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0节

  然而每一种不同的材料,由于其理化特性的区别,都需要对应的处理和加工工艺,才能真正变成可用的产品。

  这些工艺几乎不可能靠仿制来获得,也是真正形成技术壁垒的部分。

  显然,410厂就是在这两个环节被卡了脖子。

  随后,常浩南在钟世宏的带领下又参观了几个其它的工艺流程,但脑子里却始终想着刚刚的那一堆废品。

  终于,在看到之前说到的铆接组装工序时,他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说起来,既然咱们的压气机已经是全新设计了,不能考虑放弃铆接结构,全面换用榫接么?而且让榫头和榫槽之间形成过渡配合或者小间隙配合,还能减少压气机工作时候的震动,寿命也更高。”

  虽然常浩南也是第一次现场观看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过程,但有着后世知识和经验的他非常清楚,即便是在苏制发动机中,使用铆钉作为叶片紧固件的连接方式也绝对属于奇技淫巧,只不过在跟着歼7一同引进的R11F-300发动机里面恰好用的是这一种罢了。

  这个问题确实让钟世宏对常浩南有些刮目相看。

  至少说明后者不只是来厂里面摆个谱,而是真的对生产加工有一定了解的。

  “铆接换榫接我们当然也考虑过,但燕尾形榫头的加工难度很大,而且作为装配基准的压力面榫头需要用到拉削加工,需要特殊的组合拉刀,因为禁售的原因,目前已经没办法通过正规渠道批量采购。”

  显然,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顺便把窗户也给封死。

  所以对于在坎坷中摸索前进的华夏军工人来说,要想找到出路,就得想办法把房顶给掀了。

  “禁售啊……”

  常浩南重新抬起头环顾一周,确实发现这里的绝大多数加工设备都是进口自德国或者日本的。

  虽然著名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已经在1994年宣告解散,但是其禁运物品列表却几乎原封不动地被瓦瑟纳尔协定所继承,华夏所面临的禁运压力并没有减小。

  要知道,巴统的禁运列表中,对华夏单独所列出的项目甚至比对解体之前的苏联还多将近600项。

  就比如高精度多轴联动机床,出口苏联是可以的,但出口华夏不行。

  “是啊,像是机械加工这些领域,咱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钟世宏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我们也尝试过使用国产刀具进行进口替代,但无论是加工精度还是使用寿命都达不到要求,只能用来加工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东西。”

  说到这里,他又转过头看了看旁边的常浩南,半开玩笑地说道:“这段时间我有时候都会想,要是在我们这个行当里,也能出一个像你这样的人才,那可就好咯。”

  “这个么……”

  常浩南很想说其实也未必就没可能。

  毕竟按照目前的进度,最早明年最晚后年,涡扇10的开发就得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了。

  到那个时候,必定有很多生产制造方面的问题需要他来解决。

  但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一方面,他对于这个领域的了解不多。

  另一方面,机械加工领域的成果转化效率也比较低。

  所以就算有了系统帮忙,也很难像流体力学模拟这样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让钟世宏先emo一段时间——

  只要我没有期待,一切就都是惊喜。

  “除了这个叶片紧固方式的问题之外,咱们厂在制造过程中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困难?”

  常浩南的语气就好像只是随便问问,不过实际上他是想确定自己接下来要学习哪个方面的知识。

  “真要说的话,那到处都是困难,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难行步步行吧。”钟世宏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一定要说的话,那眼下一个是航发机匣的制造和检测,因为是大型整体薄壁件,所以铸造难度很大,目前使用的无余量熔模铸造法,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都很不理想。”

  “还有一个就是涡轮叶片,因为是热端部件,所以对材料的要求要比压气机高得多,像涡喷14的涡轮叶片上还有主动冷却需要的气膜孔,加工起来也是让人头疼。”

  “第三个就是……”

  听着钟世宏一条又一条的盘点,常浩南感觉自己的头也有点大了……

  今天晚上去父母那边吃饭,先加一章,剩下的后面几天陆续补上(月票金主投了83票,所以加8章)

第104章 新发动机下线

  实际上,常浩南之所以这么急着来410厂查看发动机的生产情况,除了要对国内的航空动力生产水平有个了解以便提前进行一些布局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还记着之前查看01号原型机试飞数据的时候,发现机上两台涡喷14的工作状态都非常不稳定。

  如果只是发生故障的那一台出现这种现象,姑且可以认为是一种喘振前的征兆。

  然而实际情况是,两台发动机,甚至包括常浩南后来专门去查看过的03号原型机上面的两台,都存在类似的现象。

  而且不稳定的幅度还不一样。

  这种情况,意味着问题大概率出在制造过程中。

  虽然在把涡喷14的喘振裕度提高足足25%以后,他可以保证这种幅度的状态波动已经不会再次诱发喘振。

  但是还不够。

  喘振裕度有点类似于在性能方面留出来的余量,喘振边界线就是理论极限,共同工作线则是为了保证安全而人为设定的性能边界。

  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越稳定,这两条曲线之间所需要留出的距离就越短,相当于在理论极限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榨取”出更多的实际性能来。

  在经过之前的一番改进之后,涡喷14的性能潜力其实比以前要更大。

  所以如果能够找到并解决那个不稳定因素,就可以进一步拉高这台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不过这件事情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当常浩南从生产车间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当天深夜。

  作为一个在机械制造领域浸润不深的人,他确实没能找出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

  只能等到测试环节甚至更往后的小批量试生产环节再慢慢去摸索问题了。

  好在制造方面即便出现后续改进,也是属于生产定型的范畴,因此并不会影响到眼下的工作。

  ……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一架灰白涂装的运8运输机降落在了112厂的北陵机场跑道上。

  编号为010001的涡喷14原型机已经在前一天晚上从410厂走下生产线,并被连夜运到这里。

  它几乎寄托着整个606所、整个八三工程的希望。

  实际上在这台发动机完成装配并进行下线检测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发现了它跟原始设计的不同——

  在国军标下的整机重量从原本的1150kg降低到了1040kg。

  110公斤的减重看似不多,但对于一台航空发动机来说,每一公斤重量都是值得精打细算的。

  何况一次就减轻了10%。

  哪怕其它能能没有变化,仅凭减重这一项就足够把涡喷14的性能拉入一个新的层次。

  更夸张的是,这次改进的主要优化方向还不是减重。

  这110公斤只能算是个赠品而已。

  既然赠品都已经如此令人惊喜,大家又怎么可能不期待发动机本身的表现?

  杨奉畑、阎忠诚和常浩南三人站在一起,目送着这台倾注了上千人心血的发动机被固定在货盘上,然后缓缓进入运8的机舱。

  9月中旬的东北清晨,空气中已经带上了丝丝寒意。

  杨奉畑穿着一件皮夹克,把两只手揣到袖子里面,向旁边的阎忠诚问道:

  “上次送这个老伙计去涪城那边,已经是将近八年以前的事情了吧?”

  “是啊……”阎忠诚点点头,又紧了紧身上裹着的棉服,微微抬起头,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

  “当时624所的高空台还处在建设当中,进气畸变试验,还有高原和高低温启动试验都做不了,功能试验也只能模拟两万米高度以下的情况,所以很多东西只有冒险装到01号原型机上才能进行测试。”

  “这次可以顺便把之前没来得及做的内容补上,尤其是高原低温启动能力,应该算是咱们这个型号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杨奉畑虽然不是航空动力专家,但作为整个八三工程的负责人,对于项目方向的把控还是非常在线的。

  青藏高原的空防一直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都仍然是个令人异常头大的问题。

  尽管昔喀孜机场的先天海拔让我军的航空兵在理论上只要起飞就能获得三到四千米的高度优势,但在5000米海拔高度维持飞机的正常运作本身就是一个从未有人研究过的课题。

  这一情况直到内地通往青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以及昔喀孜的简易机场被扩建成一座正儿八经的空军基地才有所改善。

  至于眼下的90年代……

  三倍音速中队此时还装备着象征他们名称的米格25R侦察机。

  尽管这些飞机因为机龄增加和维护不足已经无法发挥出全部实力,但仍然可以凭借着高度和速度来去自由。

  听到这里,常浩南稍稍侧过身子,插了一句话:

  “其实经过这次改进之后,涡喷14在高原环境下的启动效率也会提高。”

  “你连启动机也一起改过?”杨奉畑的语气中带着惊讶。

  他不记得之前看到的改进清单中有这么一项内容。

  “没有,但压气机的转子比以前更轻,总压恢复系数又提高了。”常浩南摇了摇头: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空气密度降低和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

  这个解释让杨奉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

  显然,赠品又多了一个,而且还是那么令人满意——

  涡轮发动机在从静止状态启动时,必须依靠外界提供动力。

  因为这时没有相对气流流过发动机,如果此时向主燃烧室供油点火,只能将发动机烧损而不会使发动机转子转动起来。

  当发动机处在高原环境时,由于较平原正常启动时吸入发动机或启动机的空气质量流量变小,进而启动机功率显著降低,转子加速变慢,发动机冷运转阶段的时间延长,很容易导致启动失败,甚至在空气流量不足的情况下提前进入慢车状态而损坏发动机。

  但是压气机叶片的质量降低却可以低效启动机功率减小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转子更快到达所规定的运转速度。

  也就相当于提高了高原启动效率。

  思忖片刻之后,杨奉畑面露喜色地转向常浩南和阎忠诚:

  “小常,老阎,你们到了涪城那边之后,务必要把高原启动试验的数据做全了,这非常重要。”

  说完似乎觉得还不够,于是又继续补充了两句:

  “哪怕耽搁一些进度都可以。”

  “我估摸着,咱们的歼8出口计划,这次航展就可能要落地了。”

首节 上一节 70/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