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211节

  为首的身材微胖,脸上堆着和气的笑容,手里拎着个一看就沉甸甸的果篮;后面跟着的精瘦些,手里提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

  “孙主任在吧?恭喜恭喜啊!咱们黎江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芸芷这样的大企业给盼来了!”微胖男人声音洪亮,带着本地口音,显得格外热情熟络,仿佛是老朋友串门。

  孙立明闻声从里间办公室走出来,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伸出手:“你好,我是孙立明。请问二位是……?”

  “哎呀,孙主任好!久仰久仰!”微胖男人连忙放下果篮,双手握住孙立明的手,热情地摇了摇,“我叫李有富,做点小本生意。这位是我兄弟,王强。我们都是本地人,听说芸芷这么大的项目落地,还就在咱家门口附近,这不,赶紧过来道个喜!添添喜气!以后咱也算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了嘛!”

  李有富边说边示意王强,王强立刻将那个精美的礼盒放在茶几上,脸上也堆着笑:“孙主任,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听说您老家是桐城的?正好托人带了点我们这儿也稀罕的桐城青蒿粑,您尝尝家乡味,也算我们一点心意!”

  “李老板,王老板,太客气了,真是有心了。快请坐。”孙立明笑容可掬地引他们到会客区坐下,示意小杨倒茶。

  他心中了然,这种“道喜”的套路在基层并不鲜见,但对方特意打听了籍贯送土产,显得格外用心。

  寒暄了几句天气、项目前景之类的客套话,李有富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愈发“恳切”:“孙主任啊,您看这大工程一开动,千头万绪的,最基础的就是沙石料了。用量大,运输又是个麻烦事。我们哥俩在县里搞建材也有些年头了,门路熟,人面广……”

  他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外地来的料,贵不说,关键是路不熟啊!有些乡道、村道,外地车进去,保不齐就遇到点小磕碰,村里人觉得压坏了路或者扰了清净,拦一拦、说道说道,耽误工期不是?咱们本地人就不一样了,方方面面都熟,保证料子又好又快地送到工地,价格嘛,绝对公道!图的就是个顺顺当当,让您省心!”

  王强在一旁适时地补充,语气朴实:“是嘞,孙主任,咱们黎江地面上,熟门熟路好办事。有富哥在,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保证顺顺当当的,不给您添麻烦!”

  孙立明静静地听着,脸上笑容未减,只手指无意识地在茶几边缘轻轻地点了几下。

  等对方说完,孙立明缓缓开口,语气同样热情诚恳:“李老板,王老板,感谢二位对我们芸芷项目的关心和支持,这份心意啊,我代表筹建处心领了。”

  “不过……”他稍顿了顿,目光温和但坦诚地看向两人:“关于工程材料的供应,我们芸芷有非常规范的制度和流程。所有达到一定金额的采购,都必须通过公开、透明的招标程序来确定供应商。这是公司的硬性规定,也是为了对所有潜在的合作伙伴都公平公正。所以,沙石料这一块,像我们筹建处这样的小部门……肯定得严格按公司的统一招标流程来走。”

  李有富脸上的笑容微微一顿,但瞬间又堆满了:“哎呀,孙主任,规矩是规矩,可有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也未必能摸清本地的‘门道’嘛。咱们本地人做事,讲究个‘路路通’……”

  “李老板,”孙立明温和地接过话头,语气依旧沉稳,“公司的制度,也是为了保障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最终对项目负责。您刚才提醒的运输便利性,这点很重要,我们会特别关注,也会和总包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些细节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这话头子稍有点硬,李有富倒是微笑不变,王强脸色微微一僵。

  “当然了,”孙立明的语气带着鼓励:“虽然招标流程我们会严格执行,确保公平公正……但是,您刚才提到的熟悉道路,人脉关系,材料保障这些本地优势,其实都是实打实的加分项,完全可以写到标书里……我相信,招标组的同事会充分理解并评估其中的价值的。”

  说完,孙立明站起身,笑容依旧得体:“再次感谢二位的道贺和这份心意。果篮呢,我就不客气了,沾沾喜气。这家乡特产的话……”他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钱包,快速点了几张百元钞票,诚恳地递向李有富:“李老板,王老板,情谊我懂,但无功不受禄,这点钱您二位一定拿着,算是我买的,不然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李有富愣了一下,连忙推辞:“哎呀,孙主任您这就见外了!一点家乡味,不值钱,就是份心意!”

  “要的要的,”孙立明态度温和但坚持,把钱塞到李有富手里,“开门做生意,该收的收,该付的付,规矩不能乱。您不收,这果篮我也不敢留了。”他语气带着点不容商量的玩笑意味。

  李有富看了看孙立明,又看了看手里的钱,脸上闪过一丝复杂,随即又堆起笑容,半推半就地收下了:“呵呵,好,好,孙主任果然是正规军,讲究!那……我们就先告辞了。以后项目上要是有什么需要跑腿打听的,您尽管言语!”

  王强在一旁也赶紧附和。两人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告辞离开。

  目送两人钻进一辆半新的黑色轿车驶离,孙立明脸上的笑容淡去,恢复了惯常的冷静。

  他回到办公室,拿起手机,拨通了西南芸之味项目组贵州区负责人赵启航的电话。

  “赵经理,是我,孙立明。有个情况跟您汇报一下。”

  电话那头传来赵启航沉稳的声音:“请说。”

  “刚接待了两位‘本地朋友’,李有富和王强,以道贺的名义来谈包揽沙石料供应,强调了本地便利和外地车可能遇到的‘小麻烦’。送了个果篮和一盒打着‘家乡特产’名号的土产。”

  “嗯,预料之中。你怎么处理的?”

  “按公司流程明确告知必须招标,婉拒了。态度很客气,立场也讲清楚了。果篮作为喜气收下了,特产坚决按市价付了钱。”

  “很好。没起什么不愉快吧?”

  “没有,对方还算体面,只是看着有点意外。钱收了,特产也拿回去了。”

  “嗯,处理得当。”赵启航顿了顿,语气更显慎重,“这种情况,上面也有预料。记住,一切严格按公司章程和流程办,这是根本。”

  “明白,赵总。”孙立明应道。

  “那就好。专注做好你们手头的事,按计划推进招标。其他方面,保持警惕,正常沟通。有新的异常动向,及时报我。”

  “好的……不要有任何过激反应,保持常态。”

  ————————

  黎江筹建处工地一角,傍晚时分。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机油的味道,夕阳给堆放的建材和初具雏形的厂房框架镀上一层金边。

  工地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带着些许疑惑,陆续走进一个临时清理出来、充当会议室的集装箱板房。

  板房里陈设极其简单,几张折叠桌拼成会议桌,塑料凳子围了一圈。当最后几个人挤进来时,大家惊讶地发现,坐在主位上的,并非孙立明,而是一个穿着剪裁精良的深色夹克、气质沉稳儒雅的中年男人。

  他手里端着一个和简陋环境不太相称的、冒着热气的骨瓷茶杯,神情平静,目光扫过众人时带着一种无形的审视和掌控感。

  孙立明站在他侧后方一步的位置,声音清晰地向大家介绍:“各位,大家可能有点眼熟……这位是芸芷王远明副总,我们整个西南芸之味项目的总负责人。王总下午从上海总部飞抵贵州,十五分钟前刚下高速,有些话,想亲自和大家聊聊。”

  王远明微微颔首,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温和但极具距离感的笑意,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板房里隐约的嘈杂:“辛苦各位了。很抱歉,马上就要下班了,占用一点休息时间。” 他的开场白没有客套,直接切入核心。

  “项目运作的核心要求,”王远明的语调平缓、从容,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孙主任之前应该强调过,我再重申三点,务必牢记于心……”

  “第一,所有工作,严格按照公司制度和流程执行,尤其是采购环节,公开招标是铁律,没有任何变通余地。第二,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要更紧密,特别是涉及工程车辆通行、治安保障等问题,提前报备,寻求支持。第三,对任何试图套近乎、打听内幕、或者暗示能‘提供便利’的人,一律客气接待,明确告知按规矩办,不承诺,不交易,不留把柄。”

  这是老调重弹,王远明的语气也很平静,没有任何严厉的意思。

  接下来,王远明话锋一转,语气依然没有加重,但那份无形的压力感骤然提升,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脸:

  “另外,关于大家的安全问题,集团有统一部署。”

  他没有用“强调”,而是用了“部署”这个更具行动力的词,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完成的既定事实。

  “几条基本政策,孙主任会负责落实到位:

  行动规范:陌生区域、夜间、敏感事务,必须两人同行。车辆使用登记备案。

  信息管控:项目核心信息、个人行程,严格保密。工作设备、文件按密级管理。

  报告机制:任何可疑接触、异常情况、潜在威胁(无论形式),第一时间上报孙主任或指定安保负责人,不要犹豫。

  驻地安全:办公及生活区域,安防系统(监控/报警)已由总部专项资金配置完成,24小时安保轮值制度即时执行。

  最后是资源协同,”王远明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县里很支持,项目地旁边的临时警务执勤点,已经设好了。”

  “县电力公司、县供水公司的保卫处,借调了几位经验丰富的骨干过来,充实现场安保。”

  “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王明远放下茶杯,“总部那边,随时会接过去。”

  部署完毕,王远明没有做任何总结性的强调,只是将目光投向孙立明:“孙主任,具体执行细节,你盯紧。务必落实。”

  “明白,王总。”孙立明立刻应道,声音干脆。

  王远明微微点头,重新靠回椅背,恢复了内敛:“黎江是集团西南战略的关键落子。这里的每一步,总部都看得见。各位身处一线,责任重大,也辛苦了……嗯,刚才的部署,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安心地工作,大家不要有过激反应,保持常态就好。”

  “嗯,大家早点休息吧。”

  他不再多言,仿佛此行的唯一目的,就是来说这几分钟话。

  孙立明示意散会。

  众人默默起身离开这简陋的集装箱会议室,王远明的话不多,信息量却大得惊人。

  工地这样的环境,秘密是很难藏住的,大伙都知道下午办公室发生的拜访。

  负责文档的小陈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

  夕阳的余晖透过板房的小窗,恰好落在王远明平静无波的侧脸上,也落在他手边那个精致却与工地格格不入的骨瓷茶杯上。

  集团副总,刚从上海总部飞来,亲自坐在这工地的集装箱里,部署的核心内容,不是数亿资金的调度,不是宏伟蓝图,而是他们这些一线员工的安全保障!

  本地司机老张走出板房,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柴油味的空气。

  他看到了不远处那个崭新的、蓝白相间的临时警务点牌子,也注意到工地入口处多了两个穿着县电力公司保卫制服、眼神锐利、正在和筹建处保安交谈的陌生面孔。

  王总那句轻描淡写的“借调了几位骨干过来”,此刻在他眼里重若千钧。

  “乖乖……这叫不要过激?”老张低声嘟囔了一句,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感慨,“这位王总……亲自来这一趟,就为了这点事……啧啧啧,”他摇了摇头,脸上却慢慢绽开一种混合着骄傲和踏实的光芒,“咱这命,在芸芷眼里,还真金贵!”

  ————————

  同一时间。

  300米外,一家中档宾馆,一位三十岁左右,衣着普普通通,相貌也普普通通的不速之客办理了入住。

  使用五种工具仔细检查了房间之后,不速之客在手机版基础信息收集工具兼内部通讯工具兼生活助理上回复:

  “清洁工已就位。”

185 春江水不暖

  在战略委员会的评估框架内,低等文明的短期经济收益——所谓“利润”——不过是物质流中微不足道的涟漪。

  其真正的战略价值,在于通过经济活动所凝聚、转化,并最终纳入可控体系的社会单元。

  尤其是那些已被深度整合的基层个体。

  这些个体及其附着的本地关系网络,构成了社会结构稳定的基石与信息触角,其长期价值远非短期的资源转化所能比拟。

  这些最顶层的战略计算,落到黎江县这片实实在在的土地上,表现就是砸下重金,升级安保系统,协调本地安保力量,甚至预防性地出动了清理型特工。

  以上行动,除去高屋建瓴的考量,还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预防张赴先生心情不好。

  道理再简单不过:

  芸芷味觉是张赴创办的企业——虽然他基本只是挂名,无论物资投入还是心血投入,都通通接近于零,甚至就连公司的大门,都屈指可数地只见过那么一两次……

  但架不住所有有幸能够见到张赴的人,无论是商界人士还是公职人员,寒暄时总爱提一句:“您创办的芸芷真是蒸蒸日上……”,又或者:“贵公司投资西南的项目,真是大手笔!”

  时间一长,就算张赴自己再不上心,耳朵里也不免灌满了“芸芷”这两个字。

  尤其是张子芸——这位能力评估达到A级、芸芷味觉的实际管理者。

  她手头的事多到什么程度?一期产品切菜器仍在全球热卖;二代蒸蛋器忙着落实代工厂、拓展渠道、承接海外订单;自营酒店“芸芷憩居”和餐饮品牌“芸知味”的日常经营千头万绪;再加上当前压轴的重头戏:“芸之味”项目在全国推进……

  随便哪一项,都足够一位职业经理人忙得脚不沾地。

  张子芸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有一项工作,她从不落下:每天上午9点15分,雷打不动地给张赴发送一份简报。

  篇幅不长,一千字左右。

  瞧瞧!1000字,既不会长到让人失去阅读兴趣,又足以说清重要事项。

  而且,这份简报越来越通俗化、口语化,易于阅读,却又同时保证了信息的传递越来越浓缩化,高效化。

  根据战略委员会对芸芷日常运作和招聘的监测,一个月前,张子芸先后聘任了三名助理,组建了三个团队,专职负责同一件事:将芸芷的繁杂事务,精炼成张赴早上起来随手一翻就能轻松理解、且不感厌烦的“晨间读物”。

  然而,无论简报写得如何轻松,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一种消息注定无法活泼起来:安全事故

  工厂车间、酒店客房、餐厅后厨、工地现场……无论芸芷旗下地哪个角落发生涉及人身安全的事故,第二天必定会出现在张赴的晨间简报中。

首节 上一节 211/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