9月末发行10月刊,今年延期半个月,就是为了出国庆阅兵专刊,要是中间落下内容,那可就要成业界笑柄了。

  傻瓜相机的成像效果虽然一般,但放大之后好歹能对付一下。

  这个时候,秦成邦也已经回过神来,重新转动相机,给后面的编队补拍了两张照片。

  只是角度稍微差了点。

  好在这是个由三架运8平台特种机组成的支援机编队,运8X和运8J对于长期关注空军装备的人来说不算什么新鲜东西。

  “你就瞧好吧,刘哥。”

  趁着两个编队中间的几秒钟空闲,秦成邦抬起头,揉了揉因为长时间睁着而有些发酸的眼睛:

  “这次回去,我保证写个爆款出来,绝对不亚于你当年在香洲航展之前写的那篇!”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脑海里,甚至已经构思出了新文章的标题:

  《治好“心脏病”——新一代国产动力托举起新一代国产战机》

第770章 继往开来

  在观礼台的另一边,一个小男孩正举着一个望远镜看向天空。

  不过,因为瞳距太小,加上端不太稳,实在看不清什么东西。

  还不如用肉眼。

  “爷爷,这些是你当年开过的飞机么?”

  他放下望远镜询问道。

  不过,这一次,却没有得到回应。

  回过头之后,他才发现,爷爷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多出来了另一个穿着军装的人。

  “老师长,听人说,你之前还飞过这种飞机?”

  老人抬头看着头顶的编队,对旁边那人问道。

  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作为飞行员,他的眼力几乎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好。

  “是啊,前年去飞过……”

  林老将军点了点头:

  “我跟你讲老王,那感觉,别提多舒服了,别的不说,手里那杆只要轻轻一动,飞机就有反应,哪像咱们当年,刚上飞机的时候俩手捧着杆才能掰开……”

  林将军是开国大典上飞P51的华夏第一代飞行员,最早学飞的时候用的是老东北航校的99高教,没有飞控,钢丝直接从驾驶舱连接舵面,全靠一膀子力气。

  甚至有些飞机连座椅都是坏的,飞行学员只能用绳子把自己五花大绑,固定到上面。

  至于跳伞……

  什么跳伞?

  全军就这么几架飞机,你跟我说跳伞?

  能飞回来就飞回来,飞不回来我也就不用回来了……

  旁边被称为老王的,是林将军当年任职航空师长时候的参谋长王民,曾驾驶歼5击伤过一架F86战斗机,不过,后来由于身体原因转业进入了民航系统工作。

  “啧啧……”

  王民摇了摇头:

  “还是你这身子好啊,七十岁了还能飞战斗机……”

  “不过说起来,我前两年回老部队的时候,可是还瞅见当年飞过的歼6还在停机坪上停着呢……”

  他们这个位置周围全是离休老干部,最多加上些不到十岁的小孩,所以能聊得比较开。

  “换了,都换了。”

  林老将军笑着回答道:

  “刚才过去的那个高空高速歼击机梯队看见没有,就换的那个型号……”

  两个老干部凑到一起,聊的自然多是过去的一些陈年旧事。

  直到王民的小孙子连续叫了几声爷爷,二人的注意力才被转移过去。

  这次,是林老将军直接开口回答:

  “你爷爷我们两个当年要是有这些飞机,估计北海道都能去照量一下……”

  两老一小谈笑之间,空中编队分列式也逐渐进入尾声。

  6架航校灰色涂装的教练机,登场了。

  “这些飞机,跟最开始表演队的飞机,好像是同一种?”

首节 上一节 624/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