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1节

第105章 高空台模拟

  由于盛京到涪城的距离遥远,因此负责运输那台原型机的是一架航程更大,但没有改装气密货舱的运8基本型。

  所以阎忠诚和常浩南等人只好乘坐另外一架波音737,在稍晚的时候赶到了涪城。

  南郊机场在这个时候还是一座不对民航开放的军用机场,但是作为航空工业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乘坐的飞机自然可以直接降落在这里。

  透过舷窗,常浩南看到之前起飞的那架运8正停在跑道旁边,一群穿着迷彩服的人正在从货仓里把发动机卸出来,准备装到旁边的平板拖车上面。

  飞机在跑道末端缓缓停稳,一辆舷梯车慢悠悠地开了过来。

  或许是因为这里并不经常有客机降落,因此司机尝试了好几次才对准正确的位置。

  舱门打开之后,常浩南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起身。

  一直到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之后,才跟在队伍最后面走出了飞机。

  “呼……”

  他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感受着空气中那熟悉的味道。

  “涪城,又回来了……”

  站在舷梯顶端,常浩南略带感怀地注视着远处成片的青山。

  这也是重生之后,他第一次来到涪城。

  尽管并不是29基地,但终究还是有些触景生情。

  不过这种emo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一个熟悉的声音很快把常浩南从回忆中唤醒了出来。

  “怎么感觉师弟你有点兴致不高的样子,还在担心制造工艺的问题?”

  是姚梦娜。

  她刚刚一直等在机舱门口。

  常浩南摇了摇头:

  “那倒没有,以涡喷14改进之后的喘振裕度,只要别整出什么吞水撞鸟之类的事情,可靠性肯定是没问题的。”

  关于发动机试飞工况不够稳定这件事,他当然也跟姚梦娜说过。

  倒也没指望着对方能给出什么答案,主要是在计算中心等结果的时候闲聊。

  但惊喜总是在无意中出现的。

  “你觉得,涡喷14的不稳定工况,跟之前他们提高过的内侧挂架发射霹雳8导弹之后可能导致发动机停车的问题之间,会不会有关系?”

  一句话让常浩南刚刚想要迈出去的步子收了回来。

  改进压气机的这段日子实在是昏天黑地,加上导弹发射相比于涡喷14来说实在是小问题,因此要不是姚梦娜提起来,他几乎已经忘了有这回事。

  “说说你的想法?”

  “我也没有什么完整的思路,但就是感觉这两件事情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或者说内在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一样的。”

  姚梦娜耸了耸肩。

  “唔……”

  常浩南尝试着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思考下去,但一时间还是找不到什么头绪。

  “总之我们先过去吧,别让阎总他们等太久了。”姚梦娜说着伸出手,似乎想要拉住身边人的手腕,但动作做到一半还是迟疑了一刹那。

  结果抓了个空。

  并没有注意到师姐小动作的常浩南快步走下舷梯,赶上了前面不远处的人群。

  姚梦娜只好一边在心中暗骂自己刚才那一瞬间的优柔寡断,一边小跑着跟在对方身后。

  一行人分别坐进机坪附近停着的两辆蓝白配色考斯特。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也已经完成了发动机装车。

  整个车队开始朝着624所,也就是刘振响之前工作过的燃气涡轮研究院驶去。

  由于时间紧迫,阎忠诚在路上就掏出笔记本,开始给跟他同车的核心成员布置任务。

  “同志们,咱们这次高空台测试总共有13项任务,按照进行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校准试验、空中性能试验、启动和再启动试验、推力瞬变试验……”

  “这里面的重中之重是第8项,进气畸变试验,也就是模拟可能诱发喘振时的情况,是决定咱们这次发动机改进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所以我决定由小常同志来负责进行……”

  “小常同志,前六项试验的内容跟我们这次改进的关系不大,虽然按照规定还是得做,但流程应该会比较快,在这段时间里伱可以先把进气畸变试验的条件设计出来……”

  “在完成第八项之后,我们就需要一分为二,一队人继续进行后半部分试验,尤其是高原和高低温启动,必须要做出最严谨细致的数据来,另外一队去阎良,准备进行空中平台试验……”

  在阎忠诚有条不紊地指挥下,当一行人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对于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任务都已经了然于胸。

  在624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改进后涡喷14的第一台原型机于当天晚上被固定在了SB101高空台的推力台架上面。

  由于阎忠诚本人用半条命换来的经验教训,航发测试过程中,试验舱内是绝对不允许有人的。

  因此常浩南没办法直接看到经由自己改进的涡喷14工作时的场景。

  好在数据几乎是实时读取的。

  测试第一步,也就是高空台校准试验很快完成。

  推力台架随后被送入试验舱中。

  涡喷14发动机的尾喷口对准了后面的排气冷却装置。

  高空台的供气和抽气系统同时开始工作,两台DA3500压气机提供的高速气流经过降温之后被送入稳压室。

  发动机成功启动,即便坐在试验舱外面的操作室内都能听到涡喷发动机所发出的尖啸声。

  空中性能试验开始。

  最先要测出的自然是标准台架推力。

  “海平面高度,来流迎角0°,来流速度0.4马赫,准备开始测试。”

  工程师几乎是本能地开始按照流程念出测试条件。

  对于一台主要改进是增加喘振裕度的发动机来说,这本应是个相当无聊的步骤。

  因为涡喷14的包线大家实在太熟悉不过了。

  在座的所有人几乎都能闭着眼睛画出来。

  标准台架推力应该是69.6KN。

  尽管涡喷14在设计时的目标是一台推重比达到6.5的发动机,但实际情况下按照国军标计算的推重比一直都在6.2-6.3附近。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航空动力现状,倒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只要稳定性过得去就好。

  刚刚念出测试条件的工程师正这么寻思着,面前的屏幕上就出现了推力台架所读取到的推力数据。

  “让我来看看……”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不断提高,推力曲线最终稳定在了……”

  电脑屏幕前面的工程师不由得瞪大了双眼。

  “啪嗒——”

  他手中的笔掉在地上。

  清脆的响声也吸引了附近其他人的目光。

  “台架推力……73.5KN!”

  加更照例在下午

第106章 最强涡喷!(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

  更28)

  73.5KN,按照航空动力领域的表达习惯,大概相当于7500kgf(千克力)。

  结合改进后涡喷14的1040kg自重,不难计算出这台发动机在海平面状态下的推重比竟然高达7.2。

  这个数字甚至让始终维持古井不波的阎忠诚都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不过他最终还是憋住没有笑出声来。

  “咳咳——”

  “确定能稳住这个推力数据么,没有突破共同工作线吧?”

  由于存在之前所说过的“性能余量”,航空发动机是可以通过打鸡血的方式来提高性能的,代价则是寿命降低和可靠性下降。

  尤其是对于尚且处在原型机测试阶段的发动机来说,因为还没有在控制系统层面做出限制,所以很容易出现超限工作的情况。

  “这个……推力数据目前非常稳定,通用特性曲线数据需要计算一下。”

  说话间的功夫,那名一直在观察数据的工程师已经从旁边拿过另外一台笔记本电脑,开始在上面进行数据分析。

  常浩南对于这个数字倒是不算特别惊讶,他在完成设计之后进行仿真模拟时,就已经大概算出改进之后的压气机能够提供大概10%水平的性能优化,而实际产品在这个基础上性能再突破一点也很正常。

  但已经有几个坐不住,手头又没什么要紧工作的人蠢蠢欲动,想要起身过去围观了。

  “稍安勿躁,先把这一轮空中性能试验做完!”

  阎忠诚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反应,但从他微微有些颤抖和嘶哑的声音来看,内心也绝不是那般平静。

  他当然不是不想庆祝。

  实际上,尽管按照标准要求,高空模拟考核试验时应该选择10个左右不同的进口总压状态点进行试验,以对应测试范围内发动机的平均工作状态。

  然而这一次要测试的数据只是最普通的海平面推力,在一个状态点如果能把数据稳住,应该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毕竟要模拟的速度段也只不过是0.4-0.6马赫而已。

  但过去的几十年中,他实在是经历过太多次失败了。

  甚至有过上一秒还处在正常工作状态、看上去性能也十分稳定的发动机,下一秒就突然出现重大事故,以至于原型机完全损毁的情况。

  也有过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电脑端的实时读数出现差错,等到试验结束才发现是空欢喜一场的时候。

  所以在整个试验结束,看到最终输出的正式结果之前,他实在是不敢在精神上有半点松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操作室内几乎只能听到高速气流流过叶轮机械时候的啸叫声,和试验指挥的口令声。

首节 上一节 71/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