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274节

  奥尔德林报出调整指令:“俯仰上5度,偏航左2度。”

  阿姆斯特朗操作推进器,舱体在月球轨道上微微抖动,经过几分钟的紧张调整,终于稳定。

  “好了,回到正轨,”阿姆斯特朗松了一口气,汗水从额头滑落。

  距离缩小到10英尺,阿姆斯特朗估计:“他有10英尺……现在大约5英尺。”

  透过窗口,对接探头清晰可见。柯林斯在指令舱内调整姿态,确保探头对齐:“看起来不错,‘鹰’号。”

  两艘飞船轻轻接触,柯林斯启动收回机制。

  “卡纳维拉尔角控制中心,我们准备对接,”柯林斯报告。

  但突然,组合飞船开始剧烈振荡,尤其在横滚方向。

  柯林斯惊呼:“怎么回事?”

  阿姆斯特朗感受到晃动:“我们在振荡!”

  他意识到施加前进推力时未完全对准中心,导致姿态偏离,自动系统开始点火纠正,引发振荡。

  阿姆斯特朗迅速解除姿态保持,手动稳定飞船。

  随着一声轻响,登月舱的探头插入指令舱的舱口。

  “捕获!”柯林斯兴奋地喊道。

  “卡纳维拉尔角控制中心,对接完成,”阿姆斯特朗确认,声音中透着如释重负。

  几秒后,振荡减弱,对接闩锁咔嗒一声锁定。

  “硬对接!”柯林斯确认,声音中带着如释重负。

  阿姆斯特朗松了一口气:“好的,我们是你的了,‘哥伦比亚’号。”

  柯林斯笑着回应:“我没感觉到冲击,觉得挺稳的,但按下收回时,情况就乱了。”

  阿姆斯特朗解释:“是的,我施加前进推力时偏离了中心,自动系统开始点火纠正。”

  控制室内,遥测数据确认对接成功,工程师们爆发出欢呼。

  控制室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林燃如释重负,起身挥拳庆祝:“太棒了!”

  (登月舱和指令舱对接所以来的椭圆交会轨道,为此在执行登月前巴兹·奥尔德林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此主题的论文,不得不说奥尔德林不愧是轨道力学领域的博士,会对于自己没能第一个登月心理不平衡也再正常不过。)

  林登·约翰逊随即看了汉弗莱一眼,然后站起身,拍手叫好:“他们回来了!”

  汉弗莱知道这时候该让现场的白宫摄影师记录下这一刻,总统先生高大的身影。

  画面的重心得是总统先生,而不是教授。

  电视直播画面切换到动画模拟的对接场景,克朗凯特解说:“登月舱与指令舱成功对接!宇航员们即将重聚!”

  对接完成后,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的舱门,爬过狭窄的对接隧道,进入指令舱。

  他们携带47.5磅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以及16毫米胶卷盒,记录了月球表面的珍贵影像。

  柯林斯在指令舱内迎接他们,笑容满面:“欢迎回来,伙计们!月球怎么样?”

  阿姆斯特朗咧嘴一笑:“壮丽的荒凉之地。”

  奥尔德林补充:“尘土飞扬,但美得让人窒息。”

  他们将样本箱固定在储物格内,脱下笨重的宇航服,终于可以稍作休息。

  柯林斯调侃道:“你们带了这么多石头,科学家们会乐疯的,哦对了还有总统先生,总统先生一直为上次登月,苏俄人给我们分的月壤只有一点点而愤愤不平。”

  一切就绪后,是时候与“鹰”号告别了。

  柯林斯操作控制台,启动分离序列:“好了,让我们抛弃‘鹰’号。”

  他翻动一个开关,爆炸螺栓启动,发出低沉的爆裂声,对接闩锁松开。

  透过舷窗,他们看到“鹰”号缓缓漂离,银白色的外壳在月光下闪着微光,逐渐消失在漆黑的太空中。

  阿姆斯特朗凝视着远去的登月舱,心中感慨:“它带我们去了月球,现在该让它休息了。”

  奥尔德林拍拍他的肩膀:“它完成了使命,我们也是。”

  柯林斯通过无线电报告:“卡纳维拉尔角控制中心,登月舱已抛弃。”

  克兰兹回应:“收到,‘哥伦比亚’号。准备跨地球注入。”

  抛弃登月舱后,指令舱“哥伦比亚”号准备执行跨地球注入点火,离开月球轨道,踏上为期三天的返航之旅。

  跨地球注入点火是任务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服务推进系统必须精确点火,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飞船偏离轨道,甚至无法返回地球。

  控制中心内,林燃直接计算出具体参数告诉指挥官克兰兹:“点火时间130:30:00 GET,持续2分30秒,速度增量约3280英尺/秒。”

  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到飞船。

  阿姆斯特朗作为指挥官负责监督,而柯林斯负责操作,奥尔德林则监控导航系统。

  三人根据制导计算机的指令调整飞船姿态,将SPS发动机对准正确方向。

  柯林斯盯着仪表盘:“姿态锁定,俯仰150度,偏航0度。”

  阿姆斯特朗最后检查系统:“所有系统正常。”

  奥尔德林报读数据:“燃料压力稳定,引擎预热完成。”

  控制中心内,所有人都紧盯屏幕。

  克兰兹通过无线电说:“‘哥伦比亚’号,卡纳维拉尔角,跨地球注入点火倒计时10秒。”

  “10、9、8……”柯林斯数着倒计时,舱内一片寂静,只有仪器的低鸣声。

  “5、4、3、2、1,点火!”SPS发动机轰鸣启动,飞船剧烈震动,推力将三人压在座椅上。

  阿姆斯特朗感受到熟悉的加速度,心中默想:“我们正在回家。”

  奥尔德林盯着显示屏,确认速度增量:“速度增加,轨迹正常。”

  2分30秒后,发动机关闭,计算机显示飞船已进入返回地球的轨道。

  柯林斯报告:“卡纳维拉尔角控制中心,跨地球注入完成。我们正在回家的路上。”

  控制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林登·约翰逊起身主动和林燃拥抱道:“教授,这是阿美利肯的胜利!”

  白宫的摄影师成功捕捉到了这一幕,汉弗莱想的是让照片说话。

  虽然他欣赏林燃,但他更看重的是副总统的身份,要是林登·约翰逊滚蛋,他也得跟着滚蛋。

  林燃点了点头:“没错。”

  他内心在想,这样的胜利很快会出现在华国,虽然是另一个时空的华国,但这个时空的华国我也相信他们同样能做到。

  印度是玩嘴的,但华国人从来都是玩真的。

  指令舱“哥伦比亚”号在茫茫宇宙中划出一道弧线,带着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和柯林斯三位宇航员,踏上了返回地球的最后旅程。

  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他们面临着最危险的挑战:以每秒11,032米的速度穿越地球大气层,安全溅落在太平洋上。

  卡纳维拉尔角控制中心内,大家都有些紧张,这是最后时刻了。

  全球民众则通过电视直播屏息以待,等待这一历史性时刻的结局。

  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前的几个小时,宇航员们开始执行再入前的最后准备。

  指令舱“哥伦比亚”号与服务舱仍通过脐带连接,服务舱为整个任务提供了推进、电力和氧气支持。

  现在,它的任务已告一段落。

  柯林斯坐在指令舱的左侧座位,目光扫过控制面板,确认所有系统就绪。

  他按下分离按钮,伴随着一声轻响,服务舱缓缓脱离,漂浮在漆黑的太空中。

  柯林斯透过舷窗,看着服务舱逐渐远去。

  他低声说:“再见了,老伙计,你干得不错。”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这台机械伴侣陪伴他们穿越了38万公里的地月之旅,现在却要独自留在太空。

  阿姆斯特朗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它完成了使命,现在轮到我们了。”

  奥尔德林则忙着检查月球样本箱,确保47.5磅的岩石和土壤被牢牢固定在舱内。

  他打开一个储物格,取出几件不必要的设备,减轻指令舱的重量。

  “这些石头可是宝贝,”他笑着对同伴说,“科学家们会为它们疯狂的。”

  任务控制中心的克兰兹通过无线电确认:“阿波罗11号,卡纳维拉尔角,服务舱分离确认。准备姿态调整。”

  阿姆斯特朗回应:“收到,休斯顿,我们正在调整姿态。”

  他的声音沉稳,掩盖了内心的紧张。

  他知道,接下来的再入过程将考验他们的技术和勇气。

  指令舱需要精确调整姿态,确保热盾面向地球表面,以抵御再入时的高温。

  (成功返回地球的哥伦比亚指令舱)

  柯林斯操作着反应控制系统的推进器,舱体缓缓旋转,热盾对准了前进方向。

  仪表盘上的指示灯闪烁着绿光,显示姿态正确。

  阿姆斯特朗检查了入射角数据,确保飞行路径角为-6.48度,误差不能超过0.5度。

  他低声说:“角度必须完美,太陡我们会烧毁,太浅我们会弹回太空。”

  奥尔德林盯着显示屏,报读数据:“滚转0度,俯仰150度,偏航1度。”

  柯林斯确认:“姿态锁定,系统正常。”

  三人重新安装了发射座椅,固定好安全带,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重力加速度。

  座椅的金属框架在舱内发出轻微的吱吱声,提醒着他们即将面临的剧烈震动。

  12月21日12:35 EDT(16:35 UTC),指令舱以36194英尺/秒(约合11032米/秒)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正式开始再入。

  舱体外,热盾开始承受5000华氏度的高温,表面烧蚀材料逐渐熔化,带走热量,保护舱内安全。

  透过舷窗,宇航员们看到一道炽热的等离子体光芒,如同火海般环绕着指令舱。

  奥尔德林拿起16毫米相机,透过右侧舷窗拍摄这壮观的景象。

首节 上一节 274/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