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245节
这意味着,燃神回国带学生,不会有曲高和寡的忧虑,能够带出一帮学生来。
所以我说燃神对华国而言,最少也是小平邦彦之于霓虹。
他的讲课能力,导致他去哪里,哪里未来就能成为华国数学的中心。
这就是大师的能力。
所以庆幸吧,庆幸这样的人才选择回国,而不是在国外。
在这方面我的想法和大众是一样的,该给的待遇给,别又把人给气跑了。
天才要有额外优待。
都拿菲尔兹了,该给的院士就给,别抠抠搜搜的,就因为年纪太小,不给院士,难道院士是看年龄而不是看能力吗?
不过这点我倒是不太担心,林燃只要愿意去燕大,燕大怎么着都会给他弄个院士的头衔。
燕大有这实力。
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因为其他原因,去其他高校。
毕竟评院士不完全看实力,和你的‘运作能力’也有关系。
要是去申海交大,选择回母校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申海交大在数学院士评选这一块,实力还不如浙大呢。
最后我也有点疑问,那就是燃神为什么论文清一色往数学新进展上发啊?
他这成果完全能发数学年刊啊。
数学年刊才是最顶级的期刊吧。他前面两篇发数学新进展我能够看做是新人,能发四大就已经很牛了。
但最近这篇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怎么又是《数学新进展》?”
这是知乎点赞数最高的回答。
而此时的林燃正在和申海交大方面谈最后的条件:
“林博士,您放心,您要是愿意回母校任教,这么说吧,您伴侣的工作,我们肯定帮忙解决,这个完全没问题,不需要硕士,本科就行。
如果是专科,也勉强可以。”李丛明电话里很客气。
华国第一个菲尔兹,怎么可能不重视。
因为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不管林燃回不回申海交大,申海交大的数学系教授们都评不到院士。
以2021年增选上的数学院士为例,燕大、复旦、华国科学院和浙大。
申海交大别来沾边。
这么说吧,申海交大的数学院士还要追溯到吴文俊和胡和生。一个是1957年当选的院士,一个是1991年当选的院士。
在2018年申海交大举办数学学院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的时候,只有一个老外,讲席教授Anders Lindquist是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评院士涉及到要消耗学校资源,就跟修仙结丹要榨干家族资源一个道理。
而申海交大在数学领域,连有资格结丹的人都没有。
林燃说:“这倒没有。”
第224章 教授到底是谁?
交大数学学院压根没评院士的资格。
所以压根谈不上什么竞争。
反而林燃来了,对他来说属于是天降政绩。
以后去哪履历上都能写上一句,把交大数学系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数学系。
林燃来了就是全国一流了。
换其他所谓一流高校,一年能发一篇四大吗?
而随着林燃在交大的深耕,未来这个履历还能改成全国前三、全国第一、世界前三,甚至是世界数学中心。
这就要看林燃能成为丘成桐,小平邦彦、广中平佑还是高斯和欧拉了。
这里说的不是这几位的学术能力,而是指他们的带队能力。
丘成桐在学术上不亚于小平邦彦,但在带队能力上差的有点远。
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对方对申海交大的数学系来说还是一颗仙丹,吃完百病全消,所以李丛明在确定林燃此时对申海交大的意向最强烈之后,就要多热切有多热切。
“嗯,后续有我们也能帮忙解决。”李丛明笑道,“林博士您的话,别说专科,就算是高中、初中、没念过书我们也能运作。
现在正好出不去,直接安排您家属去马来亚那边念个本科,远程授课两年就能拿到留服认证的学位。
拿到之后,第一时间就办入职。”
林燃心想你们真会玩,虽说一直都知道高校的学术繁殖很厉害,但你说的如此轻飘飘确实也是够嚣张:
“没,我暂时没有这方面要求。
我回申海交大呢,像你和我提的那些分房、工资,有什么待遇这些我不太在意。
你们和燕大、水木开的条件都大差不差。
包括什么研究津贴这类的。
我需要的不是这些,我需要申海交大方面给我提供足够的资源。”
李丛明一下就警觉起来。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天下掉馅饼。
天下掉馅饼的东西,都会有潜藏的陷阱。
不过,在引进林燃这件事上,就算有陷阱,他也得咬咬牙给吞下去。
“您说,我一定满足。”李丛明说。
林燃说:“我希望未来我在交大的授课比较随意。
就不需要一定按照上课表。
有可能我一周没什么事,我连着上五天,然后连着两个月都不上课,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李丛明说:“这您放心,一定给您安排。
这没问题,包括其他教授的课我们会去做协调。”
大佬有这样的要求很正常。
林燃哪怕说自己一节课都不上,他也会欣然同意。
大佬是有特权的。
能答应来上课已经很不容易了。
林燃接着说:“然后就是资源,我计划在未来两年完成登月。”
李丛明吞咽了一下口水:“登月?”
他感觉事情开始不对劲起来。
“没错,我本科学的是航天,我本科毕业课题是阿波罗登月,我现在要复刻阿波罗登月不是很正常吗?
我需要申海交大这边给我提供资源上的协助。”林燃理所当然道。
李丛明当然知道,他们仔细研究过林燃的履历以及过去在申海交大就读的过往。
只是你本科毕业课题是阿波罗登月,你现在就要登月,是不是太离谱了一点。
要知道交大是有校产的,有校办企业,
而且因为过去有汉芯在前,交大对这种事格外警惕。
生怕被爆金币惹的麻烦上身。
交大是有校产的。
准确来说很多高校都有校产。
像华工科技就是华科孵化出来的上市公司,至今华科仍有持股。
交大也是如此。
登月?
数学教授主导?
这得烧多少钱啊。
回国原来是想着爆金币来的是吧。
李丛明一下就提高了警惕,“林博士,您这有点太离谱了。
在校领导那过不了会啊,没人敢拍板给您这资源。”
林燃听懂了,他解释道:“不是,李院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说的资源是指登月需要的航天相关供应商,要麻烦交大方面帮我联系。
具体登月这件事本身,我自己来找投资方,不需要麻烦交大。”
这让李丛明内心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疑惑。
企业登月?
吃饱了没事干吧。
谁会花这个钱?
李丛明百思不得其解。
还真有。
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谁对登月执念最强,说奥尔德林排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因为他是登月第二人。
众所周知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第一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