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314节
坐在外面参观室的华国航天专家、宇航员以及像Pony这种阿波罗科技邀请来的嘉宾们,内心都捏了一把汗。
因为根据阿波罗科技工作人员的介绍,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各位,月球轨道插入,也就是LOI,是整个载人登月任务中最关键的机动之一,要求飞船在月球背面以极高的精度执行减速烧燃。
由于月球遮挡,飞船在烧燃期间与地球失联,无法实时接收指令,因此地面团队必须提前计算并上传所有参数,而宇航员则需凭借训练和经验手动操作,确保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华国航天的专家们既觉得一家民营航天机构居然能够做到这一步,内心感到很是震惊,同时也希望阿波罗科技能够顺利,为他们未来的登月积攒经验。
参数由指挥控制中心精确计算,在飞船进入月球背面前通过通信系统上传至飞船,确保宇航员能够在失联状态下执行任务。
轨道官小刘推了推眼镜,快速核对屏幕上的轨迹线:“轨道参数已校准,烧燃时间6分钟,点火倒计时30分钟。
预计进入LOS前5分钟完成参数传输。”
导航官李瑞低声对同事说:“教授亲自推演了十次轨迹,F-1发动机的推力曲线完美,这次肯定稳。”
他手指飞快输入指令,校对推进剂压力,300巴,误差正负值小于0.5巴。
林燃转身对通信官下令:“与奔月号确认,上传LOI参数。”
通信官通过麦克风喊道:“奔月号,文昌控制中心,准备传输LOI参数,请确认接收。”
屏幕显示传输进度,数据流正在快速上传。
奔月号指令舱内,屏幕闪烁着蓝色光芒,显示推进剂压力、速度和轨道高度。
指令舱采用锥形设计,重5.56吨,外面和哥伦比亚号没有什么差别,内部却充满现代气息。
钱飞坐在中央座椅,目光扫过仪表盘,检查烧燃参数。他的耳机中传来地面指令,语气沉稳:“文昌控制中心,奔月号收到,参数传输完成。”
他内心平静,暗想:“教授的计算从没出错过,我们一定行。”
赵建国坐在左侧,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确认服务舱主发动机状态:“引擎绿灯,推进剂压力300巴,温度22摄氏度,随时可点火,位置和速度确认,我们在轨道上。”
他低声自语:“教授的参数果然精准。”
窗外,月球逐渐逼近,灰白色陨石坑和崎岖山脉在阳光下慢慢变得可见。
赵建国遥望后感叹道:“这比模拟器震撼百倍!”
钱飞淡定回应:“别分心,烧燃倒计时5分钟,检查清单。”
他逐项核对:推进剂阀门状态全开、引擎点火序列正常、飞船姿态偏航角0.02度,俯仰角0.01度。
飞船接近月球背面,通信信号开始波动。
通信官报告:“接近LOS,信号将在3分钟后中断。”
林燃果断下令:“奔月号,你们已获批执行LOI,参数已上传,祝好运,我们另一边见。”
他紧握对讲机,盯着屏幕上的倒计时,内心无比平静。
钱飞回应:“明白,文昌,奔月号将按计划执行。”
信号中断,屏幕显示“LOS”,控制室陷入短暂沉默,所有人屏息凝神,盯着倒计时钟:3分钟至点火。
飞船内,钱飞紧盯计时器,声音坚定:“烧燃倒计时,3、2、1,点火!”
他按下确认键,服务舱F-1发动机轰然启动,尾部喷出炽热蓝色火焰,飞船微微震动,减速力将宇航员轻轻推向前方。
仪表盘数据飞快刷新,速度从2.5公里/秒开始下降,推进剂压力稳定在300巴,引擎温度升至500摄氏度。
赵建国紧盯引擎数据,报告:“推力100吨,温度正常,震动幅度0.5米/秒2。”
他手握操纵杆,随时准备手动调整,内心暗想:“这六分钟比一辈子还长。”
同时赵建国还要负责专注监控速度和高度:“速度2.4公里/秒……2.3公里/秒……2.2公里/秒……”
他手指悬在操作按钮上方,准备应对任何异常,屏幕显示高度从10000公里迅速下降至1000公里。
烧燃持续进行,飞船在月球背面无声滑行,窗外是黑暗的宇宙和月球的荒凉地形。
引擎喷射声在舱内回荡,宇航员屏气凝神,耳机中只有低鸣和自己的心跳。
第3分钟,钱飞报告:“速度2.0公里/秒,高度500公里,轨道曲线符合预期。”
第5分钟,赵建国喊道:“推力稳定,剩余推进剂6吨,温度550摄氏度,一切正常!”
第6分钟,钱飞盯着计时器:“烧燃结束,倒计时3、2、1,关闭引擎!”他果断按下终止键,引擎熄火,舱内恢复平静。
钱飞深吸一口气:“烧燃完成,检查轨道。”
赵建国快速输入指令,屏幕显示新轨迹:“速度1.8公里/秒,近月点100.1公里,远月点300.2公里,轨道捕获成功!”
他推了推眼镜,松口气:“误差才0.1公里,教授太牛了!”
钱飞轻轻鼓掌道:“我们到月球了~,我们现在就等信号恢复。”
飞船绕过月球背面,通信恢复。
钱飞通过耳机报告:“文昌,奔月号,LOI成功,我们在月球轨道。”
控制中心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外面参观室的专家们面面相觑:“原来月球轨道插入这么简单的吗?”
大家实在难以置信。
他们过去做过多少预案,进行过多少次的计算,慎重慎重再慎重,迟迟没有进行宇航员的绕月测试,不就是因为这个操作难吗?
结果现在看下来,好像也没有多难啊!
第267章 这是人类吗?
“他们没用鹊桥吗?”
孙家栋已经垂垂老矣,不是另一个时空中整个五院最好的俄语翻译,钱院长拿到波克罗夫斯基传来的白马材料后,第一时间就大喊孙家栋的名字,让他来负责翻译。
此时的他已经九十有二,也就比奥尔德林年轻一点。
但在这个对整个华国航天来说都是大日子的时候,他依然来到了现场。
坐在他身边的是现在华国航天登月计划的总工程师,吴伟仁。
“我们有和林燃他们提,但他们的意思是整个流程太久,需要对通信系统进行重新改造,所以没有采纳鹊桥卫星中继中转通信的方案。”吴伟仁脸上写满了感慨。
怎么这么轻松?
2018年12月的时候,华国航天发射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背探索之旅。
在此之前,他们就提前发射了名为鹊桥的中继卫星,为的就是嫦娥四号在进行变轨,月球轨道插入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通信畅通。
鹊桥位于地球-月球L2点的晕轨道,可为远侧提供通信中继。
“看来林燃的团队有着充分的自信,如果有能力,那这就是自信。”孙家栋下结论道。
大佬发话,至少在华国航天的评价体系里,林燃是自信而非狂妄。
其实林燃也很清楚,能用鹊桥当然好。
可问题是土星五号就两发,如果要用鹊桥,那还得多造几个登月飞船,然后做无人测试,也就是说最少要三发土星五号。
无论是成本还是时间一下就拉上去了,非常容易错过今年圣诞节的登月窗口。
又要拖到明年了。
同时鹊桥的覆盖范围虽然广,但不代表一定能够在LOI烧燃期间维持通信,因为整个LOI过程是高速移动的,整个过程很可能在某些位置短暂失联。
还要对飞船通信系统进行改造。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林燃对自己有着百分百的自信。
整个登月流程,他不止操作过一次。
Pony鼓掌的同时,和他身边来参观的张朝阳,早早财富自由后一心想当物理老师的搜狐张轻声说道:“林生说的没错,登月对他而言确实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张朝阳脸上还有震惊的神色没有消失,他的语速很快:“不是这有点太变态了。
Pony,你知道吗,在登月过程中为什么说LOI是最关键的机动,不仅仅是因为会失联,还因为整个精度要求非常高。
从轨道计算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LOI需要精确计算飞船的轨迹,以确定所需的减速量和烧燃时机。
这涉及复杂的轨道力学问题,特别是三体问题,也就是地球、月球和飞船的相互引力,计算复杂而且互相之间非常容易受扰动影响。
飞船从地球出发,初始受地球引力主导,接近月球时逐渐受月球引力捕获,形成经典的三体动力学系统。
而三体问题的解是非线性且混沌的,需通过数值模拟和近似方法求解,你只能得到一个大概的近似解,得不到精确解。
阿波罗登月的办法就是靠宇航员的临场发挥。
而华国航天的嫦娥四号靠的是鹊桥中继卫星保证通信畅通,地面提供实时计算确保整个导航的精度。
阿波罗11号的LOI烧燃前,地面团队通过雷达和多普勒测量确定飞船位置,误差控制在5公里范围内,而速度误差控制在1米每秒以内。
我们的嫦娥四号靠的是更先进的深空网络提升精度,但计算仍需考虑太阳和行星的微小扰动。
而且还有更变态的地方在于,月球引力场它是不均匀的,月球表面存在质量集中区,像雨海和JH区域,它引力异常能达到正负值0.1毫伽,去扰动飞船轨道。
林生搞的变轨,没有依赖华国航天构建的深空网络,要么就是地面计算精度做到了一个高度,要么就是上去的两位宇航员水平堪比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如果是后者,那两人会在过去宇航员选拔中落选,那真是太可惜了。
甚至包括林生会想到请奥尔德林来当他们的训练导师,这也是神来之笔。”
张朝阳语速极快的讲完后,其实Pony就留下了一个印象,这玩意很难,不过确实没必要和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博士去拼专业度。
他顶多折腾折腾望远镜,人家可是能手搓轨道计算公式的狠人。
在众多互联网大佬里,张朝阳绝对是学历最高的那位,而且学历也非常之硬核。
“Pony,把你手上阿波罗科技的股份转给我吧。”片刻后,张朝阳说道。
Pony此时满脸写着问号,不是哥们,我差钱吗?你身家恐怕还没我的零头吧。
“不是,查尔斯,一家21世纪唯一做到近月轨道载人航天的公司,NASA喊了这么多年,至今NASA都没能把宇航员送上近月轨道,而且他们的时间是一年。
你想从我手里买下这样公司的股份,是不是未免有点过于瞧不起我了?
以我对宇宙的热爱,这是钱的问题吗!”Pony义愤填膺道。
张朝阳连忙道:“马总,我马哥,我只要一点点,你手上漏个一两个百分点给我就行。”
Pony摇了摇头:“我手上的股份在登月完成之后,就要送给林生,这部分股份只是暂时寄存在我这里罢了。”
张朝阳这才知道内情。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