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88节
看着这几人的表情,再想想张先生和徐师傅第一次在自家餐厅烹制鱼汤,众多食客纷纷争夺拍卖的情形,叶威心中微微一顿:我这小小的餐厅,不会出现专业黄牛党吧?
这些再说了……
今天的事情还多得很,大不了到时候把老婆叫出来做前台……或者我亲自做前台……叶威又望向张师傅:“‘五种蔬菜’的配料送过来了吗?”
“都送过来了,”张师傅早早站在几只菜筐旁边:“定的嘉定那边的货,都是早上新摘的菜。”
“我看一下,”叶威走过去,也仔细检查了一番:“唔……也都挺好。”
领教过张先生的高明,无论张先生的短视频账号名为“一碗江鲈汤”,还是“芸芷味觉”,叶威都是最忠实,最勤快的粉丝,每天早中晚都会固定观看三次。
“五种蔬菜”这条作品上线的第一时间,叶威除了交代几位后厨赶紧尝试,自己也立刻在家购买食材。
第二天,叶威就联系印刷商,更换了店面的全部菜谱,加上了这道菜。
第三天,叶威又一次联系印刷商,再次更换崭新的菜谱,将这道菜配上图,放到了第二显眼的位置。——最显眼的位置当然还是属于水煮江鲈。
“厨房设备检查了没有?”
“都检查过了,没问题。”
“卫生状态怎么样?”
“检查过了。”
“水牌弄好了吗?”
“修改过了,马上放出去。”
“零钱小票收银纸呢?”
“试过了没问题。”
……
两道主菜,或者说两个关键点之外,其他餐厅营业前的注意事项,叶威没再一一检查,而是按顺序一路过了一遍,员工们也轻松许多,轻松回应。
过完最后一项,叶老板环顾一圈,感觉没什么问题遗漏后,大手一挥:“行,就这样吧……嗯,时间差不多了,大家搭把手,把包间搭出来。”
“好的。”“这边这边。”“亮子,过来一下。”“储物间来个人帮忙,抬一下屏风。”
众员工应诺,四面散开,纷纷动手。
“鱼你一起”的风格是典型的通透式餐厅,各餐台之间只有装饰性分割,并没有明显的隔断,之前更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设置什么单独包间。
不过,等下徐师傅就要来掌厨了,徐师傅过来掌厨,张先生中午就没有了专职厨师,肯定会顺便过来吃顿饭。——之前两次都是如此。
既然张先生就要来了,包间也就肯定得有了。
一来,张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到了就肯定得先上菜,必须搞个独立空间,免得其他人误会插队。
二来,水煮江鲈端出来的时候一向是目光焦点,几乎每次都有人尝试购买不说,拍照录视频更是家常便饭,实在有点侵犯隐私。
三来,多方面确切消息证明,张先生轻轻松松每秒收入过万,徐正的月薪也到了3万,要不是为了推广,根本没必要再来自家餐厅……为了维系这点缘分,怎么表示尊重都不为过。
顺便一提,给叶威提议设置“包间”的服务员,得到了相当于半个月工资的奖励。——其他员工很羡慕,但对这位小机灵基本只有感谢没有嫉妒,按最近这业务量,大家这个月的奖金,至少也会多出一半。
十几分钟左右,使用屏风,门帘,地毯,餐桌,沙发构建的小包间布置好了。
说是“小包间”,其实撤掉了两张餐台,腾出了可以容纳五六人就餐的空间,餐桌上摆了一束花,两个角落还各摆着两盆精心打理的绿植。
走进这片自成一体的区域,叶威仔细检查一番,试了试餐桌稳不稳当,调整了一下沙发的位置,又吩咐员工搬着屏风向外各扩出十几厘米:“听说张先生喜欢散散步。”
众人忙乱间,张师傅坐在靠窗的座位,默默念念有词。
“徐师傅,你有没有发现,‘五种蔬菜’这道菜什么都好……就是有个地方,似乎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老徐,有没有时间?是这样……‘五种蔬菜’这道菜,有个地方想跟你取取经。”
“徐老哥,我天天看芸芷味觉的抖音,里面有很多人反应同一个问题,我觉得您和张先生,有时间的话可以关注一下。”
45 任君恩赏
对芸芷味觉来说,张师傅绝对是老粉丝中的老粉丝,而且是观看次数最多的那种。——原因就不需要多解释了。
张师傅对芸芷味觉评论区的关注度同样远超绝大多数粉丝。
普通粉丝浏览评论区,无非是看看官方置顶,再看看排名靠前的几条高赞评论,就算对作品特别特别感兴趣,也了不得继续往下再翻个十几页。
张师傅就不同了,由于抱着明确的目的,张师傅几乎看完了所有评论。——“几乎”的意思是,虽然张师傅每天都会花上一两个小时清扫,但新的评论也同样每分钟都在冒出来。
很遗憾的是,张师傅下足了力气,评论区中,始终没有出现任何靠谱的“一碗江鲈汤”的其他线索。
只有还点另外的小发现。
……
十点半,徐正到了。
叶威领着员工热烈欢迎。
徐正进入后厨,开始备料,张师傅齐师傅领着帮厨们打下手。
忙了十来分钟,寒暄完毕,备料正好完成第一阶段,趁着帮厨们忙活洗菜摆盘子,张师傅开口了:“徐老哥,我天天看芸芷味觉的抖音评论,里面有很多人反应同一个问题,我觉得,您和张先生有时间的话,可以关注一下。”
“哦?”徐正立刻关注:“什么问题。”
发布已过一周,有如“一碗江鲈汤”发布时,评论区热点逐渐从“照片不错”,“有点东西”,慢慢演变成“朋友叫我过来的”,“从美照精选过来的”,最后再变成“过来看神仙的”,“过来拜师的”……
“五种蔬菜”也是如此,评论区热点最开始是“恩师,徒儿又来取素材了”,“本周朋友圈新姿势”,很快变成“这次的素材可以吃!”,“拍照做菜不可兼得也,第一次想做三只手”,目前已经演变为“欢迎来到‘有脚就行家常菜系列之五种蔬菜’”,“欢迎来到‘手残福音之五种蔬菜’”。
“五种蔬菜”容易学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能够证明这一点的粉丝数量正在飞快奔向千万大关。
“五种蔬菜”容易做吗?答案同样是肯定的。
大部分同样是教做菜的作品,学习者没有一定厨艺基础的话,很容易出现看的时候胸有成竹,做的时候一塌糊涂的状况——不小心过了火候,不小心多放了水,不小心记错了调料,等等等等……
“五种蔬菜”完全不同,所有容易出错的环节,都被“味觉委员会”有意转移到了备料部分。
这种做法首先保证了时间充分:下厨者完全可以一边参考教程,一边对照操作;这种做法还缓解了心理压力:不用考虑火候,不用考虑下一步操作,下厨者可以专心致志;这种做法还提高了容错率:就算出了点纰漏,大不了放弃部分材料。——由于“味觉委员会”同时还特意拆分了关联度,每个小步骤可能导致放弃的材料,总量占比率都相当低。
有了这一重又一重的保障,跟着芸芷视频一步步操作的粉丝们,除非做到一半有急事不得不离开,又或者一边做菜一边拍照走神——而且得是足足五六分钟的那种走神——之外,再没怎么听说过失败的案例。
那么,“五种蔬菜”就真的是像目前高热度评论所说的那样,“有脚就行”,“手残福音”么?
这就未必了……
张师傅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刷新,就发现“五种蔬菜”评论区,时不时会有粉丝表示:“芋头好难切薄片。”“白菜对不齐怎么办?”“洋葱切起来好慢,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些其实还好解决,难切就慢点切,对不齐就一颗颗切,切起来慢就多花点时间切,归根结底,都是多花点时间。
另一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频率更高的问题就麻烦多了:“什么叫23毫米每段的白菜?”“韭菜每小段18毫米……大家都是怎么搞定的?”“芹菜5毫米每段!!!……做菜还要用尺的吗?”“有尺用就不错了,芋头厚度1.5毫米!这得用卡尺吧!”
还记得吧,“五种蔬菜”的教程非常具体,也非常详细,调料精确到克,水量精确到毫升……主料同样如此:最佳尺寸建议,精确到了毫米。
对于大部分新手厨师……不,对于大部分业余厨师来说,毫米级尺度的要求,怎么看都是在难为人。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甚至没什么热度,因为大家很快发现:其实并不需要那么精准,只要有个差不多的尺寸,味道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偶尔也有人表示,自己严格按照尺寸操作,烹制出来的成品,味道明显更胜一筹!
大家纷纷表示:你说的对,俺们也发现了,越接近尺寸味道越佳……可是俺们水平就在这里了,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听完张师傅的叙述,徐正点点头:“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对粉丝们来说,这个标准的操作,实践起来确实存在很现实的困难……嗯……张师傅特意提起这个,看来应该是有什么好建议了?”
张师傅还真有点办法。
张师傅从师的这一支流派比较守旧,学艺的时候特别注重基本功,除了相对其他流派更漫长的学徒期,用来边打杂边磨炼技艺外,这个流派还传下来不少专门用来针对性练习的小窍门。
其中就包括专门用于练习切菜,以及专门用于练习计量长短厚薄的小窍门。
“你是说,”徐正有点惊讶:“你想把这两门诀窍献给张哥?……这算是绝学吧?你师傅会同意吗?”
“这年头还有什么绝学不绝学的,厨师学校都满大街了……”张师傅先是打个哈哈,发现徐正有意无意地看了看齐师傅和他身边殷勤帮手的帮厨,张师傅尴尬笑笑,接着说道:“好吧,其实我已经问过我师傅了,师傅他没什么意见……只要张先生乐意,随时可以做一条这方面的作品,粉丝只要每天跟着练个十几分钟——可以边做菜边练,不会耽搁任何功夫——切菜和摸长短的手艺,两三周就能练出来……张先生这道菜推广起来,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嗯,这是肯定的。”徐正相当赞同,粉丝做出来的菜越好吃,当然就越深入人心,尝到的亲朋好友学习也好,二次传播也好,显然会更有动力,渠道也同样会越加广泛,“不过,你师傅真的乐意?”
“乐意啊,我一提是芸芷味觉的张先生,他马上就同意了。”
“唔……”徐正凝神想了想:“你……你师傅想要什么?还是说,想要张先生做点什么?”
“什么都不要,”张师傅毫不迟疑地摇头:“……嗯,就当是弘扬传统文化了。”
弘扬传统文化……这明显就是鬼扯了。
张师傅又不是昨天才加入“鱼你一起”餐厅,徐正已经和他共事了至少大半年,过去那么长的时间,大伙儿怎么也算处出了点交情,怎么不见张师傅弘扬一下传统文化。
很显然,这是张师傅,以及张师傅身后的师傅,已经彻底折服于张哥的宗师级技艺,希望交好张哥的意念极其强烈。
只不过,这两位师傅同时又很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家这点小诀窍,对于普通职业厨师来说,或许还算是有点小价值,但放到张哥这样的宗师面前,别说根本没法显摆了,甚至没资格用来提什么条件。
于是两人一合计,干脆直截了当地献上,只为在张哥心中图个好印象,以及一份可有可无,任君赏赐的人情。
这就叫无条件投降吧?
想到这个,徐正心中不仅没有因为被区别对待而生出什么愤懑,反而很有些与有荣焉的欢喜,连带眼前张师傅那张挂着几分谄媚的面孔,看起来仿佛也顺眼了几分。
“张师傅,你有这个心挺好……我会和张总说的,”心情愉快,又好歹做了大半年同事,徐正不介意稍微点拨两句:“不过,您说的这两个小诀窍,我估计张总感兴趣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嗯?怎么说?”听到这个回答,张师傅脸上倒是没什么失望,反正他的目标是留人情,此路不通自能另寻他路,关键是弄清张先生的想法:“是什么地方不合适?徐老哥,劳烦您多多指点。”
“也不是不合适,”徐正微笑着说道:“张师傅,你能从评论里面发现问题,这很好,说明你是个很愿意用心的人……不过,你其实可以更用心地想想,为什么明明这么高明的菜式,明明专门为广大家庭造福的菜式——为什么其他地方都那么简单,却又偏偏留下一个这么明显的缺……嗯,难点。”
“缺点……难点……缺点……难点……”张师傅明显读懂了关键词,他认真思考着,慢慢的,张师傅隐隐有了点想法:“我看到的难点,未必是真的难点?”
“不错,张师傅果然在行!”徐正比了个大拇指,稍微点了点张师傅,然后重重地指向包间的方向:“老板觉得,现代人的厨房,反正已经有了这么多种厨具,肯定不会介意再多上几种。”
————————
上海,市中心。
下午3点整。
会议室,张子芸坐在主位,两侧的位置,各坐了七八位前来求职的应聘者。
根据张赴上午布置的工作,芸芷味觉此轮发布的岗位全部为业务部员工。
人员到齐,张子芸给应聘者们发出第一道招聘试题:不分地区,不分规模,不分材料,收集全国厨具代工厂的详细资料。
46 风声鹤唳
坐到张子芸面前的这些人,除了两三位刚毕业不久,过来碰碰运气的学生,其他求职者过来之前,肯定多少打听过芸芷味觉的属性,既然有信心过来面试,要不原本就是从事业务领域,要不原本就是从事厨具行业。
收集全国厨具代工厂的详细资料。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