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9节

  他重新站起身,拿起旁边的水杯和茶叶,颇为无奈地想着:

  “再来这么几次,恐怕要形成条件反射了。”

  自从住进这个宿舍,常浩南一共只把这包茶叶拿出来过两次。

  都是因为要看徐洋的来信。

  ……

  来到客厅看见暖瓶的功夫,他才想起来里面的半壶水还是他去涪城之前的,早就已经凉了。

  只好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一边,拎起暖壶也出门打水。

  筒子楼类型的宿舍,开水房每层只有两个,分别处在U字形建筑的两个拐角处。

  而常浩南的宿舍位于U形的一段。

  因此在路上再次遇到打水回来的姚梦娜也并不是一件很出人意料的事情。

  “那个……”

  二人擦肩而过之后,后者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开水房已经没有水了,我打的分给你一些吧。”

  开水壶的容积大概相当于两个暖瓶再多一些。

  “哦……那谢谢师姐了”

  常浩南说着直接把手中的暖瓶放在地上,然后从对方手中接过开水壶。

  “对了师姐,昨天回宿舍的时候,你问我有没有空来着,是有什么事么?”

  乍一听到这个问题的姚梦娜整个人一抖。

  不过看着他颇为自然的动作和表情,她总算稍稍放松下来一些。

  “似乎他对昨天的事情确实没有多想……”

  于是姚梦娜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用飞一样的语速回答道:

  “哦,没什么,想问伱有没有空一起去吃个晚饭来着。”

  “这样啊……不是工作上的事情就好。”

  “啊?”

  就在她思考着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常浩南已经重新拎起了灌满的暖瓶:

  “我还担心会因为休息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咯吱——”

  姚梦娜听到了一阵咬牙切齿的声音,片刻之后才意识到是自己发出来的。

  拳头硬了。

  她突然有点后悔把那半壶水分给面前这个木头。

  ……

  几分钟后,端着一杯浓茶的常浩南重新坐回了书桌前面。

  由于比较特殊的工作领域,常浩南前世跟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多。

  所以他的英语虽然不算很差,但都是为了考级死记硬背出来的,文献什么的倒是能看懂,只是颇要费些脑筋才行。

  因此常浩南几乎是本能地把英文的那份放在一边,先展开了另外一封。

  【时至望安,见字如晤。】

  【受到上一次你提供的说明文件启发,我在这段时间里尝试将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梯级水火电力调度优化之中,通过代价惩罚因子和权衡因子将该双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且依靠权衡因子在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偏好取舍,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由于电力部门对项目进度的催促很急,因此未能提前就此事与你讨论,但我已经在项目完成人员名单中写上了你的名字和具体贡献……】

  信件本身十分简短,常浩南只花了大概一分钟就阅读完毕,后面附上的是一份科研项目的结题报告。

  《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水火电力系统和动态环境经济调度》

  结题报告跟论文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非要说的话,它有些类似于一篇论文的摘要加总结部分,总之并不会非常详细地说明研究的内容。

  但已经对于差分进化算法理解很深的常浩南还是很快看出了这个项目的大概技术路线。

  尽管灵感来源是他之前写的那份说明文件,但徐洋进一步引入了高斯扰动操作算子和局部搜索操作算子,实际上已经算是半个新算法,更不用说她还独立完成了梯级水火电力系统调度优化数学模型等一系列其它工作。

  虽然不至于是从1+1=2推演出黎曼猜想,但至少也是学了微积分之后自行领悟了微分方程的水平。

  “确实厉害……”

  大概十分钟之后,常浩南放下手中的信纸,靠在椅背上由衷地赞叹道。

  简单来说,随着华夏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缺电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

  单靠火电厂要想补上这些缺口成本很高也不环保,因此国家已经规划了包括三峡在内的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但是水力发电受水库的容量、水位以及枯水期的限制,无法做到火电那样的全年稳定供电,因此需要相应的火电进行调峰。

  而徐洋的研究正是为了优化在给定的时间内,各时间段的水电站和火力发电站的负荷分配,以使得资源耗费量达到最小。

  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合理调节无功设备以满足线路的热稳定、传输功率的暂态稳定和节点电压的安全性约束,并使电力系统的有功网损下降、电压质量提高和稳定性增强。

  也就是既要保证高效率,又要保证高安全性。

  而上面两个指标通常而言其实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困扰了电力部门很长时间。

  徐洋完成的这个项目,毫无疑问会对未来全国的输电系统产生巨大帮助。

  简直可以说是完美实现了常浩南重生之初的想法。

  由自己提出一个基础的方法论或者研究方向,其它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应用层面的研究。

  至于那个项目完成人员名单里面的名字,他反而并不是特别在意。

  “要是大家都能有她这么厉害就好咯……”

  常浩南有些放飞自我地想着,同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另外那封英文打印出来的信上面。

  这一次,里面的内容则是非常正规的论文格式。

  A New Method for the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of Means and Covariances in Filters and Estimators

  一种滤波器和估计器中均值和协方差非线性变换的新方法。

  随后他注意到,在题目下面的作者一栏中,常浩南和徐洋的名字右上角有一个相同的标注。

  #这些作者对本文的工作做出了相同贡献。

  “啊这……”

  看到这行小字的常浩南挠了挠头。

  这个意思是……我突然多了篇论文出来?

  在英汉词典的帮助下,常浩南用大概三个小时读完了整篇文章。

  毕竟里面有很多都是他自己的内容,所以阅读效率比上次快上不少。

  这篇论文延续了之前两个人的讨论,内容自然是关于一种新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及其结果的后处理。

  并且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实验验证的部分。

  在论文后面还附着另外一张纸,除了照例征求常浩南关于内容的看法之外,徐洋重点询问了他对这篇论文投稿方向的意见。

  “投稿啊……”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铅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作为伯克利毕业的博士,徐洋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功底比常浩南要好上太多了。

  后者如果要写外文文章,那必是要先写出中文来再翻译的,而眼前这篇显然是从一开始就用英文写成,哪怕是常浩南这样一个英语外行也能看出其连贯性和专业性。

  所以这一次他几乎没有在论文上面做出什么改动,只是把滤波法的名字确定为Cubature Kalman Filter(容积卡尔曼滤波)。

  倒也不是没想过装个大,直接的用两个人的姓氏来命名,但这个算法终究没脱离卡尔曼老爷子的思路范畴,不太好直接把人家的名字去掉。

  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至于论文内容……

  在利用球面-径向积分准则对高斯积分进行数值逼近和递推状态估计的基础上,当然还可以进行很多延伸。

  比如采用球面单形准则处理球面积分,以矩匹配法处理径向积分,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度。

  或者引入协方差约束条件和代价函数,将卡尔曼滤波的应用场景扩充到强非线性系统和非高斯过程噪声系统等等。

  但是这些都属于应用层面或者拓展层面的东西了。

  论文本身在就已经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如果在后面增加太多累赘,反而接近画蛇添足。

  文章的篇幅本来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何况这篇文章因为推导过程非常详细,算上参考文献已经有二十页的长度,在控制学原理领域已经不算短了。

  至于剩下的内容……

  总要给其他人,或者未来的自己留下水论文的机会嘛。

  关键还是要发表到哪里。

  跟之前那篇研究进气道和圆锥前体一体化布局的文章不同,眼前的这篇论文接近于纯理论研究,不存在什么保密的说法。

  更重要的是,它的应用范畴非常广阔,绝不仅仅在航空领域。

  国内的控制学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期刊。

  内容再好,发到一个垃圾平台上面也不会有人看,最后反倒耽误了新理论投入应用的速度。

  所以要想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还是得考虑往IEEE或者IFAC旗下的期刊去投稿。

  想到这里,常浩南颇有些苦恼地敲了敲自己的头。

  在这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没办法打开浏览器进入度娘或者谷歌娘,输入“控制学领域有哪些期刊”然后直接得到结果。

  实际上,整个盛京市也才刚刚介入互联网而已。

  徐洋之所以要写信问这件事,也是因为她的本行属于计算机科学,对控制领域了解不多。

  就常浩南自己的记忆而言,他只知道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和Automatica两份顶级期刊。

  尤其是前者,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会,如果能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都能直接成为控制领域有头有脸的人物。

首节 上一节 8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