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315节

  像这种口头上的承诺,除了当事人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所以最近互联网上关于阿波罗科技绕月航行这件事,最热的讨论出了事件本身外,就是腾讯眼光实在太好了,投中了这样的潜力股。

  进入到第五天之后,也就是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后的第三天,今天要进行的也是此次试验最关键的部分,登月舱的模拟降落和返回对接。

  可以这么说,除了人不下去之外,其他和下次的登月一模一样。

  登月舱模拟降落为的是验证登月舱的下降、悬停和上升能力,为下次载人登月铺平道路。

  整个文昌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内气氛紧张而有序。

  环形控制室中央,大屏幕显示飞船在月球轨道上的实时轨迹。

  推进剂压力、速度和高度数据在告诉着在场的工程师们当前的进展。

  李瑞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参与到登月工程这样的项目中去。

  虽然在座的,起步都是双985硕士,但国内人均资源不多,但人多啊。

  双985听上去很牛,但放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人才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能最后进入到登月工程,站在登月控制中心的,那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双9只是门槛。

  但现在,此刻他们要比NASA和华国航天都要更快一步。

  到了这一步,没人想要失败,没人想自己负责的这一块出现失误。

  随着过去的配合大家都清楚,自己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出了问题找教授,站在环形指挥室最中央的那个男人能解决所有问题。

  “登月舱分离倒计时5分钟,各系统自检。”林燃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控制室内只能听到呼吸声。

  轨道官小刘报告:“轨道参数稳定,高度100公里,速度1.6公里/秒。”

  和具体登月不同,钱飞和赵建国不需要进入登月舱。

  他们在指令舱,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控制登月舱的降落和返回。

  下次他们才会进入到登月舱。

  登月舱位于服务舱下方,通过狭窄的通道与指令舱相连。

  “文昌,奔月号,登月舱就位,请求分离。”钱飞通过通讯器报告。

  “收到,分离程序启动。”林燃回应。

  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屏幕显示分离成功。

  钱飞深吸一口气:“开始模拟降落。”

  “准备好了吗?这是我们的大考。”

  登月舱舱内空间狭小,仪表盘和控制杆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座椅旁是触摸屏,显示着推进剂余量、引擎状态和预定着陆点坐标。

  登月舱在月球轨道上开始模拟下降,目标是模拟在月球表面着陆的流程。

  赵建国死死盯着高度数据:“下降引擎点火,高度90公里……80公里……”

  钱飞此刻全神贯注,微调操纵杆,控制推进器的推力。

  登月舱缓缓下降,速度逐渐减慢。

  “高度50公里,速度0.5公里/秒。”赵建国报告。

  “准备悬停。”钱飞沉声道。

  在预定高度,也就是模拟月面10公里,钱飞操作登月舱悬停,模拟在月球表面选定着陆点。

  他盯着屏幕上的地形图,低声自语:“这里平坦,适合着陆。”

  “悬停稳定,推进剂消耗正常。”赵建国确认。

  随后,钱飞拉起操纵杆,登月舱开始上升,模拟从月球表面起飞。

  “上升引擎点火,高度15公里……20公里……”赵建国读出数据。

  钱飞紧握操纵杆,目光坚定:“准备与指令舱对接。”

  指令舱内,除了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实时操控外,他们还能监控登月舱的轨迹,调整指令舱姿态,进行对接。

  “登月舱距离50米……20米……”赵建国报告。

  钱飞微调推进器,登月舱缓缓靠近指令舱。

  随着一声轻响,对接成功。

  “对接完成!”钱飞松了口气,拍了拍赵建国的肩膀,然后咧嘴笑道:“老赵,下次就是我们去月球了。”

  赵建国脸上写着一丝向往:“我已经迫不及待了,等到登月完成,我回去见我女儿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和她说说我们在太空中的故事。”

  此刻央视正在直播:直播画面切换到登月舱模拟降落的场景,解说员激动道:“华国航天成功完成登月舱模拟降落,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阿波罗科技也是华国航天,没毛病。

  原本华国航空特指华国航天科技集团,而现在华国航天在官方语境下远不止这一家集团。

  社交媒体上微博话题#奔月号登月舱测试#阅读量破50亿。

  “我以为要到2030年我们才能登月,结果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大的惊喜。”

  “你说我一个数学教授怎么就成了登月工程的总设计师?”

  “阿美利肯登月不管是不是好莱坞拍的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很快就要去了。”

  “老实讲,如果我是老美我绝壁不会去指责华国抄袭自己的土星五号,这就跟考试,这不就跟自己之前考一百四现在考个三十分,到处嚷嚷着同桌抄了你的,再一问同桌考多少,一百四,有比这更丢脸的吗?”

  “我要让儿子去学数学了,果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果然数学是理科之王,怎么跨界感觉都不离谱,从西蒙斯到爱德华·威腾,再到早期计算机领域的大神,大把都是从数学跨界而来,燃神不过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爱德华·威腾是数学家,但因为创建了M理论被认为是弦论和量子场论的代表人物。

  西蒙斯同样是数学家,陈省身的合作伙伴,后来去华尔街创办了最早的量化交易基金复兴科技,被誉为量化之父。

  “已经在期待着月球上插上国旗了。”

  华盛顿,NASA的代理局长召集团队观看直播。

  他皱眉道:“他们对F-1推力的掌握远超预期!”所剩不多的高管们提高音量:“我们得加速阿尔忒弥斯计划了。”

  发射后的第八天,奔月号飞船准备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

  文昌控制中心的屏幕上飞船的实时轨迹、服务舱发动机的运行状态一览无余,轨道参数以数字和曲线不断刷新。

  “TEI点火倒计时10分钟,所有系统进入最终自检。”林燃指挥道。

  TEI是指地球转移轨道,从近月轨道变轨到回地球的轨道上来。

  阿波罗科技的团队早已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模拟实验,计算出此次TEI所需的精确烧燃参数:推力100吨,烧燃时间5分钟,推进剂消耗8吨。

  这些数据被提前上传至飞船,确保万无一失。

  轨道官迅速报告:“轨道高度300公里,速度1.6公里/秒,参数正常。”

  林燃侧身对身旁的导航官李瑞说:“这次点火角度必须精确到0.01度,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飞船偏离轨道。”

  李瑞回应道:“放心,教授,我们反复验证了三次。”

  飞船内部,指令长钱飞紧握操作杆,盯着仪表盘上的倒计时。

  赵建国则在检查发动机状态和导航数据。

  “文昌控制中心,奔月号就位,请求点火指令。”钱飞通过通讯器报告。

  “点火指令确认,随时执行。”林燃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倒计时归零,钱飞果断按下点火键。

  服务舱主发动机轰然启动,尾部喷出炽热火焰,飞船开始加速脱离月球引力。

  “推力稳定,速度2.0公里/秒……2.5公里/秒……”赵建国紧盯屏幕。

  钱飞实时校对轨道:“角度偏差0.005度,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林燃轻声道:“很完美。”

  5分钟后,引擎准时关闭。

  飞船成功进入地球转移轨道。

  钱飞松了一口气,向控制中心报告:“TEI点火成功,飞船正朝地球返回。”

  控制中心内响起热烈的掌声,林燃双手下压后,掌声迅速平息。

  他迅速下令:“进入返回数据监控,准备再入阶段。”

  飞船在返回途中,宇航员们开始整理任务数据,检查飞船状态。

  地球的阿波罗科技团队则通过卫星通信,实时接收飞船传回的温度、压力和速度数据,确保一切正常。

  “飞船姿态稳定,推进剂余量符合预期。”钱飞边记录边报告。

  林燃盯着数据曲线,心中默算:“以当前速度,预计48小时后进入再入轨道,必须提前准备分离方案。”

  与此同时,控制中心特意安排了一段温情时刻。

  赵建国通过视频与家人通话,屏幕上出现妻子温柔的笑脸:“我们为你骄傲,平安回来!”

  赵建国则笑着回应:“放心,我很快就回家。”

  钱飞拍了拍他的肩膀:“有家人的支持,我们也会更有动力,看老赵高兴的这劲头。”

  林燃听到这段对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但很快又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中。

  第十天,飞船接近地球大气层,林燃下达关键指令:“准备分离指令舱与服务舱。”

  飞船内部,钱飞迅速操作按钮,指令舱与服务舱平稳分离。

  屏幕显示分离成功,他立刻报告:“分离完成,指令舱独立运行。”

  控制中心内,林燃盯着飞船传回的视频画面,确认分离角度和速度无误后,低声自语:“第一步成功,接下来是真正的考验。”

  指令舱冲入大气层,耐热盾在高温摩擦下发出炽热红光,舱内温度迅速升高。

  “再入正常,高度100公里……80公里……”钱飞的声音略显颤抖。

  阿波罗科技通过地面雷达和飞船传感器,实时监控再入角度和速度。

  林燃迅速计算出飞船的减速曲线,确保角度保持在5.5度至7.5度之间,速度控制在11公里/秒以内。

首节 上一节 315/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崩铁几千年,游戏开服了?

下一篇: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