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238节

  林燃说:“如果不仅仅一篇四大呢?”

  尼兰詹一下就好奇了起来:“不是四大还能是什么?”

  林燃说:“菲尔兹。”

  尼兰詹无语:“菲尔兹?我不是数学系,但我也很清楚菲尔兹是两年之后。”

  林燃说:“不不不,是一个无法辩驳的工作。

  这篇论文一旦发表,我将预定两年后的菲尔兹奖。

  不管这个过程中,有多少数学家,做出了怎样的成果,我都提前预定了一个席位。

  总之你就等着好吧。”

  尼兰詹半信半疑,主要林燃已经有一篇四大处于预备刊登的状态:“什么成果?”

  林燃淡淡道:“彻底解决孪生素数猜想。”

  尼兰詹自然知道孪生素数猜想是什么,他也知道这个问题的含金量。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半年,我只要半年。”林燃说。

第220章 六年?半年!(6k)

  林燃想回国了。

  一点都不想再呆在阿美莉卡。

  已经归心似箭了。

  只是当前形势下,人在阿美莉卡,想回国是很困难的。

  毕竟华国好不容易才控制住病毒,结果阿美利肯又开始了。

  其次是回去做什么。

  林燃之所以还是选择先从数学界打出名堂来,一来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有很多能拿得出手的成果,能迅速获得名气。

  二来也是因为,想在2020年搞航天,没名气、没证明过自己,从哪里拿钱也是一个问题。

  在去1960年以前,想从贝索斯的蓝色起源手里拿第一桶金的想法已经被林燃彻底打消。

  很简单,因为帮蓝色起源,相当于把自己的安全系于贝索斯的信用之上。

  一旦自己透露出想要回华国的想法,他敢保证,贝索斯一定会毫不犹豫出卖自己。

  和自己达成协议,以帮自己脱罪为由,让自己给他打一辈子工。

  林燃在60年代的阿美利肯呆这么多年不是白混的。

  有门在固然是能回去。

  但利用门回去,你解释起来又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这是充斥着摄像头和信息全面流通的时代,自己的异常表现的越明显,针对自己的调查也就会越全面。

  1960时空猜不到门,不代表2020猜不到。

  所以林燃已经没有打算再从贝索斯手里拿钱。

  相反,他有了新的获得第一桶金的对象。

  这是过去60时空,花六年时间逐渐完善的想法。

  信息差不是只有未来去过去才有,同样过去来现在,也同样有信息差。

  自己在1960可是权倾朝野的教授,是NASA的头号实权人物,入白宫和五角大楼如入无人之境。

  过去的信息差在现在,照样能够发挥大用。

  林燃说完,尼兰詹人都傻了。

  因为半年这个时间太短了。

  在当前科研工作停滞,会议停止、交流只能线上、组会只能线上开。

  学生进度到底如何,完全是未知数。

  所以半年,林燃就能解决孪生素数猜想。

  老实讲,在当前形势下,这个时间验证成本对尼兰詹来说几乎没有。

  因为太短了。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学者,尼兰詹是会或主动或被动的了解到数学界一些大消息。

  像前几年孪生素数猜想取得进展。

  尼兰詹非常了解。

  因为张益唐率先给出7000万的上界,然后数学界搞了一个叫Polymath8的项目,把差距上界从7000万降低至246。

  这个名为Polymath8的项目是由陶哲轩发起的,里面就有用到计算机辅助。

  他们大致是这样做的。

  采用在线协作模式,通过博客和维基页面来讨论。

  项目采用流水线式的方法,将任务分为不同组,包括了理论分析和计算优化。

  Polymath8a主要就是优化张益唐的可容许k-元组,使用GPY筛法(Goldston-Pintz-Yldrm筛法)、I型、II型、III型估计,并进行数值优化。

  初始界限为7000万,Scott Morrison通过计算机辅助将界限降至59470640,最终稳定在4680

  花了3个月,涉及大量计算搜索可容许元组,这部分工作就用到了计算机辅助。

  而其中詹姆斯·梅纳德,前面提到的拿了2022年菲尔兹的数学家,他提出一种改进的GPY筛法,能够证明素数间差距不超过600,他的方法基于纯数学工具,核心是分析性筛法理论,无需广泛计算。

  而从600降低到246,则必须要借助就是就是工具辅助,纯数学工具截至目前为止都没有数学家做到。

  尼兰詹喃喃道:“伦道夫,好,没问题,我相信你能做到。

  所以你想要什么?”

  自己要是带出一个菲尔兹,哪怕没有半点贡献,自己也能狠狠吹一波。

  不说在石溪分校混教授职位,以自己资历和学生履历,跑到US前五十的高校混个教授不成问题。

  甚至就纽约本土的纽约城市大学,混个教授没有一丁点问题。

  更何况,要是林燃拿菲尔兹,他拿石溪分校校董特别贡献奖,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拿了校董贡献奖之后,在石溪分校把助理教授的助理给去了,不是什么难事。

  印度裔的本能占据高地,任由林燃自由发挥,等着给领导作报告的时候猛吹自己的功劳。

  什么我一眼就知道伦道夫是数学天才,所以我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尽管在数学领域我没起到作用,但在成长和生活上我充分帮助了对方。

  什么我为伦道夫的科研生活扫清了障碍,让他能心无旁骛的工作。

  还没成果,尼兰詹已经在想怎么汇报了。

  林燃说:“没别的,我做完之后我要毕业,我要从石溪分校拿到博士学位然后毕业回国。”

  拿博士学位,回国也好有个东西,另外也是为了母亲别太失望。

  不然林燃还真不需要博士学位来证明自己。

  而且老实讲,要是可以选择,林燃还是想去哥廷根拿个博士学位,而不是在石溪分校。

  对这没啥太多感情。

  尼兰詹点头:“没问题,但你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得有篇论文,这个你自己选。

  这方面我会帮你安排,如果你真的能解决孪生素数猜想,我想大概学校这边也会很乐意给你提供帮助。”

  “如何评价华国留学生伦道夫·林?”

  林燃的事迹先是由陶哲轩在mathoverflow上回复,人找到了,然后删除了提问。

  然后zoom会议参会的数学家们开始把消息扩散出去。

  大家都知道叫伦道夫·林的华人数学家,是石溪分校人工智能专业博士,提出了一种优美的跨领域结合方法,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弱形式。

  这件事本身充满了戏剧性。

  量子杂志以“华国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情节”为名刊登了专题文章。

  其在文章中这样写到:

  “20世纪,华国数学家陈景润为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陈景润出生于闽省闽市,成长于动荡的战争年代,1949年进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师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艰难环境中,他潜心研究数论,1966年发表了著名的陈氏定理,证明每个充分大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一个最多有两个素数因子的数的和,例如100 = 23 + 7×11。

  这一结果是强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进展,尽管未能完全解决猜想,却激励了后来的研究者。

  陈景润的故事被徐迟的传记《哥德巴赫猜想》记录,发表于1978年的《人民文学》,成为华国数学史上的经典篇章。

  五十四年后华国数学家伦道夫·林决定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弱哥德巴赫猜想。林的方法独辟蹊径,将代数几何与数论相结合,构造了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优雅证明。

  椭圆曲线是代数几何中的核心对象,通常由形如 y= x+ ax + b的方程定义,具有丰富的几何和算术结构。

  林的证明从一个直观的观察开始:素数和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丢番图方程,而代数几何擅长处理这类方程的解。

  他构造的En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椭圆曲线,其系数依赖于n。通过分析En上的有理点,林建立了一种映射,将这些点转化为满足p1+p2+p3 = n的素数三元组。

  在林的论文引言中,他详细描述了如何构造这一代数簇,并利用代数几何中的工具,如Mordell-Weil群和高度理论,分析其结构。

  他证明,对于每个奇数n > 5,En至少存在一个有理点,这一存在性直接对应于弱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

  林的方法避免了黑尔夫格特证明中复杂的圆法和指数和估计,而是通过几何直觉和代数工具提供了更直接的路径。

  ‘我的目标是找到一种更简洁的证明方式,’林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椭圆曲线的有理点提供了一种自然的语言,让我们可以从几何的角度理解素数和的问题。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证明,还揭示了素数分布的潜在结构。’

  黑尔夫格特的证明依赖于圆法,这是一种分析数论的经典技术,通过在单位圆上积分来估计素数和的数量。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处理主弧和次弧的复杂估计,并依赖计算机验证较小的n值。林的证明则完全基于纯数学工具,避免了分析方法和计算验证的需要。

  ‘林的证明是代数几何与数论结合的典范,’著名华裔数学家特瑞陶评论道,‘他将一个传统上由分析方法主导的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这种跨领域的洞察力令人振奋。’

  林的成就不仅在数学领域意义重大,也承载了华国数学家在数论研究中的悠久传统。

  从陈景润到林,华国的数论研究者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陈景润在艰难环境中坚持研究,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人。林则在现代学术环境中,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他的证明不仅是对陈景润工作的致敬,也是对数学之美的全新诠释。

  林的论文已被提交至《数学新进展》,目前已经通过了同行评审即将发表.”

  单纯只是林燃的话,消息没有这么快传回华国。

首节 上一节 238/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