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华娱科幻之王

华娱科幻之王 第25节

  只不过这个回复是抱怨字幕的。

  “wong9394”:【我是华国人,我在网飞上看了英文字幕的《彗星之夜》。对于不懂汉语而去看了英文字幕的人,我们可能看的都不是同一部剧。翻译太差了,原本的对话写得很好,但是有很多地方没有翻译出来,甚至颠三倒四,我很怀疑是不是机翻。】

  推特号为“wong9394”的用户是个华国留学生,名叫王真,网飞上线了一部华国电影,而且还是一部科幻悬疑惊悚题材的电影,这个消息已经在留学圈的几个论坛传遍了,甚至很多华人都知道了。

  在海外的华国留学生包括华人其实有很多都心系祖国,甚至关心着祖国发生的任何一点小事,也许是远隔重洋,文化食物交流上的不习惯让很多留学生在社交上筑起了封闭的城墙,反而让他们更加思念祖国,甚至对华国的任何进步与正面消息比国内反应还要强烈。

  当然也有正好相反的,巴不得家乡越过越差,对负面消息视若珍宝,想要切割的干干净净的。

  当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时候,经常发生的情况要么是对自己的祖国和族裔更加有归属感,要么就是和出身做明确切割,甚至交投名状。

  目前留学生圈还是以第一种为主。

  让王真惊喜的是这部来自祖国的电影不仅题材新颖,而且质量靠谱,在网飞上线才一天,就冲到了“其他地区节目”的第12位,口碑已经在发酵,甚至已经出现了几个专业影评,而且誉多贬少,眼看着照这个趋势再过几天很有可能就能冲到“其他地区节目”第一位了。

  来自祖国的文化产品能在美国引起波澜,受到欢迎,即便作品中并没有蕴含什么华国自身的文化,但也足以让美国的很多留学生与华人兴奋不已了。

  这些留学生甚至主动在网络上进行宣传和转发,希望能让口碑的扩散速度更快一些。

  若陈景行见到这一幕他绝对不会意外,因为在他前世位面,韩国的影视流行文化在大洋彼岸传播的时候,韩国留学生和很多韩裔也是四处宣传并以此为荣的。

  弱势文化受到优势文化的肯定就是会引起同源弱势族群的共鸣,无论是主动的肯定还是被动的肯定,甚至无关他对自己的祖国有没有不满。

  甚至王真还准备联合几个伙伴,给《彗星之夜》重新翻译,并联系网飞要求替换成他们的翻译。

  “唉,可惜的就是没有在电影院上映,否则肯定会有不差的票房表现,我们也能集体去电影院支持一下。”

  王真跟几个小伙伴遗憾的聊着。

  王真和几个同为华国留学生的舍友一起在外面租了房子,周围社区华人也都很集中,如果《彗星》真的在电影院上映,王真有把握动员周围的华人去电影院支持。

  不得不说,虽然在海外华国人专坑华国人,但华国人还是比较喜欢抱团的。

  “是啊,说不定能复刻《灵动诡影》的成功呢!”

  “哎这就有点夸张了啊,伪纪录片风格的电影多了去了,能比得上《灵动诡影》的还没有第二个呢,《灵动诡影》的成功没法复制的。”

  “其实这部电影在国内也是网络上映的,没有票房成绩,想让好莱坞发行商上院线也有点难度,再说网飞也不差了,说不定看到的人更多,传播力度更广。”

  “嘿嘿,还是我最早发现的,之前我发现国内网上对这部电影评价很高,我看了之后发现真的很好看,跟以前的国产电影截然不同,就想着会不会有机会被引入美国市场,没想到还成真了。”

  “我在国内网上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导演马上要拍第二部电影了,据说还是悬疑科幻,还加了警匪的元素,说不定也能继续上线网飞呢。”

  “那我估计就不是网飞了,说不定直接在电影院放映了,好莱坞本来就特别重视成功经验。”

  外国电影进入北美市场,说难是挺难,说简单也简单,好莱坞极为重视所谓的“成功经验”,一旦某个导演或明星在好莱坞打通了第一块敲门砖,后面进来就很轻松了。

  陈景行前世位面的成龙大哥、李安和国师就是成功的例子,有了成功经验,即便后面拍的电影质量不怎么样,也能获得好莱坞发行商的信任甚至院线的信任,大方的给予排片,当然与此对应的是“失败经验”好莱坞也很重视。

  《彗星》虽然没有上院线,但是在网飞如果能取得标志性的成功,也算是打通了半个敲门砖。

  多里安的影评只是一个开始,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和普通观众注意到了这部在流媒体播放的电影黑马。

  《彗星之夜》很快得到了超过五篇专业评论家的评论,获得了烂番茄的新鲜认证。

  【说真的,在你看过这部电影之前不要阅读这篇评论。你知道的越少,你就越会喜欢这部精美的惊悚片,它巧妙地利用其微小的预算来最大化一个令人着迷的美味故事。和所有伟大的惊悚片一样,可怕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外在对内在所做的事情,这意味着从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角色的内心,还映照着观众的内心。】

  【这不是一部包含新奇特效和花里胡哨设定的大预算科幻小说。这是一群普通人,他们以非常常规的方式和对常识的理解去处理某种超自然现象。你不必去面对那些没有理由的怀有恶意的邪恶之人,或者为了给电影创造戏剧性而做一些愚蠢和不合逻辑的事情的人,或者一个以高尚的名义做一些愚蠢事情的勇敢的人。我非常喜欢这个,在大多数情况下,角色是正常的。你没有讨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也没有特别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们是你经常在你的社区里遇到的那种人。】

  【一部巧妙的微预算的科幻电影,完全发生在平常的晚宴上,电影证明了聪明的想法和强大的整体演出是可以完全超过昂贵的视觉效果带来的刺激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你很可能会愤世嫉俗地将今天的科幻电影看成是同一个故事,超级英雄在纽约飞来飞去,一遍遍地与外星人战斗。因此,我们有必要检视那些没有庞大预算的小成本科幻电影,这些依赖于故事而不是视觉效果或明星力量的作品。当你在流媒体偶然发现它时,我想你应该试一试。】

  烂番茄新鲜度:88%,观众评分81%。

  这个评分在近十年的科幻电影中足以排进前三。

  (本章完)

第32章 海外口碑又传回国内了

  

  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墙外香完墙内更香。

  互联网时代,香气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加快捷迅速了。

  《彗星》在网飞上线后,播放量急速增加,甚至成为了网飞平台的网红电影。

  《彗星》就像一局解谜游戏,迎合了年轻一代观众的解谜乐趣,譬如女主角是不是在电影中“换人”了,八个人中有哪些人是“原住民”,哪些人是平行世界的访客,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替换的,主角们的选择到底缔造了多少个不同的平行事件等等,你甚至可以逐帧逐句对这部电影进行解析。

  通过年轻人在社交平台的传播,这部电影不仅形成了一阵观影风潮还制造了社交话题,而《彗星》在国外掀起的风浪又传回了国内,在国内互联网上激起了波澜。

  随着烂番茄88%和imdb7.5的开分,这些海外热度就成了国内媒体的新闻来源。

  客观的说烂番茄之所以对《彗星》评价这么高,一是影评数量还不多;二是北美的影评人甚至专业影评家对目前盛行的漫改大片是有逆反心理的,《彗星》恰好就成了一些专业影评家讽刺漫改电影的工具。

  三则是《彗星》实在太过寒酸了,是肉眼可见的低成本影片,其实有不少影评人对这部电影并没有那么感冒,但是看在这么小的成本上,普遍嘴下留情了。

  这三点原因让《彗星》在烂番茄上超过了十年来绝大部分的好莱坞科幻电影。

  相对来说imdb的评分就没有那么高了。

  “烂番茄年度最高评分作品诞生,竟是华国电影!”

  “美国影评人赞叹,又一科幻经典诞生了?”

  “来了!烂番茄今年最高评分的又一神片!”

  “打破国产电影记录,夺冠烂番茄的究竟是什么电影?”

  “《蝙蝠侠·冰点危机》竟被这部国产电影超过?”

  “国产电影重新走向世界!”

  “流媒体巨头推广华国电影,意在华国市场?”

  ……

  不仅营销号在蹭热度,国内最大视频弹幕网站C站又掀起了一轮《彗星》电影讲解和解析的视频热,而且此时影视解说类up主本身便是C站推动转型强化自制内容发展的排头兵。

  更有甚者,已经有人把国外社交媒体上对《彗星》的评论翻译后制成视频放到了C站上,播放量惊人。

  国外的评论出奇的友好,即便有吐槽但也很少涉及国别。

  这其实是《彗星》的题材决定的,正如影评人多里安的评价,这是一部世界电影,故事本身和背景没有多少华国特有的文化元素,或者欧美国家的观众认为的华国文化元素,就是一个发生在现代都市中中产阶级家庭里的故事。

  以至于美国还有很多网民甚至以为这是一部来自于韩国或RB的电影,除了华人和留学生以外,没有太多美国人关注到这是一部华国电影的事实,因为以往出现在欧美观众视线中的华国影视剧作品通常都有极强的文化属性,很少有纯粹现代都市题材的作品为他们所知。

  即便好莱坞电影作品涉及到华国的时候也会体现出极强的他们认为的华国元素,比如拥挤的餐馆后厨,唐人街,红灯笼,又长又眯又吊梢的眼睛,戴着斗笠的甚至留着辫子的华国人,具有华国传统山水风格的景致,与华国作为第一工业强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现在欧美观众面前的文化作品中的华国元素却基本与现代化工业化绝缘。

  也因此《彗星》诡异而幸运的没有引发种族主义者和仇华者的关注,更没有激起某些人的应激反应。

  就这样国内互联网因为《彗星》的海外热度转销回国内而泛起了又一轮回声,不同的是这回《彗星》是作为影视文化输出符号而被关注被讨论。

  知乎有关《彗星》的提问又一次上了热榜。

  这一次是“如何看待《彗星来的那一夜》11月1日在网飞登上北美以外地区电视节目第一名,并登上推特趋势榜第二?”

  “泻药,请注意《彗星》排名第二位的是美国趋势榜哦……”

  “我怎么看待不重要,看看美国人是如何看待的,以下是我从推特下面随机看到的评论,没有刻意筛选过。

  ……”

  “实名反对前排高赞,我认为《彗星》在美国的热度是一个无法被复制的奇迹,原因有以下几点……”

  “人在美国,刚刚回家,《彗星》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还是建立在糟糕翻译的基础上的,我刚看了英文翻译版的时候直接火大,我截几个图给你们看看……太惊喜了,网飞回复了我们的邮件,很快我和几个小伙伴们对《彗星》做的新的翻译就会上线了……”

  “我看到评论里有人说《彗星》是伪科幻,呵呵,这样的人根本不懂科幻是什么,在我看来《彗星》是再硬不过的硬科幻,电影中涉及到了测不准原理与退相干理论,且以这两个理论构建的世界也没有明显的bug,可以看出导演对物理尤其是量子物理一定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的,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的本科院校不仅是京师大,专业还是数学,绝对是相当有数理天赋的,也只有这样有数理思维的导演才能写出逻辑缜密而复杂的剧本……”

  “《彗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一件房屋内用对话创造了一个宇宙,我认为他完全对得起科幻经典的称呼,这才是科幻电影本来的面目,用几条科学原理就能创造出颠覆你三观的故事……”

  “《彗星》在烂番茄的新鲜度达到了88%,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十年来的所有漫改电影只有一部跟他平齐,把范围放大到科幻片,近十年来也只有两部电影排在他前面!……”

  “怎么看?这几年拍的那些投资惊人的华国式大片全都是浪费钱的程度,那些天天自以为曲高和寡怪罪观众的导演应该好好看看《彗星》是怎么讲故事的,连故事都讲不通,场面再大有什么用?要我说与其捧这些根本没有希望得奖的所谓大片冲击奥斯卡,还不如报《彗星》呢,反正都没希望获奖……”

  “说实话,能想到有一天华国电影能重新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可,但我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一部科幻电影,作为一个科幻迷,简直热泪盈眶,我希望华国电影人都能从《彗星》的成功中得到启发,华国擅长向后看,美国擅长向前看的论调可以休矣……”

  这轮从海外传回来的热度与原来《彗星》的热度叠加,造成了更加广泛的讨论和热度。

  《彗星》成为了一个出圈话题。

  毕竟好看的国产电影和被欧美观众盛赞喜爱同时引起轰动的国产网络电影是两回事。

  甚至还有广告和代言找到了陈景行。

  当然他没有接。

  倒不是他不爱钱,即便不缺钱但也不会随便把送上门的钱拒之门外,主要是为了以后的个人品牌形象考虑,作为天才导演,未来华国商业电影的领军人物,陈景行对自己的人设是有要求的,广告和代言产品起码也要有一定的档次,比如豪车、游艇、顶级奢侈品之类的……

  遗憾的此番来找他做广告代言的确实没有符合他眼高于顶的标准,这也不能怪国内厂商“有眼无珠”,实在是导演的身份限制了他的曝光度,《彗星》的舆论热度最大的受益者是演员,其次才是幕后创作者,要不是陈导的颜值和年龄还算有话题性,根本不会有什么代言广告来找他。

  除此之外让他感到庆幸的是《致命身份》的演员合约已经签完了,否则片酬支出怕还要上涨一大截。

  当然这一轮热度还是给陈景行带来了一些变化,让他赶在拍摄《致命身份》之前被张京燕催着录了一个访谈节目。

  《南方人物周刊》

  (本章完)

第33章 我跟你们南方报业有什么仇什么怨

  

  陈景行之前已经推拒了很多采访甚至是网络综艺节目的邀请,但是还是没有熬过张京燕的电话催眠,甚至许文深也建议他接受这个访问。

  《南方人物周刊》并不局限于娱乐影视方面,甚至很少邀访影视产业的从业人员,其报道人物一直是以工商界人士为主的。

  按照《南方人物周刊》标榜的报道对象是对华国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遂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

  陈景行按理来说是无论如何够不上标准的。

  完全是托了网飞的福,《彗星之夜》上了美国推特趋势第六名,同时又借助了在美国影视文化高地的热度,还实现了对其他国家比如日韩东南亚地区的传播。

  华国已经有十几年没有一部能在欧美赢得广泛热度的影视作品了,而这一切被一部成本低廉的网络电影做到了。

  出口后的热度又被内销回来之后,《南方人物周刊》的总编因此临时更改了选题,通过幻世网向陈景行发出了邀约。

  很显然,《南方人物周刊》想讨论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

  访问记者戴着眼镜,是个气质很优雅知性的女性。

  “陈导您好。”

首节 上一节 25/4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